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稿:HR實名俱樂部(微信hr_club)
主編:陳祖鑫(裙子)
HRBP是HR Diector的搖籃。
說到HR,那個花頭可比助理多多了。別看一個人事,其實里面的那些職能不比財務簡單,而且很多情況下角色還和財務有那么點想象。為啥?我一點點說哈。
HR和財務一樣,也有Biz HR和Function HR之分。所謂Biz HR,大公司里面還有個稱謂叫做HR Business Partner,簡稱HRBP,這種角色不一定帶人,但往往是HR Director的搖籃,這點和Biz Finance很接近,兩者還有個共同點,就是一畢業(yè)做這塊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做著做著就不由自主的往這條路上走了(前途錢途都不錯的道路,也是很多HR的夢想,但不是我的,呵呵)。
很多公司的HR Mgr其實從角色上就是一個 HRBP,但是和大公司比較最大的差異就是她可能不單單要管業(yè)務,還要管很多事務性的事情,手下有很多職能HR的人,比如薪資,招聘,培訓等等。。
HRBP是一個下棋的人,做資源配置的人。
HRBP的工作主要可以有那么幾點,做業(yè)務的伙伴,說起來好聽,落實到實際的就是要讓人力資源的配置緊跟公司的發(fā)展腳步,就像財務是要將預算和資金配置到緊跟公司的發(fā)展腳步一樣。
比如這個公司現(xiàn)在處于爆炸增長期的話,那么人才的管理特別是人才的錄用(招聘)就是最最重要的。而如果公司已經在穩(wěn)定期了,那么人才的發(fā)展,人才梯隊的建設,人員的保留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公司進入萎縮期,那么除了裁員方案,HRBP更要考慮如何在人力成本壓縮的前提下把這個局玩下去。打個比方,引入外包,引入合同工?不一定都靠裁員的啦。
過去對HRBP的角色很不了解,覺得這就是一個干好干壞沒差別的角色(不像招聘,完成多少量,節(jié)省多少費用都是算得出的),后來才逐漸了解到,HRBP那是下棋的人,是做資源配置的人,這活真讓你干還沒那么容易呢。不對一個行業(yè)了解,那是要和Finance的Biz Fin一樣,要出事的。
HRBP是行業(yè)性最明顯的角色。
打個比方,HRBP一般有那么幾種方向,生產型公司的,研發(fā)型公司的,貿易型公司的,由于人力本身的特征不同,這幾個公司的HRBP的外在形象可能完全不同。
生產型公司,因為有那么多外來務工人員,管理上講究的是層級(我曾經在生產型企業(yè)干過3年多,深有體會)。那是你作為 HRBP,說一不二,而且強勢是必需的。否則碰到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外來務工人員跟你天天搞,你是要撞墻的。
而貿易型公司,sales為王,這里面,管理技巧比較重要,而且sales一般比較散漫,又門檻很精,那么你也得是人精。必須圓滑才能活下來。
而研發(fā)型公司,那些工程師們可是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離開的類型,很多時候,你要代替他們說出他們想說的話,否則這個年底人員留用比例一定很難看的。工程師們相對比較單純,他們習慣自己在書齋中干活,然后你像后勤部長一樣替他們想到所有該想到的事情,那么你得有保姆精神,而且要學會用數(shù)字說話(工程師邏輯好嘛,這個最有效)。
所以,一般來說,不同個性的人,適合去不同類型的企業(yè)干活。HRBP可以說是行業(yè)性最明顯的 HR角色了。
HRBP做得好的都是從業(yè)務部門轉過來的。
而說到他們的來源,除了很小一部分是一開始就根正苗紅的HRBP開始的外,絕大部分,那都是從HR assistant的角色上一點點熬出來的。熬到對這個行業(yè)了解,熬到熟悉了人頭,熬到。。。還得有機遇,不容易呀。
而到了中層經理以后,HRBP有的就壓根不是HR出身的了,比如sales的HRBP可能由一個sales出身的經理擔當,因為他懂業(yè)務,知道業(yè)務真正的需求,有時候比科班出身的 HR更能做好這個角色。
而還有一些是從別的業(yè)務部門轉來的,比如之前說過,很多做財務的最終的職業(yè)落腳點在HR,特別是HRBP,因為他們懂得用財務的語言分析人事的事情,數(shù)據,數(shù)據,這可是大公司里面最叫得響的東西呀。誰讓老板就吃這套呢?而你說專業(yè)?那是啥都有的。文科的,哪怕考古出身的,也沒問題。但問題是你第一份工作得和HR或者Fin或者能轉過來的行業(yè)沾的上邊。
HRBP做得成功的基本都是人精。
HRBP素質?情商,那個一定得是高的。
HRBP做的成功的基本都是人精(所以我不適合,我沒那么精),要去外企的,英文好是占便宜的,還有PPT的能力,分析的能力,Excel的能力,大凡一個文秘該具備的能力,HRBP至少都要具備,否則不能說稱職的。
HRBP收入?大公司來說,HRD的100來萬的不少見,混到高級經理,怎么都有個50,60萬來著。不過做這行,風險也是有的。
HRBP是風險性極高的職業(yè)。
第一是行業(yè)性。因為你被捆綁在這個行業(yè)里面了,行業(yè)不行了,你也不行了。
第二,做到老板級別,那就怕來個Re-org呀,偏偏重組是大公司里經常上演的籌碼。君不見那些大公司那個沒有數(shù)個BU,每個BU如果本來有一個HRD的話,那天給你來5個BU并4個,豈不是你就沒飯碗了?GE就經常來這套,動不動 re-org,每次重組,市場上就多了一堆HR的簡歷。呵呵。
其實,人還是那幫子人,換來換去,主要是由于資源。比如你過去跟著的那個Biz的老板失勢了,那么你也就要跟著倒霉了。那么你還是拍拍屁股,到別的公司找個工作吧。
這就是HRBP的人生,很多人前赴后繼的想去做,但回過頭來看看,除了掛個經理的頭銜,每天的工作,好像也就剩下了PPT+數(shù)據分析+匯報。怪沒意思的。
從Function HR來看,薪資福利、OD和HRBP是公司最具戰(zhàn)略意義的部門。
說完了最神秘的HRBP,再來說說Function HR都有些啥。
曾經有幸在被稱為HR的黃埔軍校的某IT公司工作過3年多,所以,估計Function比那個公司更細的公司也少見了。就以他們的Function為例吧。
分為幾種。一種叫做Operational Level的,主要包含幾塊,一塊是Staffing也就是招聘,還有一塊是Payroll,也就是發(fā)工資的,當然還有一塊叫做Benefits,那就是交金的負責社保的那塊的。
當然,大型的外企,還有一塊叫做International Assignment Service,有的公司成為Relocation,或者Mobility,就是專門伺候老外或者公司內部不同區(qū)域間轉崗的福利呀,等等的。再來就是 Employee Communication或者叫做員工溝通了。還有個大頭就是培訓。
相比較而言,招聘的項目計劃,薪資福利,組織發(fā)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以及HRBP可以說是公司里面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部門,那個Operational也就是運營意義的部門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之間是有那么一層流動關系在的。
除此之外,還有個小職能叫做員工關系,里面涵蓋了人力資源的法務,公司糾紛的處理等。這種職位估計也就那個公司分的那么細的才有專人負責,一般小點的公司,人力資源經理都是兼得。
比如基本上招聘經理都是從招聘員這個事務性的概念成長起來的,而做工資的福利的往往最后回去做薪資架構,還有部分人回去做 IAS也就是老外那攤事情。而做組織發(fā)展的相當多的人也是從培訓出身。當然,那個市場價格到后期是迥然不同呀。
所以,各位有志于HR的人士們,知道自己的奮斗目標了吧。
HR各個職能工作都是隔行如隔山。
當然有部分企業(yè)還會在人力資源里面放一個安全崗位也就是俗稱的HSE或者EHS,這個崗位有的公司放在人事部,有的公司在維護部,但因為和人力資源離得比較遠,我暫時不多講。一般這個專業(yè)的人需要環(huán)境科學呀,安全工程出身的。
相比較而言,HR的各個職能里面可以說也真是隔行如隔山的,小公司可能有打統(tǒng)包的現(xiàn)象存在,都叫人力資源專員,稍微有點規(guī)模的,都會分開來的,因為活實在不太一樣。
比如做員工溝通的吧,那和做招聘的,要的人,來源,要求,都差個十萬八千里。做EC(員工溝通)的,一般新聞出身,公共關系出身的比較多,平時主要負責例如員工刊物(外企的話英語系畢業(yè)的很占優(yōu)勢,好歹英語期刊不大有錯別字不是),搞搞員工比賽,家庭日,給老板拍拍錄像,組織年會什么的。
基本除非超級大的外企,一般這類人都處于HR部門的機動部隊的身份中,就是雜七雜八Admin水平的活比較多,這類人不做內部溝通,稍微改一下做外部溝通那也是可以的。
不過話說這塊做媒體的,都是累死累活工資不高的工作,所以媒體人想前赴后繼的做EC的實在不少。這塊也屬于離HR的核心業(yè)務比較遠的,很少聽到有人從這個職位做到HRD的,真的很少見。
但相比較也是壓力比較小,活比較Routine的工作,除了搞活動的時候累點,一般來說,這個職業(yè)不像其他部門那樣加班加點的很厲害,所以相應待遇也會比其他的差那么一點。因為戰(zhàn)略性不強嘛。
大部分應屆生,畢業(yè)后就是第一份工作HR也不可能給你戰(zhàn)略性的做,所以我也就從事務性Operational level的HR活說起吧。
招聘是HR所有話題中最被老板關注的內容。
剛說了EC(員工溝通),新聞系啦,英文系啦,傳媒啦,這種專業(yè)畢業(yè)的人經常在那個部門出現(xiàn)。而說到我的本行招聘,那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了。
說他有趣,第一是因為它很重要,畢竟中國在發(fā)展,招聘部門往往是HR所有話題中最被老板關注的內容。
比如我們公司吧,HRD曾經說過,現(xiàn)在只有質量部和招聘部的費用我們中國區(qū)GM看都不看立馬就批的,其他都很注意Cost Control的。所以相應的,StaffingMgr高升到HRD的也不少見了。
第二個有趣是因為招聘部恰恰又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如果說HRBP,因為行業(yè)性和本身要求的高素質造成門檻很高,而EC又往往要傳媒相關的畢業(yè)生的話,那招聘部的人,什么樣的簡歷都看得到,從技校生到MBA,各種都有。
而且,成功與否還真的不一定是學歷決定的,所以,相信大家也會很感興趣。
招聘的活很trival很瑣碎,但要做得好都是從細小中積累經驗的。
招聘人員說到每天干什么,其實就是招人唄。
前程無憂(基本每家大公司都用社會招聘很有用的渠道,大家記得以后工作了都去好好填寫一份簡歷哈,我可從沒在51job干過,純粹的誠心推薦),智聯(lián)招聘也還行(獵頭公司特別多,有了一定工作經驗了,記得也投一下好歹進人家的數(shù)據庫再說),中華英才網(目前只有校園招聘還不錯,當年校園招聘是大牛的企業(yè),社會招聘,呵呵你看看主頁廣告就知道了,民營企業(yè)超過50%)這3大網站是招聘人員最常發(fā)布職位的地方。
那么做招聘的,每天的工作一開始就是從發(fā)布職位,篩選簡歷+刷新職位開始的。看中的給打個電話,確認一下意圖,然后簡單的電話篩選。
比如外企,你好歹英文不能聽不懂吧,然后安排面試,到后期呢,還要出錄用書(Offer,工資設計這塊看的,我之前幾家公司包括這家社招這塊的職位都是招聘部出的,但很多公司是薪資福利或者HRBP出的,以后有空再告訴大家為啥),等到確認Offer,體檢,入職前背景調查等。
最后,當人家來報到了,你就順利的把人給到Payroll或者薪資福利部了,人家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在摻合了。
看到這個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招聘部的活很trival很瑣碎,但不做還不行,所以說Operational Level的HR的活,無論招聘部薪資福利部還是培訓部都差不多的,都是細小中積累經驗的。
招聘HR最重要的素質,小公司要多快好省,大公司則注重流程。
那么做招聘的,什么最重要呢?這個其實挺難回答的。
從目標導向來說,更快更好更省錢的完成招聘當然是老板最希望的招聘部人員的素質,于是,在上海有5000家獵頭公司的今天,很多小獵頭們就前赴后繼得進入了招聘部。因為他們知道到哪里去找到合適的候選人,又可以便宜不要花錢。
但隨之而來的是,小公司這樣沒問題,你換個大點的公司要出事的。因為流程可能會被完全忽視,人員錄用中如果不注意流程,那么大公司內審回頭一個警告信發(fā)過來,你HRD搪也膛不住。
我之前有個同事,就是個小型外企過來的HR,干了8個月跑路了,然后走了以后發(fā)現(xiàn),此人在此期間錄用的50多個HR,一個 Offer都沒讓C&B看過,一個Persoanl Announcement也沒出過,一個字也沒讓我們中國區(qū)GM簽過。
我們Staffing Mgr迄今還很頭疼這個事情,畢竟人都進來1年快了,你再讓中國區(qū)大老板簽字他的委任書是不是有點太晚了呀。雖然她挺能干的,招人是挺快的,但沒有 Process流程這條筋,估計以后發(fā)展也沒啥大好的地方,至少大型外企她肯定沒有發(fā)展前途。
于是,招聘部里面成功的人士根據公司的規(guī)模不同取向不同都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喜歡流程的外企,講究規(guī)章制度的外企,那么那些名校畢業(yè),又在別的大公司混過的招聘一般比較吃得開,而如果公司喜歡人家能替你省錢的,則很多都會從獵頭公司把人挪過來。
而獵頭公司過來的人,素質很難保證。有名校畢業(yè)的,也有大專甚至中專出來的,因為獵頭公司里面只要你能找到人完成自己的指標,你就是王,所以很多獵頭背景的人可能學校都不咋的,但在獵頭公司的收入還不錯哈。
話說獵頭出身,名校畢業(yè),英文好,情商高一點的獵頭,進企業(yè)發(fā)展絕對比做獵頭有錢途,等下說為啥。
公司裁員,招聘人員先走,HRBP是最后走的人 。
其實,招聘人員如果只干招聘,那么職業(yè)前景是很一般的,因為這個職能很危險,碰到風吹草動,他們往往是HR部門里面最早被開刀的職能。
比如說,我過去的公司把,碰到金融危機了裁員的時候,HRBP是最后一個走的人,而招聘和培訓(基礎那種)那是裁掉一大半的也有(不過很多合同工,這也是等下說為啥HR都是合同工的現(xiàn)象)。
而且招聘是對外的,其實和公司內部的聯(lián)系除了用人經理和薪資福利等相關部門外,聯(lián)系很少,那么就很難進入核心業(yè)務圈(招聘經理除外我說招聘員),所以,很多招聘的人干了很多年還是個招聘。
再說,現(xiàn)在很多公司喜歡搞外包,招聘部就有個外包的名詞叫做 RPO(recruitment Process Outsourcing),就是公司里面,流水的招聘,永遠的HRBP。
一些公司比如科瑞國際都是這個領域里面最早吃螃蟹的公司,現(xiàn)在發(fā)展的也還好。他們會錄用一些人,然后根據公司的招聘需要,入駐公司,替公司完成招聘任務。
在外企,有時候用工靈活性比用工成本更讓大老板動心。
由于第三方的身份,他們可以做很多公司的HR不方便做的事情(比如直接主動挖競爭對手的人之類的)。而且招聘的工作說到底很Routine的,所以很多醫(yī)藥公司(那個銷售人員的離職率一直很高的),還有一些快消企業(yè)都已經開始嘗試外包招聘了,外包后對公司不一定省錢,但會變得很靈活。
打個比方,我今年有3000個招聘量,我可能需要100個HR做這塊,明年我只有1000個了,難道我今年招聘了明年在裁員?不現(xiàn)實的啦,所以在招聘部往往有兩種身份的人,一種是公司自己的HC的人,這類人招聘起來往往很精挑細選。
話說我當年進入之前說的那家99%國人都知道的外企可是面試了9輪呀,因為我是regular HC,從招聘經理到Asia的HRD,到后來我都給面試的沒感覺了。可是和我同事的外服的合同工招聘員,那是只有和招聘經理見見覺得能干活的話,就拉來了。當然工資上,福利上差別也是有的。
最主要的是,那些合同工,公司不需要負責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如果碰上什么問題,裁員就是了,反正你從來不是我的員工,只要和外服說一下就可以,報表上Staffing 部門的Turn Over Rate還是很好看的。
在外企,有時候靈活性比用工成本更讓大老板動心。
想進入HR行業(yè),從獵頭公司做起也是一條路子。
當然,那些獵頭公司過來的同事們從綜合素質講也就層次不齊了。但他們能干活呀。
所以,如果你學校也就那樣,但自己很想進入 HR行業(yè)的話,從獵頭公司做起是一條路子。小獵頭公司-知名獵頭公司-外企合同工-外企正式工,還是有指望的,雖然得花上幾年時間。
也可以弄個研究生(比如我這種),后面有時候自己會覺得不劃算,因為研究生不能讓你有經驗,要不是我大四就開始在獵頭公司打工做實習,我今天也就一個6年經驗的職場菜鳥好那么一點的角色,年紀卻已經超過30歲了。
不過很多公司,合同工如果有正式工的空缺,你又得老板喜愛的話,還是有機會轉到正式工的,我那個公司有個女孩子,某上海不知名大專畢業(yè)的,但很討喜,得到Leader的喜愛,后來我走了留了個regular的HC出來,就把她轉正了。
為此我很多其他合同工同事還憤憤不平,因為她能力差,又是年紀小,但人家會拍馬屁呀,老板喜歡呀。
于是乎,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有能力的有背景有素質的招聘人員,會出現(xiàn)流動的。因為不是每個公司都會給招聘部的人一個很清晰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的,于是做久了招聘不想做了,就會跳出去,想著做HR generalist,覺得那個錢途好,而另一些素質一般的,則以混個正式工的身份為奮斗目標。
一旦混到了,輕易是不換工作的,占著這個坑就是不讓位,呵呵,因為她自己也知道在這里混得好不一定出去也好,而待遇福利之類的,大公司還是比小公司好的太多了
我過去有個同事,從懷孕第一天給老板發(fā)條消息說我懷孕了今天Work from home到產假結束,才回到公司,也沒看她被怎么樣,該升職的還是給升職了,小公司你這么來一下,老板是恨得牙癢癢的。
而且這類人優(yōu)勢在于情商高,所以有時候帶上了6,7年還真給他弄到了個Mgr的位置上,我過去只見過一個經理,就是個Admin出身的香港女人,混了10多年終于混到了Regional Director的位置上。
戰(zhàn)略性的招聘工作常見的,一是流程改善,二是校園招聘。
招聘中還有一塊就是我現(xiàn)在干的活,叫做招聘項目。這個角色可不是Operational的哦,可是戰(zhàn)略性的哦。呵呵。在很多公司那是招聘經理兼任的,原因在于招聘經理往往是一個部門最資深的人員,所以他對招聘也會更熟悉,那么招聘部門除了做好日常的招聘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戰(zhàn)略性的活,就會擠壓到他頭上了。
招聘項目中最常見的就是那么幾類,第一是流程改善,這個只有招聘部做過的老江湖才說的出來。我們全球化了幾百萬美金請了 Bosten Consulting的咨詢師過來咨詢我們HR流程特別是招聘流程,很多老板做到Asia Level每天忙得就是這檔子事情。
流程的變化是一個變化就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不僅僅是你HR改變,業(yè)務部門,財務部門甚至IT都得跟著你一起變動,所以沒有一定Level那是沒法干的,協(xié)調不動呀。
第二就是我現(xiàn)在干的校園招聘了。校園也是一樣,一個企業(yè)如果決定以后投資校園市場了,那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出點成效也得是3,5年以后的事情了。之前都是投資,但很多企業(yè)也不得不這么做。
過去,中國的企業(yè)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那時候職位相對數(shù)量少,大家在社會上都能招到人,但逐漸的,會發(fā)現(xiàn)如果自己不培養(yǎng)人,那么回頭你就招不到人,或者得出很高的價錢招人。
于是,校園這幾年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為大學生么,出來的時候一張白紙,你想讓他干嘛就可以干嘛,可塑性強。還有些企業(yè),比如我的前東家,那是全球80%以上的產品和市場都是他壟斷的,其他幾個競爭對手的規(guī)模和它比較就好像舢板比較航空母艦,你從小舢板那里挖人?你確定他來了你能讓他干你要的活?所以,還得自己培養(yǎng)人。
薪資福利也是危險工種,弄不好哪天就給外包了。
再來談談薪資福利吧,這個部門呵呵可是HR中職能部門中的高薪部門呀。其實里面的活分成兩大攤,和招聘類似的。一個就是基礎性的payroll,也就是發(fā)工資的,還有一個就是薪資架構等的戰(zhàn)略性角色。
payroll呢,其實說實話,和財務部的AP AR相似,都是屬于那種干好了沒人說你好,干壞了人家馬上跳起來的部門,而且和會計部門一樣,也是個周期性辛苦的職位,每個月發(fā)工資前那可是 payroll最忙的時候。
現(xiàn)在很多小公司,payroll外包給了四達,中智之類的公司,而大公司,還有可能外包給ADP之類的全球性的供應商,所以也是個危險的工種,弄不好那天就給外包了。外包以后,活還是那樣的,但你就沒有了職業(yè)發(fā)展,因為你不再是HR了。
比方說,我之前在的一家IT公司,他們有一個業(yè)務就是外包,當然他們其實做的最多的是IT的外包,可是隨著公司的擴張,突然有一天,聽說負責我們入職離職工資的同事們也不幸給外包了。雖然還是一個公司,但是由于部門已經不屬于HR了,于是那些老員工,都紛紛跳槽了。
因為干這塊的,很少有人想一輩子干的,都希望能憑借這塊以后做其他的HR職能,干這塊太苦太累了,出了錯還要惹禍,實在是。。。
在小外企做payroll,大外企和國企都不會錄用你,因為復雜程度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過呢,就像之前說的會計崗位那樣,雖然說,薪資福利這個活總體性價比不高,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那就是入門的門檻不高。
你一個 MBA可能畢業(yè)了眼睛盯著HRBP的位置看,我一個2,3流院校畢業(yè)的大專生,努力+機遇,在這個崗位上說不定到了30歲出頭,也有個3,4萬一個月。因為這個崗位說到底,數(shù)量有限,之前我另一個帖子說過,很多時候,有的學生看不懂,為啥有的人背景看上去沒那么厲害,可是后來工作,收入都挺理想的。
專業(yè),大學的專業(yè)是一個壁壘,比如說財務的話,你不懂財務的要進去,挺難得。但還有一個壁壘,更重要,就是你現(xiàn)在的職位。要知道,專業(yè),大學只要擴招好啦,那是人可以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出來,但是職位,那可是實打實的,你就是國家主席要你加職位,恐怕除了直屬的央企和公務員他管得了,其他的都是跟著市場轉的。
于是,只有500家MNC的話,那么做薪資福利的人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而且這個,根據企業(yè)的大小,規(guī)模,地域差別,復雜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你一個復旦畢業(yè)的人力資源專業(yè)學生,第一份工作如果是給一個小型的外企做payroll的話,大型的公司哪怕國企都不會錄用你,因為復雜程度不是一個檔次的。而市場上,payroll的人你要真的說多,也就是有限的崗位。
這是這個職位的第一個價值。特別是應屆生,第一份工作HR如果做payroll的話不是壞事情,為啥?還有下面一個原因,就是Payroll的職業(yè)發(fā)展渠道。
Payroll的職業(yè)發(fā)展,一是做架構設計和consulting,二是SSC管理。
那是可以往一下兩個方面跑的,從專業(yè)性上,你可以在積累足夠的經驗后做薪資福利的架構設計去。這個C&B consulting的人,一般除了Mercer, Hewitt之類的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出身的人之外,就是公司里面從payroll慢慢爬起來的人,還有些人去做Internaltional assignment Service,這也是以后薪資情況很不錯的一類。
還有一些人會跑去做shared service center的管理工作(SSC是現(xiàn)在MNC發(fā)展的潮流,里面的大老板大部分都是payroll出身的老江湖)。
C&B Consulting出身的人如果5年就可以做C&B Mgr的話,那么payroll得人可能要8-10年。但C&B Consulting出身的人 那是一般都是一流院校的好學生的,那么你一個3流學校的大專生,如果一邊工作一邊把本科MBA在職的讀出來,過了10來年,30歲左右能有個 C&B Mgr當當,也是很不錯的啦。
誰叫彼此起點不一樣嗎。對吧?
吃苦耐勞又有能力不是傻干的類型的HR,是人才市場最緊俏的商品。
第二個HR必備的素質,那就是吃苦耐勞+不要太計較(至少你Level不到的時候別計較)。
一般做HR的case的獵頭都會經常抱怨說,HR那是人精呀,各個都“作”的要死,如果你已經是sr HRM或者HRD了,那么作是正常的。因為“作”也可以理解成Picky或者demanding,就是要求高挑剔的意思,做到這個Level得人一般來說都屬于精益求精類型的,對工作“作”就可以成為Picky,那么對自己的未來“作”就表現(xiàn)在要工資要title要權利還要地點滿意工作環(huán)境舒服了。
所以除非是很搶手的行業(yè)很搶手的人才,比如OD之類市場上就那么幾號人的,否則“作”的HR一般在獵頭哪里屬于不受歡迎的人物。不是這個職位人家的要求就你符合,過陣子,獵頭就不跟你聯(lián)系了。畢竟一般獵頭給你職位機會10個里面可能真正契合的也就1個,你要是老是一副我只考慮Asia Level的,或者Global Level的別的不看 的,那么時間長了,獵頭就不高興找你了。
而比較而言,吃苦耐勞又有能力不是傻干的類型的HR,則是市場里面的緊俏商品。因為HR的工作在初始階段真的是很事務性的比行政好不了多少。加班加點那是正常的。
想要work life balance,等你工作滿5年再說吧,5年內,還是不要太計較,該加班的加班,該干嘛干嘛,一屋子HR都在加班就你準點回家?呵呵。那你要 promotion就遙遙無期了。
我們其他部門有個HR就是這樣,在公司是最老的了,HRD都是比她晚進來的主,但是78年還不是79年得人了,做到現(xiàn)在還就是一個Sr professional,而且HRD都換了一個了還不見給升職。
為啥?和他合作的所有的人都說,這個人懶,是真的懶嗎?其實人家也就是不想加班而已,但如果一個群體都為了實現(xiàn)目標在努力工作加班加點的時候,你跟人家說,你會議不要排在6點鐘開始,我要準時下班的,會被人家集體鄙視的。
而我還有個朋友,大專出身的女孩子,當年進入公司的時候據她說只有4000塊錢工資(4年前),因為她學歷低給的職位也很低,但是人勤奮(智商也許不高,情商卻不差),現(xiàn)在已經promote做Sr Professional了,年紀比前一位要輕3-4歲,雖然工資還是比不上前者,但是她一天可以接3-4個獵頭電話,那是她想走的話,隨時可以找到比現(xiàn)在工資高30%以上的職位,1個月內絕對搞定的類型。
由于開放辦公的,她又是招聘部出身,有時候或者因為好玩或者也想看看外面有啥機會,又不方便在公共區(qū)域打電話和獵頭公開溝通,就經常往一個其他部門的總監(jiān)房間跑(他和總監(jiān)關系挺好的)。然后那個總監(jiān)有次就對著HRD說,XXX你們可得看好了,她在獵頭哪里可受歡迎呢,一天起碼3-4次。
這個其實就是給HRD信號,此人很好很重要,你們工資待遇什么的別差了,人家回頭別給高工資忽悠走了。于是,今年在招聘部干了4年后,特地給她專門加了一個職位做HRBP(純粹的因人設崗),因為大家都懂的,HRBP那個職業(yè)前景比她做招聘更好,這么做可以給他漲薪+留人。
HR的工作經歷絕對比你的各種證書來的有價值得多。
第三個素質呢就是和財務一樣一些基本素質了,包括excel啦ppt能力啦之類的,其實財務出身的人做hr的優(yōu)勢也在這里,他們對數(shù)據更加敏感也更懂得用數(shù)字講故事。
而有些HR工作一些年以后會回學校再去讀MBA,也是因為,如果整天忙于事務性的工作,你會缺乏一種全局能力,而這類歸納總結報告分析的能力,MBA會給你一個很好的平臺去認識他們。
之前分析每個職能的時候其實已經說過了,HR每個職能大致人員的走向,對HR來說,大學是不是讀這個專業(yè)絕對是次要的,因為讀的話,那也就一些些理論基礎,你讀到人力資源畢業(yè)的研究生,那個學習的內容也只能用來參考參考,畢竟HR和公司的情況聯(lián)系太緊密了。
如果財務還有 ACCA CPA可以考的話,HR的工作經歷絕對比你的各種證書來的有價值得多。
所以做HR,如果本科就拿到這個Offer的話,就不要去讀研究生了吧,讀研究生的,要么是為了提高自己價碼,回頭能敲開MNC HR部門的大門,要么讀MBA的是為了拓展人脈,然后也學點戰(zhàn)略性思維,否則研究生學歷沒有什么價值。
公司的HR,不是人人都能做到HRD的。
還有就是HR和咨詢公司之間的一些關系?;仡^有空給大家說道說道獵頭公司的運營模式,HR咨詢公司的運營模式。
公司的HR不是人人都能做到HRD的,而且也不是人人得性格都能干這個職位的(比如我不夠圓滑,肯定做不了HRD),那么要想以后有職業(yè)發(fā)展,就只有在專業(yè)性上有所精進了。之前說很多公司的HR都是咨詢公司過來的,但是反過來的其實也不少。
很多咨詢公司的顧問,合伙人都是公司HR出身的老江湖,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公司,10年經歷和15年經歷的人待遇一般有區(qū)別,一則因為不同時間的閱歷,Level可能不同然后工資有差異,另一方面咨詢公司的顧問等,無論獵頭公司還是Mercer這種公司,講到底,你的收入和四大一樣,看的是你的客戶什么樣子,你的客戶能讓你給公司帶來多少收入,而不是看你到底專業(yè)技能如何。
所以,咨詢公司的人來Inhouse,往往是想著,我雖然咨詢公司里面,30來歲做個獵頭能有50,60萬一年,但如果我的客戶還是這樣,或者行情不好了,可能我也最多只有這點收入了,而如果我來公司,混上幾年,有個level上的提升了,那么回頭,收入自然也水漲船高了,而不是所有收入都是做出來的。
絕大部分的HR終老也就是社平工資3倍左右的薪水。
而 inhouse的人也會去做咨詢的顧問,那是畢竟人家收入高,咨詢公司的,收入在60-100萬的人不少的。
在公司里面,絕大部分的HR終老也就在一個相當于社保封頂數(shù)也就是社平工資3倍左右的薪水(畢竟HRD的位置一個公司也沒多少),于是有一部分需要錢的HR或者覺得自己已經碰到了職業(yè)瓶頸的HR,就會考慮在30多歲或者40多歲的時候轉行做咨詢。
這樣,憑借著過去那么多年積累的職業(yè)人脈,以及自己的技術能力,不愁沒有客戶,沒有收入(所以大家知道為啥人品對HR那么關鍵了吧,你人品有問題的HR,在公司里面沒問題,做咨詢以后可能人家就不來光顧你了)。
或者有的人開始做自由職業(yè)者,做培訓啦之類的,一個培訓師,好的,一天可以給1-2萬的培訓費自己收入,那么如果是自由職業(yè)者,掛靠一個公司可以開出發(fā)票的,然后做做這個職業(yè),一個月做個2次那就是好幾萬收入,還都是不需要納稅的(中國的稅務體系哎,不多說了,要知道5w的稅前收入,稅后也就3w吧)。
那么你算算,自由職業(yè)者哪怕一個月只有1場生意,這日子過得已經不比那些中層經理差了。但這也有個條件,就是你不單單在做自由職業(yè)前有閱歷有title,還得富有銷售精神。而且也愿意從事這種不穩(wěn)定的生活,人得情商也得高。
之前認識的一個培訓師,過去就是荷蘭ING的HRD,一個臺灣人,那的確能力,講的東西是不錯的。而且他們培訓的內容,你一個大學老師還真的講不到他們能說出來的東西(其實大學老師現(xiàn)在做培訓也不便宜的,哪怕我過去教育這個專業(yè)的教授一個專場講座費用也是上萬的)。真要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那時候才是理呢(外企里面超過40歲的基層工作人員目前來說是很少的,一般好歹也得混到Mgr,否則的確難保不會給替換掉,畢竟你的收入比人家還是高了很多的)
國企HR,目前相當多數(shù)量還集中在人事管理的階段。
剛看到有人留言說國企里面老板一人說了算,呵呵,其實我說的情況都是純外企的樣子,就像之前說的,HR那是從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管理一點點來的,國企的情況,目前相當多數(shù)量還集中在人事管理的階段,也就是Payroll這類崗位那是肯定有的(而且還是朝南坐的),和外企人事把自己定位成業(yè)務的伙伴和員工的服務者的定位有很大的差距。
說到國企,其實,人事部,后勤部那一直是關系戶的重災區(qū)。在老板們眼中,好像這是一個什么專業(yè)的人都可以往里面塞的部門(財務部,IT部好歹得有技術不是?)。
所以,這估計也是為啥國企的HR,行政的素質要提起來有點困難的原因吧。之前有朋友談起銀行招聘,說到很多人關系戶之類的,其實有點偏頗。銀行里面關系戶是不少,但是業(yè)務部門要塞進關系戶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業(yè)務部門,那除非是你自己的關系戶,否則一般,老板還是要真才實干的人偏多的。而那些實在推不掉的關系戶(國企嘛,這個是明的),就都跑進了HR和后勤行政部門。所以要這兩個部門的人再過其中有服務精神,那還是個任重而道遠的責任呢。
君不見國企的人事部,招聘部,那有時候是倒過來,就是我招人,不是滿世界的找合格的候選人,而是在你給我的人當中慢慢挑,一副朝南坐老大哥的樣子(所以要我40歲后去國企,我寧可移民,實在不喜歡那個調調)。
當然,社會在前進,現(xiàn)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國企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好的國企這個情況已經大為改善了,但一些央企(比如我大學同學所在的中海油吧,她老公海上鉆井平臺的,所以一個幼教畢業(yè)的跑去中海油一二級分公司做老板的秘書,據她說,那除了校園招聘,后來進來的但凡不要特殊技 能的,都是關系戶包括她在內)。
你們看看好啦,基本上,社會招聘有的,但社會招聘中,和人事,行政沾邊的職位一般除非是一偏遠地區(qū),一般是沒有的。內部的關系戶都消化不了了哪里有那么多職位放到外面來。對吧?
HR很多事情,沒有預算和錢,那是搞不起來的。
還有,說道老板說了算,其實這就和HR的地位很有關系了。
一般來說,民營企業(yè)(不是那種已經納斯達克上市級別的企業(yè)),日韓企業(yè),港臺新加坡企業(yè)或者其他東亞的企業(yè)+部分歐洲的企業(yè)美資企業(yè)還有銀行咨詢等業(yè)務部門都是人精的企業(yè),那個HR都是比較弱勢的。
說白了,這些HR真的水平也比Admin高不了多少。一般都是跟在老板屁股后面老板說,你就想著怎么執(zhí)行后就得了。真的要說HR有一定話語權的,還得美資公司。而且還往往是大型的美資公司,美資上市公司才行。
我認識個美國做物流還不是農產品的一個私人企業(yè)出來的HR,對這家公司的評價就是,那就是整個一個美國的民營企業(yè),老板扣,不肯用錢,在里面HR沒有發(fā)展空間。說白了,HR的很多事情,沒有預算和錢,那是搞不起來的,也只有大公司,或者認為HR真的重要的公司,才會給你這個資源讓你折騰。
曾經招聘過一個應屆生HR,她其實在去歐洲留學讀HR前已經在一個相當有名的民營企業(yè)做了3年的培訓了,去歐洲讀了培訓的碩士學位,然后給我弄進了前公司做培訓。在她工作2年后,又一次吃飯的時候聊起來,她對最早一段工作經歷的評價是除了學會做一個社會人(也就是人際之類的從學生的狀態(tài)轉換到社會職業(yè)者狀態(tài)外),其實業(yè)務上,那3年經歷可以說是一個空白。
因為她所在的培訓部,幾千人的公司,培訓費用就那么一點點,還會被老板臨時為了請客吃飯挪用掉(話說現(xiàn)在國家是有規(guī)定的,培訓費用的支出必須占到企業(yè)利潤的一定百分比,但當年估計還沒有)。
所以,Exposure不同,那么你以后的職業(yè)前景自然不同了。
一個公司HR強勢不強勢,可以看看HR大老板的簡歷。
所以有條件的,或者手里已經有幾個HR offer的同學,在考慮要去哪家拒絕那家的時候先看看這個公司到底這個職能上,你有多重要?公司是不是真的認為你這個職位很重要?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那些HR大頭頭的簡歷(如果CEO下面那個HR的老板是Finance出身的,一般這個公司HR都比較強勢越容易在公司要到資源),當然也不是一棒子打死,說到民營企業(yè),日韓企業(yè),HR基本都不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