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應該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你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了?可是,在金錢的問題上,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這讓很多爸爸媽媽犯了難。
我們這一代人80、90后,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大部分應該都屬于“窮養(yǎng)”,“家里沒有錢,我們要節(jié)約”應該是不少人經常聽到的話。
可現(xiàn)在到我們孩子這一代,大家又都開始推崇“富養(yǎng)”,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不在孩子面前哭窮”是基本原則。
娃邊玩他的紙飛機,邊對爸爸說:“爸爸,你給我買架飛機好嗎?”我說:“我知道,寶寶是想體驗坐飛機的感覺,因為你從來沒有坐過是嗎?”娃說:“對呀,我從來沒有坐過飛機?!?/span>娃說:“好啊,我想上小學之前實現(xiàn)愿望。”我說:“嗯,好吧,媽媽答應你帶你體驗一次,但是只有一次哦?!?/span>就這樣,孩子也就不糾結讓爸爸給他買飛機了。事實上,我搶在他爸爸前面回答孩子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怕他爸爸會和他說,我們買不起。雖然我們買不起飛機是事實,不是我不想告訴他這個事實,而是我不希望在孩子心里對金錢有匱乏感,害怕花錢。一、“是不是沒有錢,就不能給我買玩具和出去玩呢?”孩子一直希望我在家陪他玩,讓我不要上班。我和他說,“媽媽上班,才能有錢,老板才會給媽媽發(fā)工資。而工資呢,是用來付房租、買菜、給他買玩具、繪本、衣服鞋子和上學費用?!?/span>孩子就問我:“媽媽,是不是沒有錢,就不能給我買玩具和出去玩呢?”我回答:“是啊,因為錢不是憑空來的,只有爸爸媽媽辛苦工作,才能有錢,才能買到我們想要的錢?!?/span>孩子說:“媽媽,你的手機里不是有錢,每次買東西你都是用手機付錢的呀!”我回答:“手機里的錢,也是媽媽工作掙到的錢,存在手機里的。不然手機里也不會有錢買東西呀!”我沒有回避說,我們家是沒有錢。我想讓孩子明白,錢,都是需要靠爸爸媽媽努力的自食其力才能獲得。只有勤勞工作,才能獲得金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我相信很多孩子問過爸爸媽媽這個問題,那就是“爸爸媽媽,我們家有錢嗎?”我們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家里雖然不是很富有,但通過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別的小朋友有的你基本都能擁有。爸爸媽媽相信您,未來你想要的,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去獲得,就像很多有錢有能力的人一樣賺到屬于你自己的財富。”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對孩子說“我們家窮,你不要亂花錢”、“父母賺錢很辛苦,你不可以亂花錢”等,看似是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想要培養(yǎng)好的消費習慣,不想孩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亂花錢,不懂節(jié)制的壞習慣。但實際上,這樣說,只會讓孩子內心里對金錢產生深深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最后會影響他與金錢的關系。演員梁海源在《脫口秀大會》中說,小時候他父母總是和他說家里很窮,導致他長大后即使賺了錢,依然會覺得很缺錢。對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避而不談。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對錢是沒有意識的,他們看中某一件東西的時候,并不知道貴或賤,好或壞,只是遵從內心的想法,當內心喜歡的時候,就想要擁有它,僅此而已。我們父母要正確地去引導,因為生活里金錢無時無刻都存在。歸根到底,孩子的觀念都是在父母的對待方式中逐漸形成的,金錢觀、財富觀也是一樣,都是孩子從父母那里學到的。所以,如果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父母要改變自己對金錢的態(tài)度,改善和修復潛意識與金錢的關系。想要孩子梳理正確的財富觀,就要提前教育和引導。我們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來。基本上三歲以上的小孩,就可以感受到金錢是什么東西,也能夠分辨出不同錢幣的面額大小。四歲開始,父母可以和孩子玩過家家游戲,體驗掙錢的過程,用以物換物的形式,或者是擺地攤買賣玩具的形式,參加或組織一些把小朋友的玩具、繪本等賣掉,或換其他玩具的過程,讓孩子懂得掙錢的意識。其次,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提前和孩子約定好,購買多少錢的東西,購買幾件,如果超出的部分,或者孩子想要增加,那么就告訴孩子,原本的就不可以買了,或者其中選幾樣。再大一點的寶寶,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哪怕抽空拍幾張照片、拍一段視頻也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工作和賺錢的過程。甚至可以帶著孩子去真實感受:清潔工阿姨是通過打掃街道賺錢的、商店的哥哥是通過賣東西賺錢的,餐廳叔叔是通過做出好吃的飯菜賺錢的……每一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自己的時間,賺到自己的錢,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擁有的錢,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給他少許零用錢,讓他自主決定其用途。我們可以試著將選擇權給孩子,讓他的花費在家庭可以支付的范圍內,這比直接告訴他“快放下,我們沒有錢”,效果要好得多。《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財商教育是一種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家長就是最好的老師。在物欲橫流的世界,教育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金錢觀是個難題,需要父母在平時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與其想著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不如培養(yǎng)孩子追求最好一切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識,告訴孩子用雙手用知識用能力去創(chuàng)造金錢。教孩子怎么成為一個有錢人,而不是只給他錢。從小和孩子談錢,才能培養(yǎng)他攢錢、花錢意識的基礎,只有這樣,他才能珍惜父母賺錢的不易。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時,作為父母,希望下次你對孩子的回答也是,“我有錢,但你沒有。”傳達給孩子正確的財富觀,才能讓孩子的一生富足而自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