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性有的是植物先天具有的被動抗病性。也有因病原物侵染而引發(fā)的主動抗病性??共C制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生化方面的抗性。
植物固有的抗病機制是指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結構和化學物質在病原物侵染時形成的結構抗性和化學抗性。如植物的表皮毛不利于形成水滴,也不利于真菌孢子接觸植物組織:角質層厚不利于病原菌侵入;植物表面氣孔的密度、大小、構造及開閉習性等常成為抗侵入的重要因素;皮孔、水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態(tài)和結構特性也與抗侵入有關;木栓層是植物塊莖、根和莖等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屏障;植物體內的某些酚類、單寧和蛋白質可抑制病原菌分泌的水解酶。
主動抗病性是指在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寄主植物會從組織結構、細胞結構、生理生化方面表現(xiàn)出主動的防御反應。如病原物的侵染常引起侵染點周圍細胞的木質化和木栓化;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的刺激產(chǎn)生植物保衛(wèi)素,對病原菌的毒性強,可抑制病原菌生長:過敏性反,應是在侵染點周圍的少數(shù)寄主細胞迅速死亡,抑制了專性寄生病原物的擴展。
獲得抗病性是指對植物預先接種某種微生物或進行化學、物理因子的處理后產(chǎn)生的抗病性。如病毒近緣株系間的“交互保護作用”,當寄主植物接種弱毒株系后,再感染強毒株系,寄主對強毒株系表現(xiàn)出抗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