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家分晉之前,智氏其實想的就是,聯(lián)合韓魏兩家,滅掉趙氏,瓜分趙氏領地,之后再逐步吞并韓魏兩家,取代晉國公族。只是功敗垂成,眼看就要成功的時候,韓魏兩家被趙氏說服,看清了形勢,臨陣倒戈,變成了趙魏韓三家聯(lián)合消滅智氏,并瓜分了智氏的領地,晉國也就走上了另一條路。如果智氏成功,那么是很有可能和田氏代齊一樣,晉國仍然保持為一個統(tǒng)一大國的。
三晉分立之后,從當時的絕對實力來說,最為強大的當然是趙國,其次是魏國,再次是韓國。但韓魏兩家很快就率先變法自強,趙國并沒有多少可乘之機。并且,魏國在變法強大之后,還不斷進攻趙韓兩國,趙國甚至不得不求救于齊國,這才有了圍魏救趙的經(jīng)典之戰(zhàn)。但魏國又缺乏整體性的戰(zhàn)略,四面出擊,和周圍的秦國、齊國兩個大國也打得不可開交,直到馬邑之戰(zhàn)后魏國衰落。
韓國的地緣環(huán)境比較惡劣,魏國、趙國、秦國和楚國都對韓國形成比較大的威脅。戰(zhàn)國初期,韓國用申不害變法之后,算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沒什么人敢欺負韓國。但這個時期過去之后,魏國和秦國就開始不斷進攻韓國,韓國只能在幾個大國之間來回搖擺,根本無力自保,更不用說能夠悶聲大發(fā)財、聚精會神搞建設了。所以,韓國在自立之后就一直在為生存而斗爭,根本不具備統(tǒng)一三晉的能力。從根本上說,韓國就是一個不該存在的國家。
也正是在魏國的刺激之下,秦國也在秦孝公和商鞅的主持之下開始變法自強,并且比魏國、韓國和楚國更徹底。商鞅變法的結果就是,魏國衰落的時候,秦國已經(jīng)崛起,而且對三晉形成了嚴重的威脅,尤其是韓國,隔三差五就要被秦國進攻,三晉只能抱團取暖,壓根沒有時間來相互吞并了。
趙國在戰(zhàn)國初期不能崛起,除了受到魏國先發(fā)制人的壓制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趙國當時的領土跨越太行山,中間還架著一個中山國,這對趙國形成了很大的制約,沒有能力把自己的國力完全整合起來,成為列國競爭時代的競爭力。在趙國的北邊,還有正在崛起中的匈奴,也時不時的騷擾趙國邊境。所以,趙國當時的處境比較糟糕,魏國、中山和匈奴都對趙國威脅不小,無法把拳頭攥起來朝一個方向發(fā)展。
等到趙國終于在趙武靈王時期搞好了強軍建設,也基本上穩(wěn)住了和匈奴的邊境,也擺平了中山國的時候,趙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機會窗口期已經(jīng)結束了,因為這時候的首要任務已經(jīng)是三晉如何聯(lián)合起來對付秦國的威脅,而不是想著自己怎么吞并韓魏兩國了。所以,戰(zhàn)國中后期,韓魏兩國在面對秦國的時候,趙國需要經(jīng)過提供軍事保護,但對韓魏兩家的內(nèi)政,趙國也管不了。韓國更是在中后期首鼠兩端,為虎作倀,變成了秦國的附庸。為了保護韓國,趙國不惜和秦國發(fā)生了長平之戰(zhàn),但結果是在這場傾國之戰(zhàn)中國力大損,再也沒能恢復元氣。
從地理上說,三晉如果想要保持對秦國的壓制,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其實就是要能始終牢牢控制河東地區(qū),能夠有能力隨時封鎖函谷關這個秦國出關中的唯一通道。如果這個通道是由趙魏兩國來保護,也許還能好一些,但不巧的是,恰恰是韓國占據(jù)著這個地區(qū),而韓國本身是沒有能完全控制這個通道的,也不可能憑借這個地理優(yōu)勢來壓制秦國。這也是秦國在強大起來之后,為什么反復進攻韓國的原因,就是在不斷爭奪這個地區(qū)的控制權。長平之戰(zhàn)后,秦國拿到上黨郡,這個通道就完全控制在秦國手里了。
總結起來說,韓國就是一個不該存在的國家。它的存在,不僅是趙魏兩國的悲劇,也是關東六國的悲劇。更要命的是,決定關東六國命運的戰(zhàn)略要地居然控制在三晉中最弱的韓國手里,這是關東六國的不幸,是秦國的大幸。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么多不該出現(xiàn)的事情都出現(xiàn)了,也算是天助秦國,秦國可謂天命攸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