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就是上天派來治愈我們的禮物,謝謝我的寶貝,能來到我的身邊,用最無私最純粹的愛陪伴著。
前幾天,在微博刷到包貝爾的一個訪談,瞬間被感動到。
包貝爾說,在他們家有個聊天群,群成員有自己、妻子包文婧和女兒餃子,每天大家都會聊天互道早安晚安。但是有一天包貝爾發(fā)現(xiàn)餃子竟然不在群里說話了,媽媽給她發(fā)視頻也不回,打電話也不接。于是爸爸就問餃子:“為什么你不接媽媽電話,你媽很想你。”沒想到,年僅3歲的餃子用稚嫩的聲音解釋道:“一接電話,我就會想她,一想她我就會哭;然后她也會難過,所以我不給她打,她就不會哭了。”為人父母,我們總自以為,自己給孩子的愛才是最無私的;我們總覺得孩子太小,他們什么都不懂,他們的愛太幼稚;記得去年的時候,鄧超曬出了和4歲女兒小花妹妹的聊天截圖。 女兒給鄧超發(fā)了一大段語音,問他什么時候回來,她說自己做夢的時候,因為找不到爸爸都哭了。 雖然很委屈,但還是懂事地體諒爸爸在工作,只是希望希望爸爸可以在夢里可以回自己電話。小小年紀的她,對爸爸的愛意與依賴呼之欲出,連做夢也會想著給思念的爸爸打電話,卻因為夢里電話沒接通而難過哭泣。之前鄧超也不止一次曬出過,女兒小花妹妹跟自己的聊天記錄,滿屏都是都是對爸爸的思念與愛意,看得讓人感動。記得在微博上,有個話題#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光閱讀有1.5億,討論2.2萬次。這位媽媽分享了一張孩子和爸爸的聊天截圖,原來媽媽生病發(fā)燒了,下班回到家早早就睡了。兒子怕還沒下班的爸爸回家吵到媽媽,于是給爸爸發(fā)了2條微信:我媽媽有點發(fā)燒,你一會回來的時候別敲門,門沒鎖,進屋別開燈、別說話。可以開廚房屋的燈。
去年有個11歲男孩名叫路子寬,父親不幸患上白血病,醫(yī)生建議盡快進行骨髓移植。經(jīng)檢查,只有兒子配型成功,但問題是當(dāng)時的兒子體重只有60斤,想要骨髓移植還要再漲3斤至少。沒想到,匹配結(jié)果出來后,兒子竟然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增肥救父”之路:那段時間,孩子的體重一路飆漲,甚至超出了自己年齡階段該有的正常體重,最終,骨髓如愿捐獻成功。當(dāng)記者問到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孩子不假思索地仰頭一笑:“俺家不能沒有俺爸?!?/span>醫(yī)生正給媽媽打針,一旁的孩子卻哭成了個淚人。媽媽故意夾走孩子的香腸,原以為孩子會生氣,沒想到,孩子竟把碗里所有的香腸一片不剩都給了媽媽。身為父母,我們總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才是那個為了孩子付出全部的人。其實孩子何嘗不是在用盡渾身力氣愛著我們呢?采訪中,在談到“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么”這個話題時,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脫口而出孩子的缺點。當(dāng)被問及“如果滿分10分,你給孩子打幾分?”時,媽媽們給出的答案,有7分、8分,低的還有5分,卻沒有一個媽媽愿意給出10分。
而當(dāng)孩子被問及“你最喜歡媽媽什么?”的時候,他們都不假思索地說出了媽媽的優(yōu)點:當(dāng)問到“滿分是10分時,你給媽媽打多少分?”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10分!”,甚至還有孩子說一萬分,因為他覺得10分太少了!看完這個實驗,或許你更能感受到,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無可挑剔,不管他們有再多的缺點,到了孩子眼里,只記住了優(yōu)點。但反過來,在父母眼里的孩子,卻總是不完美的。當(dāng)父母孩子在掂量著給孩子幾分時,孩子已經(jīng)不假思索地打出了滿分。一直以來都以為媽媽無條件地愛孩子,后來慢慢才發(fā)現(xiàn),我們對孩子的愛總是夾雜著期待和條件。反觀孩子對我們的愛才自始至終從未變過,簡單而純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