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后期 虎紋石磬
商
打擊樂器
1950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
長84厘米、寬42厘米、厚2.5厘米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婦好墓中出土5件長條形石磬,制作比較精細,磬身上分別刻有文字和鸮紋,其中有3件,均為白色,泥質灰?guī)r,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編磬。這件虎紋石磬可稱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紋,據(jù)測定此磬已有5個音階,可演奏不同樂曲。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收獲漁獵畫像磚
漢 東漢
墓室內裝飾圖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揚子山出土
高36厘米、寬42厘米
此磚畫像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弋射圖,兩弋者張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著繳,另一端連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圓形機械中;湖池中荷葉遮掩,蓮花吐芳,魚鴨游弋,空中飛雁成行。弋射是指人們以絲縷系矢射鳥的活動。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絲縷叫“繳”,其另一端系著可以滑動的磻,圖上的磻被裝在一種半圓形的機械里。
下圖為收獲圖,描繪了肩挑稻捆、用手鐮掐穗和用鈸鐮刈除稻稈的場面。左邊3個割穗人單手使用手鐮,右2人用大鈸鐮除去禾桿。這塊畫像磚把當時的農、漁、獵等生產情況統(tǒng)統(tǒng)表現(xiàn)了出來。
漢代的收獲農具有铚、鐮等。铚用于掐禾穗,即上述收獲圖中所用的工具,相當于現(xiàn)代的爪鐮。鈸鐮是漢代較先進的農具,裝上木柄,刈禾面積寬,功效高,四川新津牧馬山漢墓曾有實物出土,與收獲圖中的鈸鐮相似。。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市樓畫像磚
漢 東漢
墓室內裝飾圖像
四川省廣漢縣出土
高28厘米、寬48厘米
磚面形象刻畫了當時城內“市”井商肆布局的一角和商賈交易情況。畫面左側有門垣,隸書題記為“東市門”,右側為“市僂(樓)”,樓上掛一懸鼓。一人在門垣內側灶前操作,且回首與人呼應;市樓內對坐兩人,似為賓主交談;門和樓之間為市井,有六人兩兩交易。根據(jù)畫面可以看到商人交易活動是在一定的范圍“市”內進行,樓為“市”井中最高建筑,擊懸鼓以示開閉市門。畫面緊湊,筆法簡練而傳神,人物意境古樸而生動。
這時的市肆必須設在城內的固定區(qū)域,有垣墻環(huán)繞,與居民區(qū)(里)隔開,整個市設一市門,定時出入。漢代各地的市都由政府派官吏管理,管理市肆的官吏名叫“市令”、“市長”或“市丞”,其官署稱為“市樓”。在每日開閉市內活動時,于市樓上升降旌旗,故亦稱“旗亭”。市樓是市中最高大顯著的建筑,在上面可以觀察并監(jiān)視市內各隧的活動。市樓上又懸鼓,擊之以開閉市門。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庖廚畫像磚
漢 東漢
墓室內裝飾圖像
寬40厘米、高25厘米
在中國許多地方的漢墓中都發(fā)現(xiàn)有庖廚圖,主要內容大致相同,僅有詳略之別。這反映了漢代這些地區(qū)庖廚飲食習俗的基本一致性。從許多庖廚圖看,漢代對肉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炙和蒸煮,炊具主要是灶、釜和甑。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舂米畫像磚
漢 東漢
墓室內裝飾圖像
1955年四川省彭山縣出土
高25厘米、寬39厘米
漢代加工谷物有了新的發(fā)展,除了先秦已有的杵臼以外,先后出現(xiàn)了腳踏碓(“踐碓”)、畜力碓和水力碓,勞動強度逐漸減輕,而舂米效率卻大大提高。腳踏碓在漢代應用已很普遍。西漢末年的哲學家桓譚說腳踏碓的效率十倍于手工的杵舂。這塊畫像磚完整而精細地刻畫出腳踏碓的結構和操作景象。此磚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樁上的干欄式糧倉,左下部兩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雙扇飏風除糠。
關于谷物加工,漢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發(fā)明和運用。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漢末年還發(fā)明了裝有機械裝置輪葉的扇車。此畫像磚中使用的是足碓舂米的方式,即利用杠桿原理,足碓者扶在欄桿一頭,借用身體下壓的力量,起動桿頭,達到舂米的效果;所用除糠秕的飏扇也是手工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釀酒畫像磚
漢 東漢
墓室內裝飾圖像
1954年四川省彭縣出土
高28.4厘米、寬38.3厘米
此畫像磚反映了酒肆釀酒和銷售的情景。畫面正中是一婦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協(xié)助。灶前有酒爐一座,內有三壇,壇上有螺旋圓圈,連一直管通至爐上。左側殘缺,根據(jù)四川新都所出同一內容的畫像磚可知,左側上部是一推獨輪車者,車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著酒朝店外走去。
漢代的酒多為糧食酒,釀酒時必須先使糧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為簡單的糖以后,然后再經過酵母的作用,使糖轉化為酒精,而餅曲的使用可使上述糖化和酒化兩個過程交替進行。東漢時期,出現(xiàn)了一種被稱為“九醞”的新釀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和度數(shù)的提高。大思想家王充在其《論衡》中云:“美酒為毒,酒難多飲。”“過于三觴,醉酗生亂。”就是當時酒度數(shù)提高的佐證。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糟床這種先進的濾酒器具,使酒糟和泛滓得以清濾,成酒更為純凈。
釀酒業(yè)是兩漢時期規(guī)模較大的一項手工業(yè)。當時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鄉(xiāng)鎮(zhèn)分布極廣。這塊畫像磚上有釀酒使用的甕形酒具,有一大甕待以出售的成酒,還有售酒者、買酒者、運酒者,再現(xiàn)了當時小酒肆作坊生產與銷售的情景,也反映了漢代飲酒風氣之盛和四川釀酒業(yè)的發(fā)達。
中國國家博物館 東漢 石辟邪
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漢 石豹鎮(zhèn)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宋 開芳宴圖彩繪磚雕
中國國家博物館 元 雙鳳麒麟石
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1966年北京市樺皮廠西部明代城墻墻基出土
縱105厘米,橫120厘米,厚13厘米
該石雕畫面主體使用了四連弧的開光裝飾形式,中以纏枝紋襯托雙鳳戲珠圖案。雙鳳頭如錦雞、嘴如鸚鵡、身如鴛鴦、翅如大鵬等體征都一致,但有兩處不同:一處是下方的鳳頭上有像靈芝一樣的冠和縷束狀的頸羽,而另一只沒有,第二處是下方的鳳有五條浪草紋尾羽,而上方的鳳是卷草紋尾羽,這應該是雄性和雌性的區(qū)別。開光之下是兩只追逐嬉鬧的麒麟,背景是海濤紋。石雕兩側以纏枝紋為裝飾。
公元1272年,元朝政府將今天北京一帶命名為大都,作為元朝的首都,開啟了北京作為中國首都的700余年歷史。元大都始建于公元1267年,7年后宮城落成開始投入使用,公元1276年宣告建成,全部建筑完工是在公元1283年。大都有外城、內城、宮城三重,外城東墻長7590米、西墻長7600米、南墻長6680米、北墻長6730米,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城中居民有10萬戶,約50萬人,是13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大都的興建集合了多民族、多文化背景的杰出人士的力量,其中石工的主要負責人是來自河北曲陽的匠人楊瓊,大都城中多數(shù)宮殿、寺觀、園林、橋梁都是楊瓊帶領著5000多名石工完成的。這件石雕布局美觀大氣、手法嫻熟自然,是元代石刻藝術中的精品,應該是皇宮或者皇家園林內的丹陛石。
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夏 綠釉鴟吻
宋 西夏
建筑構件
1974年寧夏銀川西夏皇陵西碑亭遺址出土
高152厘米、寬92厘米、厚32厘米
此物為建筑構件,形體高大,呈龍首魚身狀,龍首與魚身系分別燒制成型,通體飾鱗紋,施綠釉,釉面光亮,威猛生動。
黨項族是我國古代西北民族之一,屬羌族的一支。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權?,F(xiàn)在位于賀蘭山東麓的西夏陵就是西夏皇帝和陪葬大臣們的墓地,方圓約50多平方公里,內有帝陵9座、陪葬墓250余座、陵邑1處。
西夏陵出土的鴟吻有琉璃和灰陶兩種,造型均呈龍首魚身、張口吞脊狀。漢代以前的宮殿正脊兩端高高翹起,其形狀似鳳鳥展翅,后來演變成魚身狀,名“鴟尾”。在南北朝至隋唐的石窟壁畫中,受印度“摩羯”魚形象的影響,鴟尾造型作月牙形。到了唐代,鴟尾造型逐漸突出吻部,張開大口吞咬屋脊,因此多叫做“鴟吻”。在宋代,鴟吻龍首魚身、張口吞脊的形象被固定下來。西夏陵出土的鴟吻與同一時期河北薊縣獨樂寺遼代山門鴟吻、山西大同華嚴寺金代薄伽教藏殿鴟吻均屬同一類型,與宋代鴟吻造型相同。
除鴟吻外,西夏陵出土的脊飾構件還有摩羯、吼獅、四足獸、立鴿、套獸、迦陵頻伽等造型,這些構件無論是灰陶,還是琉璃制品,都是先泥塑模制后再用手工細雕花飾成形,放入窯內焙燒而成。這種用模具和手工雕制結合生產出來的建筑構件,雖造型基本相同,但每件成品又有所差異。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胡人牽駝圖模印磚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安濟橋石欄板
隋
建筑構件
1952年河北省趙縣安濟橋址出土
長212厘米、高84.5厘米
此物為安濟橋欄板構件,長方形,兩面雕龍。正面雙龍周身鱗甲,身體相向似鉆穿欄板,頭相背,前爪互推。背面兩龍相對而馳,身體絞纏,后肢撐地。
安濟橋位于河北趙縣,又名趙州橋、大石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2.5公里處,橫跨洨河之上。唐玄宗時宰相、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被貶為幽州刺史的張嘉貞所做《石橋銘序》稱:“趙郡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其石拱跨度大(37.37米),坡度小,便于車馬通行。大拱兩端肩上各有2個小拱叫做“敞肩拱”,水大時可以分洪,減弱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又可節(jié)省石料,減輕橋身的重量。在13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安濟橋經受著洪水、地震、車輛重壓和風雨剝蝕,依然穩(wěn)固地橫跨在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一座敞肩石拱橋。
此物是修復安濟橋時從橋下淤泥中所得。當時總計從河床挖出大小橋石1200余塊,但拼接較為完整、有雕刻和銘記的石頭不多,包括欄板、獅子、仰天石、望柱、橋面石等,另有唐修橋記銘刻1塊、明修橋記石碑2塊及有題刻的殘石6塊。有雕刻的欄板20余塊,分屬于隋代原物、唐五代、五代宋初和金時期。其中,各式雕龍欄板計7塊,本欄板是其中之一。此類欄板,石質青白,龍的形態(tài)生動有力,根據(jù)其造型風格及《石橋銘序》“其欄檻華柱,斵龍獸之狀,蟠繞拏踞,睢盱翕歘,若飛若動”的描寫,被認為是隋代安濟橋的原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安濟橋石欄板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安濟橋石欄板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突厥石人
中國國家博物館 后梁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
五代十國 五代 后唐 同光元年(公元924年)
墓室裝飾圖像
1994年河北曲陽王處直墓出土
高113.5厘米、寬58厘米、厚11.7厘米
2000年美國紐約安思遠先生 捐贈
這件彩繪武士像是在長方形漢白玉上高浮雕而成,身著盔甲,手持寶劍,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龍,應是佛教護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藝術風格上承唐代之遺韻,下開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王處直其人在《舊唐書》、《舊五代史》均有傳,生前官拜義武軍節(jié)度使,節(jié)制易、定、祁三州,為河北地區(qū)的重要藩鎮(zhèn)將領。后其養(yǎng)子王都發(fā)動兵變,王處直被軟禁,憂憤而死。奪權后,為了臉面和名聲,王都請來了最好的工匠為其養(yǎng)父修建陵墓,進行厚葬。王處直的墓葬保存了大唐遺風。墓室修建在一塊三面環(huán)山的風水寶地之中,為前后兩室的雙室墓,以青石砌筑,整個墓室繪滿了奉侍、山水、花鳥、云鶴、星象等內容的精美壁畫。尤其用18塊曲陽漢白玉石浮雕出了武士門神、生肖、散樂、奉侍等幾組雕刻,裝飾于墓室各壁。墓門后的甬道兩側正是兩塊威嚴的彩繪武士雕像;前室四壁上方有惟妙惟肖的12生肖像;在后室的東西兩壁,則用兩塊浮雕表現(xiàn)了列隊侍候主人和樂隊吹奏的場面,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994年5月,王處直墓中鑲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10塊浮雕被盜走。2000年,一件被盜的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出現(xiàn)在美國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該武士一身戎裝,頭頂鳳鳥含珠,腳踏牛形怪獸。經中國政府多方交涉,2001年5月,美國海關總署在紐約世貿中心將其歸還中國。同時,紐約大收藏家安思遠先生將這塊肩臥青龍的武士石雕捐獻給中國。歷經重重磨難,這對彩繪武士石刻終歸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