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的苦,是人生必經(jīng)之苦,沒有人可以逃脫。
而其余的苦,往往是人心里的苦。
執(zhí)念太深,不肯放過自己,才會讓心負重太多。
亞里士多德說:“沒有誰能折磨一個人,除了他自己?!?/span>
人若想真正獲得快樂,唯有放過自己。
凡事不強求,盡力就好成長,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認識并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過程。
小時候,我們總是雄心壯志,堅信自己生而不凡。
可細細想來,這一路奔波,又有多少事遂了心愿。
越長大越明白,很多事情,并不總是朝我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努力可能沒有收獲,事情也總難做到完美。
倘若強求結果,只會讓自己深陷痛苦漩渦,難以自拔。
但是,不強求并非不作為,而是竭盡全力地努力,然后保持一顆平常心。
正如有句話所說的:
“如果盡力地去爭取了,即使沒有成功,也會擁有堅韌的鎧甲,不再輕易懼怕未來的風雨?!?/span>
生活向來不易,或許我們拼盡全力,才能過上普通的日子。
但那又怎樣呢?盡力了,便是生活的強者。
往后,學著放松一點,別對自己那么苛刻。
可以追求偉大,也要坦然接受平凡。
凡事盡力就好,然后順其自然。
人這一生,會遇見成千上萬的人,大部分是過客,知心者寥寥。
你不可能和每一個人成為朋友,也不會被所有人喜歡。
費力迎合別人的期待,會讓自己活得很辛苦。
活得清醒的人,早已學會,只關注自己的感受。
三觀不同的人,不必費力迎合,聊不到一起,就主動遠離;
不喜歡做的事,不必違心去做,該拒絕就拒絕,該翻臉就翻臉;
他人的求助,不想幫的,可以不幫,幫不了的,也不必愧疚。
人生不過幾十年,過好自己的生活,遠比滿足他人的期待重要。
就像房琪說的:
“我們終其一生,不是為了滿足每一個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頻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活,有緣的人自會被你吸引,被篩掉的人,本也不必成為朋友。
往后,緣分不強求,朋友不強留。
做好自己,然后親疏隨緣,愛恨隨意。
過往別糾結,當下即好
季羨林先生說:
“人生在世要想得開,如果不能'忘’,那么痛苦就會時時刻刻都新鮮生動?!?/span>
人這一生,總有大大小小的遺憾。
有的人揪著過去不放,任自己在痛苦中沉淪;
有的人則選擇放下過去,只抓住當下的時光。
其實很多時候,過不去的不是事,而是自己的心。
生命的車輪向前,再難的事都會結束,只看自己的心如何選擇。
倘若放不下內心執(zhí)念,一味糾結于過去,反而會誤了當下的幸福。
打碎的杯子,再難過也無法修復。
與其埋怨悔恨,不如歡歡喜喜去買一只新的。
不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糾結,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畢竟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懊惱悔恨也好,捶胸頓足也罷,除了徒增悲傷之外,于事無補。
把時間浪費在自怨自艾中,是對生命的無端消耗。
不如把遺憾打包封存,用積極的心態(tài)過好當下的生活。
往后,學會和過去告別,不要回頭看。
放下過去的痛,才能解脫自己的心。
《菜根譚》里有句話說得好: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span>
人生在世,知足才能常樂,心寬才能從容。
這世間,沒有永恒的得到,也沒有一味的失去。
在得與失中反復較勁,不過是給自己徒增煩惱。
況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眼前的得到,也許埋下了未知的風險。
當下的失去,或許攢下了未來的福氣。
一時的得與失,實在不必過于放在心上。
以平常心對待,生活方能豁達坦然。
世間浮華皆如夢,淡看浮云是福人。
人的福氣,從不在別處,只在自己的心境。
糾纏于眼前的得失,又怎能擁抱前方的風景?
生活不總是盡如人意,所謂人生,也不過是一半得到,一半失去。
得到的,好好珍惜,不辜負生命的饋贈;
失去的,也別惋惜,它不過是給未來的美好,留出了一席之地。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才無愧于此生。
往后,看淡得失,知足常樂。
心若無掛礙,時時是晴天。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道:“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span>
煩惱是自尋的,快樂也是自己給的。
人生最好的治愈,就是放過自己,學會釋然。
平凡的自己,坦然接納;緣分的去留,順其自然;
過往的遺憾,打包封存;一時的得失,不必計較。
放過自己,人生才得以歡愉。
點亮【在看】,余生且漫長,愿你放過自己,活得自在。
#猜你想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