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 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北,西南距今咸陽市城17.5公里。因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陽,故名咸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自櫟陽遷都于此,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仍以咸陽為國都,大營宮殿,把全國富豪12萬戶遷到咸陽,都城規(guī)模更加擴大。秦朝末年,毀于兵火??脊殴ぷ髡咴诟G店鎮(zhèn)北的聶家溝一帶發(fā)掘出秦代宮殿基址,以及銅器、陶器、青磚、板瓦、壁畫、地下水道等遺跡遺物。
犬邱城、太邱城 故址在興平縣東南6公里阜寨村西,南佐村東南。周代稱犬邱,懿王曾遷都于此,故又有太邱之稱。
樊噲城 故址在興平縣南5公里?!堕L安志》興平縣條載:“樊噲城,在縣南十里,崇二丈。<西京記>曰:漢王襲雍,章邯敗走廢邱城,命將軍樊噲圍之,于城西筑臺以望之?!?br>馬嵬城 故址在興平縣西12.5公里馬嵬鎮(zhèn)。相傳城為晉人馬嵬所筑,城北有馬嵬坡。前秦太安二年(386)苻麟率眾數(shù)千,據(jù)守馬嵬城,被姚萇打敗,逃往漢中,即此。唐代設置馬嵬驛,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玄宗李隆基從長安城西逃,行止馬嵬坡,六軍不發(fā),在軍士的要求下縊死楊貴妃,今鎮(zhèn)西有楊妃墓。
齊難城 十六國時,后秦將齊難修筑,其城西北南三面皆險峻,故址在乾縣西北8公里,今名齊南村,屬吳店鄉(xiāng)。
宜秋城 故址在涇陽縣西北?!端?jīng)注》載:“鄭國渠自中山瓠口東流,逕宜秋城北?!鼻扒鼗适级辏?52)張琚占據(jù)宜秋城,稱秦王,被苻健擊殺,即此。
黃丘城 故址在涇陽縣西北。西晉永嘉五年(311)賈疋在黃丘城打敗劉曜,即此。
仲橋城 故址在涇陽縣王橋鄉(xiāng)。胡三省《資治通鑒注》說:“鄭國渠逕仲山下,渠上有橋,謂之仲橋,在九嵕山東?!睎|晉咸和四年(329)后趙占領長安,劉允復從上邽進軍關中,駐屯仲橋,即此。
永安城 故址在三原縣北25公里。北魏孝昌二年(526)毛洪賓立柵與蕭寶夤作戰(zhàn),故亦謂之洪賓柵、洪賓堡。永安元年(528)于此設立北雍州,筑城,名永安城,永熙元年(532)州治遷往杏城,改設永安鎮(zhèn)。按《長安志》說永安城在富平縣境,《邠州志》說永安城在淳化縣東50里,《三原縣志》說永安城在三原縣東北40里,《讀史方輿紀要》又說永安城在三原縣北50里。以上述資料分析,永安城故址當在今三原縣北,三原與耀縣交界處,西近淳化縣界,東近富平縣境,古代隸屬變遷,故眾說紛紜。
黃白城 故址在三原縣東北。晉愍帝初,劉曜進攻長安,麴允屯黃白城以狙擊;后趙永寧元年(350)羌人白犢屯黃白城,以迎降苻健,均指此?!端?jīng)注》載:“清水逕黃白城西,秦曲梁宮,后為黃白城?!薄都螒c一統(tǒng)志》三原縣條載:“黃白城,在縣東北十里?!?br>豳城 故址在旬邑縣西15公里。地處豳原,相傳周族祖先公劉居此。
馬欄城 故址在旬邑縣東北35公里,今名馬欄鎮(zhèn)。北宋慶歷二年(1042)元昊大舉入侵,趙珣會葛懷敏于瓦亭,葛懷敏西至馬欄城,趙對葛說,依馬欄城布柵以扼元昊入侵之路,即此。1940年8月,陜甘寧邊區(qū)關中分區(qū)專員公署遷駐于此,直至1949年5月遷往三原。
通塞鎮(zhèn) 故址在彬縣北部,唐代設置,為關中通往西北部的駐防要地,中和元年(881)黃巢農(nóng)民義軍與朱玫激戰(zhàn)通塞城,即此。
高蹠城 又名淺水域,故址在長武縣北2.5公里,今名淺水村,為地掌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唐武德元年(618)薛舉進攻涇州,劉文靜陳兵于高蹠城西南,薛舉率兵運動其后,兩軍大戰(zhàn)淺水原,劉文靜敗北,薛舉攻占高蹠城。既而,李世民親自帶兵討伐,相持十余日,久攻不下,適待薛舉死,其子薛仁杲統(tǒng)其眾并羌胡十余萬人堅守,李世民派總管龐玉率一部分兵馬,自淺水原南出其右側,并親自率領主力自原北出其不意,經(jīng)過一場惡戰(zhàn),大敗薛仁杲,即此。
程邑 故址在咸陽市渭城區(qū)店張鄉(xiāng)。本為商代舊邑,西周為封國?!兜弁跏兰o》記載周文王徙宅于程,即此?!对娊?jīng)·大雅》云:“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雍勝略》記載:安陵縣有程邑。
右扶風 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設置,治所在長安城中,東漢出治槐里縣,故址在興平縣東南6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曹魏改置扶風郡。
扶風郡 曹魏以右扶風改置,治所在槐里縣,故址在興平縣東南5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西晉咸寧三年(277)改為扶風國,遷置郿縣,故址在今眉縣東北7.5公里渭河之北;前趙復為郡,遷治池陽縣,故址在涇陽縣西北1000米,前秦移治好畤縣,故址在乾縣好畤村東南1000米;北魏永安元年(528)移治始平縣文學城,故址在興平縣東北7.5公里,北周明帝元年(557)又隨始平縣遷到興平縣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大象元年(580)遷回文學城,隋開皇三年(583)撤銷,大業(yè)三年(607)復置,移治雍縣,故址即今鳳翔縣城。
咸陽郡 前秦皇始二年(352)設置,治所在長陵城,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韓家灣鄉(xiāng)怡魏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移治池陽縣,故址即今涇陽縣城,北周移治石安縣,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北,隋開皇三年(583)撤銷。
靈武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設置,治所在靈武縣,故址在咸陽市渭城區(qū)東部,建德二年(573)撤銷。
武功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設置,治所在斄城,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永安村,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銷。
寧夷郡、秦郡 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設置,治所在寧夷縣,故址在禮泉縣北7.5公里古縣村,廢帝三年(554)改名秦郡,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銷。
始平郡 晉泰始三年(267)設置始平國,治所在槐里縣,故址在興平縣東南5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十六國時,前趙改為始平郡,前秦皇始元年(351)遷治茂陵城,故址在興平縣東北10公里道張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銷。
新平郡 東漢興平元年(194)曹操設置,治所在漆縣,故址在彬縣城西,隋開皇三年(583)撤銷,唐天寶元年(742)復設,治所在新平縣,故址即今彬縣城,乾元元年(758)改為邠州。
云陽郡 北周明帝時(557—560)設置,治所在云陽縣,故址在涇陽縣口鎮(zhèn)南的長街村,隋開皇三年(583)撤銷。
建忠郡 北魏永安元年(528)設置,治所在三原縣,故址在今三原縣西北15.5公里清水谷,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銷。
北雍州 北魏孝昌三年(527)設置,治所在三原縣,故址在今三原縣西北15.5公里清水谷,永熙元年(532)移治泥陽縣,故址在富平縣西北。
北秦州 十六國時大夏設置,治所在武功縣,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永安村。
稷州 隋義寧元年(617)設置,治所在武功縣,故址在今武功縣武功鎮(zhèn),旋廢;唐武德三年(620)復設,貞觀元年(627)撤銷,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再設,大足元年(701)四月四日再撤。
乾州、醴州 故址即今乾縣城。城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是年唐高宗葬于乾陵,詔置奉天縣,以奉乾陵祀,故亦稱奉天城。乾寧二年(895)設置乾州,天復元年(901)撤銷,天祐年間李茂貞復設,北宋熙寧五年(924)又撤,政和七年(1117)再設,八年改名醴州,金天德三年(1151)復名乾州,民國2年(1913)改置乾縣。
南豳州 北魏初設置,故址在永壽縣北部,永熙元年(532)廢;《太平寰宇記》永壽縣條載:“南豳故城,后魏時所筑,在縣北據(jù)山,其東西南三面絕險,實控御之地?!蔽魑捍蠼y(tǒng)十四年(548)復置,故址即今彬縣城,廢帝三年(554)改為豳州。
鼎州 唐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設置,治所設在北魏云陽縣舊址,其地曾出土周鼎,設有古鼎鄉(xiāng),故名鼎州,故址在涇陽縣口鎮(zhèn)南長街村;久視元年(700)八月二十四日撤銷?!稕荜柨h志》載:“舊鼎州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即長街鎮(zhèn)?!?br>泉州 唐武德三年(620)設置,治所在石門縣,故址在淳化縣北20公里卜家鄉(xiāng)城前頭村,貞觀元年(627)撤銷。
豳州、邠州 西魏廢帝三年(554)以南豳州改名,故址即今彬縣城,隋大業(yè)二年(606)撤銷,唐武德元年(618)復置,開元十三年(725)因豳州與幽州字形相近易混,改為邠州,民國二年(1913)二月改為邠縣。
咸陽縣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設置,治所在國都咸陽城,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北聶家溝,西漢改名新城縣;隋開皇九年(589)又將涇陽縣改名咸陽縣,故址即今涇陽縣城,十一年遷治咸陽故城西1.5公里,大業(yè)三年(607)撤銷。唐武德元年(618)復置,寄治鮑橋,旋徙治杜郵亭,故址在今咸陽市東北10公里;明洪武四年(1371)遷治今咸陽市。
長陵縣、長平縣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在咸陽城東長山筑陵,并設置長陵縣,以奉祀陵寢,新莽改名長平,東漢復名長陵,曹魏時撤銷縣制?!短藉居钣洝废剃柨h條載:“長陵故城,在今縣東北四十里。初,漢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戶,其余五陵各五百戶,皆屬太常不隸于郡。去高帝長陵三里,晉省,今廢城存。”《長安志》引《關中記》說:“長陵城有南北西三面,東面無城,陪葬者皆在東?!薄度o黃圖》載:“長陵城,周七里一百八十步,因為殿垣,門西出,及便殿、掖庭、諸宮寺皆在中?!?br>安陵縣、嘉平縣 漢惠帝在長陵西5公里處修建陵墓,取名安陵,并設置安陵縣,以奉陵寢,故址在咸陽市東北15公里韓家灣鄉(xiāng)白廟村附近。新莽改名嘉平,東漢復名安陵,曹魏時撤銷縣制。白廟村古城址猶存,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南至安陵1000米。
平陵縣、廣利縣 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在槐里縣平原鄉(xiāng)修建陵寢,取名平陵,并設置平陵縣,故址在咸陽市西北9公里平陵冢南。新莽改名廣利,東漢復名平陵,曹魏黃初元年(200)改名始平縣?!短藉居钣洝废剃柨h條載:“平陵城,漢平陵縣,屬右扶風,在今縣西北八十里故城是也。昭帝陵在縣北二里?!睗h昭帝陵在今平陵鄉(xiāng)大王村和互助村,東西二冢并列,一為昭帝冢,一為上官皇后冢,平陵縣故址在冢北1000米。
新城縣 漢高帝元年(前206)在咸陽城設置,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北,七年撤銷。
渭城縣、京城縣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設置,仍治咸陽故城中,故址在今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鎮(zhèn)北,新莽改名京城,東漢撤銷。
石安縣 后趙建平二年(331)又在咸陽故城設置石安縣,取名“石趙安泰”之義。前秦皇始二年(352)撤銷縣制,北魏復設,隋開皇三年(583)廢入咸陽縣。
靈武縣 亦作零武,前秦設置,西魏撤銷,故址在咸陽市渭城區(qū)東部?!蹲x史方輿紀要》咸陽條載:“零武城,在縣東,本零武鄉(xiāng)。晉建興初,劉曜、趙染逼長安,將軍麴鑒自阿城進救,追曜等,大敗于零武;三年,劉曜等自馮翊轉寇上郡,麴允去黃白城,軍于零武,即靈武也?!?br>斄縣 本為斄邑(亦作邰邑),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永安村,秦孝公設置斄縣,東漢撤銷?!端?jīng)注》載:“渭水又東逕斄縣故城南,舊斄城也,后稷之封邑矣,<詩>所謂'有邰家室’也?!薄都螒c一統(tǒng)志》引《括地志》說:“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因東漢時曾在城內(nèi)設置武功縣),在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庇腊泊鍞脸沁z址北至武功縣武功鎮(zhèn)11公里,南臨渭河,南部已被河水沖毀,文化層很厚,出土周代筒形水道,漢代五角形水道大量秦漢磚瓦殘片,村北1000米處是秦漢墓葬區(qū)。
美陽縣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將美陽縣自今扶風縣法門鎮(zhèn)遷治故斄城,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永安村,北周天和四年(569)遷回舊城。
武功縣 東漢永平八年(65)將武功縣由渭河南遷置故斄城,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永安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銷;北周建德三年(574)在中亭川復置武功縣,故址即今武功縣普集鎮(zhèn)西北20公里的武功鎮(zhèn),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武亭縣,元至元元年(1264)復名武功,1958年12月撤銷縣制,1960年9月復設,縣治遷駐普集車站,即今武功縣普集鎮(zhèn)。
武亭縣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以武功縣改名,元至元元年(1264)復名武功縣,故址即今武功縣武功鎮(zhèn)。
扶風縣、東扶風鎮(zhèn) 唐武德三年(620)分興平縣西部設立扶風縣,故址在武功縣普集鎮(zhèn)東北10公里,今名長寧鎮(zhèn);貞觀元年(627)撤銷縣制,金朝設立長寧鎮(zhèn),明代改為長寧驛,清代復設長寧鎮(zhèn),俗稱東扶鳳鎮(zhèn)。《讀史方輿紀要》武功縣條載:“長寧驛,在縣東三十五里,俗曰東扶風鎮(zhèn),軍站也。”
廢邱縣 秦代在犬邱故城設置,故址在興平縣東南5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西漢改設槐里縣?!秶Z》載:“秦仲之子莊公,伐西戎復其地,為西垂大夫者也,以此地久廢于戎,故曰廢邱?!背h之際,項羽封章邯為雍王,都廢邱,即此。
槐里縣、槐治縣 漢高祖二年(前205)六月以廢邱縣改置,故址在興平縣東南5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新莽改名槐治,東漢復名槐里,北周明帝元年(557)撤銷縣制?!堕L安志》興平縣條載:“槐里故城,即犬邱城,在縣東南十里,周十二里,崇二丈五尺,晉太康中始平也。其城繞帶防陸,舊渠尚存,即<漢書>所謂槐里環(huán)堤者也。”
始平縣 曹魏黃初元年(220)以平陵縣改名,故址在咸陽市西北9公里平陵冢南,前秦遷治茂陵城,故址在興平縣東北10公里道張村;北魏永安元年(528)遷治文學城,故址在興平縣東北7.5公里固顯村,固顯即故縣之訛;西魏恭帝元年(554)又遷到今興平縣東北12.5公里竇馬村附近;北周明帝元年(557)遷治槐里縣城,故址在興平縣東南5公里阜寨村與南佐村之間,大象二年(580)再遷到文學城;隋大業(yè)九年(613)遷到今興平縣城,唐景龍二年(708)二月一日改名金城縣,遷治馬嵬城。
茂陵縣、宣城縣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縣茂鄉(xiāng)修建陵寢,取名茂陵,遷關東豪族6.1萬戶,設置茂陵邑,宣帝時改設茂陵縣,故址在興平縣東北10公里道張村,新莽改名宣城,東漢復名茂陵,曹魏黃初元年(220)撤銷縣制。
金城縣 唐景龍二年(708)中宗李顯送金城公主入藏和蕃,在馬嵬城相別,因改始平縣為金城縣,遷治馬嵬城,故址在興平縣馬嵬鎮(zhèn),至德二年(757)改名興平縣,遷治今興平縣城。
興平縣 唐至德二年(757)十月將金城縣改名興平縣,縣治遷回始平城,即今興平縣城。
好畤縣 戰(zhàn)國時秦置,故址在乾縣東5公里好畤村,歷兩漢,到曹魏時撤銷。公元前206年劉邦進攻雍王章邯,雙方戰(zhàn)于好畤;建武二年(26)封耿弇為好畤侯,均其地。西晉元康年間(291—299)在好畤故城東南復設縣制,故址在乾縣好畤村東南1000米,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銷。隋開皇十八年(598)又將漠西縣改名好畤縣,大業(yè)三年(607)并入上宜縣,故址在乾縣西北3.5公里漠河西岸。唐武德二年(619)二月五日又在隋太子莊陵城復設好畤縣,貞觀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撤銷縣制,故址在乾縣西北3公里,《長安志》說唐武德二年復置好畤縣于漠谷東南,在奉天縣西北6里。貞觀二十一年(647)七月復設上宜縣,十一月三日改名好畤縣,故址在永壽縣店頭鎮(zhèn)東北10公里好畤河村,元至元五年(1268)撤銷縣制。《元和郡縣志》載:“好畤縣,東南至京兆府一百八十里,唐武德二年分醴泉縣置,因漢舊名,貞觀二十一年移于廢上宜縣,今縣理是也?!薄短藉居钣洝非輻l載:“好畤縣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又云“貞觀二十一年移于廢上宜縣”。從《元和郡縣志》和《太平寰宇記》所載的好畤縣,從道里和山川地勢可知,即今永壽縣好畤河村,而非舊上宜縣;也就說,貞觀二十一年七月復設上宜縣時,縣治就在今好畤河村,而非原上宜縣城。
好邑縣 新莽以好畤縣改名,故址在乾縣東5公里好畤村,東漢復名好畤縣。
漠西縣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好畤縣西部設置,故址在乾縣西北3.5公里漠河之西,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好畤縣。
奉天縣 唐文明元年(684)設置,以奉乾陵,故址即今乾縣城,元至元元年(1264)撤銷。
廣壽縣 西魏大統(tǒng)十四年(548)設置,故址在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北25公里,今名永壽坊,屬渠子鄉(xiāng),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名永壽縣。
永壽縣 北周大象元年(579)以廣壽縣改名,故址在今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北25公里永壽坊,隋開皇四年(584)撤銷縣制,唐武德二年(619)復設,四年遷治義豐堆,故址在今永壽縣故縣村北5公里;貞觀二年(628)遷到義豐堆南,即今故縣村,在監(jiān)軍鎮(zhèn)西北5公里,屬蒿店鄉(xiāng);興元元年(784)又遷治順義店,故址在今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西北2.5公里永壽村;元至元十五年(1278)再遷治麻亭,故址在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西北16公里,今名永平鎮(zhèn),民國19年(1930)三月遷到監(jiān)軍鎮(zhèn),即今永壽縣城。
上宜縣 隋開皇十七年(579)設置,故址在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西10公里,今名上宜村,屬甘井鄉(xiāng),唐貞觀八年(634)撤銷。
溫秀縣 唐武德元年(618)設置,故址在永壽縣監(jiān)軍鎮(zhèn)東北27.5公里竇家鄉(xiāng)店子頭,貞觀元年(627)撤銷。《讀史方輿紀要》永壽縣條載;“溫秀城,在縣東南,接醴泉縣界,其地有溫宿嶺,溫宿國人內(nèi)附,田牧于此,因名?!泵饔缐劭h治在今永平鎮(zhèn),故《讀史方輿紀要》言溫秀城在縣東南。
谷口縣、谷喙縣 秦置谷口縣,故址在禮泉縣北屯鎮(zhèn)附近,新莽改名谷喙,東漢撤銷?!稇?zhàn)國策·秦策》說秦國“北有甘泉,谷口”即此。漢文帝六年(前174)淮南王長遣其黨陰謀以車輦40乘,在谷口造反;東漢建武二年(26)赤眉軍轉戰(zhàn)關中,在谷口曾與漢中王劉嘉發(fā)生激戰(zhàn)?!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氛x引《括地志》說:“谷口故城,在雍州醴泉縣東北四十里,漢谷口縣也?!薄独ǖ刂尽肥翘拼髌?,唐代醴泉縣城在今禮泉縣東北5公里,舊名泔北鎮(zhèn),在今石扶坡東,其東40里即今北屯鎮(zhèn),鎮(zhèn)北7公里即谷口,當九嵕山之東,仲山之西,涇河出山之處,古代亦稱寒門。鎮(zhèn)旁古城遺址猶存,當為谷口縣舊址。
寧夷縣 北魏太延元年(435)設置,故址在禮泉縣北7.5公里古縣村,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醴泉縣。
醴泉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以寧夷縣改名,故址在今禮泉縣北7.5公里古縣村,唐武德年間(618—626)撤銷,貞觀十年(636)復置,此后1400多年,醴泉縣曾遷治幾次。今禮泉縣東南15公里有新城村,屬駿馬鄉(xiāng),該村原名舊縣村;今禮泉縣東15公里有王家村、彭家村,屬西張堡鄉(xiāng),這兩個村原為一個村,舊名故縣村;另外,據(jù)《醴泉縣志》說,今縣城東北5公里舊名泔北鎮(zhèn),是唐縣城?!对涂たh志》載:“醴泉縣東南至京兆府一百二十里”,《太平寰宇記》載:“醴泉縣……在西安府西北一百二十里”,《元豐九域志》載:“醴泉縣在京兆府西北七十里”,《長安志》載:“醴泉,東南至京兆府九十里”。京兆府即今西安城,按《太平寰宇記》和《元和郡縣志》所載醴泉縣至西安城的里程,所指的醴泉縣城就是縣志所說的泔北鎮(zhèn),今名泔北村,屬趙鎮(zhèn)鄉(xiāng);《元豐九域志》、《長安志》所載的縣址與《太平寰宇記》不同,大抵可以這樣說,在宋太平興國年以后,元豐年以前,縣城曾遷徙過。駿馬鄉(xiāng)的舊縣村與張堡鄉(xiāng)的故縣村南北對峙,相距約5公里,故縣村可能是《長安志》所說的醴泉縣,舊縣村可能是《元豐九域志》所說的醴泉縣。今禮泉縣城是明洪武二年(1369)遷來的。
甘泉縣 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分寧夷縣地設置,因甘泉山得名,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銷。今禮泉縣北石潭鄉(xiāng),地處渭北黃土臺原,最北部有石泉村,石泉即甘泉,甘泉縣故址當在附近。
新畤縣 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分寧夷縣地設置,故址在禮泉縣南5公里新畤坊,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銷。
涇陽縣 戰(zhàn)國時秦國設置,故址在今涇陽縣西北1000米,漢惠帝四年(前191)改為池陽縣;前秦皇始二年(352)復置,故址在今涇陽縣東南15公里故縣村;隋開皇三年(583)遷到今縣城,九年改名咸陽縣,十一年咸陽縣遷治咸陽故城西1.5公里,于此仍設涇陽縣?!稕荜柨h志》載:“縣東南三十里有故縣村,即故涇陽縣治也?!?br>池陽縣 漢惠帝四年(前191)以涇陽縣改名,故址在今涇陽縣西北1000米,前秦皇始三年(353)孔持起兵池陽,被苻雄消滅;后秦永和元年(416)赫連勃勃遣兄子提南侵池陽,被姚裕擊??;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傅弘之破赫連璝于池陽,均指此。北魏初,移治今涇陽縣城,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銷縣制。唐武德四年(621)又以三原縣改名,故址在今三原縣北清水谷南故任城,六年遷治清水谷改名華池縣。貞觀元年(627)又以云陽縣改名,故址在今涇陽縣云陽鎮(zhèn)東,八年復稱云陽縣?!对涂たh志》載:“涇陽縣,本秦舊縣,漢屬安定郡,惠帝改置池陽縣,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陽,故曰池陽?!薄蹲x史方輿紀要》三原縣條載:“池陽城,在縣西北二十里”,《水經(jīng)注》載:“鄭渠東逕嶻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彼啤对涂たh志》說法較確,《讀史方輿紀要》所說的池陽縣故城可能是唐武德四年以三原縣改名池陽縣的治地,即放任城,非兩漢魏晉池陽縣城。
華池縣 北周設置,故址在三原縣北20公里陵前鄉(xiāng),隋開皇三年(583)撤銷;唐武德六年(623)又將池陽縣改名華池縣,故址在今三原縣西北15.5公里清水谷,貞觀元年(627)改名三原縣。
云陽縣 戰(zhàn)國晚期,秦國設置,故址在淳化縣北20公里卜家鄉(xiāng)城前頭村北,城墻基址尚存,夯層清晰可見,其東涼武帝村,即甘泉宮(秦稱林光宮)遺址。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派遣蒙恬監(jiān)修直道,自九原(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西北)至于云陽,既而又徙五萬家于云陽;東漢建武二年(26)赤眉軍自隴坂乘勝東進,遂克長安城,鄧艾棄城奔云陽,均指此?!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正義引《括地志》說:“云陽城,在雍州云陽縣(指唐云陽縣,即今涇陽縣云陽鎮(zhèn))北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宮在焉?!辈芪簳r縣廢,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復設云陽縣,故址在今涇陽縣口鎮(zhèn)之南的長街村;唐武德三年(620)遷治水衡城,故址在今涇陽縣云陽鎮(zhèn),貞觀元年(627)遷回舊城(指長街村),八年復治水衡城,元至元元年(1264)降為鎮(zhèn),并入涇陽縣?!短茣份d:“武德三年移云陽于南十五里水衡城”,《涇陽縣志》載:“云陽故城,在縣北三十里,云陽鎮(zhèn)東有舊城址。”
三原縣 前秦皇始二年(352)在嶻嶭山北設置三原護軍,北魏始光元年(424)改設三原縣,故址在淳化縣東20公里固賢村,固賢即故縣之訛,永安元年(528)遷治清水谷,故址在今三原縣西北15.5公里;唐武德四年(621)又遷治清水谷南故任城,改名池陽縣,而在嶻嶭山北舊城另設三原縣,貞觀元年(627)撤銷,又把華池縣改名三原縣,故址在今三原縣西北15.5公里清水谷,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治龍橋鎮(zhèn),即今縣城。
云陵縣 西漢始元二年(前85)設置,故址在淳化縣北15公里,今名古城村,屬鐵王鄉(xiāng),元始四年(4)撤銷?!度赜洝份d:“鉤弋夫人居甘泉宮,三年不返,遂葬之,名曰思合墓。昭帝即位,追尊為皇太后,發(fā)卒二萬人,起云陵,邑三千戶。”經(jīng)實地考查,云陵縣故址在云陵冢西北300米處,墻基尚存,殘高1米,遍地散布漢代殘磚碎瓦。
石門縣 唐武德元年(618)分云陽縣北部設置,故址在淳化縣北20公里卜家鄉(xiāng)城前頭村,即漢云陽縣故址,其北即石門山,貞觀元年(627)改名云陽縣。
淳耀縣 1935年10月,陜甘邊蘇維埃政府設置,以淳化、耀縣各一字為名,舊址在淳化縣南村鄉(xiāng)安社村,1940年上半年遷治桃渠原,今屬淳化縣秦河鄉(xiāng),1943年4月遷往耀縣廟灣鎮(zhèn)。
栒邑縣、邠邑縣 戰(zhàn)國晚期,秦國設置栒邑縣,故址在今旬邑縣職田鎮(zhèn),西晉改名栒邑縣,東晉末縣廢。民國三年(1914)元月將三水縣改名栒邑縣,故址即今旬邑縣城。西漢初,酈商破章邯部將周類,駐軍于栒邑;東漢建武六年(30)隗囂反,打敗諸將于隴坂,光武帝遣耿弇駐軍于漆,祭遵駐軍于汧,馮異駐軍于栒邑;馮異軍未至,隗囂便乘勝發(fā)兵直下隴坂,遣其將巡行奪取栒邑,馮異急領兵迎戰(zhàn),說:“賊若得栒邑,三輔動搖矣”,均指職田故城,《太平寰宇記》三水縣條載:“栒邑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漢栒邑縣?!薄度h志》載:“栒邑城,在邑東二十五里舊三水縣,即今職田鎮(zhèn)是。”
三水縣 漢代三水縣設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同心縣境內(nèi),后廢;北魏太延二年(436)在漢栒邑縣舊地復置,故址在今旬邑縣西14公里,西魏大統(tǒng)十四年(548)曾遷治白馬堡,故址在彬縣西7.5公里。唐大歷年間吐蕃燒毀縣城,縣治遷到隴堡上,元和十五年(820)遷回隴堡下舊城,元至元七年(1270)撤銷縣制,明成化十三年(1477)復設,民國3年(1914)元月改名栒邑縣。《元和郡縣志》載:“三水縣,緊,西南至(邠)州六十里,……后魏于今縣理西二十八里重置三水縣,取漢舊名,屬新平?!薄短藉居钣洝份d:“后魏初于今理西二十八里置三水縣,復漢舊名,屬新平郡。大統(tǒng)十四年移縣于今邠州西三里新平故郡城,大業(yè)元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元和十二年移縣于隴堡下舊城。初、大歷中,吐蕃焚縣城,又移堡上,后人民不便,為邠帥郭釗所請,復移下之?!薄度h志》載:“隋大業(yè)初,縣自邠州西十五里移于今縣北十五里半川府后之隴川堡,唐廣德元年(763)移縣東北三十里職田鎮(zhèn),元和四年復移隴川堡舊治?!比h治遷徙數(shù)次,說法不一,故一并錄存。
高平縣 西漢高平縣設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縣境,北魏遷設漢栒邑縣舊地,故址在今旬邑縣東部,北周撤銷縣制。
爰得縣 西漢爰得縣設在今甘肅省涇川縣東南,北魏遷設在漢栒邑縣舊日地,北周撤銷,故址在今旬邑縣西北部底廟鄉(xiāng)境內(nèi),明清設有爰得里。
永紅縣 1934年10月,中共陜甘邊特委設置,1937年5月撤銷,故址在旬邑縣底廟鄉(xiāng)郭村,北距寧縣舊城2公里。
新正縣 1934年10月,中共陜甘邊特委設置,故址在旬邑縣職田鎮(zhèn)東馬家堡,1940年遷治看花宮,今屬湫坡頭鄉(xiāng),1941年遷治楊坡頭,今屬后掌鄉(xiāng),在旬邑縣東北20公里,1949年7月撤銷。
馬欄縣 1949年5月,陜甘寧邊區(qū)設置,縣政府駐馬欄鎮(zhèn),在旬邑縣東北35公里,1949年9月撤銷。
漆縣、漆治縣 戰(zhàn)國時秦置漆縣,故址在彬縣西,新莽改名漆治,東漢復名漆縣,前秦改名新平縣。
新平縣 前秦以漆縣改名,后秦以后廢,故址在彬縣城西;隋開皇四年(584)又將白土縣改名新平縣,故址即今彬縣城,明洪武三年(1370)撤銷。
白土縣 北魏皇興二年(468)在陳陽原上設置,故址在彬縣西南10公里,今名白土村,屬水口鄉(xiāng),隋開皇三年(583)遷入邠州城,即今彬縣城。
陰槃縣、東陰槃縣 西漢設置陰槃縣,故址在長武縣西北13公里,今名營盤村,屬甘肅省涇川縣窯店鄉(xiāng)。營盤即陰槃之音訛,東漢靈帝末年匈奴內(nèi)侵,寄治新豐縣,此城遂廢。北魏熙平二年(517)復設縣制,故址在今長武縣城,因在今甘肅平?jīng)鍪袞|南部已設有陰槃縣,故取名東陰槃縣,西魏廢帝元年(552)改名宜祿縣。
宜祿縣 西魏廢帝元年(552)以東陰槃縣改名,故址即今長武縣城,北周保定三年(563)撤銷,唐貞觀二年(628)復置,元至元七年(1270)撤銷,明洪武年間設置宜祿鎮(zhèn)巡檢司,萬歷十一年(1538)三月改設長武縣。唐大歷八年(773)白孝德在宜祿打敗吐蕃,即此。
淺水縣 西漢淺水縣設在今黃陵縣境內(nèi),東漢廢。北魏遷設于陰槃縣舊地,故址在長武縣北2.5公里,今名淺水村,為地掌鄉(xiāng)駐地,西魏大統(tǒng)十四年(548)撤銷?!短藉居钣洝芬说摽h條載:“廢淺水縣,在縣北五里,后魏大統(tǒng)十四年廢。”
撫夷護軍 曹魏設置,治所在云陽縣故城,在淳化縣北20公里卜家鄉(xiāng)城前頭村,西晉廢,前趙復設,北魏撤銷。
智慤寨 故址在涇陽縣西北22.5公里西成原上,北臨冶峪河。唐中和年間(881—885)曹智慤為抗拒黃巢農(nóng)民起義軍構筑,故名。
溫韜寨 故址在涇陽縣西北35公里百頃原上,五代梁開平年間(907—911)溫韜構筑。
劉回堡 故址在興平縣東南。《晉書·赫連勃勃載記》載:“義熙十三年劉裕入長安,以沈田子為始平太守,及裕還,勃勃遣子璝向長安,至渭陽,田之將兵拒之,畏其眾盛,退屯劉回堡”,即此。
黃洛堡 故址在三原縣東北。前秦壽光三年(357)姚襄自古城進據(jù)黃洛,苻生遣黃眉等迎擊,假裝敗走,姚襄追趕到三原,黃眉等前后夾擊,姚襄敗死,即此。
和寧堡 故址在三原縣北。姚秦初,馮翊太守蘭犢率兵自頻陽進據(jù)和寧,即此。
胡空堡 故址在彬縣西北40公里永樂鎮(zhèn)。前秦末,將軍胡空筑壘自守,故名。太初二年(387)苻登自瓦亭進駐胡空堡,即此。
徐嵩堡 故址在彬縣西。前秦將軍徐嵩于秦末筑壘自守,故名。
蒿邱堡 故址在彬縣西9公里。唐武德二年(619)設置,貞觀元年(627)廢。堡城東西南三面峻峭,北面筑墻,高二丈。
川云關 故址在咸陽市楊陵區(qū)東南5公里胡家底,東臨漆水河,清代設置,后廢。
大橫關 故址在乾縣西北25公里關頭鎮(zhèn)附近。唐代設置,后廢。
穆陵關 故址在永壽縣永平鎮(zhèn)東南2公里。北魏設置莫營關,后廢。北宋嘉祐四年(1059)又設穆陵關,穆陵概莫營之訛。
石門關 故址在旬邑縣東30公里石門山上。漢武帝時設置,后廢;明代設置石門巡檢司,《邠州志》載:“兩山夾立,勢極高峻,為西北要害,亦曰堯門,漢更名石門,為邠之重鎮(zhèn),漢武于此立關而名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