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歷史講究我們什么時候能吃飽,政治講究誰讓我們吃飽,而地理要講究的是我們的糧食從哪來。
最近很多班級準備開始講中國地圖了,中國地圖中有一部分內容,就回答了我們的糧食從哪來這個問題。
要搞明白糧食從哪來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商品糧基地。
商品糧基地即'糧食生產基地'。歷來以產糧為主,糧食商品率較高,能穩(wěn)定地提供大量余糧的農業(yè)生產地區(qū)。一般具有較好的糧食生產條件和基礎,有較高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和較大的糧食增產潛力。我國憑借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占世界%20的人口,其中我國的九大商品糧基地在其中居功至偉。
三江平原因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匯流故而得名,它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荒',后經大規(guī)模開墾,成為聞名全國的'北大倉',現(xiàn)為全國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主要產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小麥。
松嫩平原是我國東北平原的最大組成部分,位于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脈及松遼分水嶺之間的松遼盆地中部區(qū)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沖擊而成。松嫩平原地表廣泛發(fā)育著黑鈣土,有機質含量4%-8%,質地適中,結構良好,特別適合甜菜、向日葵的等經濟作物生長。
江淮平原位于江蘇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長江下游一帶,主要由長江、淮河沖擊而成,地勢低洼,水熱資源豐富,主產小麥、水稻。
成都平原用四川話講叫'川西壩子',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一處沖積平原,是中國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地表松散,沉積物巨厚,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坡度僅0.3%-1%,有利于發(fā)展自流灌溉,為四川省最肥沃土壤,是中國重要的水稻、甘蔗、蠶絲、油菜籽產區(qū),自古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
江漢平原,位于'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古代這里是著名的'云夢澤',后經由長江與漢江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而形成。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
江漢平原水熱條件充足,是我國少有的稻、麥、粟、棉、麻、油、糖、魚、菜都能大量出產的地區(qū)。
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南省東北部,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湖沼洼地多在南緣地帶。洞庭湖產魚、菱、蓮、葦?shù)?。平原熱量豐富,水域廣闊、土層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較高,為理想的糧、棉、麻、水產和蠶絲的重要基地。
湖區(qū)多圍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國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淡水魚區(qū)。產量已達到全國前列。
鄱陽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邊境。為長江中下游的一部分,由長江及鄱陽湖水系贛、撫、信、修、饒等水沖積而成。
鄱陽湖平原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地勢平緩,海拔多在50米以下,邊緣部分有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坡狀地。河網稠密,小湖泊眾多。平原上稻田、菜畦、魚塘、蓮湖縱橫交錯,是江南的糧倉和棉花、油料、生豬等生產的重要基地。
太湖平原位于江蘇省長江以南,浙江省錢塘江以北,東海以西,天目山以東。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又有較好的耕作措施和機械化條件,可發(fā)展雙季水稻連作的三熟制。
但改革開放后,由于耕地面積減少,其商品糧基地地位已大大下降。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水熱資源豐富,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口增多,經濟結構轉型,目前珠三角的商品糧基地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塘'的特色耕作模式。
桑基魚塘我上課在講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后面給大家講過,現(xiàn)在的桑基魚塘農業(yè)已經升級與'菜基魚塘'、'果基魚塘'、'花基魚塘'農業(y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了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