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巨人樹身邊過了兩天。這兒沒有旅客,沒有帶著照相機吵鬧的人群,只有一種大教堂式的肅穆。也許是那厚厚的軟樹皮吸收了聲音才造成這寂靜的吧!巨人樹聳立著,直到天頂,看不到地平線。黎明來得很早,直到太陽升得老高,遼遠天空中的羊齒植物般的綠葉才把陽光過濾成金綠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大陽剛過天頂,便是下午了,緊接著黃昏也到了。黃昏帶來一片寂靜的陰影,跟上午一樣,很漫長。
這樣時間變了,平時的早晚劃分也變了。我一向認為黎明和黃昏是安靜的。在這兒,在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靜,鳥兒在蒙號的光影中飛動,在片片陽光里穿梭,像點點火花,卻很少喧嘩。腳下是一片積聚了兩千多年的針葉鋪成的墊子。在這厚實的絨毯上聽不見腳步聲。我在這兒有一種遠離塵世的隱居感。在這兒人們都凝神屏氣不敢說話,深怕驚擾了什么——怕驚擾了什么呢?我從孩提時代起,就覺得樹林里有某種東西在活動——某種我所不理解的東西。這似乎淡忘了的感覺又立即回到我的心里。
夜黑得很深沉,頭頂上只有一小塊灰白和偶然的一顆星星。黑暗里有一種呼吸,因為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靈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覺,在它們深處的知覺里或許能夠彼此交感!我和這類東西(奇怪,我總無法把它們叫作樹)來往了大半輩子了。我從小就赤裸裸地接觸它們。我能懂得它們——它們的強力和古老。但沒有經(jīng)驗的人類到這兒來卻感到不安。他們怕危險,怕被關閉、封鎖起來,怕抵抗不了那過分強大的力。他們害怕,不但因為巨杉的巨大,而且因為它的奇特。怎能不害怕呢?這些樹是早侏羅紀的一個品種的最后的孑遺,那是在遙遠的地質(zhì)年代里,那時巨杉曾蓬勃繁衍在四個大陸之上,人們發(fā)現(xiàn)過白堊紀初期的這種古代植物的化石。它們在第三紀始新世和第三紀中新世曾覆蓋了整個英格蘭、歐洲和美洲。可是冰河來了,巨人樹無可挽回地絕滅了,只有這一片樹林幸存下來。這是個令人目眩神駭?shù)募o念品,紀念著地球洪荒時代的形象。在踏進森林里去時,巨人樹是否提醒了我們:人類在這個古老的世界卜還是乳臭未干、十分稚嫩的,這才使我們不安了呢。毫無疑問,我們死去后,這個活著的世界還要莊嚴地活下去,在這樣的必然性面前,誰還能作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
(選自《外國散文百年精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敬畏自然,這一主題的文章不知已有多少人寫過。但我們讀過的此類文章,大多字面上鋪張揚厲,慷慨激昂;而且大多是從“反面”選材,或血淋淋地展覽物種滅絕的慘狀,或列舉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行徑,或痛陳人類受到自然報復的災難……總之,情緒總有點激動,言辭總有些激憤。相比之下,斯坦貝克的《巨人樹》就顯得平靜和緩多了。而作者之所以寫得如此平靜,實源于其獨特的感受。
“我在巨人樹身邊過了兩天。這兒沒有旅客,沒有帶著照相機吵鬧的人群,只有一種大教堂式的肅穆。”這里“我”與一般“旅客”的分野已可見出——一喜安靜,一好熱鬧?!按蠼烫檬降拿C穆”固然是寫出了古老的杉樹林之寧靜,但也隱含著這樣的感情定位:“我”是把巨人樹當作自然上帝來信仰、來崇拜的,“我”之感受與眾不同。“也許是那厚厚的軟樹皮吸收了聲音才造成這寂靜的吧!”這一句,既是對“寂靜”形成原因的推測,同時也對巨人樹樹皮進行了富有質(zhì)感的描寫。“靜”本來是身處一定空間下的感受,可作者卻通過“時間”來表現(xiàn):“我一向認為黎明和黃昏是安靜的。在這兒,在這座水杉林里,整天都很安靜。”“靜”的時段的延長,又暗與樹的古老相呼應。作者深知“風無形,需以有形體之”的寫作妙訣,故而采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鳥兒在蒙朧的光影中飛動,在片片陽光里穿梭,像點點火花”,這是“動”;“卻很少喧嘩”,這是“靜”,是樂于喧鬧之鳥類因為敬畏肅穆的巨杉林而“自我抑制”表現(xiàn)出來的“靜”。此外,作者還極善于運用“主客兼顧”的描寫法:“腳下是一片積聚了兩千多年的針葉鋪成的墊子。在這厚實的絨毯上聽不見腳步聲。”這是客觀性的描寫?!拔以谶@兒有一種遠離塵世的隱居感?!覐暮⑻釙r代起,就覺得樹林里有某種東西在活動——某種我所不理解的東西。這似乎淡忘了的感覺又立即回到我的心里。”這是主觀性的描寫。
“黑暗里有一種呼吸,因為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靈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覺,在它們深處的知覺里或許能夠彼此交感!”這當然是作者獨特的感受,只有“我”這個“和這類東西來往了大半輩子”的人才有的感覺。這種感覺正源于對巨人樹的深深的敬畏,以致作者自己也感到“奇怪,我總無法把它們叫作樹”。正因為“我從小就赤裸裸地接觸它們”,所以“我能懂得它們——它們的強力和古老。但沒有經(jīng)驗的人類到這兒來卻感到不安”。作者處處表現(xiàn)“我”與一般人的不同,是否意味著否認人類的共同感受呢?恐怕不能這樣機械地理解。其實,在第2段中已有這方面的暗示:“在這兒人們都凝神屏氣不敢說話,深怕驚擾了什么——怕驚擾了什么呢?”不敢說話就是一種本能的敬畏,再看下文,這主要是緣于巨杉林的古老、奇特和神秘。至于“我”所感到的“強力”,大凡稍有地球生物變遷史常識者,都應當同樣感受到。文章最終歸結(jié)到巨人樹對整個人類的提醒:人類還十分稚嫩,大自然的規(guī)律畢竟不是稚嫩的人類所能抵抗和輕易改變的。作者引導我們敬畏自然,主要是從古老的巨人樹給人類昭示的自然偉力人手,讓人們在這個“令人目眩神駭?shù)募o念品”面前悚然自律,而并不羅列人類的諸如濫砍濫伐、濫捕濫殺的非理性行為。文章讓自然的上帝默示其威,這就營造了一種古典的“偉大靜穆”(朱光潛語),于平和中更顯內(nèi)在的力量。
最后順便指出,《巨人樹》在總體構(gòu)思上有兩個特點。一是“由正人反”,由巨杉的強力和古老聯(lián)想列人類的稚嫩渺小。二是“以實生虛”,作者與巨杉裸觸身親,半輩子相伴,感受實在,文中對巨杉古老歷史的介紹也是有科學史可證的;然而巨人樹能夠?qū)θ祟惏l(fā)出“提醒”,卻分明是“理性的務虛”。這里所說的“反”和“虛”,正是文章的落腳點和主旨所在,足見作者撰文并非“隨意寫來”。
珍惜生命
作者:王 蒙
都說電視片《9·18大案紀實》拍得好。我也說好。
里面有一個情節(jié)令我心里“咯噔”一下。首犯劉農(nóng)軍即劉進,在聽到對他的死刑宣判的時候,不但沒有任何恐懼悔恨求饒,反而無所謂地——甚至于可以說是輕蔑地冷冷一笑。
“臉不變色心不跳”,我立即想起了這個熟語。當然,我說的只是最最表面的現(xiàn)象,我并沒有發(fā)昏,我知道這句話是來自偉大的革命烈士江姐,而我現(xiàn)在在熒屏上看到的是窮兇極惡的盜竊文物的犯罪分子。
但是你仍然無法否認罪犯也可以——竟然可以——視死如歸這一客觀事實。不僅是劉進,回想起來,近年來看到的嚴厲打擊犯罪分子、貪污分子,公開宣判處以死刑的電視新聞實在不少,我見過的幾乎全都那么“強硬”、“大膽”得不可理喻。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想這與我們給犯罪分子的人道主義待遇有關。但更可怕的是犯罪分子的輕生。他們不怕死!
有多少殺人犯是為了最最不值得的小事犯下了彌天大罪。許多年來,有因為掄軍帽而殺人的,有為了搶鴿子而殺人的,有因為玩笑話而殺人的,有因為爭酒喝而殺人的……輕生已經(jīng)輕到了不近情理的程度。如果他們能夠“貪生怕死”一些,也許不會犯那么大的罪。
最近看到一個資料,講近年來自殘斷肢的愈來愈多。例如一個青年,請幾個朋友在家喝酒,喝得太多了,他妻子便從桌上撤去了酒瓶,此青年大怒,揮刀一舉斬掉了自己左手的中、無名、小三個手指。
他“勝利”了,因為他自殘的結(jié)果是妻子跪在地上求饒。
這是一股邪氣,一股流氓亡命徒之氣,嗜血之氣,暴徒歹徒亂人亂己亂國之氣,實在危險。試想如果讀者哪一位的鄰居是這種乖戾而又輕生之人,你還能夜里睡上踏實的覺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話很有名,而且很英雄正面。但這話是革命者引用針對反動統(tǒng)治者所講的。如果你志在穩(wěn)定、發(fā)展、建設、改革、開放而不是其他,當然就不能這樣一味宣傳這個不怕死。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畏死求生在正常情況下是理所當然的。對于素質(zhì)極差、很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人來說,以死懼之更是完全必要的。畏死畏刑,這是約束某些人使之受到震懾,不敢以身試法的一個重要因素。殺人者死,犯重罪者死,處而決之的目的除了懲戒罪犯以外,當然是為了“懼”那些潛在的可能犯罪者,這就叫殺雞嚇猴。如果雞愈殺愈多而猴一個也不怕,那可就了不得了。如果刑事犯個個視死如歸,你說可怎么得了?
我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應該呼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不應毀傷。活著,才有幸福,才有希望,才能領略世界的奇妙人間的風光?;睿且磺猩膹娏以竿驼顟B(tài)。珍惜自己的生命與身體,才能珍惜別人的生命與身體。
如果在完全不值得為之去死的事情上動不動就拼命,你還能指望他珍惜什么、負責什么、愛護什么呢?如果人人都沒有責任心、憐憫心、愛惜心,這個國家、這個社會該有多么懸!
長期以來我們偏重于進行勇于犧牲,需要犧牲的教育。我們提的口號有:甘灑熱血寫春秋;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砍頭只當風吹帽;砍頭不要緊等。傳統(tǒng)文化也是非常推崇壯烈犧牲的品德的。一些著名的說法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男兒重義輕七尺等,加上民間還有一些輕生的說法:活著干,死了算;拼一個夠本,拼倆賺一個;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所有這些,匯合起來,變成了一股不怕死,不怕玩命的烈性潮流,濃烈勝過了白干酒。
反過來說,在我們這里,貪生怕死、膽小鬼、懦夫是最最可恥的惡名。死了,似乎很占理,很光榮;活下去,總是理不直氣不壯,見人矮三分。
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可以想象中國士兵會是或已經(jīng)證明是非常勇敢的。但日常生活中動不動就不怕死,用得著嗎?比如說,我們能提以必死的精神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改善企業(yè)管理、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與生活質(zhì)量嗎?我們的與古人的正義口號中,犧牲是有前提的,死是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的。古人是瞧不起“匹夫”之勇的。我們說的“砍頭不要緊”的前提是“只要主義真”。這些偉大的正義的口號當中,當然沒有讓大家無謂地去死,更沒有讓人們?nèi)シ缸?、去蔑視人民法院的死刑的意思?
真理有時多前進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如果我們只是宣傳英雄的死亡與死亡的英雄,即只講死的價值,而不講生的價值、生的意義;如果只講犧牲的必要與偉大,不講犧牲是一種特例,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的,尤其是不講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大道理,不講生命與生活的意義與美好,那么,客觀上會不會形成一種片面的過激的向前多走一步就變成了違背理性的亡命之習氣了呢?
壯烈犧牲的機會與情勢并非隨時可見可遇,那些畢竟是一種非常狀態(tài)。除此而輕言犧牲,輕言赴死,這究竟是希望穩(wěn)定、希望天下太平還是要天下大亂呢?我國有12億人,12億人中有多大比例注定了或確實需要他們?nèi)蚜覡奚哪?如果搞得很多人“民不畏死”的話,這是治國平天下之道還是自亂陣腳呢?
革命烈士的榜樣是堅決要樹的。樹的目的首先是希望大家珍惜革命的成果,包括珍惜你自己在革命勝利基礎上贏得的生命的權(quán)利與生活的希望,珍重你作為一個活人的價值。我們還應該以革命烈士的大公無私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活好自己的一生并使別人也活得更加美好。學習烈士,更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下大力氣剎住乖戾亡命的邪氣,以慰烈士的英靈于九泉。如果某個人一時還沒有烈士的胸懷,你就做個奉公守法,保全自己的老實老百姓吧,那比做一個劉進式的亡命徒要好得多。
(選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
《荊棘鳥》故事梗概
梅吉·克利里出生在新西蘭一個職業(yè)剪羊毛工的家庭里。梅吉有五個哥哥和一對雙胞胎弟弟,父親帕迪每年靠為人幫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母親菲則在家默默承受著繁重家務的重壓,一家人在貧困中艱難度日。
小梅吉9歲的一天,帕迪失業(yè)了。就在全家人為生計而煩惱時,帕迪收到斷絕聯(lián)系幾十年的嫡親姐姐瑪麗·卡森的來信?,旣惐扰恋洗?1歲,年輕時嫁給了富有的邁克爾·卡森,33歲就守了寡,獨生子幼年就夭折了?,旣悡碛腥拇罄麃喿畲蟮牡铝_海達牧場和盈利頗豐的邁克爾公司。孀居幾十年后,就在她65歲的時候,她突然想起了她的弟弟,于是寫信給他,讓他帶著全家到德羅海達,做自己的遺產(chǎn)繼承人。在德羅海達,瑪麗讓弟弟負責管理她的牧場。勤勞的帕迪一家很快適應了這里的生活。盡管被牧場的工作累得疲憊不堪,但由于不用再為找工作和錢發(fā)愁,每個克利里家的成員都很滿足。
剛到牧場,梅吉就認識了拉爾夫。拉爾夫是德羅海達所在教區(qū)的神父,當時28歲。他是一位風度非凡、態(tài)度溫和的人,他優(yōu)雅高貴的相貌和尖銳敏捷的思想深得一直支持教會的瑪麗的喜歡,所以他是瑪麗府上的???。第一次見面,拉爾夫就被梅吉的美麗與可愛深深打動了。他說不清自己為什么那樣喜歡她,于是他便盡可能多地陪伴這位不被任何人重視的小姑娘。而對梅吉來說,她和哥哥們接受的是加爾文教派和禁欲主義的教養(yǎng)。從梅吉上學時起,父親就沒有再讓她像小時候那樣坐在他的腿上,甚至和母親擁抱都不被允許。整個家庭中除了大哥弗蘭克,沒有人認為她是重要的,沒有人過多地向她表露感情,所以弗蘭克是她唯一依戀的人。拉爾夫的關愛正好填補了小梅吉感情生活的空白,所以他便很容易地贏得了她的熱愛。
弗蘭克長到17歲,個子一直很矮,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特敏感的傷痛,也使他養(yǎng)成了執(zhí)拗和極富挑戰(zhàn)性的性格。在學校時他就經(jīng)常打架,打鐵的工作又給了他驚人的臂力,這使他在過去的17年里從未被打敗過。弗蘭克是克利里家唯一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16歲時他曾偷偷地去參軍,結(jié)果被帕迪追了回來;在一次拳擊比賽中,弗蘭克得了冠軍,這一成績又膨脹了他改變命運的愿望。但當他把做拳擊手的想法告訴帕迪時,二人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從惱怒的帕迪口中,弗蘭克得知,原來自己不是帕迪的親生兒子,憤怒的弗蘭克毅然離家出走了。
拉爾夫和梅吉的關系越來越親密,這并未引起別人的注意,因為他們的年齡差距和拉爾夫神父的身份都不容人們多想,但這卻燃起了72歲的瑪麗·卡森的嫉妒之火,因為在內(nèi)心深處瑪麗是一直愛著拉爾夫的,只是年齡和身份使她不能承認和表白。72歲生日來臨之際,強烈的嫉妒心使一向?qū)M的瑪麗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報復拉爾夫。她修改了早已立好的由帕迪繼承遺產(chǎn)的遺囑,把所有財產(chǎn)遺贈給了天主教會,并要求必須由神父拉爾夫管理,然后悄悄地離開了人世?,旣惖淖龇ㄊ估瓲柗蛳萑胍环N兩難的境地:接受遺產(chǎn)管理權(quán)就可以徹底改變命運,可以輕松地進入教會的高層;還有可能當上渴望已久的紅衣大主教。但這樣他將必須終生做神父,而天主教會的神父是不能結(jié)婚的,因此他就不得不放棄梅吉。而如果選擇梅吉,那就意味著放棄遺產(chǎn)的管理權(quán),他將擁有愛情,但將失去改變一生命運的機會。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拉爾夫最終選擇了政治生命。得到遺產(chǎn)后不久,拉爾夫就離開了德羅海達,離開了深深依戀他的梅吉。
拉爾夫離開沒多久,德羅海達發(fā)生了一場大火,帕迪在大火中喪生,梅吉的一位哥哥在找到父親遺體后遭遇野豬襲擊而死。這時拉爾夫回到德羅海達,給梅吉帶來了極大的安慰,但對政治生命的強烈渴望使他又將深情的梅吉推出了懷抱。回到悉尼,依靠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再加上卓越的才華,拉爾夫很快就得到一個重要的職位。然而愛情之火并沒有因距離和時間而熄滅,反而愈燃愈烈,拉爾夫與梅吉被深深的思念煎熬著。
在梅吉極度痛苦之時,盧克——一個容貌酷似拉爾夫、一直幻想著建立自己的農(nóng)場的男人闖入了她的生活。盧克是一個既能干又肯吃苦的工人,與眾不同的是,他有一套討女人喜歡的辦法,而事實上,他并不真正喜歡女人。他不相信愛情,他只看重她們的財產(chǎn)。在他眼里,女人只是他用來創(chuàng)業(yè)的工具。在勾引兩個有錢的女人均未能得逞之后,盧克把目光投到梅吉身上,希望從她那里得到陪嫁的金錢和土地。
善良單純的梅吉對盧克毫無戒心。在盧克的精心安排下,兩人頻繁地參加各種舞會,最后盧克的關懷備至和花言巧語騙取了梅吉的愛情,他們結(jié)了婚?;楹?,盧克馬上就顯露出聚斂財富的本性:他用哄騙的手段剝奪了梅吉對她所有財產(chǎn)的支配權(quán);為了省錢,外出旅行時不給她買臥鋪;為了節(jié)省房租,讓沒度完蜜月的梅吉去做女傭,自己則到外地幫工,臨走時還拿走她所有的零花錢。分別后,他很少去看望新婚的妻子,就是在得知她懷孕甚至難產(chǎn)的消息后,盧克也沒有去看望過她。在梅吉因難產(chǎn)險些喪命的時候,拉爾夫來到她的身邊。他的到來給了梅吉莫大的安慰和力量,她生下了一個女孩兒——賈斯丁。
生產(chǎn)后的梅吉身體越來越不好,最后不得不到附近一個叫馬特洛克的小島上休養(yǎng)。在那個優(yōu)美安靜的小島上,梅吉恢復得很快。在那里,她有足夠的時間反思自己與拉爾夫以及盧克的感情糾葛。最后她終于想通了,盧克和她之間根本沒有愛情,盧克娶她是看上了她的錢,自己嫁給盧克是在找一個拉爾夫的替身。自己和拉爾夫也不可能有結(jié)果,縱然他們彼此相愛,但拉爾夫卻只能屬于他的教會。正當梅吉準備心平氣和地忘掉拉爾夫之時,拉爾夫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他就要到羅馬去見教皇了,他是來向梅吉告別的。面對自己深愛的人,梅吉和拉爾夫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們緊緊地擁在了一起……在這個只有他們兩個人的美麗的小島上,他們度過了幾個令他們終生難忘的日夜。分手后,拉爾夫去了羅馬,不久就當上了澳大利亞的大主教;梅吉帶著賈斯丁回到了德羅海達,回到母親和兄弟們身邊。數(shù)月后,她生下了與拉爾夫愛的結(jié)晶——丹尼。
丹尼一出生,菲就猜出他是拉爾夫的兒子,并從梅吉那里得到證實,交談中她也說出了弗蘭克的秘密。原來弗蘭克是菲和一位當時很有名望的政治家所生,他是個有婦之夫。為了這個她深愛的人,她一生都不肯對任何人說出他的名字。也正因為自己未結(jié)婚就有了孩子,玷污了在新西蘭極有社會地位的家族的門風,才下嫁給了只是一個奶場工人的帕迪。
二戰(zhàn)后的一天,已經(jīng)是紅衣大主教的拉爾夫再次來到德羅海達,他給克利里一家?guī)砹烁ヌm克的消息。原來,30年前,弗蘭克出走后就做了職業(yè)拳擊手,他在26歲時醉酒打死一名工人,被關進監(jiān)獄,現(xiàn)在,他就要被釋放了。已經(jīng)72歲的菲親自接回了她最愛的兒子。監(jiān)獄生活毀滅了弗蘭克心中的夢想,回到德羅海達后,他整天把自己封閉在花坊里,過著靜默的生活。
賈斯丁和丹尼一天天長大?賈斯丁不算漂亮,但她聰明伶俐,說話尖刻,不受約束,甚至不愿接受別人的照顧;丹尼則幾乎具備了拉爾夫所有的優(yōu)點,他溫和坦誠,熱情執(zhí)著。姐弟倆個性差異很大,口味和習慣也有很多分歧,但他們彼此的寬容和尊重卻達到了極致。他們
非常了解對方,在很多地方他們彼此的關系比他們和母親的關系還要密切,他們之間結(jié)成的是一種近于完美的友誼。
丹尼從小就非常崇拜拉爾夫,崇拜教士的職業(yè)。長大后,他不顧母親和姐姐的極力反對,毅然決定做一名教士。在丹尼18歲時,梅吉把兒子送到羅馬拉爾夫那里讀神學院。8年后,丹尼取得了教士資格。就在輾轉(zhuǎn)回德羅海達度假的途中,在希臘,他為救兩名溺水的婦女,失去了年僅26歲的生命。要想從戰(zhàn)亂中的希臘運回丹尼的遺體,必須有拉爾夫的幫助。梅吉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終于告訴了拉爾夫丹尼是他的兒子的真相,72歲的拉爾夫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悲痛至極。他和梅吉、賈斯丁一起乘飛機去雅典,帶著丹尼飛回了德羅海達。在親自為兒子作完祈禱之后,心力交瘁的拉爾夫倒在心愛的梅吉懷里,懷著對梅吉的無限愧疚,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賈斯丁選擇了演員的職業(yè)。她的聰明才智和天賦在舞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沒多久就成了很有名氣的演員。她結(jié)識了已在波恩政界嶄露頭角的雷納,一次次的感情風波錘煉了他們的愛情。在丹尼去世兩年后,賈斯丁投入雷納的懷抱,做了他的新娘。(河北 馬東遷)
精彩片段欣賞
初識
梅吉隨父母應姑媽瑪麗之邀風塵仆仆地趕到德羅海達,拉爾夫,也就是德·布里克薩特神父受瑪麗之托迎接她們。這時,梅吉和拉爾夫就互相喜歡上了對方……
一輛閃閃發(fā)光的黑色小轎車停在車站廣場上。一個教士穿過灰土盈寸的地面,表情淡漠地大踏步向他們走來。他那件長法衣使他顯得像個古時候的人物,仿佛他不是家常人那樣用雙腳走路,而是像夢幻中的人,飄然而來。揚起的塵土在他的周圍翻滾著,在落日的最后余暉中顯得紅艷艷的。
“你好,我是德·布里克薩特神父,”他說著,向帕迪伸出了手,“你一定是瑪麗的弟弟吧,你簡直是她的活肖像?!彼D(zhuǎn)向了菲,把她那柔弱的手舉到了唇邊,帶著毫不摻假的驚訝神態(tài)微笑著。沒有人比拉爾夫神父能更迅速地看出誰是上等女人來了?!班?,你真漂亮!”他說道,仿佛這句話是一個教士能說出的世間最自然不過的話了。接著,他的眼睛轉(zhuǎn)向了那些擠作一團站在那里的男孩子們。有那么一陣工夫,那雙眼睛迷惑不解地停留在弗蘭克的身上,他抱著小娃娃,挨個兒地申斥著那些越來越縮成一團的男孩子們。梅吉獨自一人站在他們的背后,張著嘴,像是瞧著上帝似的傻呆呆地瞧著他。他似乎沒注意到自己的嗶嘰長袍拖在塵土之中,邁步越過了那些男孩子,蹲下身來,用雙手摟住了梅吉,那雙手堅定、柔和,充滿了友愛。“?。∧闶钦l呀?”他微笑著,問她。
“梅吉?!彼f道。
“她的名字叫梅格安。”弗蘭克繃著臉說道。他討厭這漂亮的男人和他那令人驚訝的高大身材。
“梅格安,這是我最喜歡的名字?!彼酒鹕韥?,但仍拉著梅吉的手?!敖裢砟銈冏詈迷谏窀刚÷淠_,”他說道,領著梅吉向汽車走去,“早晨我開車送你們?nèi)サ铝_海達。從悉尼坐了一路火車,再跑這段路就太長了?!?
在基蘭博,除了帝國旅館、天主教堂、教會學校和女修道院之外,神父宅邸就是唯一的磚瓦樓房了,甚至連那所很大的公共學校還是木框架結(jié)構(gòu)的呢、現(xiàn)在,夜色已經(jīng)降臨,空氣變得奇冷,可是在神父宅邸的客廳里,燒圓木的爐火燃得正旺,客廳外的什么地方飄來怪饞人的飯菜香味。女管家是一個形容枯槁卻精力過人的蘇格蘭老太太。她一邊東奔西忙地指給他們看自己的房間,一邊用她那濃重的西部蘇格蘭高地腔喋喋不休地說著。
克利里一家由于習慣了韋漢的教士們的傲慢和冷漠,因此對于拉爾夫神父的平易爽快以及和藹可親倒反而覺得難以應付了。只有帕迪一個人的神態(tài)慢慢地自然了起來,因為他回想起了老家高爾韋的教士們的友善的態(tài)度和他們與地位較低的人之間的那種親密的關系,其余的人則小心謹慎,一言不發(fā)地吃著晚飯,并且盡快地溜到樓上去了,帕迪也勉強地跟了上去。他的宗教信仰對他來說,是一種溫暖的慰藉,可是,對他家別的人來說,這是某種出于恐懼并為了免進地獄而不得不為之的權(quán)宜之計。
他們都走了以后,拉爾夫神父伸開手腳,坐進了他那把心愛的椅子,他抽著煙,呆呆地望著那爐火,微笑著。他腦子里回想著在車站廣場第一次見到克利里一家的情景。那男的真像瑪麗,但卻讓繁重的勞動壓彎了腰,很顯然,他的性格也不像瑪麗那樣刻??;他那慵倦而楚楚動人的妻子看上去倒像是應該從雪白的駿馬拉的四輪馬車里跨出來的人;黑黑的弗蘭克性情乖戾,長著一雙黑眼睛,一雙目光陰郁的眼睛;其他的兒子呢,大多數(shù)都像他們的父親,但最小的斯圖爾特卻很像他的媽媽,長大以后他會成為一個美男子的。那個小娃娃將來會長成什么樣子,那就難說了;還有梅吉,她是他有生以來所見到的最甜美、最可愛的小姑娘了。她頭發(fā)的顏色令人難以描繪,既不是紅色的,又不是金色的,而是集兩種色彩之大成。她那雙仰望著他的銀灰色的眼睛像熔融的寶石,閃爍著柔和、純潔的光芒。他聳了聳肩,把煙蒂丟進火中,站了起來。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他居然想入非非起來。熔融的寶石,真是怪哉!很可能是他自己的眼睛被漫漫的黃沙蒙住了。
……
拉爾夫神父既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如此喜愛梅吉,也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傷這個腦筋。喜愛出于憐憫,這是那天在灰飛塵揚的車站廣場上,他看到她落在后面的時候開始的。他敏銳地猜到是她女性的貞淑才使她區(qū)別于家人的。至于弗蘭克為什么也索然離群,他根本就不感興趣,也沒有感到要憐憫弗蘭克。弗蘭克的身上有某種使人溫情頓消的東西:一顆陰郁的心,一個暗淡無光的靈魂??墒敲芳?梅吉使他無法遏制地深為動心,他真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她頭發(fā)的顏色使他心曠神怡,她眼睛的色彩和樣子像她的母親,非常美麗,但更加可愛,更加傳神。至于她的性格,他認為那是完美無瑕的女性的性格,溫良內(nèi)向而又極其堅強。梅吉不是一個叛逆者。相反,她將畢生順從,不越女性命運雷池一步。
但是,所有這些并未改變事情的全貌。也許,如果他更深刻地剖析一下自己的話,他會明白,他對她的感受是時間、地點和人所產(chǎn)生的奇怪的結(jié)果。誰也不覺得她舉足輕重,這就意味著,在她的生活中存在著能讓他插足并把握她、贏得她的愛的空間。她是個孩子,因此,對他的生活道路和教士的聲譽沒有任何危險。她楚楚動人,而他則以美為樂。他最不愿意承認的是:她填補了他生活的空缺,這是他的上帝所無能為力的,因為她是一個有情有愛的血肉之軀,倘若他送給她禮物,她的家人會感到窘迫,他不能這樣做,因此,他就盡量地多和她在一起,用重新裝修她在神父宅邸里的房間來消磨時間和精力。這與其說是為了使她高興,毋寧況是在搞個鑲嵌物來襯托他的瑰寶。為梅吉所做的一切都是貨真價實的。
(選自《荊棘鳥》,澳大利亞考琳·麥卡洛著,曾胡譯,譯林出版社1998年版)
一首凄婉動人的愛情悲歌
世界經(jīng)典名著《荊棘鳥》是澳大利亞著名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代表作。該書自1977年問世以后,迅速成為風靡全球的“國際暢銷小說”,被讀者譽為“第二部《飄》”。后來,它又以電影、電視連續(xù)劇等形式面世,也同樣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荊棘鳥》成為備受讀者喜愛的小說,其原因不僅僅在于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獨特的敘事結(jié)構(gòu)及其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語言,更在于小說以克利里一家人的感情經(jīng)歷,對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所作的深刻而又獨特的詮釋。小說通過人物的愛情糾葛,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真正偉大的愛就是心甘情愿地為所愛的人忍受痛苦、付出代價甚至義無反顧地獻出生命。下面試就菲奧娜(小說中也稱菲)、帕迪、梅吉以及拉爾夫等幾個人物的愛情經(jīng)歷,作簡要的分析。
先談菲的愛情。菲出身于新西蘭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她就瘋狂地愛上了一個已有妻室的政治家(為了保護他的名聲,她一生都不肯說出他的名字)。當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可能擁有他時,為了留住對他的愛,菲不惜忍受對女性來說最大的恥辱,生下了政治家的孩子弗蘭克。迫于家庭的壓力嫁給帕迪后,菲冷漠麻木地面對身邊的一切——包括帕迪甚至她和帕迪所生的孩子們,而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弗蘭克身上。嚴格地說,菲算不上一個好妻子,也算不上一個好母親。但讀者卻大多不會苛求她、指責她,反而給予她極大的理解和同情。為什么呢?我想,是因為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銘心刻骨深深打動了讀者的心。菲并不幸福,隱藏在菲近乎冷漠麻木的外表下的,是一顆痛苦的心:深愛的人不能得到,她最愛的兒子也被關進監(jiān)獄。生活中她很少露出笑容,但對自己的痛苦,菲卻毫無怨言。多年后當她唯一一次對女兒提及她所愛的人時,菲仍然是那樣滿懷深情,無怨無悔。深受其苦卻仍舊心甘情愿地承受,這就是偉大的愛。
再說帕迪對菲的愛。帕迪當初毫不猶豫地答應娶未曾結(jié)婚就生了孩子的菲,或許是因為菲的美貌和自己奶場工人的低下身份(但不是為了菲的家庭,因為一結(jié)婚菲就會失去家庭,這點帕迪十分清楚),但從弗蘭克第二次出走后帕迪和拉爾夫的談話中可以看出,結(jié)婚不久,帕迪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妻子。菲早巳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那個政治家和他的兒子弗蘭克,在婚后的許多年里,她不笑不哭不埋怨。對這樣的妻子,一般的男人是難以忍受的,拉爾夫了解帕迪的感情生活后曾說:“那是怎樣的一個活地獄呀!上帝保佑,我甚至沒勇氣涉及它的一點兒邊。”帕迪的境遇是可以想象的。可是,他對菲不但毫無怨言,反而非常理解。他理解菲婚前的愛情——盡管對那個男人一無所知;他理解她的冷默、痛苦與悲哀,甚至理解她愛弗蘭克超過他們共同的孩子。帕迪怎么能做到這樣的寬宏大量?我想,答案就是帕迪的一句話:“我太愛她了?!闭菍ζ拮由钌畹膼?,使帕迪甘愿忍受一般男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甘愿與菲相伴一生。
梅吉對拉爾夫的愛幾乎是菲的愛情的翻版。小時候梅吉對拉爾夫充滿崇拜和依戀,長大后便深深地愛上了他。對拉爾夫的沒有結(jié)局的愛給她帶來不盡的苦惱。她曾經(jīng)爭取過,為了留住拉爾夫,她采取了多種方式;她曾選擇忘卻,致使她與盧克演繹了一場失敗的婚姻。當事實證明她對拉爾夫既無法得到又無法忘卻之時,她最終選擇了和母親同樣的愛的方式——擁有并愛愛人的兒子。她如愿以償了,她有了與拉爾夫愛的結(jié)晶——丹尼,但為了拉爾夫,她決定對孩子水遠隱瞞真相?丹尼帶給她不盡的歡樂,在丹尼身上,她對拉爾夫的愛得到了延續(xù),她很滿足。但是,丹尼卻死了:丹尼的死給梅吉留下了后半生的痛苦??梢哉f,梅吉的一生也是一個愛情的悲劇。她想方設法地去愛她深愛的人,最終得到的卻總是痛苦;但無論多么痛苦,梅吉從不抱怨,因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為了愛遭受痛苦,地心甘情愿。
拉爾夫?qū)γ芳膼弁瑯邮钦鎿磦ゴ蟮摹km然為了自己的前途,拉爾夫放棄了和梅吉終成眷屬的機會,但他對梅吉的愛是真摯強烈的。真愛使他無法忘記梅吉,使他在牽掛與思念的痛苦中備受煎熬。在他思念梅吉時,他總是克制自己;一旦她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能克服一切困難來到她的身邊,幫助她,照顧她。拉爾夫為梅吉所做的一切,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情,使他無論為愛人做什么,都是毫無怨言的。
無論是菲、帕迪,坯是梅吉、拉爾夫,愛帶給他們難以忘懷的歡樂,也帶給他們深深的痛苦,歡樂總是短暫的,痛苦又往往是漫長的。為了短暫的歡樂,他們甘愿忍受漫長的痛苦,這就是愛的偉大之處,也是小說感人至深之處。
小說的開篇有一段引言,對愛的主題作了精辟的概括。心甘情愿地為心愛的人忍受痛苦,付出代價甚至義無反顧地獻出生命,這樣的愛才是真摯的偉大的愛。試想,那只尋找愛情的荊棘的荊棘鳥,不正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執(zhí)著于真摯愛情的人的寫照嗎?他們努力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根荊棘,一旦找到,即使知道它會帶來極大的痛苦,但也往往會義無反顧地把自己釘在上面,在嚴峻的考驗中婉轉(zhuǎn)啼鳴;而那凄楚哀婉的鳴唱,才是人生最為激動人心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