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期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被契丹人俘虜?shù)竭|國為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于能征善戰(zhàn),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zhàn)將。
韓德讓從小就受到父親在遼國征戰(zhàn)的熏陶,有勇有謀,為遼國立下戰(zhàn)功。
韓德讓和承天皇太后有過一段特殊關(guān)系,所謂“有辟陽之幸”。蕭綽少年曾許配韓德讓,還未來得及結(jié)婚,就被景宗選為妃子。
遼景宗去世時,圣宗才12歲,蕭綽才30歲,可謂“孤兒寡母”。當時諸王宗室二百余人擁兵握權(quán),盈布朝廷,“族屬雄強”,對皇權(quán)構(gòu)成極大威脅。宋、遼邊境戰(zhàn)事頻繁,“邊防未靖”。蕭太后父親蕭思溫早在保寧三年被害,蕭綽也沒有娘家人可以依靠。
韓德讓總管宿衛(wèi)事,蕭綽和圣宗母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韓德讓甚得蕭綽寵信。他請示蕭綽之后,撤換了一批大臣,并敕令諸王各回自己宅第等待,不許私自互相宴請,乘機奪取了他們的兵權(quán),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得到了鞏固。
蕭綽看中了韓德讓的政治才能與軍事才能,于是決定改嫁韓德讓。這在當時契丹族的風(fēng)俗中是允許的。
從此,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斷出入于蕭綽的帳幕之中,出外游獵和處理政務(wù),兩個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同帳而臥,過著夫妻生活。
蕭綽猶不滿足,更是在小皇帝面前的君臣這一名份也欲去掉。于是賜韓德讓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封晉王,隸屬季父房,圣宗從此稱韓德讓為叔叔。韓德讓的地位如同太上皇一般。
公元1004年,蕭綽和韓德讓親率大軍二十萬南下攻宋。宋真宗御駕親征,在澶州城下,與蕭太后簽訂了“澶淵之盟”。
之后,蕭太后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一病不起,逝于行宮,享年五十六歲。死后,葬在遼乾陵之中。
蕭太后的逝世對于韓德讓也是沉重打擊,韓德讓亦是一病不起,圣宗和皇后每日在床前照料,端茶送水,甚是細心,親如父子。
盡管帝后殷勤服侍,韓德讓的生命仍在急速消逝中。就在蕭綽去世后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遼圣宗耶律隆緒親自為韓德讓舉行了國葬,并將其安葬在蕭綽的陵墓邊。韓德讓成為葬在大遼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臣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