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快樂,而是高質(zhì)量的生活 世界幸福感研究與很多人追求的情緒“快樂”關(guān)系并不大,它不是一項情感研究。確切地說,它是對世界各地生活質(zhì)量的審視,在這些方面,芬蘭歷年都表現(xiàn)優(yōu)秀。“影響生活質(zhì)量的因素包括健康的預期壽命和較高的人均GDP,”《世界幸福感報告》的編輯之一豪利威爾說。“當然也包括一些其他的方面,例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照顧,在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依靠,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人生決定,個人的發(fā)展能得到支持等。這關(guān)乎信任和慷慨,而芬蘭在這方面的排名非??壳?。北歐國家的社會結(jié)構(gòu)相對其他國家更為扁平,社會差距更小,幫助弱勢群體的能力也更強,這是為什么芬蘭能長期霸占榜首的原因。”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員弗蘭克博士也很贊同這種幸福觀?!靶湃卧谶@里很重要。人們總是希望自己值得信賴。在芬蘭,如果你把錢包丟在大街上,十有八九你能很快把它找回來——而且通常錢還會在里面。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曾做過一項測試:在全球不同城市的不同地方故意將錢包掉落在大街上12次,看這12次當中有多少次能找回錢包。在他們進行過測試的所有城市中,芬蘭的赫爾辛基是找回錢包次數(shù)最多的城市——12次中有11次被找回,其他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印度的孟買(找回9次)、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找回8次),排名墊底的是西班牙的馬德里(找回2次)和葡萄牙的里斯本(找回1次)。也就難怪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在芬蘭,人們對陌生人的信任度最高?!?/span>2018年的《世界幸福感報告》首次將外籍移民納入研究的范圍。結(jié)果顯示,移民人口的幸福感指數(shù)與總體人口的幸福感指數(shù)幾乎相同,芬蘭依舊位居榜首。也就是說,移民到芬蘭的人和在芬蘭本土出生的人一樣感到幸福,這也駁斥了芬蘭人本性容易感到幸福的理論。豪利威爾說,“將移民的幸福指數(shù)納入進來,就打破了北歐國家是封閉、同質(zhì)社會的看法。因為如果幸福感與人的心理有關(guān),那么孟加拉國人也同樣可以獲得這種感覺。因此,幸福感更多地是與國家的運行方式有關(guān)?!?/span>芬蘭政府的治理建立在有效的同理心和對人權(quán)深刻的尊重上。它是世界上最適合做母親的地方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之一;非常擅長環(huán)境政策、性別平等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所有這些都可以使一個國家的人民明顯比其他任何國家的人民對他們的生活更滿意。芬蘭人表面上有時候看起來給人不高興的感覺,但他們其實內(nèi)心幸福感很高。“如果芬蘭人告訴你他不開心,千萬不要詫異,”芬蘭作家帕特南說。帕特南著有《北歐萬物理論:尋找更美好的生活》(The Nordic Theory of Everything: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一書,其中她討論了芬蘭社會中的各種關(guān)系。她在美國生活了十年后,還是計劃全家搬回芬蘭?!胺姨m人生性往往悲觀,不會過多顯露自己的情緒。愛喝酒,因為我們這里極夜太長,生活在天黑里,冬天又冷,所以心理上必須堅韌。芬蘭式的幸福不是跳舞、笑容或外顯的快樂。如果幸福是這樣定義的,那么我們不是最幸福的。我們的幸福是關(guān)心你過得好嗎?你能控制你的生活嗎?你有選擇嗎?你能花時間陪家人嗎?你覺得安全嗎?你能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嗎?”而且自“hygge”(舒適愜意)之后,芬蘭現(xiàn)在最盛行的潮流是“p?ntsdrunk”,意思是“待在家里,一個人,穿著內(nèi)衣喝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