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彬教授和他的第六種教學方式(EEPO) " /> EEPO發(fā)展研究中心執(zhí)行局主席 第六種教學方式創(chuàng)始人 中央教科所特聘研究員 中國—加拿大(CIDA)領導咨詢專家教育部—兒基會(SDP)專家\英國—云南(SDP—PTT)咨詢專家\云南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書記、副院長 有典型意義的五大教學模式的回顧 ?。ㄒ唬┙郧暗摹暗湫徒Y構” 模式:講——聽——讀——記——練 ?。ǘ┛涿兰~斯結構(捷克教育家) 模式:觀察——記憶——理解——練習 ?。ㄈ┖諣柊吞刈钪摹八亩握摻虒W模式”(德國教育家)[1] 模式:明了——聯想——系統(tǒng)——方法 ?。ㄋ模┒?zhàn)后教學模式的“經典性構造” 經典方式1:案例方式 經典方式2:模擬方式 經典方式3:二元方式 經典方式4:體驗方式 經典方式5:SDP方式 經典方式6:虛擬方式 ?。ㄎ澹┮粋€“底朝天”的典型結構(美國教育家杜威) 模式:發(fā)生困難——確定問題——提出假設——推論——驗證 EEPO:第六種教學模式 中文表達式:教育效率與過程優(yōu)化 英文表達式:Educate Efficency & Process Optimization 簡明表達式:EEPO 理念:教育效率與過程優(yōu)化 方法論:第六種教學方式(基本方式、經典方式) 方法:EEPO方式(課型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技術方式) EEPO九大主流課型:即要素組合方式(講、聽、看、想、做)、哲學方式、平臺互動方式、二元方式、體驗方式、目標演化方式、案例方式、模擬方式和情景交互方式 基本內涵 效率優(yōu)先:要善于放下我們的姿態(tài),虛心向世界優(yōu)秀文化學習,融貫東西方,優(yōu)選其方法,形成方法和方法論群體。就能爭取時間,率先取得突破,實現效率優(yōu)先。 過程優(yōu)化 影響人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tǒng)過程。即使掌握了培養(yǎng)人的最核心、最先進的方法技術,人的培養(yǎng)已不可能在一個早上培養(yǎng)出來。再加上人具有復雜的社會屬性,因此,對人就不能進行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實驗。這是教育實驗的特殊性。實際上,對人的實驗實際上是一個亞實踐文化范疇。因此,我們就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既要大膽實驗、又要及時總結調整,力求保證全過程優(yōu)化。 一堂好課要體現第六種教學方式,讓課堂互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并自如地駕馭課堂。主動權交不交的問題是當前傳統(tǒng)課與新課顯著性的標志。主動權交不出去,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生動”的局面就出不來,學生的主動權拿不到,就只能把教科書上的東西學得扎實一些,其他方面則很難看出來。如果主動權交得出去,駕馭又比較自如的話,學生就能超越老師、超越教材。把主動權交出去,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極其重要。高水平的教學要能產生“二八效應”,這是出科學家、思想家等高級人才的重要基本形式。當前課堂的延伸要產生這種效應,完全依賴于能動性的教學。 第六種教學方式 “第六種教學方式”即:“知識性—個性—創(chuàng)造性—互動—主動—能動”的前瞻性和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通過互動,學生能體驗到人格尊重,主動參與的樂趣和能動性的提升,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受到激發(fā),而且這種方式簡單明了,便于操作。 2、分析“聰”字結構,找到“聽、看、講、想、做、動、靜” 七個要素組合且換著用的評價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大大提高的效率,七要素中,重在會想,用心想了才會愛聽,愿講去做,做時要動起來,想時要靜下來,動靜結合,充分調動人的學習幾大要素,發(fā)揮到極致,來提高學習效,從而提高課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的四條基本原理 1、情意原理: 學生的心理活動包含著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的認知結構和情意狀態(tài)兩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發(fā)展的支柱和動力。 2、序進原理 來自外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相應地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情意狀態(tài)和行為結構,教師根據不同對象的發(fā)展水平,有步驟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識和經驗的結構化程度,組織好從簡單到復雜的有序累積過程,是提高轉化效率的基礎。 3、活動原理 學生外部的行為結構與內部的心理結構之間有著直接的互化關系,教師精心組織各類行為活動與認知活動,并使之合理結合,學生充分發(fā)揮活動的自主性,是促成行為結構與心理結構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徑。 4、反饋原理 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向預期目標和發(fā)展,都需要依賴反饋調節(jié),教師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教學,學生自我評價的參與,可以大大改善學習的進程,有效地反饋機制是目標達成的必要保障。 有效教學的五種教學行為 鮑里奇在《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時提到,教師進行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五種教學行為是: “清晰授課、多樣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成功率”。下面談談我對這五種教學行為的理解 1、清晰授課: 我理解是,教師授課語言應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 2、多樣化教學: 我的理解是:教師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授課,比如用挑戰(zhàn)性的問題、熱情的贊揚、多樣化的視覺效果(多媒體的畫面、實驗演示)等。 3、任務導向: 我的理解是:教師授課應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缺乏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教學活動,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font>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我的理解是: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加教學活動(積極思考、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而有效的課堂教學。 5、確保學生成功率: 我的理解是: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在每組教學刺激后,要安排練習或問題討論,使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學習好要靠學生自己努力。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才能得到發(fā)展。學習的本質屬性是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 關于有效教學的幾點想法(轉載) 內容摘要 我們講的有效學習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fā)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當然,部分學科學習中的練習還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說不需練習,而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 一、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注 曹校長在教學工作報告中,詳盡地闡述了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xié)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教師尊重學生,是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沒有尊重學生,課改無從進行。古人常說的“師道尊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即有尊嚴的是知識,而不僅僅是早一點掌握知識的人,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yè)”這一光環(huán)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態(tài),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學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學生,使每一個增長率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學生身上發(fā)生作用,才能根除諸如為片面提高成績而占用學生休息時間、滿堂灌、拖堂、體罰羞辱等課堂教學頑疾,才能使用權有效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的貫徹落實。 二、認識有效學習 反復練習、操練式的學習過程的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早期的算術教學理論的基人——桑代克寫的書都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進行反復練習的,現在提倡導的另一種學習是探索、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它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心理學。大部分研究說明:不同的學習過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說,反復的練習也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另外一種探索性的學習,它的效果是發(fā)展學生高層次的思維。研究表明,操練式的學習對提高學生裝的計算成績有顯著的效果,而對發(fā)展學生高層次的思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解決開放性的問題,沒有顯著的效果,有時甚至是負面效果,如果說在不良的情況下過度練習,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反復的練習體現在“熟”上,有名話叫“熟能生巧”,但過度的練習會“熟能生厭”,這種學習不是我們講的有效學習。我們講的有效學習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fā)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當然,部分學科學習中的練習還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說不需練習,而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 關于有效學習可以這樣來概括, 一是“經驗”,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經驗是一個名詞,它表示過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經驗又是動詞,它表示現在情境。經驗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它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思考勤”,有效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勤于思考,提倡學生自主地思考。操作性學習是用記憶代替思考,記憶的負擔重,而思考的負但不重,思考是教學的核心問題,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教學。 三是“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我們的教學設計重要的不應是老師怎么講解,而應是學生怎么活動。 四是“再創(chuàng)造”,學習的過程是經歷再創(chuàng)造的進程式,而不是純粹的模仿和純粹的記憶。“經驗”,“思考”、“活動”、“再創(chuàng)造”是有效學習的四個基本要素。只有課堂教學模式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變化,結果才能變化,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代。 三,、再談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主要涉及兩面?zhèn)€問題,一是要轉變教學觀念,二是要對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和教學研究中,首先應該關注的,一是“學生”,心里有學生;二是“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也包括教師自身的發(fā)展:三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式。這三個方面的核心是關注學生,要處理好教師的,學生和教材的關系。按照建構主義的理論,教學活動的圣經。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教材只是參考,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我們可以參考,不符合的我們可以完善或者改變,甚至自己設計,這就是參與課程設計,這是很重要的。從目前的情況看,以教材為本是非常普遍的。大家經常說,“課本、課本,教學之本”,實際上學生才是“教學之本”。有很多教師幾乎完全拘泥于教材,學生沒有興趣,就做一些和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教師根本沒法控制課堂局面。比如說,教材寫的一課時、兩課時是為了方便教師教學,只是一種參考,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流露了“老師讓你怎么樣”這樣的語言,使學生始終處于配角的地位,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主角,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其次,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一方面是認知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發(fā)展,這里我想強調的是促進教師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式中的師生共同發(fā)展。過去有一句話: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蠟燭的光是一點點地暗下來,最后結果是熄滅。教師要與學生共同發(fā)展,自己要不斷地提高,要不斷地充電,照亮學生,要把曾經被奉為經典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變?yōu)椤耙獙W生有一桶水,自己就要長流水”,有一個研究,把教師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新教師,他們的著眼點是完成教案,有的教師上課時眼睛是看著天花板或盯著教案的。這些教師經過二三年的時間就會躍升到第二個層次,那就是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并能處理一些突發(fā)性的問題材。第三個層次是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師直到退休還停留第二個層次,僅僅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關注自身的發(fā)展,沒有進行研究。因此,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探索研究是自身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師發(fā)展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再者,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是有效的?有時教師講得很多,但恰巧是阻礙了學生的思考,阻礙了學生探索性學習的產生,這種教學策略不是有效教學。我們要研究的有效的教學策略,是通過以下策略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這種策略分成三個部分: 一是準備策略,就是怎樣備課,原來的備課主要是根據原蘇聯教學法的一些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從教師的講而不是從學生活動的角度備課,我認為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備課,這堂課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后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后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好好研究、積極實踐的問題。 二是實施的策略。比如說,有很多教師經常用討論的方法,但怎樣討論,討論有幾種,怎樣安排,也都是應該研究的。有的討論可以放在課堂上進行,有的可以分組進行,有的討論是激發(fā)學生大容量思考。又比如,目前提倡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那么怎樣利用電腦演示來促進學生的思考呢?另外,練習設計的策略,還有提問的策略,都應該以有效教學為原點設計安排。 三是評估策略,包括對學生的評估和對課堂教學的評估,對學生的評估可以引進“質的評估”的方法,記錄學生的各種進步,反映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教程和他們解決總是的思考過程。同時也應該有教師教學效果評估,如學生反饋、評價統(tǒng)計等。 以上是對有效教學的一些淺見,面對課程改革這一巨大的工程,僅僅是這樣的漫談、隨感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