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利于庫存控制、數量與時間決策,我們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在直接采購(用于產品或提供給消費者的售后服務)和間接采購(通過程序或管理系統(tǒng)內部消費)間存在一個根本的區(qū)別。有以需求種類為依據劃分的,如能源、原材料、零部件、MRO物品、轉賣物品、包裝、服務、工具、生產資料等。
第二種分類方法則根據采購頻率劃分采購需求。有些物項(往往是資本性物質)的采購非常罕見,而有些則重復發(fā)生。關于采購數量的許多規(guī)則都適用于重復性采購,而對于非經常性采購,決策標準則五花八門。
第三種分類方法依據是采購是否用于補充庫存。一般而言,多數庫存物項都屬于重復性購買,而對它們的過量購買與非重復性過量采購的后果大為不同。
第四種分類方法是基于采購物品的物理或化學特性。它們也許是液體、固體或氣體。有些可能非常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易腐爛(甚至危險),因此,在處理,儲存條件與采購數量規(guī)則方面,與穩(wěn)定的、安全的物料很不一樣。同樣地,包裝物料以及包裝規(guī)格、形狀等也將影響采購者的儲存能力和采購數量的需求。
第五種方法是以運輸類型為分類依據。采購方用自己的卡車近距離運輸的物項可以較小批量地購買,而那些通過運輸業(yè)者或海運進行遠距離運輸的物品則應以較大批量購買。
最后一種方法是基于貨幣價值的ABC分類。在19世紀,意大利人帕累托注意到,無論哪個國家,都是小部分人控制著大部分的財富。這一觀察導出的帕累托曲線適用性極強。比如說,在物料管理中,帕累托曲線反映采購物項、供應商數量、庫存持有物項以及其他許多方面。帕累托曲線也叫做“80-20規(guī)則”,更多時候,人們稱它為ABC分析法。由它劃分出的A,B,C三類如下所示:
類別 | 占總采購數的百分比(%) | 占總采購金額的百分比(%) |
物項A | 10 | 70-80 |
物項B | 10-20 | 10-15 |
物項C | 70-80 | 10-20 |
百分比數因組織不同而各異,有些組織還可能使用更多層次的劃分。在物料管理方面,這種分類原則十分有效,因為它使管理部門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最影響收益的方面。我們來看看一家年總采購額為3040萬美元的制造商進行的細目分類,如下所示:
項目數 | 項目百分比(%) | 年采購額(美元) | 年采購額百分比(%) | 類別 |
1095 | 10 | 21600000 | 71.1 | A |
2168 | 19.9 | 5900000 | 19.4 | B |
1660 | 70.1 | 2900000 | 9.5 | C |
10923 | 100 | 3040000 | 100 | |
類別 | 單位價值 | 年總量 | 年總價值 |
A | 高 | 高 | 高 |
A | 中 | 高 | 高 |
A | 低 | 很高 | 高 |
B | 高 | 低 | 中 |
B | 中 | 中 | 中 |
B | 低 | 高 | 中 |
C | 中 | 低 | 低 |
C | 低 | 中 | 低 |
C | 低 | 低 | 低 |
供應管理人員怎樣利用這一分類呢?他們應該在物項A、B上耗費比C多得多的時間與精力。由于保證供應及其有效性對三類物項同等重要,通常,人們便采用持有庫存、將大量需求集中于一個或少數幾個供應商、無庫存采購協(xié)議或系統(tǒng)合同、獲得各類卡片、與最終用戶訂立交易責任、復查不常用物項等手段來管理物項C。這些技術牽扯的管理精力不多(對多數物項而言),減少了日常書面工作,還維持了較高的服務范圍。物項A在財務方面特別關鍵,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對其通常都是小批量持有、小持量訂貨、并且還經常檢查。物項B介于物質A、C之間,非常適用于系統(tǒng)方法,只是檢查次數無須像物項A那樣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B類或C類物項由于其特性、易腐性或其他因素,需要給予與物項A類相同的關注。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