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曾有著名的“下南洋”移民浪潮。南洋包括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11國。鴉片戰(zhàn)爭前,“下南洋”的華人以經商謀生者居多,當時東南亞華人已有150萬之多。1860年代,在經歷太平天國、兩廣洪兵起義和廣東土客大械斗之后,東南地區(qū)滿目瘡痍,時值美洲發(fā)現(xiàn)金礦、東南亞種植園經濟發(fā)展,各國紛紛設立招工公所,飽經戰(zhàn)亂的閩粵人民引頸以望。洋行、公所通過雇傭“客頭”(豬仔頭),將貧民誘至“豬仔館”,簽訂契約,以出國后的工資為抵押,換取出洋旅費。當時甚至還有使用欺騙、綁架手段掠賣華工的現(xiàn)象。數(shù)十年間,僅東南亞地區(qū)就有大約200萬華工前往,主要集中于中南半島的種植園和印尼等國礦山。契約華工深受“豬仔館”和船主的非人待遇,華工不斷反抗,各界輿論質疑。迫于內外壓力,各殖民國家相繼出臺改善華工狀況的條例。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禁止販運“豬仔”與保護華僑的法令,苦力貿易終結。這一時期也有部分華人以自由勞工的身份前往東南亞從事商業(yè)、手工業(yè)與農業(yè)活動。
從20世紀初到1950年代初,是“下南洋”的又一高峰時期。20世紀前期,中國國內兵連禍結,戰(zhàn)火不斷,而東南亞則得到殖民宗主國的扶持,除了傳統(tǒng)的種植園、采礦業(yè)外,鐵路、航運、金融、制造等新產業(yè)也獲得空前發(fā)展,急需熟練勞工,僅1922年至1939年間,從廈門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過500萬。日軍侵入東南亞后,打壓華人社會,大量華人回遷國內。二戰(zhàn)后,遷往東南亞的華人大幅減少。新中國建立后,持續(xù)數(shù)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跋履涎蟆弊悦鞔腥~開始,在1950年代戛然而止,持續(xù)近300年。
下南洋移民
也俗話說“海水到處,就有華人”。但這移民浪潮的背后,充滿了血淚辛酸。首先,移居海外在很長時期內是不允許的。在清廷看來,遷居海外無異于“棄絕王化”,不僅禁止,而且對回國者嚴加制裁。直到晚清,清政府才意識到海外華僑的經濟實力與商埠的重要性。1893年,清政府才正式解除“華僑海禁”。其次是旅途艱險。早期移民偷渡出洋,整日擔心官軍稽查與海盜行劫,海上風信難測,帆船時時有傾覆之險。近代出洋華工則幾乎與奴隸無異,華工被封禁在船艙內,條件惡劣,死亡率極高,販運華工的船只被稱為“移動地獄”。再就是落地后的艱難。落地移民一是要克服難以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問題,二是受到當?shù)馗鞣N勢力的多重壓力。殖民者急需華人參與開發(fā),但又對華人迅速擴張的經濟實力充滿擔憂,因而有意抑制華人權益,迫害、屠殺華人的事件多有發(fā)生,尤以印尼多次屠殺華人的事件最為慘烈。殖民勢力消退后,情況有所改善,但一旦政局動蕩,華人往往成為發(fā)泄不滿的對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