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出自于《大學》。
《大學》出自《禮記》,原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抖Y記》是西漢戴圣根據(jù)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洞髮W》不是曾子親自編著的,是后人整理反映的卻是曾子的思想。
朱熹將《大學》從《禮記》中抽取出來,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把它們編在一起,做《四書章句集注》。經(jīng)此,《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并被確立“四書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學》成為科舉考試科目的欽定科目。
“格物致知”在《禮記·大學》中并未做具體闡釋,而且其他先秦典籍中也未見此語,這使得“格物致知”的含義沒有確解,引發(fā)了后來的爭論。
主要有幾種觀點:
一、宋代朱熹的觀點:
所謂“格物”,就是指窮盡事物之理,通過研究認識事物,徹底認識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所謂“致知”,就是指擴大自己的認識,窮究一切道理,以求達到認識的極致境界。
二、明代王陽明的觀點:
反對朱熹的“即物窮理”,認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于是將“格物致知”說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三、現(xiàn)代字典里的解釋:
所謂格,即推究之義;所謂致,即獲得之義。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只從這四個字的表面理解,可能能符合字面意思,但會產(chǎn)生多種不同的解釋。必須放到原文中,根據(jù)上下文來理解,看其通不通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闭浴洞髮W》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
“致知在格物”真正的意思:
“格”_阻止,糾正的意思;
“物”_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環(huán)境,外界。比如“物我兩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致”_獲得的意思;
“知”_智的古字,智慧,真理的意思。在儒家經(jīng)書中,孔子對智就是帶有真理的意思,不是普通的智慧。
“格物致知”連起來就是:抵制阻止外界人、物(對自己的影響,所引起的欲望),(逐步)獲得智慧真理。有些象佛教的戒定慧,因戒能定,定而生慧。只不過,格物致知是一點點逐步的去欲望,不是一下按戒律戒去。
現(xiàn)在放在原文中看:
古代欲彰顯弘揚高尚的仁德于天下者,須通過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須先達到齊其家。欲齊其家者,須先達到修其身。欲修其身者,須先純正其心。欲純正其心者,須先誠敬其意。欲誠敬其意者,須先獲得智慧(用智慧真理來糾正充實其意)。獲得智慧在于抵制外物誘惑(修去欲望),欲望減少而后智慧至,獲得了智慧(有了善惡是非標準)而后意念能誠敬,意念誠敬而后心純正,心純正而后身修正,身修正而后能家齊,家齊而后能治國,國治而后天下平?!?/p>
很通順符合上下文。
我想起了釋迦牟尼的修煉過程,沒有經(jīng)書,沒有師父,只是學了打坐的姿勢,然后開始靜,靜的同時,思想不斷返出欲望執(zhí)著(作為王子時沾染的),不斷的斬斷欲望的誘惑,最終靜到一定程度,與天地宇宙相通獲得了智慧真理。
如果按現(xiàn)在字典里“格物致知”的解釋,“知”是知識。知識能誠其意,正其心嗎?如果能,學歷越高知識越多,則心越正?則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弘揚仁德?知識就是經(jīng)驗技術(shù),是不可能品德高尚成為道德圣人的。品德高尚必須修心去欲,去自私,以致無私幫助他人幫助天下。
格物的理解也不可能是研究事物,古代人怎么研究事物?朱熹也就文章里說說,沒看到研究發(fā)表出什么萬事萬物的理來。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去除外物的誘惑欲望,獲得智慧真理。如同一面銹跡斑斑的鏡子,時時勤拂拭,最后反射出智慧的光亮,正衣冠,正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