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卷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綜合與實踐課上,老師讓同學們以“矩形的折疊”為主題開展數(shù)學活動.
(1)操作判斷
操作一:對折矩形紙片ABCD,使AD與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紙片展平;
操作二:在AD上選一點Р,沿BP折疊,使點A落在矩形內(nèi)部點M處,把紙片展平,連接PM ,BM.
根據(jù)以上操作,當點M在EF上時,寫出圖1中一個30°的角: .
(2)遷移探究
小華將矩形紙片換成正方形紙片,繼續(xù)探究,過程如下:
將正方形紙片ABCD按照(1)中的方式操作,并延長PM交CD于點Q,連接BQ.
①如圖2,當點M在EF上時,∠MBQ= °,∠CBQ= °;
②改變點Р在AD上的位置(點Р不與點A,D重合),如圖3,判斷∠MBQ與∠CBQ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3)拓展應(yīng)用
在(2)的探究中,已知正方形紙片ABCD的邊長為8cm,當FQ=lcm時,直接寫出AP的長.
∠BME、∠ABP、∠MBP或∠MBC.
方法1:
連接MA,由操作過程可知:
MA=MB=AB,
即:△ABM是等邊三角形,
進而證明:∠BME=30°.
易證:∠ABP=∠MBP=∠MBC=30°.
方法2:
由操作過程可知:
MB=AB=2EB,
所以:sin∠BME=,
所以:∠BME=30°.
易證:∠ABP=∠MBP=∠MBC=30°.
∠MBQ=15°,∠CBQ=15°.
1.特殊角
如左圖:連接MA,由操作過程可知:
MA=MB=AB,
即:△ABM是等邊三角形,
進而證明:∠BME=30°,
所以:∠MBC=30°,
2.雙折疊
如右圖:由折疊的性質(zhì)得:
MB=AB,∠PMB=∠PAB=90°,
進而證明:MB=BC,∠BMQ=∠C=90°,
根據(jù)“HL”證明:△BMQ?△BCQ,
所以:∠MBQ=∠CBQ=∠MBC=15°.
∠MBQ=∠CBQ.
由折疊的性質(zhì)得:
MB=AB,∠PMB=∠A=90°,
進而證明:MB=BC,∠BMQ=∠C=90°,
根據(jù)“HL”證明:△BMQ?△BCQ,
所以:∠MBQ=∠CBQ.
“雙折疊”動態(tài)演示
隱藏結(jié)論:PQ=AP+CQ.
AP的長為:cm或cm.
情況1:
如左圖:設(shè)AP=,
在Rt△PDQ中,
DP=8-,DQ=3,PQ=+5,
由勾股定理得:
(8-)+3=(+5),
解得:=.
情況2:
如右圖:設(shè)AP=,
在Rt△PDQ中,
DP=8-,DQ=5,PQ=+3,
由勾股定理得:
(8-)+5=(+3),
解得:=.
綜上所述:AP的長為:cm或cm.
矩形中的"雙折疊"
在圖1的基礎(chǔ)上,換一種折疊方式,也有"雙折疊"現(xiàn)象產(chǎn)生.
END
篇幅有限
思維無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