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成名作《人生》中,有一句記憶深刻的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span>
書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出身貧寒,但他有才華,肯上進,他拼盡全力,只想跳出農村,過上有城市戶口、有固定工作的穩(wěn)定日子。
可生活卻對他十分吝嗇,每次境遇稍有好轉,就有變故從天而降,將他打回原點。
再拼,也找不到出路;再爭,也爭不過天命。
剛開始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窮人的悲哀。
直到多年以后重讀《人生》才發(fā)現,從頭至尾,真正桎梏高加林的,不是貧窮,而是他在關鍵處一次又一次錯誤的選擇。
1
貧,難過的是身體;窮,困住的是眼界。
20世紀80年代初,黃土地上農民的日子,和千百年來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累得要死,也不過求個勉強溫飽。
那個年代,少年郎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個功名”——考上大學,由國家分配工作,從此成為吃皇糧的城里人。
高加林的父母,便是懷抱著這個樸素的念頭,拼死拼活把兒子供上了高中。
可惜高加林高考發(fā)揮失利,遺憾落榜。
好在作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他得以進入公社的學校當了老師。
一邊兢兢業(yè)業(yè)教書換口糧,一邊努力復習功課準備再次高考,此外他還向報社投稿,發(fā)表了幾篇文章。
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村支書的兒子高考失利,不想下地勞動。
一番運作之下,對方頂替高加林當上教師,而一無背景二無門路的高加林只能做回農民。
同學和村民雖然同情他,可誰都提供不了真正的幫助。
老實了一輩子的父母萬分心疼,卻又無計可施,只能安慰兒子要忍氣吞聲。
高加林那雙握慣了筆的手,不得不在命運的捉弄下,重新扛起了生活的鋤頭。
日復一日下地勞作,讓多年不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他不堪重負。
但最難熬的,還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他一度看見曙光,卻又被打回黑暗的絕望。
高加林報復性地把所有體力和精神都投入到勞動中來,每天把自己累到精疲力竭。
他不再找時間復習功課準備高考,更不愿花費精力去研究投稿寫作。
蕭伯納說:
貧窮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貧窮是最可怕的惡魔,是最嚴重的罪行。
如果你沒有窮過,就永遠不能體會窮能帶來的撕心裂肺。
也許是原生家庭太差,連最基本的三餐飯一身衣都成了奢侈。
也許是陡然遭遇危機,花銷暴增如無底洞,讓人只剩下絕望。
艱難的處境里,也許只是活著,就已經令人拼盡了全力。
可日子即使再千瘡百孔,我們也不能選擇渾渾噩噩,甘心沉淪于黑暗。
努力抬頭去尋找星光,才能給自己贏來破局的希望。
二、越是饑不擇食,越是誤了出路。
在最絕望的時候,高加林的命運接連迎來轉機。
先是他叔叔轉業(yè)回鄉(xiāng),成了地區(qū)專署勞動局局長。
雖然高叔叔明確表示,不會為家人安排工作,但底下人為了溜須拍馬,還是偷偷以煤礦招工的名義,把高加林借調到縣委當宣傳干事。
到了縣委沒多久,高加林又以出眾的才華風姿,贏得了女同學亞萍的青睞。
這個出身干部家庭的女孩子,不但主動向高加林表示好感,還計劃帶著他一起去到大城市發(fā)展。
高加林不是不清楚,這些機遇下面,埋著重重隱患。
他得到工作的方式,并不正當,也違背了叔叔不為家人謀私利的約定。
他已經有了同村的女友巧珍。
兩人相戀于高加林最落魄的時候,為了和高加林在一起,巧珍頂住了家人的重重反對。直到現在,高家父母談起巧珍來都很是感激。
更何況亞萍和她的男友克南,也已經走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雙方的父母,對小兩口都十分認可,正在積極為兩人的未來鋪路。
若是拋棄巧珍去追求亞萍,高加林不但在良心上有虧,還會在道義上被人譴責。
可他實在是太想離開貧窮而封閉的農村,成為夢寐以求的城里人。
也太想出人頭地,太渴望站到受人尊敬的位置,把所有看不起他的人都踩在腳下。
于是,心存僥幸的他,接受了來路不正的職位,高攀了家境懸殊的戀人。
他開始往上走,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虛榮,越來越浮躁。
然而命運饋贈的禮物,背后往往都有難以承受的代價。
高加林的這番行事,惹怒了克南的母親。老人家一封舉報信遞上去,縣委立刻嚴肅查辦。
他的職務被開除,城市戶口被剝奪,亞萍也離他而去。
兜兜轉轉之后,高加林再次被趕回農村,依然一事無成。
這或許就是窮人的悲哀。
因為受夠了生活的毒打,所以不敢相信自己能改變人生。
索性放棄了自我的成長,一邊隨波逐流苦苦度日,一邊期待天降好運改變現狀。
一旦生活稍有微瀾,便如救命稻草般狠狠抓住。
卻沒有眼界和底氣去分辨,哪些機會是甘露,哪些機會卻是鴆酒,雖解渴一時,卻會輸掉一生。
3
貧困只是一時,選擇決定一生。
即使在最高光的時刻,高加林也總有一種感覺:
縣委這份體面的工作,亞萍這個白富美女友,都像是虛幻的彩虹。
彩虹會散去,他也會從風光無限的縣城明星,變回一窮二白的泥腿子。
所以被縣委開除以后,高加林的第一反應不是痛恨克南,也不是挽留亞萍。
而是一份“窮小子果然還是掙不脫命運”的悲涼,和破罐子破摔后的坦然。
可并不是所有的窮人,都注定逃不出貧窮的陷阱。
就在路遙筆下,還有一個人與高加林境遇極其相似。
一樣出身寒門,一樣高考落榜,一樣短暫做過鄉(xiāng)村教師,又不得不做回農民。
但他卻能走出一條與高加林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就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
與高加林失去教職后,一味怨天恨地不同,孫少平雖然也回到村里耕作生活,卻從未放棄過讀書看報。
他的眼界,從一開始就超越了狹小村子里的封閉人生,落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他也不甘心埋沒在村中,待家里境況稍有好轉,就不顧家人的挽留,孤身進城打工。
他從最苦最累的建筑工地臨時工開始,一路干到有國企正式編制的煤礦班長,他還敏銳意識到行業(yè)人才缺口,努力向技術人才轉型。
他也交往了一個高干家庭的高知女友,但兩人相處的根基,是精神共鳴,而不是利益攀附。
所以雖然他們之間家境、學歷和社會地位都相差懸殊,卻能相互尊重,勢均力敵。
每一步,孫少平都走得穩(wěn)扎穩(wěn)打。每一次選擇,他都做得無愧我心。
即使經歷生離死別,興衰榮辱,他依然對人生充滿希望。
經濟學家薛兆豐說:“貧窮其實是兩個詞的組合,貧是指你當前財務狀況差,而窮是指窮盡、沒有希望了。”
經濟的貧困,不過一時的風浪,慢慢熬,用力挺,總能過去。
狹窄的眼界,卻如封閉的磨道,把人牢牢困在其中反復打轉,卻始終找不到出路。
真正聰明的人,越是遭遇困境,越會沉下心來提升自己,積累能力突破局限。
只要選對了方向一路堅持,再多崎嶇也會走成坦途。▽
再次回到農村的時候,高加林已經深刻反省過自己。
他終于意識到,將生活攪得一塌糊涂,將自己推入悲慘境遇的元兇,并非家境的貧窮。
從頭到尾,困住自己的,都是自己的短視,和由此作出的一次次錯誤選擇。
要么害怕風險,只想因循守舊,以為就是在走最安全的路。
既然過去的歲月全部在失意,那么老路走到盡頭,也不過是重復失望。
要么急功近利,為了短期的利益,枉顧他人的付出。
然而這世界上,最難走的路往往就是捷徑。
于是越算計,越是輸掉了自己。越精明,越是困住了一生。
說到底,決定命運的,從來不是人生的起點,而是漫漫長路中一次又一次選擇。
人生漫漫,道阻且長,過去不念,未來可期。
點個在看,在每一次選擇面前,抓住機會,做好自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