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一位傳奇君主,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但他在開元晚期卻喪失了當初的睿智與賢明,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腐化墮落,在他手中,大唐強盛過,也是在他手中,大唐差點亡國。
唐玄宗做過的荒唐事可不在少數(shù),比如無視楊玉環(huán)兒媳的身份,將其納入后宮,又比如聽信寵妃武惠妃的挑撥,在一天之內誅殺三個兒子。從李隆基對待兒子的態(tài)度中,不難看出他殘忍刻薄的本性,也更加證實了皇室無親情這一說法。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遙尊逃亡到巴蜀的李隆基為太上皇。太上皇這個身份看似尊貴,實際上地位卻很尷尬,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天下只能有一位至尊,即使太上皇是皇帝的親爹,他們之間也有著不可調和的權力之爭。
其實,李亨在迎回父皇李隆基后對他也不放心,將其幽禁在深宮,親信近侍全部調走,那么李亨為何要這樣對待父親李隆基呢?
01
年輕時期的李隆基可以稱得上雄才偉略,不僅挫敗太平公主的野心,獨攬大權,還先后啟用姚崇、宋璟等擁有才干的大臣為相幫他整頓朝堂,在君臣合力下,大唐終于重現(xiàn)盛世風景。
可惜好景不長,意得志滿的李隆基開始躺在功勞簿上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為了把控朝政,李隆基還重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將大唐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公元737年,李隆基更是聽信武惠妃的讒言,將李瑛、李瑤以及李琚等三個兒子在同日內誅殺。
武惠妃的身份可不簡單,按照輩分來算,她是武則天的侄孫女,由于其幼年喪父,后來被收養(yǎng)在宮中,等到李隆基掌權后,善于逢迎的武氏很快便獲得李隆基的寵愛,雖然武惠妃在歷史上不及楊貴妃有名,但李隆基對她的寵愛可一點都不少。
李隆基原配王皇后無子,后因巫蠱之事被廢,既然王皇后被廢,那么接下來誰適合當皇后呢?按照李隆基的意思,武氏當為皇后,奈何幾乎滿朝文武都一致反對,理由嘛很簡單,他們不想大唐再出現(xiàn)一個武則天。
李隆基自然不好強行冊立武氏為皇后,為了安撫武氏,李隆基干脆不立皇后,同時將武氏晉封為惠妃,給她與皇后相當?shù)拇觯?/strong>也就是說武惠妃此時的權力與皇后無異,只是少了一個皇后的名頭而已。
武惠妃沒能當上皇后自然心有不甘,只有成為皇后,她的兒子才是嫡子,爭搶太子之位也就更加名正言順。不過,當時她的兒子李瑁也很年幼,不具備爭儲的能力,所以武惠妃只能暫時隱忍。
02
直到李林甫當上宰相后,武惠妃才再次開始沖擊皇后寶座。
李林甫本是唐朝宗室子弟,他能在朝堂上立足乃至當上宰相,就是因為搭上了武惠妃這條線,而李林甫當上宰相之后,自然也想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幫助武惠妃成為皇后,幫她兒子成為太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在兩人的謀劃下,一個陰毒的計策被制定了出來,只要除掉當朝太子李瑛以及其他幾個優(yōu)秀的皇子,那么武惠妃兒子李瑁成為太子也就順理成章了,到那時,武惠妃成為皇后的愿望也就可以實現(xiàn)了。
公元737年,武惠妃派人去請?zhí)永铉?、鄂王李瑤以及光王李琚三人火速領兵進進宮,理由則是宮中進了賊人,讓他們前往救駕。三位皇子信以為真,果真披甲領兵進宮,與此同時,武惠妃與女婿楊洄卻向李隆基告狀,言稱太子幾人發(fā)動兵變。
通過兵變上位的李隆基自然最忌諱此事,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能威脅到他的權力,于是李隆基將李瑛、李瑤以及李琚三人貶為庶人并流放到瀼州,不僅如此,李隆基為了永絕后患還直接賜死了三個兒子,后來還將三人的母族全部處死。
這就是李隆基“一日殺三子”的過程。實際上,以李隆基的精明而言,他完全知道這是有人針對太子李瑛設的局,畢竟李瑛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背后積攢了深厚的政治勢力,已經隱隱對李隆基的權勢造成威脅,李隆基早就有了廢除太子的心思。
03
雖然武惠妃成功除掉了太子李瑛,但她卻并沒有如愿以償成為皇后,反而在一年后就去世了,更有意思的是的,李隆基不僅沒有立武惠妃的兒子李瑁當太子,還搶走了李瑁的王妃楊玉環(huán)。
然而儲君之位不可久懸,公元738年,李隆基選擇將27歲的三皇子李亨推上前臺。
李亨自從當上太子那一刻起,便明白自己已經陷入殘酷的權力斗爭中,要時時刻刻小心提防來自朝堂的明槍暗箭,他永遠也忘不了父皇對待三位手足兄弟是多么的心狠手辣。
在此后18年的太子生涯中,李亨活得很是憋屈,既要小心應對李隆基的猜忌,還要防范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構陷,在最艱難的時期,李亨為了自保甚至只能無奈休掉妻妾以證清白。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亨才有機會真正擺脫李隆基的控制。在馬嵬坡兵變發(fā)生后,李亨決定抓住契機與李隆基分道揚鑣,一年過后,李亨在多方勢力的支持下在靈武登基稱帝,逃亡巴蜀的李隆基則被遙遵為太上皇。
隨著安史之亂結束,李隆基也被李亨接回長安,此時李隆基也有自知之明,明白兒子李亨已經大權在握,于是主動承認了李亨繼位的合法性,李亨也投桃報李,讓李隆基過了一段舒心的生活:身邊不僅有高力士、陳玄禮等親信陪伴,偶爾出行時,還能聽到百姓們高呼萬歲的聲音。
李隆基在民間仍有如此大的聲望令李亨十分忌憚,李亨怕李隆基貪戀權勢,在某一天還會搶回皇位,再次上演殺子的戲碼,于是便找各種理由將李隆基身邊的親信調走,斷絕其復位的可能,不久后,李隆基在深宮中郁郁而終。
或許李隆基在下令賜死三個兒子時心中也十分悲痛,但皇權斗爭的殘酷令他不敢對披甲入宮的兒子們心存仁慈,而李亨在擔驚受怕中當了18年太子,登基稱帝后更是將李隆基幽禁起來才能放心,這也許就是對無情帝王家最生動的詮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