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0日,德國對比利時發(fā)起進攻,當天就靠空降部隊占領了艾伯特運河上號稱“全歐洲最難攻占”的埃本埃馬爾要塞。
5月11日,德國B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通過艾伯特運河上的兩座大橋,進入馬斯河以西的平原地帶。
【戰(zhàn)役背景】
馬斯河以西是廣闊的平原地帶,非常適合裝甲部隊快速展開并向前推進,面對德軍無法阻擋的攻勢,比利時軍隊大規(guī)模向布魯塞爾方向退卻。
聚集在比利時境內的英國遠征軍和法國第1集團軍積極展開防線,試圖阻止并將德軍消滅在比利時境內。
5月11日,德軍第6集團軍的第14軍,在艾里希·霍普納上將的指揮下,已經推進到了比利時腹地的小鎮(zhèn)漢努特,這里離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已不足50英里。
與此同時,法國機械化騎兵軍抵達蒂嫩到于伊一線,第2輕機械化師布防于漢努特到于伊地段,第3輕機械化師布防于蒂嫩到漢努特地帶,迎面攔截德軍。
雙方兵力部署示意圖
【德軍試探性進攻】
5月12日晨,德軍的先頭部隊第4裝甲師抵達法軍防線,由于坦克推進過快,步兵和炮兵部隊無法跟上,拉下了很遠一段距離。
由于缺少步兵和炮兵的配合,德軍第4裝甲師呼叫空軍支援。
上午8時左右,德軍第8航空軍派出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對法軍陣地進行猛烈轟擊。隨后,第4裝甲師的第35團向法軍戰(zhàn)線運動,發(fā)起試探性攻擊。
德軍首先對漢努特西南的格賀恩村進行突破,遭到法軍裝甲戰(zhàn)車猛烈抵抗。
法軍坦克裝甲厚重,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德軍的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完全無法對其造成傷害;而火力更強大一些的三號坦克,如果距離法軍坦克稍遠,或者不是正面射擊的話,也無法擊穿那厚厚的鋼板。
德軍見無法突破,迅速退回休整,而法軍也不進行追擊,調整好防御陣型,依舊守在自己的防線上。
德軍第35團2次進攻示意圖
傍晚時分,德軍第35團迂回到漢努特西面,對守衛(wèi)在第斯內村的法軍進行攻擊,法軍同樣以密集的炮火進行回應。
德軍的這次行動有一定的冒險,由于是繞到漢努特的側后方,自己的側翼同樣暴露在格賀恩村的法軍炮口前,如果法軍對第35團薄弱的側翼發(fā)起進攻,這支坦克部隊很可能會被分割包圍。
但是格賀恩村的法軍按兵不動,牢牢守住自己的陣地,并不與第斯內村的友軍合作夾擊。
在這天的戰(zhàn)斗中,德軍出動了第35團一個團,法軍一共有25輛坦克投入戰(zhàn)斗,其中8輛被德軍第35團的第5連隊摧毀。
德軍三號坦克的3.7厘米炮能夠對法軍戰(zhàn)車的裝甲造成傷害,但是必須近距離正面射擊,超過100米,或者角度稍稍偏離,炮彈就會直接在法軍戰(zhàn)車的裝甲上彈開。
法軍SOMUAS-35型坦克
由于法軍戰(zhàn)車重視防護,視界非常不好,而德軍士兵保持坦克頂蓋打開,能準確確認目標,迅速調整角度,搶先開火。利用這樣的優(yōu)勢,才擊毀了法軍的8輛坦克。
當日傍晚,第35團團長艾貝爾巴哈上校的坦克與3輛法軍戰(zhàn)車迎面相遇,雙方展開對射,艾貝爾巴哈的坦克被擊毀,附近的副團長坦克帶領另外一輛二號坦克迅速趕來救援,這兩輛坦克的2厘米口徑炮連續(xù)擊中法軍戰(zhàn)車,卻未對其造成傷害,對方從容回到陣地內。
經過一天的戰(zhàn)斗,第35團在兩個角度都沒有突破法軍陣地,只好暫停攻擊。
當天夜間,第4裝甲師第36團和第3裝甲師抵達戰(zhàn)場,德軍實力得到壯大,準備第二天發(fā)起集中攻勢。
【突破漢努特防線】
5月13日11時30分,德國出動大量斯圖卡轟炸機,向法軍陣地投下大量炸彈,作為配合,德軍的地面炮兵部隊也發(fā)起持續(xù)的炮擊,轟炸持續(xù)了一小時之久。
12時45分,德軍兵分兩路:
◎第4裝甲師集中火力最強大的所有3號坦克和4號坦克,對漢努特正面的梅賀德羅普村發(fā)起強攻;
◎第3裝甲師從北側對法軍第3輕機械化師的中心發(fā)動連續(xù)攻擊。
在梅賀德羅普村,當德軍第4裝甲師行進到距離法軍陣地600米左右時,正對法軍第3輕機械化師的右翼,法軍排列整齊的坦克和裝甲車開始發(fā)起射擊,德軍隨即進行還擊。
由于間隔距離較遠,無法形成有效打擊,德軍坦克邊射擊邊繼續(xù)向前推進;法軍希望攻擊跟隨在德軍坦克后邊的步兵,也向前開進。
雙方幾乎面對面猛烈轟擊,很多被擊中的坦克燃起大火,地上布滿爆炸后的殘骸。
對戰(zhàn)進行到傍晚,雙方彈藥消耗巨大,戰(zhàn)士們也都疲憊不堪,難以繼續(xù)作戰(zhàn)。
天黑以后,德軍強大的后勤又一次發(fā)揮了作用,他們又得到了充足的彈藥補給,開始發(fā)起新一輪攻勢。
法軍的意志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防線開始松動,被德軍沖破。
當晚,第4裝甲師向前推進16公里,到達哈米里耶村,北部的第3裝甲師也突破了法軍防線,法軍第3輕機械化師被迫后退。
雙方行軍方向示意圖
由于德軍前一天攻擊的方向是漢努特南側和西南側,所以在13日全天的戰(zhàn)斗中,只有法軍第3輕機械化師在迎敵,右翼的法軍第2輕機械化師堅守防線不動,雖然使德軍沒有機會再偷襲漢努特南側,但也造成了法軍第2輕機械師一個師的兵力獨對德軍兩個師,最終頂不住德軍攻擊而后撤。
法軍從蒂嫩到漢努特的防線失守,全線后撤,重新建立防線。此時,法軍已經放棄了對德軍反攻的計劃,只求第二道防線能夠阻擋住德軍的沖擊,他們把法軍第1軍團的6個步兵團也調到這條防線,力求增強防御能力。
法軍第二道防線示意圖
【沖擊第二道防線】
5月14日清晨5時,德軍第14軍的工兵開始向法軍第二道防線方向開辟道路。經過前一天的作戰(zhàn),法軍的陣地上遍布坦克殘骸和彈坑;法軍又在漢努特到戴爾河之間的路上留下大量障礙,工兵們費了足足4個小時才勉強清理出一個缺口。
9時左右,德軍第14軍第3裝甲師和第4裝甲師擊中所有坦克,從缺口處切入,沖向法軍第二道防線。
經過一夜的調整,法軍將所有坦克和火炮調整到防線中部的最前沿,集中火力向正前方猛轟。
猛烈的火力使德軍誤以為法軍要發(fā)起反攻,連忙鞏固陣線,和法軍展開對射。經過大半天的戰(zhàn)斗,法軍損失慘重,第2輕機械師和第3輕機械師一共有320輛坦克和戰(zhàn)車,在這天的戰(zhàn)斗中損失了100輛左右。
德軍艱難地突進,在法軍陣地中間突入一小部分,又遭到法軍的摩托化步兵第12師和第1摩洛哥師的阻擊,在這兩個師的后方,法軍又調來12個連的炮兵連續(xù)發(fā)射。
德軍3號坦克
到當天下午16時左右,德軍發(fā)現對面的法軍越來越多,再次停止進攻。
至此,同盟國方面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吸引到比利時,法國最精銳的機動師全部被調動到戴爾河一線。
而德軍也在繼續(xù)吸引法軍力量,第2裝甲師和第3裝甲師停止進攻后,仍有步兵第35師與摩托化步兵第20師前來支援,第3裝甲師也繼續(xù)派出小股部隊對法軍進行襲擾。
14日晚20時45分,第3裝甲師派出襲擾法軍的第3團誤打誤撞突破了法軍戰(zhàn)線,法軍大為驚慌,迅速調集獨立重戰(zhàn)車第35營和炮兵前來圍堵。
當晚,德軍第3團陷入法軍重圍,經過激烈戰(zhàn)斗后,一部分突圍回到德軍陣地,一部分被法軍消滅。
【戰(zhàn)役結果】
在漢努特戰(zhàn)役中,德軍的正面強攻吸引了法軍大部分精銳部隊,使其無暇顧及阿登地區(qū)的德國B集團軍。
戰(zhàn)斗進行到5月14日晚,漢努特戰(zhàn)役結束,法軍成功抵御住了德軍進攻,但德軍也成功把法軍牽制在布魯塞爾以東防線。
德軍在漢努特戰(zhàn)役中付出了160輛坦克的代價,擊傷、擊毀了法軍121輛坦克。
事實上,在戰(zhàn)斗進行到5月13日時,德軍就已經突然出現在法國國境,法軍的災難已經開始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