公眾號ID
:h18906162611
小時候去上海平安大戲院隔壁的二阿姨家,或者去大自鳴鐘旁邊的大阿姨家,每天早晨,阿姨或姨夫就會去門口,在馬路邊上特有的早餐攤給我買十式十樣的早飯,有生煎小饅頭、有燒賣、有豆腐漿、有鍋貼,當然勿會少大餅油條,所有的東西都比江陰的好吃,但我最稀奇的、印象最深的是米飯氽出來的粢飯糕,滴角滴方的差不多兩厘米厚的粢飯糕就像江陰的油炸鍋巴一樣,只是它的里面沒有氽透,還有著些許白花花的米飯,這樣一融合,倒也是蠻有特點的,關鍵是咸堂堂、香噴噴的味道實在好。
因為是米飯做的粢飯糕,就感覺離自己非常近非常近的了,離開上?;丶?,第一件事情就是吵著大人做粢飯糕,有一天小學放學回家,遠遠就聞到了粢飯糕特有的油氽香味,果不其然,家里做粢飯糕了,那個開心勁別提了,吃了一塊,手里還要拿一塊的到院子里去顯寶了。
因為好吃,又是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了,雖然沒有看見父親怎么做粢飯糕的,但有成品在,不就可以學了?一個人在家,就把家里的剩飯盛出來,用燒菜的鏟刀壓成粢飯糕的模樣,鐵鍋里加點油,那時油金貴,可不敢和上海里弄里氽粢飯糕一樣一放一大鍋油,把米飯餅就放進去煎了,剛剛放進去,四四方方的米飯餅還蠻像樣的,可不一會就四散開了,別說氽粢飯糕了,要么氽粢飯屑粒了,氣得我扔又不是,吃又不是,還不敢響,自然,第一次做粢飯糕以失敗告終。
幸虧后來外婆來了,外婆會畚一碗糯米,然后隔夜就浸,到晚上就開始蒸飯,飯里的水不能和平時燒飯一樣,要稍微干一點,這樣做出來的米飯不會爛。糯米飯做好,把家里多余下來的剩飯和糯米飯放在一起,放一點鹽和味精拌一下就好,然后把混合米飯全部放在我們平時的鋁飯盒里壓制緊,米越緊,做出來的粢飯糕越好,不過,我父親反對特別緊的,特別是有糯米的粢飯糕,他講究的是米粒在油鍋里炸以后的感覺,當然,如果沒有糯米,是需要壓緊一點的,否則大米缺少粘稠度,一入油鍋會散開,那就不是炸粢飯糕了,成了炸米飯了,我失敗的原因就在此。
傍晚在飯盒里壓緊的米飯,一大早就取出來了,外婆在卜刀上抹點油,把那個長長方方的米飯切成一厘米寬的糕,外婆說切薄了油炸時容易散開,切厚了外面炸黃了,里面還是白白的米糕不好吃。切好糕,油鍋也開好了,那時還沒有什么豆油的,大都是菜油,一般人家做粢飯糕,鐵鍋上抹點油煎一下,我們家考究一點,放油里炸,這樣做的好處是,粢飯糕炸得松脆,咸香,味道更好。
油氽的環(huán)節(jié)看看簡單,小時候我也試過,油鍋溫度高了不行,低了不行,氽過了焦黑不好看不說,還少了香味,氽不到火候又缺乏香脆的口感,里面的米飯軟綿綿的。油鍋不要八成熱,一般五六成熱就可下鍋了,只見油鍋里泡泡起伏,白色的粢飯糕在黃色的油里迅速變黃、金黃,看準時機粢飯糕用筷搛起,放入鍋邊擱起的架子上讓油滴盡,讓滾燙的粢飯糕稍稍冷卻一會,就可以吃了,此時的粢飯糕如同鍋巴一樣香,嚼上一口既松且脆,我們嘴巴刁,專挑切得薄、炸得脆的粢飯糕吃,而不喜歡里面還有白色米飯的吃。
小時候,不知道粢飯糕這樣寫,一直以為是滋飯糕或者豬飯糕的,想想要么古代人做粢飯糕是用脂油氽的?有一次,圖書館翻到一本書,竟然有粢飯糕的來歷,說的是粢飯糕是伍子胥發(fā)明的。伍子胥當年幫吳王闔閭建闔閭城,說那時建城墻,要用糯米漿做拌泥料,然后用夯土的方式壘起來的城墻,到最后,多出來許多做漿用的糯米渣,伍子胥讓人把它集中一起,夯進城墻。過了幾年越王勾踐圍攻吳國,城里百姓糧盡食絕,想起冤死的伍子胥曾夯在城墻一角的糯米墻,大家挖出來分分,浸浸軟一煮,竟然度過了饑荒。
事后感恩伍子胥的功德,蘇州人開始用糯米做成粢飯糕來祭奠伍子胥,這才出現(xiàn)了江南人喜歡的粢飯糕。我想想呢,這只是做粢飯糕的人為了宣傳編出來的傳說罷了,一定是勤勞節(jié)儉聰明的江南婦女,大概是不舍得剩飯的浪費,想到了這既可以保證剩飯不浪費,又可以做一頓美味的小吃這樣一舉兩得的美食,我看我外婆就是這樣的一個江南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