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回訪一減脂顧客時她跟我抱怨,說要他結婚后過得一點都不幸福,我開始以為是老公婚后對她的態(tài)度大變樣,她說是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太痛苦了。
比如,有的時候跟小姐妹逛街回家晚了會被說,意思就是已婚女性,這么晚回家影響不好的。
比如,難得周末起得晚,她婆婆在跟鄰居聊天時就會說她很愛睡懶覺。
比如,她用洗衣機洗衣服,有的時候會讓她老公幫忙晾曬衣服,她婆婆就說,家務是女人要做的事不應該讓男人插手。
比如,晚上她大多時候不吃米飯,會被婆婆不吃飯營養(yǎng)不好,太瘦不好生養(yǎng)。
比如,吃不完的菜倒垃圾桶,不穿的衣服扔掉,婆婆說她不懂得珍惜,太浪費。
比如......
她說都快崩潰了,從小到大她爸媽就沒這么管過她,怎么現在就輪到婆婆這個外人來管她呢?
我問過她有沒有嘗試過去解決這個問題。
她一開始會在婆婆話后跟她解釋,也會讓他老公出面幫忙說話,但是發(fā)現這么做并沒有用。
現在干脆是敷衍或者不搭理,雖然表面這么做好像不在乎,但是內心還是很煩躁,這才有了跟我的抱怨。
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是個難題,既然是難題說明不是不能解答,肯定也有婆媳可以相處得很好。
為什么會有婆媳相處時的問題呢?
01觀念的差異
這主要是兩代人不同的時代背景導致的現象。
她是70后和她90后,相差20多歲。90年代改革開放,我們這代人一出生就見證了中國的飛速發(fā)展,而70后是窮過的一代。
這是90后未曾經歷過的,最多從書本、電視劇中去了解,那也是無法感同身受。
何況我的這個減脂顧客她婆婆是來自農村,她從小生活在城市。
鄉(xiāng)下人自給自足,看著一顆顆的菜從種子到餐桌的美味,見證了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會更懂得珍惜。而城里人看到的都是整顆的菜,爛了、吃不完那就扔,反正隔天又能買到新鮮的。
參與感在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代溝無處不在,跟年齡沒有絕對的關系,這是必然會存在的一個現象。
02立場和身份的不同
孩子都是母親的心頭肉,老公作為婆婆的孩子自然希望媳婦可以多做點,自己的兒子就可以輕松點;就像丈母娘都希望女婿勤快點,女兒就可以享福。沒有對錯。
我的減脂顧客其實沒必要為此生氣,生氣代表的是默認,如果不是事實嘗試讓自己可以做到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
哪怕做不到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作為兒媳的可以試著一句話聽一半或者不要去過度理解。
比如這句話——“有的時候跟小姐妹逛街回家晚了會被說,意思就是已婚女性,這么晚回家影響不好的?!?/span>為何不認為是婆婆在關心自己呢?
其實學會正確的溝通在這里就顯得尤為重要,老一輩的都不太會說話,很多老人習慣用反話刺激,為的就是小輩引起重視。
03沒有界限感
婆婆沒有界限感,對兒子的生活干預過度,勢必會影響兒子和兒媳之間的相處。
其實也可以理解婆婆,因為每一個婆婆都是看著自己兒子長大的,哪怕長期不生活在一起的母子,還是有血緣關系的,這其實也是愛兒子的一種表現。
當媽的無論孩子長多大在自己眼里都只是孩子。之前看過一個新聞,一百多歲的媽媽給80多歲患有老年癡呆的女兒梳頭發(fā)。
所以,做兒媳的也要試著去理解婆婆,未來自己當了媽可能也會如此。
婆婆年齡已大,再去學習相處的概率不高,但是作為年輕人的兒媳們可以通過主動學習來改善婆媳關系。
04身為兒子和丈夫的男人不作為
男人作為這個家連接著媽和妻子這兩個角色的橋梁,就要讓自己起到鏈接的作用。
男人可以是增進婆媳關系的潤滑劑而不是點燃婆媳問題的炸彈。聰明的男人不會站隊,會根據事情做出客觀的判斷,所謂幫理不幫親。
當看到婆媳問題一觸即發(fā)時,不能不聞不問,一定要采取方法制止。
比如,看到媽和妻子冷戰(zhàn),可以通過分開勸說的方式,在媽媽那里說老婆的好,在妻子那里說媽媽的不容易。比如,當著婆婆和老媽的面同時夸雙方的好。
總的來說,處理好婆媳關系難也難,簡單也簡單。可以看看自己是否用心、是否多一分體諒、是否換位思考,如果都做到了,還是相處不好。
那為何還要繼續(xù)住一起互相折磨呢?這個時候金錢就是底氣,兩套房分開住,減少見面和相處的時間反而會更親切。你覺得呢?
最后:
吉吉的第一個付費知識星球,這個是以「溝通」為主題的知識星球。
沉淀了將近400+的聊天對話、有朋友圈文案底層邏輯、有生活感悟和思考、有混群法則,一句話總結就是看了就能落地。
歡迎各位小伙伴,一起通過“溝通”創(chuàng)造財富。
哈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