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佐壩鄉(xiāng)“洪氏祠堂”簡介
洪氏祠堂地處安徽省宿松縣佐壩鄉(xiāng)洪嶺村,坐西南朝東北,三進五重,屬于古代徽派建筑物。
1378年,洪氏祖先定居宿松縣南鄉(xiāng)白門樓。1486年,因人口興旺,洪氏族人們在白門樓西北向一個有茂密樹巒叫“老虎地”的地方(今洪嶺),初建茅房三間,逐漸發(fā)展壯大。清嘉慶年間,洪氏祠堂建成占地700多平方米,三進五開間,抬梁式磚木結構。門廳寬4.4米,中堂由兩個天井隔為上下兩個6米寬的大廳,兩邊設有廂房、繡花樓,大門外建有一飛檐門樓,大門口有一幅對聯,據傳為當年洪秀全所賜,聯曰:“萬載蒸賞地,三洪忠孝家”。廳內能融千人集會。地板由古代青石板、麻石條鋪設。主廳五重南邊有一塊8米×4米的地方是洪氏先人用糯米飯和磁片夯實的地磚鑲嵌而成,此處冬暖夏涼。盛夏時節(jié),飯菜置于此處不變質。洪氏祠堂氣勢雄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了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洪氏祠堂,坐西南朝東北,合理安排通風、采光、排水系統(tǒng);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入中心,以雕梁通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最具徽派建筑特色的馬頭墻,小青瓦依然可見。據族譜記載,自清光緒至民國九年曾有五人獲皇上賜貞節(jié)牌坊'節(jié)制松云’,其中民國九年(1920年)的貞節(jié)匾和當時的內政部頒發(fā)的褒章證書較好只惜原件難覓,只有影印件。洪氏祠堂是洪氏族人開展祭祀、育人、集會的場所,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1952年,洪氏祠堂被洪嶺公社借用,作為洪嶺公社糧站的倉庫,直到1976年。因此,洪氏祠堂在“破四舊”浩劫中躲過一劫,完好保存了古代建筑原貌。
改革開放后,國家政策不斷完善,1984年洪嶺大隊革命委員會,根據有關政策,向上級單位申報,經宿松縣人民法院批準,原洪嶺公社糧店倉庫所有權歸還給洪氏宗族。
洪氏祠堂還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場所。中國共產黨在宿松縣的創(chuàng)始人徐文藻烈士與洪氏是表親關系,洪氏是此地大戶人家,一般外人不敢干擾,徐文藻烈士從武漢受黨組織之命,回鄉(xiāng)在此建立第一個農會組織。曾經在洪氏祠堂舉辦農民講演所,召集過許多先進人士集會,發(fā)表革命演講,宣傳剿匪抗敵行動綱領,發(fā)動群眾同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的斗爭,并在此同太湖縣、黃梅縣的中國共產黨人一起開展革命運動,給國民黨反動派重大打擊,具有一定的時代革命意義。
洪氏祠堂,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房屋年久失修,部分木質材料被蟲蛀毀,少量桁角松動移位,部分墻基松軟,墻壁出現了裂縫,若不及時搶修,會毀于一旦。為保護文物,2005年中秋節(jié)洪氏族人們組織修膳委員會,籌備資金,材料,邀請技術人員,經過科學預算,精心施工,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于2006年清明節(jié)洪氏祠堂圓滿完工,重放光彩。
洪氏祠堂走過了近兩百年的歷史,族人們秉著“三瑞堂”號,高舉“三陪鳳閣家聲遠,四上鑾坡世澤長”南宋名丞洪皓公報效祖國、忠心愛國的旗幟。發(fā)揚革命先烈徐文藻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獻身革命的精神。倡導“傳承文明家風,建設美麗新農村”的時代新風。“洪氏祠堂”在2011年被宿松縣人民政府定為“宿松縣文物保護單位”。洪氏祠堂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上發(fā)揮著新的作用。
注:1、“三瑞堂”。出自皓公及其“長適,次遵、三邁”三子事跡。皓公字光弼,出生于北宋哲宗趙煦年代(即公元1088年)。公少有奇才,懷有經略四方之志。政和五年(即公元1114年),公二十六歲便中了進士。他在首赴海寧上任時,蠲免賦稅,體恤民情,時年所轄境內突有“荷、竹、桃”春季盛花之奇觀,再現“荷花、竹干、桃實”連理之祥瑞。爾后應驗了適,遵、邁三子齊軀顯貴于(南)宋廷。后來族人為之紀念,定洪氏堂號為“三瑞堂”,后世子孫永享此美譽。
2、“三陪鳳閣家聲遠,四上鑾坡世澤長”。出自(南)宋孝宗皇帝趙眘下旨“皓”誥文的起因。孝宗皇帝下旨誥文以表追彰皓公忠貞精神,并賜坊額一匾。公次子遵感之,為匾額擬對聯一副曰“三陪鳳閣之游,四上鑾坡之直”,橫批“兄弟在望”。望什么?兄弟們望慟令尊此時已逝去了整六年,方獲得如此殊榮,有不盡傷感與緬懷;另望君主終有所悟,感圣上對他們父子的恩賜。后族人為之起念,初定祠堂對聯曰“兄弟在望、三陪鳳閣家聲遠,父子相承、四上鑾坡世澤長”。由于嫌有點繁,不夠莊重,謹慎定為“三陪鳳閣家聲遠,四上鑾坡世澤長”[三陪:指的適、遵、邁三公。鳳閣:南宋博學鴻詞科(選拔學問淵博,文辭清麗,能草擬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四上:指皓公,適公,遵公,邁公父子四人。鑾坡:指宋南朝庭翰林院。(為皇上起草詔書的機構。)
洪群武、洪紅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