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歷來以“炎黃子孫”自居,這里的炎指炎帝,黃就是指黃帝,不是皇帝哦。
炎帝,上一講已經(jīng)出場,這一講該黃帝出場了。黃帝和炎帝按照史書記載,不是同一時代的人物,炎帝要早于黃帝,所以我們叫炎黃子孫,而不是黃炎子孫。
黃帝出生于軒轅之丘,得名軒轅,姓公孫,又因長于姬水,又姓姬。
黃帝即位后和炎帝部落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著名戰(zhàn)役——阪泉之戰(zhàn)。
此戰(zhàn),炎帝部落戰(zhàn)敗,黃帝乘勝在涿鹿又擊敗了炎帝部落的蚩尤,斬殺蚩尤,大獲全勝。
這場勝仗后,諸侯尊黃帝為主,取代了炎帝部落。
黃帝君臨天下后,建立了官制,立六相和史官,又命人制禮作樂,作冕旒,正衣冠,作舟車,發(fā)明貨幣,作內(nèi)經(jīng)。
此外,他又讓妻子西陵氏教百姓養(yǎng)蠶織布,將天下分為數(shù)州,初步建立了基層政權。
后來黃帝死于荊山之陽,葬于橋山(今陜西黃陵縣),兒子玄囂即位。
玄囂名摯,姓已,建國于青陽,故而稱為青陽氏,又號金天氏,能夠遵守太昊的法度,故而被稱為少昊。
少昊即位后遷都曲阜,用鳥做官名,作大淵之樂。
少昊死后葬曲阜,高陽氏即位。
高陽氏史稱顓頊,他是黃帝的孫子,父親是昌意。
顓頊十歲時輔佐少昊,二十歲即位,建國于高陽,稱作高陽氏。
不久顓頊遷都帝丘,任命五官:木正、金正、水正、土正、火正。
顓頊即位后制定禮法,作承云之樂。
顓頊死后,葬濮陽,史稱高陽陵,高辛氏即位。
高辛氏史稱帝嚳,他是少昊的孫子,十五歲時輔佐顓頊,受封于辛,三十歲代顓頊為帝,成為高辛氏。
即位后他遷都于亳,作六英之樂。
不久,帝嚳去世,葬頓丘,兒子摯即位。
帝嚳是個牛人,他的四個兒子個個都非等閑之輩,棄是周朝的祖先,契是商朝的祖先,堯是大圣人,摯最后繼承了帝位。
不過摯應該是一個不合格的君主,九年后便被諸侯聯(lián)合廢了,擁立堯為帝,他就是上古三大圣人堯舜禹之中的堯。
堯是黃帝的曾孫,十三歲時輔佐帝摯,受封于陶,十五歲改封唐,史稱陶唐氏。
十六歲時,諸侯廢掉了摯,擁立堯為帝。
堯在位時間很長,據(jù)史書記載足足一百年之久。他在位期間經(jīng)歷了上古時代可怕的大洪水,這場大洪水發(fā)生在堯在位的六十一年。
堯起用鯀治理洪水,八年不見成效,堯怒殺鯀,又起用他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一直到堯八十年終于制服了大洪水。
堯六十年時,舜進入了他的管理層。
舜是一個大孝子,堯對他非常信任,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嫁給舜,對他寄予厚望,命他開始處理政務。
堯七十年以后,政務基本都由舜處理,堯退居二線養(yǎng)老,一直到116歲時去世。
堯死后,舜躲避堯的兒子丹朱,但天下諸侯不服丹朱,便推舉舜為帝,舜這才即位為帝。
舜姓姚,名重華,堯禪位后舜攝政二十八年。等堯死后,舜才正式即位于蒲坂(今山西永濟)。
舜也是一個大孝子,據(jù)說舜的異母弟象處心積慮想害死舜,但舜即位后卻不計前嫌,給象封了一塊土地。
四十八年,舜南巡,死于湘江蒼梧之野,遂葬于那里。
五十年,治水有功的禹也模仿舜,逃到陽城,躲避舜的兒子商均,表示謙讓。最后又是天下諸侯不服商均,擁立禹為帝。
這位禹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拇笥?,治水的主角?/span>
他的故事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十三年,勞苦功高。
大禹也是中國歷史上原始時期最后一位部落首領,他的兒子啟即位后,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進入了政權時代。
以上這一眾酋長都是黃帝的后裔,而黃帝和炎帝又同出一門,故而我們中國人便以炎黃子孫而自居,這便是炎黃子孫的由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