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4:45 秋蟬 來自天一琴茶
簡介:《琴曲集成》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當代著名古琴大師查阜西、吳釗先生負責主持整理的一部有關我國古琴藝術遺產的大型資料匯編。全書三十冊,收集了從六朝丘明傳譜的唐代文字譜到清末民初千余年間的一百四十二種琴譜。簡介:本書是研究張子謙先生琴學活動、琴學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現當代琴史的珍貴資料。本書原有十冊,文革中遺失一冊,現存前九冊,保存完好,字跡清晰,今按原大影印出版。簡介:本書為已故著名古琴家王迪先生的遺稿,收入經王先生整理定譜的琴歌100首,每首均按簡譜、古琴譜、歌詞三行對照的格式抄錄,極方便演唱和彈奏。是琴歌發(fā)掘、整理、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簡介:本書匯集了已故著名琴學家汪孟舒先生(1887-1969)在古代琴學文獻整理方面的重要成果,共計九種:1.《烏絲欄指法釋》,2.《樂圃琴史?!罚?.《太音大全集校注》,4.《五知齋莊周夢蝶逸譜》,5.《裛露軒琴譜校讀記》,6.《雅軒琴譜校讀記》,7.《編年考存琴書簡表》,8.《永樂大典音樂史料輯錄》,9.《嘉棠精舍題記剩稿》。其中《烏絲欄指法釋》、《樂圃琴史?!?、《太音大全集校注》分別是對現存最早的古琴指法專論、最早的琴史專著、最早的琴論專書的點校和注釋。汪先生整理琴學文獻既專精,又淹博,代表了二十世紀琴學研究成果在該領域的最高水平。簡介:《秋籟居琴譜》為古琴大師成公亮先生的古琴曲集,收錄了《歸去來辭》、《憶故人》、《瀟湘水云》、《桃源春曉》、《袍修羅蘭》(八首)等二十九首琴曲,完整呈現了成公亮先生在繼承傳統(tǒng)曲目、打譜、改編和創(chuàng)作方面的琴學成績。簡介:迄今為止唯一全面系統(tǒng)梳理古琴藝術發(fā)展史的名著。全書以時間為軸,從古琴之起源開始,先后按先秦、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現代之順序講述這項古典藝術門類的發(fā)展及其流變。1982年出版的《琴史初編》為此書之簡本。此次《新編》,作者增添二十三篇《附錄》以及《余論》一章,附驥于各章節(jié)相應的主題之后,更詳盡論述琴派與琴論的形成與發(fā)展、琴曲賞析。
簡介:古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獨特,它并非是一般常見的表演娛樂樂器,而是融會了很多的哲學、美學思維。作者偶然得到一明代古琴譜,發(fā)現琴譜標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23段原始琴譜,后經版本專家認定,這個譜子成譜年代上可追至漢代,最晚至明代。這是全國罕見的有關《韶》樂的資料,十分可貴。但這些古譜只有音高標記,沒有節(jié)奏標記,要想彈奏出這些琴譜,只能靠琴人打譜,這需要花費好長時間,付出艱苦的勞動。簡介:作者從古琴曲中搜集表現十二月月令的作品,按照十二月的順序編次,列出每首琴曲的曲名、琴譜,為便于讀者理解曲情,新撰解題詩十首,加上柳宗元《漁翁》、劉改之《平沙落雁》,總共十二首。其中,曲名、曲譜、解題詩作者均以書法錄之,并裝點以月令特有的花卉小品,并有曲情的解釋、欣賞的要點、版本的選擇以及入選的斟酌考量等文字。以表現中國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和欣賞古琴音樂文化。簡介:本書是古琴研究領域第一部具有前沿性、開拓性的斷代史著作,除緒論外,主體部分為五章,討論了宋代宮廷中的古琴音樂、宋代文人與琴、宋代琴僧現象、琴派、琴曲等,資料豐富,論證謹嚴,從整體上展示了宋代古琴音樂文化的全貌,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所論的見解和觀點。本書用傳統(tǒng)的筆記體裁進行撰寫,卻兼顧了內容的嚴謹。在每篇掌故之后,都注明了依據的文獻出處;在全書之后,都列出了征引、參考書目及版權信息。此外,本書還特地作“人名索引”,方便讀者查找;對書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還一一寫出小傳,便于讀者理解。因此,一般讀者固然可在本書中饒有興味地看故事,關心古琴文化與藝術的讀者卻更可看到歷史,看到人生,看到前輩的風范。簡介:《梅庵琴人傳》收錄梅庵琴派開山大師王燕卿、琵琶大師沈肇州,古琴家徐立孫、邵大蘇、程午嘉、劉景韶、吳宗漢、陳心園、朱惜辰,此外還有民樂大師劉天華、臺灣中研院院士凌純聲、國畫家王個簃等一系列著名人物。書中另有《待訪錄》、《梅庵琴派系年》,以補內容及體例之不足。全書配有珍貴圖片近二百幅,大多數為第一次公布于世。
簡介:成公亮古琴先后師承劉景韶、張子謙先生,主要在廣陵琴派傳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或溫潤柔情,或熾烈深沉,具有深細的人情味。他修養(yǎng)深厚而又直接取源心靈的演奏,被認為是“內心情感的極致”。本書為古琴家成公亮先生的口述回憶錄,敘述了自少年時期與音樂與古琴結緣,后成為當代古琴大家的不凡經歷。簡介:本書為著名古琴家成公亮先生的散文選集。作者在書中以他音樂家的敏感心靈,書寫故鄉(xiāng)的風土、國外出訪音樂節(jié)的經歷以及一些與音樂有關的人和事(如《故鄉(xiāng)磬山寺錄音記》等),文筆流暢,真摯自然,而又蘊含人生的感慨。簡介:本書記述了古琴制作的歷史、種類及制作方法,并配以實物圖片,讀者從中可以全面了解古琴的材質和形制,是一部古琴制作者研習古琴制作技藝的必備教材,同時也是一部供古琴愛好者學習古琴知識的有益讀物。簡介:宋代朱長文所著《琴史》為現存最早的七弦琴史專著,全書共六卷,前五卷按時代順序收錄一百五十六人與琴有關的事跡,末卷為十一個琴藝專題論述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這次出版,約請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林晨女士,以四庫全書所收《琴史》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選取了前五卷中一些著名人物,如司馬相如、嵇康等,和卷六十一個專題中的七個。體例上采用正文、注釋、翻譯、點評的形式。簡介:“琴況”,即琴(琴音、琴樂)之狀況、意態(tài)(形)與況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據宋崔尊度“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原則,按照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音樂的主要特性劃分為二十四況,即: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彩、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系統(tǒng)地闡述彈琴要點和琴學的美學原則。
琴友:
您好!
無論您有任何關于古琴和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問題,均可掃本二維碼與我互動。
春節(jié)開館時間:2016年2月14日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