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常常會招攬許多謀士為自己出謀劃策。這些謀士中,既有諸葛亮這種流芳千古的忠貞神算之人,也有秦檜這種通過科舉進入朝堂,卻最終禍國禍民之人。要知道,良策難得,“餿主意”卻常有,除了謀士官員外,很多帝王也曾犯過糊涂。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就是歷史中九個有名的“餿主意”,你知道幾個呢?
趙王殺李牧
作為戰(zhàn)國的四大名將之一,李牧一生征戰(zhàn)沙場,為保衛(wèi)趙國的安全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就像是趙國的保護傘,只要有他在,趙國就難以被外敵入侵,也因如此,李牧成為了秦國的心腹大患。
為了除掉李牧,秦國費盡心機,最后收買了趙國一個名叫郭開的大臣,讓他去散播李牧將要投靠秦國的謠言。這個郭開是趙王的寵臣,平時深得趙王信任,謠言由他傳播,果然很快就被趙王相信,而李牧也因此被趙王害死。
郭開會如此做,其原因無外乎爭權奪勢或曾有私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散布莫須有的謠言之時,他不會想到在沒了李牧后,秦國很快便大舉進攻,后來更是滅了趙國,并斬殺了趙王與郭開。
荀瑤水淹晉陽城
智氏荀瑤乃晉國權臣,為人貪得無厭,野心極為膨脹。在掌握了晉國的最高權利后,他又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政敵趙無恤身上。為了徹底占領趙無恤手中的領地,他聯(lián)合韓、魏兩方,試圖用水淹之法攻打趙無恤所在的晉陽城。
不想趙無恤早就看出了他的陰毒計謀,搶在他動作之前與韓、魏兩方相商,細述唇亡齒寒的道理,畢竟荀瑤今天如此對他,保不齊明天還會用同樣的手段對付別人。在說服了韓、魏后,趙無恤與他們聯(lián)手圍攻荀瑤,使智氏落得個被殲滅的下場,而荀瑤也因此喪命,可謂自己坑了自己。
李斯改詔
作為我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始皇可謂開創(chuàng)了一代盛世。但他萬萬不會想到,在他離世后,他信任的臣下李斯居然會伙同趙高,修改了他傳位的圣旨,并處死了他屬意的公子扶蘇。
李斯此舉,本為奪權保命。可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卻荒淫無道,偏信趙高,不僅不理朝政,還鬧出了很多笑話,并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到最后,李斯更是被趙高以謀反之名處死,連帶著家人也遭了秧,不得不讓人感慨他當初的糊涂。
鐵鎖連舟
在我們都熟知的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為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想出了一個用鎖鏈連接戰(zhàn)船的主意。他的本意是想增強軍隊的戰(zhàn)力,為自己添加更多的助力。
曹操以為這是一個絕佳的主意,卻不想恰好給了對面機會,以火燒船,幾乎沒費多大力氣就打敗曹軍,甚至大傷了曹軍一方的元氣。面對這樣的結局,曹操也只能追悔莫及。
檀道濟之死
作為劉宋的名將,檀道濟一生都在為國征戰(zhàn),也由此收獲了無數(shù)戰(zhàn)功,地位卓然。但功高必然震主,宋文帝在病重之際,總擔心談檀道濟會在他死后圖謀不軌。
為了保住自家的江山,宋文帝直接派人將檀道濟關押,并很快處死了他,而他的這個決定,也為劉宋之后的統(tǒng)治留下了諸多隱患,可謂得不償失。
斛律光被殺
南北朝時期,斛律光是北齊的一員名將。他一心為國,大部分時間都于戰(zhàn)場上征伐。但他的忠誠卻并沒有打動北齊的國君高瑋,像前文的趙王一樣,高瑋也聽信了臣下的讒言,認為斛律光有叛國謀反之嫌,并設計想要殺害斛律光。
斛律光本人早知高瑋對他的疑心,但為臣者的忠誠讓他不得不赴君王的約,最終果然被害。在斛律光死后,北齊再無能力出眾的將領,只能落得個滅國的下場。
唐玄宗怒殺忠臣
在唐朝的安史之亂期間,倉皇南逃的玄宗皇帝派封常清與高仙芝兩員大將前往平叛。但由于敵軍實在來勢洶洶,封常清與高仙芝不得不撤軍退守,暫避其鋒芒。
這本是權宜之計,卻不想玄宗聽聞后直接大怒,認為兩人是與叛軍有所勾結,故意如此,于是便下旨將兩人處死。但實際上,封常清與高仙芝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從未與叛軍有所牽扯。在他們死后,唐王朝再沒有比他們更合適討逆的將領,只能眼睜睜看著安祿山帶著部下不斷向南推進。
土木堡之變
作為明朝頗具爭議的皇帝,朱祁鎮(zhèn)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但無論怎么說他的故事,都一定逃不開土木堡之戰(zhàn)。在當時,朱祁鎮(zhèn)還是個初生的牛犢,全然不知戰(zhàn)爭的殘酷,不僅執(zhí)意御駕親征,還聽信太監(jiān)王振的讒言,將行軍作戰(zhàn)當成了一場兒戲。
在自己的隨心所欲與王振的慫恿下,土木堡之變最終以大敗收場,朱祁鎮(zhèn)成為了一名被俘的皇帝,而王振也因自己的所作所為丟了性命。
李成梁驅逐百姓
李成梁是我國明末的一位將領,在戍邊方面頗有功績。他曾為阻擋少數(shù)民族的入侵修建了寬甸六堡,但在晚年時期,又因自己的私欲驅逐了生活在那里的百姓。
李成梁的所作所為,很快便讓努爾哈赤注意到了這個地方。在李成梁驅逐百姓后不久,寬甸六堡就被努爾哈赤攻下,李成梁也因自己的疏忽和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