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酒的好壞,除了看品質,還要看文化底蘊。經(jīng)歷過歲月洗禮的白酒,才別有一番風味。
中國八大名酒,個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白酒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你知道老八大名酒誰歷史最久遠嗎?
茅臺
關于茅臺酒,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茅臺源于漢代“枸醬酒”。
遠古的濮人就有釀酒的歷史,在秦漢時期當時還屬于夜郎國的茅臺鎮(zhèn)就有了用各種果實釀的枸醬酒,遠銷各國。
而我們現(xiàn)在熟知的茅臺酒,相傳起源于唐宋,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成名是在清代,那時候茅臺鎮(zhèn)酒業(yè)真正興旺起來,有了“茅臺春”、“茅臺燒春”、“同沙茅臺”等名酒,康熙年間茅臺正式得名傳承至今。
后來到了近代因為戰(zhàn)亂茅臺鎮(zhèn)的酒業(yè)凋敝,只剩三家酒坊勉強活了下來,這三家以姓命名分別叫華茅、王茅和賴茅,三家酒廠也就是如今茅臺酒的前身。
1949年,華茅、王茅和賴茅三家酒坊合并,國營茅臺酒廠正式成立,茅臺的神話從這里開始。
五糧液
談到五糧液,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五糧液的“故鄉(xiāng)”——四川宜賓。宜賓擁有 4000 多年釀酒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及糧農(nóng)組織評為 “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yōu)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qū)”,素有 “中國白酒之都” 的美譽。
大約從秦漢開始,五糧液萌發(fā)于此地。
先秦時期,宜賓一帶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蒟醬”。南北朝時,彝族人采用小麥、青稞等糧食混合釀制了一種咂酒,從此開啟了采用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宋朝時候,由姚氏家族私房釀制的姚子雪曲,采用了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這就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
1909年,鄧子均攜酒參加當?shù)孛餮鐣?,晚清舉人楊惠泉品嘗后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姚子雪曲名字雖雅,但不足以反映韻味,既然此酒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五糧液”自此正式得名。
1952年,利川永、長發(fā)升、全恒昌、天錫福、張萬和、鐘三和、聽月樓、劉鼎興等8家宜賓最著名的古傳老酒坊,組建成立聯(lián)營社,并在1959年更名為五糧液酒廠。五糧液作為中國名酒登上新時代舞臺。
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最受認可的起源說為“九醞春酒”。
據(jù)《齊民要術》記載:東漢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xiāng)亳州產(chǎn)的“九醞春酒”進獻給漢獻帝劉協(xié),并上表說明九醞春酒的制法《九醞酒法》,漢獻帝大為贊賞,九醞春酒自此成為皇家貢酒。亳州一帶釀酒作坊也因此一直十分繁榮,這對亳州釀酒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代初期,減店集的“減酒”經(jīng)懷姓商人所建的“公興糟坊”釀制而出,品質極佳、聲名遠揚。
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公興糟坊”結束其歷史使命,正式更名為“安徽毫縣減店酒廠”,該廠生產(chǎn)出的酒被正式命名為“古井貢酒”。
劍南春
劍南春的前身為劍南燒春, 產(chǎn)于四川省綿延市,時唐人以“春”命酒,綿竹位于劍山之南,劍南道燒春,故稱“劍南燒春”。
1500年前,劍難燒春以大唐御酒被記錄在正史《舊唐書·德宗本紀》中。書中有記載“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劍南之燒春……”
相傳李白曾為喝此美酒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故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
到清康熙年間,綿竹人借鑒各地釀酒的良方秘訣,在原有白酒的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通過新的改革,釀制出了“劍南春”的前身——綿竹大曲。
20世紀初期,綿竹大曲就已名揚重慶、南京、上海等地。四川大學的蜀中名詩人龐石帚先生為此美酒題名,“劍南春”由此得名。
瀘州老窖
瀘州古代名為陽江,有句話叫:“陽江盡道多佳釀”,意為此地自古就是中國的酒城。
瀘州老窖酒的釀造技藝,發(fā)源于古江陽,是在秦漢以來的川南酒業(yè)發(fā)展這一特定歷史時空氛圍下,逐漸孕育,興于唐宋,并在元、明、清三代得以創(chuàng)制、雛型、定型及成熟的。兩千年來,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舉世無雙的酒文化。
據(jù)瀘州出土文物考察,瀘州酒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這可從瀘州出土的漢代陶角酒杯、漢代飲酒陶傭以及漢代畫像石棺上的巫術祈禱圖上得到證明。
元、明時期瀘州大曲酒已正式成型,據(jù)清《閱微堂雜記》記載,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瀘州也釀制出了第一代瀘州老窖大曲酒。
瀘州老窖明代萬歷年間的舒聚源作坊窖池,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它利用前期以酒培植窖泥,后期以窖泥養(yǎng)酒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使微生物通過酒糟層層竄入酒體中而釀造出凈爽、甘甜、醇厚、豐滿的瀘州老窖酒。
1952年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瀘州老窖被評為首屆中國“四大名酒”,并成為蟬聯(lián)歷屆“中國名酒”的濃香型白酒 。
汾酒
6000年前的山西杏花村,誕生了“中國第一縷清香”。這里出土的“小口尖底甕”,被考古界、釀酒界認為是“最早的釀酒發(fā)酵容器”。
它的出現(xiàn),證實了中國酒文化的歷史可上溯至仰韶時期,是杏花村的先人們集土地之香氣,采山水之靈性,創(chuàng)造出了清香汾酒。
從南北朝時成為最早的國酒被載入二十四史,直到明清時代,汾酒品種與酒質遠超前朝,制酒、制曲和賣酒等行業(yè)均得到空前的發(fā)展。特別是以高粱為釀酒主要原料,以大麥豌豆制成的曲為輔助原料,用蒸鎦法燒制的白酒燒鍋業(yè),發(fā)展勢頭最猛。
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優(yōu)勝金質獎后,其聲譽更是宇內(nèi)交馳,名聲大噪。于是,閻錫山責令其副官集資設立晉裕汾酒有限公司,吞并了杏花村的大小酒家。1948年汾陽解放后,汾酒獲得了新生,正式成立了國營杏花村汾酒廠。
解放初期,汾酒飛速發(fā)展,曾一度成為做為御用招待酒,“汾老大”的名聲如今依舊流傳至今。
西鳳酒
西鳳酒原產(chǎn)于陜西省鳳翔、寶雞、岐山、郿縣一帶,以鳳翔城西柳鎮(zhèn)所生產(chǎn)的酒為最佳,聲譽最高。在唐朝西鳳酒就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而聞名于世。
新中國初期,柳林地方小酒坊僅殘存七家,1954年工藝科學重點總結,1956年國家投資在鳳翔縣柳林鎮(zhèn)建立了陜西省西鳳酒廠,產(chǎn)品命名為“鳳凰牌”西鳳酒。從此西鳳酒這個古樹奇花才獲得新生,煥發(fā)出絢麗的光彩。
全國五屆評酒會中,西鳳酒在1952年的全國第一屆評酒會上,西鳳與茅臺、汾酒、瀘州老窖,一起被評為“四大名酒”。
董酒
董酒廠位于遵義市北郊的董公寺,清朝末年,這里的釀酒業(yè)已經(jīng)十分發(fā)達,大小作坊已數(shù)十家,釀造大曲,小曲兩種酒曲。此外,以草本植物入曲制酒是當?shù)匾唤^,其中以釀酒世家“程氏作坊”所釀的小曲酒最為出色。
董酒是由居住董公寺的釀酒大師程明坤所創(chuàng)。該酒于1927年試制,1929年底正式釀出第一批“窖酒”,也就是董酒前身。
1932年后又稱為“董公寺窖酒”、“程家窖酒”,初露名酒神韻。1942年,西遷至遵義的浙江大學教授們來到董公寺飲酒后,提議將該酒命名為“董酒”。
解放前夕,程氏作坊倒閉,酒窖作坊等被踐踏,董酒亦在市場上絕跡。一直到1957年,董酒踩恢復生產(chǎn)。隨后董酒憑借著特殊的工藝以及稀有的原料,迅速走紅,與茅臺并稱“貴州雙雄”。
中國白酒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久遠,久到很多事實已經(jīng)很難再去考究,各大名酒究竟源于何時也各有爭議。究竟誰才是歷史最久遠的白酒,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