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正史”?
“正史”這個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strong>
也就是說正史的淵源要追溯到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彪班固班昭、馬續(xù)的《漢書》。此后的“正史”都是以司馬遷的《史記》為藍本的紀傳體史書,而且除了《史記》之外,“正史”全部都說延續(xù)《漢書》的做法,均為一個王朝興衰的斷代史,并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官方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所編纂的史書。
官方主持編纂的紀傳體斷代史,如果以這條為“正史”的標準,《清史稿》無疑應當成為與“二十四正史”并駕齊驅(qū)的第二十五史。
《史記》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虛美,不隱惡”,尊重史實,按照歷史事實直錄直書,比較如實地反映了客觀實際的復雜情況,不偏不倚的體現(xiàn)了歷史的真實。
《漢書》創(chuàng)立了一個紀傳體斷代史的規(guī)模,它體例完整,記載系統(tǒng)完備,訛誤少,對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制度等各方面都有詳盡的敘述。
自此之后,“正史”的標準就確定了:《史記》的尊重史實和《漢書》的完備詳盡訛誤少。
我們先從《清史稿》的歷史背景來看。
1911年,革命黨推翻清王朝,但是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組建北洋政府后,為了表示北洋政府的正統(tǒng)性,于1914年正式成立清史館,清朝遺老趙爾巽被袁世凱招聘為清史館館長,他上任后,大力邀請和自己一樣的清朝遺老柯劭忞、繆荃蓀等100余人,組成纂修班子,開始編纂清史。
1927年,歷經(jīng)14年,清史稿終于初步成形。
1928年,《清史稿》正式出版。
《清史稿》是由北洋政府主持編撰的官方史書,它的體例也嚴格遵循中國歷朝歷代的正史體例,記載了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后金稱汗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由于北洋政府是清王朝培養(yǎng)而成,而南方的革命黨實力比較微薄,所以當清王朝滅亡的時候,北洋政府決定優(yōu)待清朝皇室,所以清王朝檔案和文化典籍都保存得相當完整,這給《清史稿》的編纂提供了最為珍貴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比如《清實錄》、《清國史》、《清詔書》、《清典志》、《東華錄》等等。
要是只論歷朝歷代的原始資料的詳實程度,作為最后一個封建朝代,清朝歷史絕對是一枝獨秀,這一點是“二十四正史”中的任何一部都無法媲美的。
主要原因有兩點:
趙爾巽在《發(fā)刊綴言》說到:“清史稿只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視為成書?!?/strong>《清史稿》之所以取名為《清史稿》,而不叫《清史》,就是認為《清史稿》是未定本。
《清史稿》之所以沒有經(jīng)過校對而倉倉促促的出版,是因為1927年當《清史稿》初步完成的時候,北伐軍勢如破竹,大有一統(tǒng)天下的氣勢,在即將攻入北京城的前幾個月,趙爾巽本人已年至耄耋,為了防止情況有變,與同為清史館的朋友同事們討論,最終決定把《清史稿》出版。
由于未經(jīng)過統(tǒng)一整修,又缺乏認真校勘,《清史稿》中的錯誤、遺漏非常多,其中包括人名、地名、年月日各式各樣的訛誤。比如,《清史稿》記載:“康熙五年以胡拜為直隸總督?!?/strong>當年的直隸總督是朱昌祚,而非胡拜,這種筆誤比比皆是。又比如,《清史稿》記載:“宣宗(也就是道光皇帝)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道光十年(1830年)十二月生,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薨,年三十八?!?/strong>按照記載,壽恩固倫公主去世時僅僅三十歲而不是三十八歲。
中華書局出版的《清史稿》全本
限于史料的有限性和史官的局限性,“正史”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但卻極其講究一個“正”字,即公正不偏頗,這也是太史公司馬遷能被譽為史官之祖的“不虛美,不隱惡”精神,也就是尊重史實精神。
但這一點《清史稿》卻遠遠沒有做到,甚至可以說天生就立場不正確,因為從館長趙爾巽到總纂柯劭忞、繆荃蓀,在《清史稿》的一百多位作者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清朝遺老,他們對已經(jīng)滅亡的清朝有著極其嚴重的眷戀之情,甚至達到了狂熱愚忠的地步。
所以,《清史稿》存在極其嚴重的立場不“正”問題。
《清史稿》編纂者一方面極力歌頌清朝的功德,一方面極力避諱清朝的喪權辱國,一方面貶低所有反抗清朝的活動,一方面又極其盛贊清朝鎮(zhèn)壓起義與革命的劊子手,身為民國官員,卻把民國功臣一律斥之為亂黨。
清王朝晚期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經(jīng)常被迫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對此,《清史稿》往往做模糊化處理,很多時候都一筆帶過。比如,《清史稿》對影響極其深遠的《南京條約》的記載僅僅為:“八月戊寅,耆英奏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各???,與英國定議通商?!?/strong>寥寥27個字而已,而且其中只提到五口通商這個在不平等條約中屬于不咸不淡的內(nèi)容,而對于割讓香港、協(xié)定關稅、賠償英軍軍費等等極具代表性的喪權辱國條款均閉口不談,對鴉片大規(guī)模輸入中國造成中國白銀大規(guī)模外流和國人精神頹廢的重要影響都不做說明。
太平天國運動、同盟會的成立、黃花崗起義以及諸多辛亥革命前的起義運動,這些都是直接動搖清王朝根基或?qū)е虑宄矞绲闹卮髿v史事件,但《清史稿》居然故意略過,對于辛亥革命幾乎完全沒有記載。對于為中國而奮斗犧牲的革命先烈一概加以“匪黨”的名號。
《清史稿》中不僅大肆詆毀辛亥革命,對李自成、張獻忠、南明政權、白蓮教、太平天國等各式各樣的抗清運動也都一律全盤否定,稱之為“匪”、“逆”、“寇”、“賊”,其中對太平天國的抹黑更是可以被稱之為“顛倒黑白”,對推翻清王朝的最大功臣孫文先生更是進行徹底漠視,在《清史稿》中僅有一處記載了“孫文”這個名字。
相對的,對于鎮(zhèn)壓起義的清王朝大員,特別是旗人大員,比如恩銘、端方、松壽、趙爾豐、陸鐘琦等這些被起義者擊斃的督撫極盡溢美之詞。為他們立傳的時候,屢次出現(xiàn)“罵不絕口”、“不屈遇害”、“忠孝節(jié)義萃于一門”等字眼,讓不明真相的觀眾真認為這些人都是媲美岳飛,文天祥的忠臣,而不是屠殺民眾的劊子手。
自唐朝以降,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替前朝修正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前朝的興衰來提醒當下的政府該如何避免衰亡,起到“讀史明鑒”的作用,同時通過修史來宣告自己的正統(tǒng),北洋政府設立清史館,本意也在于此。
但由于聘請的大多都是清朝遺老,《清史稿》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隔代修史”,而是“清朝人修清朝史”,因此引發(fā)了一系列極其惡劣且不可避免的問題。
趙爾巽等清朝遺老,對清王朝有所眷戀很正常,但身為學者,應該對歷史有所敬畏,然而他們?yōu)榱俗约旱囊患核接?4年的修史工程徹底淪為笑話。
1927年全稿初定時,趙爾巽已經(jīng)82歲,他自知等不到清史稿核對審核完畢,加上革命軍北伐成功,因此決定提前出版。
他身為一代史官,不是想去如何完善史料,如何為后世樹立史學大家的風范,而是為了給清朝歌功頌德而不惜犧牲史書的客觀性、公正性、真實性,這么做本身就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可以說《清史稿》的出版充分說明趙爾巽、柯劭忞、繆荃蓀這些所謂的“學者”完全不配史官的稱號。
就連清朝修訂的《明史》除了1616年以后的那段歷史以外基本都能保證客觀性、公正性、真實性,而他們的后人卻罔顧事實,篡改歷史。
鑒于此,后來孟森教授,蕭一山教授都重新編纂清朝歷史,最終成為一代大家。
在中國的史學界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的,近百年過去了,最終《清史稿》依然不配稱為《清史》,不能算作記述清王朝史實的“正史”,自然也無法得到與“二十四史”并列的歷史地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