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日常中把心理醫(yī)生稱為shrink,而shrink這個單詞的本來是“收縮”的意思。
羅振宇的新書中說,當他向精神病醫(yī)生提問,治心理疾病和收縮挨得上嗎?
醫(yī)生是這么回答的: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都是因為自我太大了,以至于和本我有點不協(xié)調(diào)。而醫(yī)生的職責就是幫你把自我縮小一下。
什么叫自我太大?簡單來說,就是太自負、太自卑或者太在意自己。
太自負好理解,但自卑難道不是把自己看低看小嗎?
其實每個自卑者背后都站著“以自我為中心”的身影,將自己看得太重,不管是夸大還是縮小,本質(zhì)上都是不把別人看在眼里,一切以自己為中心,處理身邊的人、事、物。
朋友是初中老師,和我說起班里的一個學(xué)生,小姑娘很乖巧,待人有禮貌懂進退,在班上成績雖然不突出,但老師們都挺喜歡她。
因為住在同一個小區(qū),朋友可以說是看著她長大的,但現(xiàn)在她最怕的就是遇到這個學(xué)生的媽媽,因為每次遇到都會拉著她說一堆車轱轆話。
“我們家孩子太笨了,記憶力不好,老師你要多盯著她?!?/p>
“我學(xué)歷不高,不希望她像我一樣考不上大學(xué)?!?。。。。。。
這位母親可能沒有察覺,她將自己的自卑投射在女兒身上,加重了身邊人的心理負擔。你說她是自卑吧,但行為里又透著自大,不管女兒還是老師都怕見到她,但她卻渾然不覺,該數(shù)落數(shù)落、該要求要求,以自我為中心說著自認為正確的話。
周國平說過:
“父母無權(quán)決定孩子的未來,因為他的未來,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
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應(yīng)對外在遭遇的心態(tài)和能力。”
作家劉繼榮曾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文章里她的遭遇和上面這位母親很像,女兒成績一直很普通,??及嗬锏?3名,時間長了同學(xué)給她起名外號“23”。
當媽媽的聽了心里很難受,沒想到女兒卻坦然接受,反過來安慰媽媽說:人人都想當英雄,而我愿意當給英雄鼓掌的人。
女兒選擇接受自己的平凡,劉繼榮后來也釋然了,女兒班級評選“最欣賞的同學(xué)”,除了女兒自己,全班同學(xué)都把票投給了女兒,她的高情商、樂觀積極征服了所有人。
父母的擔憂都是來自于對孩子未來的擔心,怕他過不好、怕他受傷,其實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
父母往往把自己的經(jīng)歷投影在孩子身上,自己小時候沒讀太多書吃了虧,就拼命讓孩子讀書,也不管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喜不喜歡讀書。這時的父母已經(jīng)失了初心,被欲望控制了頭腦。
因為太過以自己為中心,所以不去聽孩子真實的想法,進而產(chǎn)生的悲劇還少嗎?近期“因體育成績差,爸爸用武士刀嚇唬誤殺兒子”的新聞觸目驚心。
這樣只以分數(shù)要求孩子的家長,嘴上說著“別人做得到,你為什么做不到”骨子里都是將自我放得“太大”的人。
是時候?qū)ⅰ白晕摇崩卦瓉淼奈恢?,不要因為膨脹而逼走身邊人,傾聽周圍人的聲音,哪怕他只是個孩子。
人生很長,不要執(zhí)著于一時;人生百態(tài),不是只有一種活法,而每種活法都有他的精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