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魯迅先生誕辰135周年紀念日。除了魯迅故里和專門研究他的人之外,再少聽到有人談起他。房價高漲的今天我們都沉醉在中國夢中無法自拔,倒不如看看《阿Q正傳》,反思下自己,琢磨下社會,展望下未來。
改編名著,是最痛苦的事了。作品太過著名,書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內容太過熟悉,電影改編者很難擺脫其框架。步子大了會有人說胡搞杜撰不尊重原著,步子小了又會有人說因循守舊不夠創(chuàng)新,反正讀者總會有話說,嚴于待人,寬以律己的中國人尤其如此。
魯迅的作品有著一貫的風格,往祖墳上剖把中國人的不堪都拆開了曬太陽基本沒錯。但是這又不可以,因為我們是諱疾忌醫(yī)的,是好了傷疤忘記疼的,是家丑不可外揚的。所以既要保持魯迅作品的先鋒意識,又要很好拿捏鞭辟入里的度,這就為難創(chuàng)作者了。
《阿Q正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時創(chuàng)作者的人文關懷和自身素養(yǎng)。1926年出生的導演范岑,早年在上海演話劇,1946年到英屬香港投身電影界,做演員,做副導演。因此對場景布置,演員表演,氛圍營造等都有其獨到之處。1951年之后,在吳祖光導演身邊擔任副導演,更積累了大量的拍攝經驗。技藝水平和良好的教育使得他有著非同一般的匠人風骨。
在拍攝《阿Q正傳》之前,他曾拍攝過另一部根據魯迅先生小說《祝?!犯木幍碾娪啊断榱稚?。文革動蕩,物是人非,社會的不安定使得影片基調,與魯迅筆下那個人吃人的歲月出奇的吻合。1981年拍攝《阿Q正傳》,恰是撥亂反正的檔口,整個社會對剛剛過去的陰霾記憶猶新,深刻反思之后推出阿Q這一經典人物再合適不過。
阿Q這個人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冠冕堂皇來講,這是我們上學時書本里的人物,這是魯迅先生筆下國人形象的縮影,這是民族落后形象的代表。那平心而論,阿Q就是正在開車的你,正在住豪宅的你,正在政府開會的你,正在電腦前做報表的你,正在飯店吹牛的你,正在車站前想不勞而獲的你。阿Q的滑稽形象,不僅在外表更在內心,我們的滑稽,或許外表看不出來,只有捫心自問才發(fā)現和他并無太大區(qū)別。
影片在紹興拍攝,極好的還原了作品中的水鄉(xiāng)情境。小橋流水,茶館酒肆,弄堂祠堂、販夫走卒,處于新舊交替之際的紹興,或許和每次改朝換代前一樣貌似寧靜祥和,實則暗流滾滾。大家的閑話里,除了小寡婦小尼姑和吃酒耍錢,更多了一重對“革命”的擔憂。過自己的日子,等待老天爺的垂青,生殖繁衍,吃喝無憂,狀元及第,光耀門楣,再循環(huán)往復,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嚴順開先生飾演的阿Q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出生于上海的他,憑借在本片中對角色完美的刻畫榮獲了第6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瑞士第2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金手杖獎。江浙地區(qū)的口音習慣,情緒性格、加之多年的話劇經驗和滑稽戲經驗,使得他與阿Q這一角色成為一個整體。
影片開頭以魯迅先生奮筆疾書為引子,一支香煙,一臺書桌,橫眉冷對,與我們想象中的魯迅高度契合。而頭戴粘帽,身穿坎肩,胡子拉碴玩世不恭的阿Q,猛然間闖入我們的世界,竟好無陌生感。今天的人聰明,會把阿桂(阿Q)解釋為阿跪,可不是?在這個小地方誰都比他高一頭,誰都比他硬氣三分,他不就是阿跪么?好吧,阿跪就阿跪吧。
影片中的他興沖沖去給趙老爺道喜,原本是想攀高枝讓酒店的朋友們高看一眼,萬沒想到換來趙老爺的兩個嘴巴。“你跟別人說你姓趙?你也配姓趙?”那種從上而下的欺凌和兇悍,讓原本還沉浸在“家族喜悅”中的阿Q大為震驚?!拔揖筒荒苄遮w了?原本我不配姓趙?和人家同宗同族就給趙老爺一家丟人了?”挨打了還要給人家賀禮,這種下賤比乞丐且不如。
影片中的阿Q除了吃喝刷錢之外,還是有點小追求的。討個吳媽一樣的老婆傳宗接代,完成自己家的開枝散葉。怎奈時局不穩(wěn),耍錢被坑,被人設計暴打,最后躲進廟里的他第一次顯示出悲憤和對生活的無望。怎么辦?狠狠抽自己倆嘴巴,就當打在別人身上了!解氣!
自電影《英雄》之后,中國電影徹底開啟了大片模式時代。場景要大,規(guī)模要大,框架要大,氣勢要大,哪怕是拍小眾文藝片,都要網紅撲克臉來制造全明星陣容的水鉆班底,香車寶馬,美女豪宅,一個不少。但空框的架子下面卻總缺乏一絲生氣。原因就在于脫離了生活,沒有了細膩?!栋正傳》中處處在小地方著眼,給觀眾更好更真實的觀影體驗。不論是阿Q看吳媽的眼神,還是走路時候被絆一跤的趔趄,那種去掉刻意的自然,都在一點一滴中呈現,而不是被導演刪掉。
在魯迅看來,阿Q總是會想辦法讓自己贏。這種心理上的意淫成功無數次挽救了疲憊于生活的他。誠然,和阿Q一樣的中國人幾千年下來不都是如此么?外頭受氣了回家跟老婆孩子較勁,出了家門誰也不敢惹;見了官老爺自己就覺得矮三分,好容易來個官員慰問就想下跪表示感謝,壓根沒想過是自己納稅人本就身份平等;自己覺得生活壓力大了不敢和奴隸主爭論,只愿意欺負比自己狀況更差的家伙以表示自己的強大;一門心思等著看外人熱鬧,自己貪小便宜慶幸自己的聰明睿智?;实坌帐裁礋o所謂,我們是官是民是毛蟲,都這個德行。
阿Q最光輝的一段算是去城里見過世面,賺了些小錢的日子。親眼見過革命黨員孫悟空被殺,把王胡等人嚇一跳,好不牛氣!就是趙老爺和假洋鬼子見了也要忌憚三分。嚴順開精湛的演技讓這一段與之前的悲催對比強烈,卑微中的驕傲,強打精神的炫耀,骨子里的軟弱,對生活的麻木,都可圈可點。也正是這樣一個精神貧弱,肉體饑渴的家伙,想和吳媽困覺都“未遂”。這樣的男人,實在是由內而外的貧弱。
阿Q之死是全劇的高潮,糊里糊涂被當做是替死鬼的他,五花大綁送去刑場。對自己生活毫無把控的他除了對死的恐懼之外,“革命黨”身份的強加正是他全部人生最大的尷尬。革命黨,革命,剪辮子,咔擦掉腦袋,革命是什么?就是揪斗有錢富戶?革命者就是拿槍造反?革命是革誰的命?為什么要革命?關在黑屋子里還沒睡醒的阿Q是再沒機會見到了。
死之前豪言壯語只能換來看客的一聲叫好,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假革命者如此,或許真革命者也是如此。革命之后換來誰的幸福生活?被記錄在案后人瞻仰下貌似風光,那死者生前的愿景能否實現則不得而知了。當然,阿Q就這么沒了,活著死了都是他,都是阿Q,都是阿跪。即便死了也不配姓趙,只能是給大地化作肥料。
小時候讀書最煩的兩個人,一個孔丘,一個魯迅。不明白他們的文字為啥要刊印成冊還要我們死記硬背。長大了,見識過了,才發(fā)現他們的東西不是用來背誦的,而是用來體會的。坐在電腦前敲字的我,面對中國夢依舊是那個阿Q,除了不想和吳媽困覺,不會捏小尼姑的頭,精神上還真比他強不了多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