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方言,應是時下最為需要保護好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為,唯有鄉(xiāng)音不改,才有鄉(xiāng)情不變。
[本文首發(fā)于20230727《南方周末》評論版]
我們粵東北地區(qū)的客家人過年,除夕合家團圓飯必定要有的一樣美食,叫“筍粄”。
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生活小康了,平常日子嘴饞了想吃幾條“筍粄”,隨意找個客家餐館都可吃上,也不用再等什么過年春節(jié)了。
記得過往多年,但凡遇有親友詢問這個美食,為何要叫它“筍粄”?
每一回都是秒答:其實,“筍粄”就是客家人過年的餃子。個中既有客家人的追根溯源,也可追尋客家人的文化傳承。
但“筍粄”兩字若是換作普通話來說,即刻顯得十分生硬,話語中隱含的那種美味也蕩然無存了。
可見,特定的方言,肯定富有特別的文化與特別的意境。
[以下配圖選自南方日報李放影集,謹致謝意]
要說方言的魅力與方言的奧秘,坊間有個故事可謂是最為鼎力的佐證。
那是大約二十年前的酒桌笑談,有珠三角大灣區(qū)的土著好友,當時北上旅行回來,有段時間逢人就要說上數(shù)遍的故事。
他說,有天他們來到一個名叫“吉慶”的山區(qū)小鎮(zhèn),進城大道慣例遇見有個龍門架,看見左右上頭書寫有富有地方特色的迎客楹聯(lián)——
上聯(lián)寫的是“吉慶吉慶越吉越慶”,
下聯(lián)寫的是“慶吉慶吉越慶越吉”,
橫批是“吉慶吉慶”。
大灣區(qū)土著好友每每說到這里,自個就嘎嘎、嘎嘎地笑彎了腰,他說,當時他們幾個結伴同行的,剛讀幾下就快要笑掉大牙了。因為,他們用一口純正的粵語方言來讀讀,原本喜慶迎客的楹聯(lián),竟然演繹的完全是另外一種意思與意境,假如你會粵語,都懂得。
[南方周末20230720報道《米蘭·昆德拉的文學遺產是什么》截圖]
新近南方周末有報道《米蘭·昆德拉的文學遺產是什么》,里面提到有浙大教授許鈞談到(捷克作家)昆德拉的法語寫作時,對南周記者如是說,“語言應該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故鄉(xiāng)最親密的接觸。”
時下環(huán)顧左右卻多有遺憾,緣于類似廣州人不會說廣州話(粵語)、客家人(仔囡)不會說客家話等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近些年身邊亦有資深教育人士為此憂心忡忡。
因為,方言,今時今日實在是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珍貴更要保護的遺產文化,一旦缺乏傳承,日漸式微之后的結果無疑就是消亡。
國家推廣普通話既重要也必要,但是南腔北調的方言不宜丟也不能丟,兩者之間并無矛盾,亦是大千世界百花齊放的內在需求與外在需要。
對此,一代又一代新(加坡)馬(來西亞)客家華人的習慣做法,十分值得學習值得借鑒。
據(jù)說,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客家華人家庭,他們做家長的從小就會要求孩子,在校(在外)講官方語言,回家則要講家鄉(xiāng)方言。
如是傳承下來,新(加坡)馬(來西亞)客家華人才有了今天的鄉(xiāng)音不改與鄉(xiāng)情不變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