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主體”與心理治療[叢中]
                                                      “主體”與心理治療                                                                叢中         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布最廣、影響最深,以至被認為點燃了希臘文明火花的卻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哲學研究的核心命題;文藝復興時代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現(xiàn)代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認為:“認識自我乃是哲學探索的最高目標”。

    心理學,在研究了感知、記憶、思維并取得豐厚的科技成果的同時,也越來越強烈關注 “人是什么”,“人,如何認識他自己”,從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到后來的客體關系學說,都在向我們昭示:“認識自我乃是心理學探索的最高目標”。心理學應該成為最人文的一門科學。

一、人,為什么要尋找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升學就業(yè)、掙錢養(yǎng)家、結婚生育,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在忙的時候,抑或是在忙累了歇著的時候,人們經常會想:“是什么力量在鼓動我去做這么多事情?”、“我這樣受苦受累的,到底是為了什么?”、“我為什么要吃飯?我為什么要穿衣?吃飯穿衣又是為了誰?為了我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別人是誰,我又是誰?” 這些問題在每個人內心不斷地纏繞著、困惑著,而就在這些問題的背后,人們在內心正隱約地能感到有一個自我作為“主體”而存在著(主體存在的感性依據(jù)),可又實在無法搞清楚知道自己是誰。因此,每個人都在搜尋著各種答案,試圖讓自己能夠回答這些問題,讓自己想得清楚、活得明白(探索未知的理性需要)。因為,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回答,能讓人明確感到,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當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可以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環(huán)境,同時讓自己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一切盡在把握之中”的感受,以對抗內心的幻滅感、恐懼感、非自主感(自尊的心理需要)。
    從外部環(huán)境方面來說,人類社會的文明進化,會讓人遠離其主體性,理性思維正在統(tǒng)治著每個人的頭腦,個體失去了幼年時曾經體驗過的自由、自主、幸福與快樂,個體感到了自己好像是“丟失了某些什么”,就想用各種辦法來找回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的“某些東西”。

二、“主體”是什么?
    “主體(subject)”與“客體(object)”,是一對兒概念。主體和客體就是表示活動者和活動對象之間特定關系的哲學范疇。兩者相對比而存在,通過人的活動將二者結合在一起。
    在整個物質世界里,本沒有什么“主體”與“客體”,只有物質,一切都是物質。人,作為一種生物,新陳代謝,生老病死,屬于物質的存在與運動。只有在人的心理內部,才有了“主體”與“客體”之分: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是坐標系的原點,自我中心地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物,放眼望去,我和你,我與環(huán)境,相對比而存在(對外部世界的視覺感知經驗),我感到“以我為主”,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愿望、心情和想法,我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我認知和行為的心理感受),所以,我是“主體”,他人與環(huán)境就成了“客體”。
    “主體”:行為活動的擁有者、發(fā)出者。
    “客體”:行為活動的對象。
    比如:“我吃飯”?!拔摇笔侵黧w,“飯”是客體,兩者通過“吃”這樣一個動作行為而聯(lián)系起來。
    再如:“我打你”。“我”是主體,你是“客體”,兩者通過“打“這樣一個行為活動連接在一起。
    當我說“我是主體”的時候,你心里也會想著你是主體,你也可以說“我是主體!”所以,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主體”,把別人或其它事物當作“客體”。當說到“主體”的時候,一定同時包含著“客體”的對比存在,也包括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即“主-客體關系”。

三、“主體”的不同概念
    在哲學中,主體就是社會事件活動的主導者,整個人類可以是主體,每一個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個人,無論是“我”、“你”、“他”,也可以被叫做“主體”。
    在法學中,主體是法律權利及法律義務的擁有者。
    在心理學中,不同的學說,主體的概念也有所不同。

(一)精神分析學的理論
    1、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是欲望的主體、潛意識的主體。潛意識是人心理活動的最內在的主導者,是一切意識活動的依據(jù),他強調人的心理活動受生物屬性的制約,各種本能和欲望,即“力比多”,作為心理的能量,源于肉體,出現(xiàn)在潛意識中,像是一部發(fā)動機,推動著整個心理這部汽車在人際關系和社會環(huán)境中行駛。人的意識或者理智,只是在為潛意識服務,幫助實現(xiàn)潛意識的欲望,釋放潛意識的心理能量。應該說,弗洛伊德是非常重視個體的主體性的。
    2、客體關系理論:強調“客體表象”,把個體也當作是“客體”來進行心理學和臨床觀察與研究,該理論認為,在每個人的內心,存留著他人的記憶表象,這些記憶表象在內心經常被喚醒或激活,影響一個人的外部行為,這些存在個體內心的、對他人的記憶表象就叫做“客體表象(object representation)”,而人對自己,也會在內心形成記憶的表象,叫做“自體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內化在心中,形成表象,就叫做“客體關系(object relation)。客體關系理論,不太強調生物本能的心理動力作用,也不太強調潛意識對意識的推動作用和決定作用,而是強調了外部環(huán)境、特別是幼年的母嬰關系對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性,強調記憶表象對個體現(xiàn)在和未來行為的影響。該理論的長處是,研究者以科學眼光,來觀察個體,強調心理功能的可觀察性、可研究性,或者說叫做客觀存在性,其不足卻是,把個體當作客體、對象來研究的時候,忽視了人的主體性。不過,現(xiàn)在的客體關系理論正在重視對“主體”的研究,正在試圖把“客體”與“主體”在理論上及心理治療實踐方面統(tǒng)一起來。
    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他承認弗洛伊德的“潛意識主體”,但是,他認為,潛意識是他者的言說(或話語),主體本質上并不存在,只存在內化了的“他者”,甚至欲望也都是來自他人(欲望著他者的欲望)。比如,有一天,我在電梯里,感到后背有人抓,轉頭看時,是一個一歲的嬰兒被媽媽抱著,正在抓我。我沖著嬰兒笑了笑,這時,聽到了一個女孩的聲音“He is a boy!”,我低頭看時,發(fā)現(xiàn)是一個5歲左右的女孩,顯然是這嬰兒的姐姐,我問這女孩:“Are you a boy or a girl?”女孩無語(可能是自卑或壓抑)。表面上看來,是這姐姐在跟我說話,其實,是這個姐姐用她自己的嘴,學說著媽媽或爸爸的話,因為她在家的時候,自從弟弟出生后,姐姐就經常聽到父母對她說“He is a boy!”久而久之,整句話內化到姐姐的潛意識里,所以,在電梯里,姐姐就會主動跟我說“He is a boy!”所以,這樣看來,這個姐姐并沒有她自己的主體,在她的潛意識里,只有媽媽或爸爸的話語,媽媽或爸爸已經駐扎在她心中了,成為了她的潛意識,成為了她的主體,離開媽媽爸爸的話語,她的個人主體性就無法形成和存在,即使存在,也無法形成理性概念,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拉康理論,重視他人對個體的影響,重視潛意識的功能特征,弱化了個體作為主體的本能及心理動力特征。
    如果說弗洛伊德認為意識被潛意識決定著,潛意識主體來自個體內部的生物本能的話,而拉康則把人的潛意識歸于外部他人,甚至歸于外部的物質世界,這實質上是在最大程度上剝奪了個體的主體性。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    強調人的內在潛能,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潛力。在這一點上,與弗洛伊德的觀點相似。同時,人本主義心理學還強調了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的積極/消極影響,這又與客體關系理論取向有些相似。所以,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比較尊重和承認個體的主體性的,特別是個體內心的、本能的主體性,但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并沒有對“主體”與“客體”做特別細致的區(qū)分。

(三)認知-行為心理學    傾向于把人當成客體,傾向于把個體的認知和行為當作是外在對象來研究,盡管在心理治療實踐中,也會重視來訪者的主體性。

    以上的理論,無論是把人當作是主體還是客體,都是把 “個體”作為單元來對待的,而沒有對心理內部的“主體”進行更為細致的區(qū)分。

四、心理學“主體”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條件

    1、生物特征:只有人的活動,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才有“主體”與“客體”的劃分。所以,主體,首先必須是人,一個有肉體的人,人的身軀是心理主體性的物質載體。

    2、心理特征:僅有人的肉身是不夠的,如昏迷的人,雖然有肉體,但沒有心理活動能力,也就無法具有主體性。人的主體性,很重要地表現(xiàn)為心理方面的特征。這些特征包括欲望、動機(內在動力性),認知能力(感性成份)、思維能力(理性成份)、情感反應,行為能力及其自我調控能力。
    根據(jù)主體心理特征中的感性和理性成分,我們還可以把主體進一步區(qū)分為“感性主體”與“理性主體”。
    感性主體:或者叫做“主體感”,是以心理活動的感性成份作為其主要特征的主體。
    理性主體:是在感性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個體心理中的理性成份作為其主要特征的主體。

    3、社會特征:在人際關系中,個體在心理上能夠區(qū)分自己與他人,與其它個體之間具有心理上的個體邊界性,能夠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保護個人隱私,在不妨礙他人利益的情況下,盡力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同時,主體會向同伴、社會團體認同,尋求歸屬感、被愛與自尊,并在社會活動中,表現(xiàn)出具有和保持著自己相對獨立、穩(wěn)定的價值觀。

    只有當上述的三個層面的特征同時具備時,個體才算是一個比較全面、完整的主體。
    理性主體與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識不同。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身及個體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反映。在形成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識的過程中,是把個體自身當作被認識的對象(客體)來對待的,所以,最后所形成的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識,具有客體性。但是,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識,又是主體的思維活動,被主體所擁有,因此,在這一點上,又有其主體性,具有理性主體的特點。
    主體與客體的劃分,是人為的、相對的、隨時間而改變的。主體與客體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如果沒有人的心理劃分,就無所謂“主體”、“客體”,二者在物質世界里都是物質。只有當人用自己的心理去劃分時,才具有了“主體”與“客體”的差別。這種差別是相對的,是人為進行區(qū)分的。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們會拿著勺子給自己的嘴巴喂飯,這時候,站在手的角度看,嘴巴則是手要作用的對象,嘴巴是手的“客體”,但是,如果站在嘴巴的角度來看,嘴巴就是主體,而手里拿的飯就成了嘴巴要吃的對象物,就是客體,甚至手也是嘴巴的客體。其實,無論手還是嘴巴,二者都是主體身體的兩個器官,都歸于主體本身。在某種特殊心理狀態(tài)下,人會忘乎所以,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讓主體自我與客體在心理上瞬間融合。比如,“莊周夢蝶,蝶夢莊周”“相看兩不厭,唯有靜亭山”。
    主體與客體,可以隨時間和具體的場景的不同而相互轉換。比如,為了讓自己(主體)過上好日子,就要委屈自己(客體)去努力工作,去掙錢,掙錢的過程中,就會動用發(fā)揮自己(主體)的腦力和體力,而掙了錢之后,再去給自己(主體)買好吃的,或者去旅游。其實,個體,同時具有主體性與客體性,只是在某個場景中,其中的一個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而已。

五、“主體”的形成與迷失

    從個體心理發(fā)展過程來看,主體,首先是以感性主體作為其心理發(fā)育的開端。在嬰兒還沒有特別強的思維、語言能力的時候,在他還沒有進入鏡像階段之前(大致在出生后18個月以內),他就已經具有了疼痛、冷熱、饑餓等感受能力了,而且他還可以哭著鬧著,抓耳撓腮,揮手蹬腳。后來,主體的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個體在感覺著的同時,也在時刻進行著思考,表現(xiàn)出理性主體的特性。但是,理性主體是在感性主體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離開感性主體,整個主體將不復存在。主體感的連續(xù)性(continuity) 、一貫性(consistency) 和一致性(sameness)是整個主體心理得以建立和維持的最根本性因素。
    個體在發(fā)展出理性主體之后,感性成份受到了理性的壓抑,包括延遲滿足、替代滿足,使用象征化的語言、符號之后,感性主體被壓抑到了內心底層。但是,即使如此,感性主體仍然不能喪失,因為一旦喪失的時候,個體就不再具有主體存在感了,就會感到不再是原來的自己了,或者懷疑自己已經死亡。(見另外一篇文章:“自我存在”的依據(jù))
    從社會文明進化的角度看,兩千多年的人類文明史,充分發(fā)揚了人的理性主體,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人們越來越知道如何去適應環(huán)境,包括采用科學的手段去改變環(huán)境。但是,主體畢竟是有感性主體的成份的,這些感性成份就沒有得到更多的發(fā)展,甚至在理性主體發(fā)揚光大的時候,感性主體被掩埋在了內心深處。
    以科學為代表的理性,正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地統(tǒng)治著主體??茖W,本來應該是幫助主體實現(xiàn)愿望的工具,幫助人們去滿足主體需要的“奴仆”,現(xiàn)在卻幾乎成了人類的主人,正在奴役著人類主體。當把主體的一切都交給科學來決定的時候,人類就已經失去了其主體性。當心理學成為科學的時候,就把人當作是客體來研究,這是對人類主體的最大的不尊敬,或者極端地來說,當心理學成為科學的時候,它研究著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卻失去了人性。
    人,在接受現(xiàn)代文明、適應社會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像社會他人,越來越不像自己,越來越無法直率地展現(xiàn)自己的人性,迷失了主體中最根本的成份:感性主體。比如,在心理咨詢工作中,高三學生前來咨詢,他說自己如何地難以入眠,是因為他擔心無法在考試中得到好的成績,而內心是特別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夠超過其他同學。為了能夠考出好的成績,就要求自己每天必須有好的睡眠,就要堅決同失眠做斗爭,結果導致了失眠的長期存在。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總是向治療師表達他不想要失眠等癥狀,他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如果我們問他:你為什么要考一個好的成績、進入名牌大學?他的回答卻是:這樣才能對得起家長、老師、同學對我的期望,才能有臉見人??汲龊贸煽儯际菫榱藙e人,讓自己當手段,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和心理需要,結果學生自己喪失了主體性,除了對考試分數(shù)感興趣,面對書本的時候,卻沒有任何興趣與熱情,甚至一拿起書來就頭疼,根本無法讀進去,這時,心里還仍然掛念著下次如何才能考出一個漂亮的分數(shù)。
    人本主義心理學特別指出,當嬰兒得到無條件地積極關注和接納的時候,其主體性得到社會他人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時候,其心理就會發(fā)育得比較健康。反之就會讓人格變得扭曲,形成“虛假自我”,甚至出現(xiàn)精神障礙。

六、在心理治療中,注意體現(xiàn)來訪者的主體性

    無論治療師還是來訪者,兩者都會是以主體而存在于心理治療情景中。因此,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與來訪者各自的主體性會有以下體現(xiàn)。
    首先,在法律和道德尊嚴方面,治療師與來訪者是同等的主體(社會學含義上的“主體”),相互尊重,互不侵犯,具體包括治療師與來訪者簽訂治療協(xié)議,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來訪者要守時前來赴約,按規(guī)定交費,治療師要按照執(zhí)業(yè)的要求提供心理服務,為來訪者的個人隱私保密等。
    在經濟利益關系方面,客戶是主體,來訪者的利益至上。來訪者交錢付費、購買心理治療師的專業(yè)服務,來訪者作為主體,他主要考慮其個人需要能否通過心理治療而得到滿足;這時,治療師在收費執(zhí)業(yè)的情況下,會暫時把自己當作是手段,為來訪者提供心理服務,努力幫助來訪者去實現(xiàn)其主體性,滿足來訪者的心理需要。
    在心理治療的具體操作方面,心理治療師更要注重于心理學范疇的“主體”概念。治療師會尊重來訪者的所有想法和感受,對來訪者無條件地接納、積極關注,這樣的一種治療態(tài)度,能夠體現(xiàn)來訪者的主體性,或者幫助來訪者恢復其已經喪失了的主體性。治療師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是權威,但是,來訪者在擁有個人資料方面也是權威,來訪者在調節(jié)完善方面具有內在的潛力,這些都需要治療師把來訪者看作是一個有能動性的主體來對待。
    在治療的開始階段,來訪者經常會問治療師:“你會把我?guī)У绞裁吹胤饺??你最終會把我治成什么樣?”這其實是一個治療目標的問題,盡管治療師可以有一些設想,但是最根本的還是應該去詢問來訪者對心理治療的期望,他想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他想具體滿足自己的哪些心理需要。最終,治療師要跟來訪者一起商量,達成共識,形成共同執(zhí)行的心理治療目標。
    在會談時,治療師一方面需要了解來訪者的情況,收集信息,進行診斷和評估,但是,不能忘記來訪者的主體性,應該給來訪者多一些時間,讓來訪者按照他自己的思路來表達他遇到的心理困惑,治療師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來訪者,與之共情,不要一開始就對來訪者所講出來的問題進行評論和指出來訪者存在的問題。
    在心理治療會談中,治療師與來訪者,會經常地交換主體與客體的位置,比如醫(yī)生要共情,努力去體會來訪者作為主體的感受,這時,治療師仍然是主體,只有這樣,治療師才能擁有自己的感受,才能去體會來訪者的各種感受,與來訪者共情。
    治療師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氛圍,讓來訪者在心理上感到就像在媽媽的懷抱里一樣地溫暖,讓來訪者感到他是治療情境中的主人,他可以放心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任何想法,包括宣泄壓抑已久的情緒。在這樣的治療情境下,來訪者會逐漸變得比較自由自主地講述他的個人經歷,他所遇到的心理問題,這時,治療師不僅要聽整個過程的故事情節(jié),更要不斷地詢問來訪者當時的個人感受,因為這些個人感受,更能體現(xiàn)來訪者的個人主體性,治療師對其感受的關心和理解,才能體現(xiàn)出對來訪者主體性的最大程度的尊重。治療師在耐心傾聽的同時,還可以利用沉悶的技術、自由聯(lián)想的技術,以及夢的分析、催眠等感性手段,讓來訪者逐漸能夠談出他的個人欲望、幻想和感受,幫助來訪者恢復其感性主體。
    會談中,治療師也要對來訪者的講述注意回饋,以激發(fā)來訪者的談話興趣與熱情,當治療師要對來訪者進行反饋的時候,治療師可以談自己作為主體的感受,讓來訪者理解治療師,向治療師認同,從以治療師為主體的角度,客觀地看待來訪者自己(讓來訪者把自己當客體來看待),檢查自己存在的認知和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回到主體位置上,去調控他自己的認知和行為。
    如果治療師要提出一些建議,必須首先相信來訪者是主體,來訪者擁有自我完善的內在潛力。在這樣的工作信念支持下,治療師不要著急出去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而應該首先去啟發(fā)來訪者,讓來訪者自己去動腦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這樣能比較有利于來訪者發(fā)揮主動性。如果來訪者實在是自己想不出來如何解決他的問題,這時治療師也不要直接告訴來訪者怎么辦,而是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與來訪者一起商量各種方法措施的利益得失,讓來訪者結合他自己的愿望作出主動的選擇。比如,來訪者遇到婚姻困惑的時候,他不知道怎么辦,就會問醫(yī)生“我是離婚好呢,還是不離婚好?”這時,心理治療師不要簡單替來訪者做判斷,而應該與來訪者一起分析離婚與不離婚各自的利弊得失,而且要來訪者根據(jù)他自己的愿望、情感和價值觀作出他自己的選擇。即使來訪者的認知有局限,治療師也首先要尊重他的認知和決策的局限性,包括尊重來訪者自己決定下次是否還要再來做心理治療。
    來訪者花錢買服務,來訪者一定會追求實現(xiàn)他的治療目標,滿足他的心理需要。在滿足來訪者心理需要方面,治療師的積極關注、耐心傾聽以及共情等,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對來訪者主體性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滿足了來訪者的主體心理發(fā)展的需要。但是,只有這些是不夠的,治療師不能把來訪者僅僅當作是一個被動性的主體,而“授之以魚”,更要把來訪者當作是一個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主體,而“授之以漁”,幫助他們學會并提高自我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心理治療師采取定期會談,見面和陪伴來訪者,這樣的直接滿足來訪者心理需要的方式,雖然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長久,也不能最終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當我們強調注意體現(xiàn)來訪者的主體性時,并不意味著治療師就在治療會談中會喪失自己的主體性。以來訪者為主體,治療師仍然發(fā)揮著“主導”的作用。如果把來訪者比作是在水面上航行的船,那么治療師就是隱蔽在水下面、小心托著這條船,悄悄引導這條船前進的“舵手”。所以,治療師在會談中并沒有喪失其主體性,只是這種主導作用比較隱蔽罷了。
    心理治療會談,只有充分尊重來訪者的主體性,把滿足來訪者的心理需要作為治療師的工作目標,通過治療師與來訪者兩個主體間的互動,心理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熊玲: 以自體主客體關系,直面“內心與外部人際模式”
何謂“精神分析療法”?
自體主客體關系
什么是“是其所是
并不過時的癔癥:一種現(xiàn)象學詮釋
徐鈞自體心理學內容分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