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①。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故曰: 君無見其所欲②,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④。故曰: 去好去惡⑤,臣乃見素⑥;去舊去智,臣乃自備。故有智而不以慮,使萬物知其處;有賢而不以行,觀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盡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故曰: 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⑦。明君無為于上,群臣竦懼乎下⑧。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于智;賢者敕其材⑨,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于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窮于名。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jīng)也。
〔注釋〕?、?者: 通“諸”,之?!、?見: 同“現(xiàn)”?!、?雕琢: 指精心粉飾自己的言行?!、?表異: 表現(xiàn)得違背真實情況,即偽裝。?、?好惡(hào wù): 愛好、厭惡。 ⑥ 素: 本色,這里指實情?!、?漻(liáo)乎: 寥廓,高遠空曠的樣子。漻,通“寥”?!、?竦(sǒng): 通“悚”,害怕,恐懼?!、?敕其材: 鼓勵他們進獻自己的才能。敕,慰勉、鼓勵。材,通“才”,才能。
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則萬物皆盡。函掩其跡①,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謹執(zhí)其柄而固握之。絕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謹其閉,不固其門,虎乃將存②。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賊乃將生。弒其主,代其所③,人莫不與④,故謂之虎。處其主之側為奸臣,聞其主之忒,故謂之賊。散其黨,收其余,閉其門,奪其輔,國乃無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⑤,審驗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是故人主有五壅: 臣閉其主曰壅,臣制財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義曰壅,臣得樹人曰壅。臣閉其主,則主失位;臣制財利,則主失德;臣擅行令,則主失制;臣得行義,則主失明;臣得樹人,則主失黨。此人主之所以獨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注釋〕 ① 函掩: 包含、掩蓋。函,通“含”,包含?!、?虎: 喻指陰謀篡權奪位的臣子。?、?所: 處所,這里指君位?!、?與: 聽從,引申為歸附?!、?刑名: 即“形名”。刑,通“形”。
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福與咎。是以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言已應,則執(zhí)其契①;事已增,則操其符②。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明君之道,臣不得陳言而不當。是故明君之行賞也,曖乎如時雨③,百姓利其澤;其行罰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無偷賞,無赦罰。賞偷,則功臣墮其業(yè)④;赦罰,則奸人易為非。是故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疏賤必賞,近愛必誅,則疏賤者不怠,而近愛者不驕也。
〔注釋〕?、?契: 古代一種憑證。在竹簡或木片上刻字,分成兩半,當事人雙方各執(zhí)一半,驗證時將兩半相合?!、?符: 古代調兵遣將時的憑證。用竹、木或銅、玉制成,中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一半,驗證時將兩半相合?!、?曖乎: 溫潤的樣子?!、?墮其業(yè): 懈惰他們的事業(yè)。墮,通“惰”,懈惰。
【鑒賞】 “主道”,就是做君主的道理。在韓非子的時代,中國的道家和法家曾走向融合,被后人稱為“道法家”或“法道家”,他們主張用道家的哲學思想,來指導封建君主的變法治國?!俄n非子》中的這篇《主道》,就是屬于這種性質的文章,它的宗旨是講封建君主要以“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來為君治國。韓非子也希望封建君主能通過各種有效的措施將道家虛靜無為的原則落到實處,鞏固封建君主的統(tǒng)治。
“無為而治”自然不是韓非的發(fā)明,它的首創(chuàng)權應該歸于老聃。《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殺雞焉用牛刀?烹小魚用不著大動干戈?!笆且允ト酥?虛其心,實其腹?!?第三章)絕圣棄智、絕巧棄利,要“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最后弄成“我愚人之心也哉”或“如嬰兒之未孩”。什么叫“愚人之心”或“嬰兒之未孩”呢?是說圣人要像“絕愚之人,心無所別析,意無所好欲,猶然其情不可睹,我頹然若此也”(王弼《老子注》第二十章)。一句話,這叫大智若愚。
不過,將《韓非子》和《老子》中的治國理論比較起來,還是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別。老子還只是談了圣人治國的一般原則,頂多只涉及《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君人南面之術”,而并不是什么具體的治國理人的方法。韓非的《主道》則不同,它已在此基礎上有很大的發(fā)展了。它里面不僅有“虛靜以待”、“明君無為于上”等一般的原則,而且有如何“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如何“虛靜無事,以暗見疪”,如何“參合形名”等實行賞罰的具體方法,這就使道家一般的哲學原則,演變成了法家令人生畏的政治權術。如果說以道家思想治天下的是一位“哲學王”,那么按韓非的主張治國的則只能是一位陰險的獨裁者。所以,“無為而治”的原則雖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極為廣泛的政治思想,而韓非的“主道”則只有秦始皇那樣的專制君主才能欣賞。其實,甚至連儒家的孔子也有“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在中國歷史上盡管有專制君主無數(shù),但還沒有哪位君主如秦始皇那樣公開揚言要實行韓非的法術的。
《論語·泰伯》中記孔子稱頌堯德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笨鬃臃Q頌堯德什么呢?“大”。過去的學者一般都這么說。如朱熹即說:“言物之高大,莫過于天者,而獨堯之德能與之準?!?朱熹《論語集注》卷四)朱熹的說法不無道理,但如果結合《論語》全書來看卻又顯得表面和空洞,因為孔夫子也是“內圣”與“外王”并重的,他推崇的“堯德”一定是和其政治理想聯(lián)系在一起的?!墩撜Z·陽貨》篇中,孔子也談過“天”,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里的“天”德主要不是廣大,而是其創(chuàng)生萬物卻默默無言,“無為”而有功。換言之,在孔子那里,贊頌“堯德”如天,除了廣大之外,還包含著對“堯”的“無為而治”這一政治理想的向往。這一點可從孔子對儒家常與堯并列的另一位“圣人”——舜的贊美中看出:“子曰: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舜德的“何為”、“無為而治”,正對應著天的“何言”(即“無言”),卻“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而“天德”的“無為”、“無言”而有功,卻又正是堯的典范和楷模。因此,如果說孔子贊頌堯德之廣大如天,不也正是在傳達著他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嗎?
儒家、道家、法家都有“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無為而治”的內涵卻不盡相同。道家側重自然,儒家側重仁義,法家側重權術,而現(xiàn)代西方人則說“不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主張將一切交給市場來決斷。而傳統(tǒng)文化中的這一智慧似乎也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借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