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輕靈要眇的詩體。詞人在沉吟之際,常取細雨輕云一類輕柔流動的物象。在晚唐五代詞中,“雨”發(fā)揮過較大的文學(xué)功能,給詞體以微妙的影響。晚唐以前的詩人或借雨之動態(tài)抒發(fā)個人的感慨,或表現(xiàn)多方面的社會生活,這對詞中“雨”之意象,是有影響的。不過時至晚唐,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細雨在李商隱筆下已幻化成神女的“蕭蕭發(fā)彩”(《細雨》),比起杜甫詩中“知時節(jié)”、潤萬物之博大的“雨”,題材漸窄而創(chuàng)意尖新。杜甫《大雨》詩中的“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和李商隱《微雨》詩中的“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在詩題與風格上,也有宏大與纖細的區(qū)別。晚唐詩風已趨幽細隱微。晚唐五代是戰(zhàn)亂頻仍、儒教衰落的時期,其政治氣候恰似陰雨沉沉、連月不開。對于失去了銳意進取之心,沉醉于歌臺舞榭中的詞人們來說,這是無可回避的。詞人在“雨”中透露出的傷感情緒,雖多及閨情,卻曲折地受到當時政治氣候的影響。下面談?wù)劇坝辍痹谠~中所發(fā)揮的文學(xué)功能。
雨和柳 “雨”為詞帶來了迷濛霏微的意境。“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張泌《浣溪沙》“翡翠屏開繡幄紅”)?!按淦灵e掩垂珠箔,絲雨籠池閣”(顧夐《虞美人》)。細雨飄灑籠罩之景,隱含著詞人細如雨絲般的愁緒。“雨”與“柳”的結(jié)合使愁緒更細微幽曲?!傲痹诠旁娭斜揪哂袆e離相思的感情色彩,一經(jīng)被“雨”浸潤,此種色彩更為濃厚。“金線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干半入樓”(溫庭筠《楊柳枝》)。晴天中低垂的柳枝金線,已惹起人間的離愁別恨;而當暮雨飄然而下,那濕潤飄拂的枝條愈發(fā)令人黯然銷魂了。“靈和風暖太昌春,舞線搖絲向昔人。何似曉來江雨后,一行如畫隔遙津”(孫魴《楊柳枝》)。柳枝舞線,恍若懷人,何其有情!而其最動人處,乃在江雨初收,含情佇立,使人心醉神迷?!傍P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齊已《楊柳枝》)。楊柳被視為情深之物,還在其“凝碧”的色澤。而含露含雨,其色愈青,也愈加牽動人們的情思?;ㄩg詞人溫庭筠善將細柳與細雨兩種意象融在一起,造纏綿纖細之境:“室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菩薩蠻》)“楊柳”二句是一個創(chuàng)造。柳枝細長如絲,細雨綿綿不斷,二者交融,纖細纏綿之極。其間加一“驛橋”的意象,把人物的活動、幽思亦融入其間,透出依依別情?!皸盍本涫茄矍爸?,“驛橋”句是過去的別離之況。這不同時間的思緒被作者用雨絲和柳絲編織成纏綿幽曲的情網(wǎng),渾然一體了。《更漏子》一首云:“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雨絲和柳絲,雖為物不同,卻都是纖細之體。二者交織在一起,意象密集,情致纏綿。深閨之人耳接雨聲,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飄拂在細雨中的細柳。悠遠綿長的點點滴漏,一時也仿佛從室外傳來,和微微細雨、輕輕柳絲融為一體。這情景,是女主人公彼時心境的細膩表現(xiàn)?!坝辍薄傲钡慕Y(jié)合,在《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和唐人之《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等詩中已出現(xiàn)過,晚唐五代詞則更為細膩、輕靈:“綠楊春雨,金線飄千縷?!保f莊《清平樂》)“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保檳椤毒迫印罚┰陧f、顧二人的詞句中,飄灑的春雨和飄拂的柳絲,幾乎已失去彼此的界限,化為令人悵惘的迷濛的愁煙了。
雨和花 詞之為體,頗重色澤的藝術(shù)效果。晚唐五代詞中有不少這樣的作品。“芳草滿園花滿目,簾外微微,細雨籠庭竹”(馮延巳《鵲踏枝》)?!霸迫灸唬G堆煙,霏霏細雨濕花鈿”(無名氏《搗練子》)。罩以濛濛雨霧的精美鮮麗之“庭竹”、“花鈿”,給人以雨中看花、花中含雨的美感,從而引起較復(fù)雜的心緒。溫庭筠、韋莊善寫此類景色。溫詞云:“細雨曉鶯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定西番》)“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訴衷情》))?!叭f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蕃女怨》)。作者并不直接道出人物的情思,但以“曉鶯春晚”、“鶯語”、“萬枝香雪”等艷麗之色和朦朧的細雨之景,互相滲透、調(diào)合。美麗的花、鶯、經(jīng)細雨的沐浴,色彩更鮮艷,從而顯示出青年女子對美好生活的渴盼;這些活躍、明艷的生命被一層雨霧所籠罩,又透出人物的隱隱怨思。韋莊詞云:“芳草叢生結(jié)縷,花艷艷,雨濛濛,曉庭中。塞遠久無音問,愁消鏡里紅。紫燕黃鵬猶至,恨何窮。”(《定西番》)“碧沼紅芳煙雨靜,倚欄橈。垂玉佩,交帶,裊纖腰。鴛夢隔星橋,迢迢。越羅香暗銷,墜花翹?!保ā对V衷情》)在一個“煙雨靜”的世界中,艷艷花朵、“裊纖腰”煥發(fā)著生命的光彩,也在春陰中感受著抑郁不舒的氣息?!俺钕R里紅”和“香暗銷,墜花翹”的過程,即青春不駐、年華消逝的過程,便在這雨之淅淅的寧靜迷濛的氛圍中完成了。溫、韋詞中之“雨”,幾乎都是春雨,不少詞篇都帶有既艷麗又迷茫的特色。韋莊的一首《菩薩蠻》便很有代表性:“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薄按核倍?,是作者從愜意的雨景來擺脫憂愁的癡語。蕩漾于碧波之中的精美畫船被細雨所籠罩,船中之人聽雨而眠。雨聲似乎變?yōu)樾撵`的搖籃曲,可以使作者沉浸于大自然的律動之中而暫時忘憂了。然而作者于此間真實地披露了滯于煙雨迷濛的江南水鄉(xiāng)而永離故國的悲哀。總之,溫韋之詞描寫了花中雨、雨中花般的詞境。這樣的煙雨籠罩之境實質(zhì)是人物對生活的期待與悵望的表現(xiàn)。而戰(zhàn)事較少的江南水鄉(xiāng)及閨閣臺榭、軟紅滴翠的環(huán)境,是此種詞境產(chǎn)生的重要生活基礎(chǔ)。
雨和風 溫韋借“雨”之意象表現(xiàn)的靜寂、細膩的詞風,被南唐名家發(fā)展到形神兼?zhèn)涞某潭取睦铎系摹凹氂牿?,不放雙眉時展開”(《采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中,可以看出細雨已和作者細雨般的憂愁渾然而為一體,雙眉不展的表情和“細雨霏微”的內(nèi)心是互為表里的。馮延巳之“細雨濕流光”(《南鄉(xiāng)子》)道出了春草之絲雨般的愁思,也傳出了其于微風中搖曳而閃動著流光時的動態(tài)?!傲鞴狻?,正是雨中著風的景象。南唐名家詞,善于在雨中著風,形成雨中行風、風雨相和的風格。中主李璟有四首詞傳世,其中兩首便涉及了雨和風?!啊L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攤破浣溪沙》其一)此詞上闋寫風里落花,下闋寫雨中丁香。“菡萏香消翠葉殘,雨風愁起綠波間?!氂陦艋仉u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保ㄆ涠┐嗽~上闋寫白晝西風,下闋寫夜間細雨。把這般景致和“鳳皇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jīng)微雨”(溫庭筠《菩薩蠻》)一類的寫景加以對照,就不難發(fā)現(xiàn),后者是在靜態(tài)中寫悵恨,前者則在風雨交錯之際,流露出惶懼之感。且看宰相馮延巳雨景中的感受:“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保ā稈伹驑贰罚┳髡叽禾熘饎贇w來,在陰雨天氣中特感風頭之重,這實是他復(fù)雜心情的微妙揭示?!凹氂昶镲L,金鳳花殘落地紅”(《南鄉(xiāng)子》)。細雨在秋風中飄落,其聲竟為哭泣之聲;這哭泣之聲在秋風相和之下,更為分明。有時室內(nèi)之人聽風聽雨,不能入睡:“畫堂昨夜愁無睡,風雨凄凄。”(《采桑子》)有時馮詞中秋風秋雨的摧殘一切之勢,不但為溫韋詞中所未有,在詞壇上也令人觸目驚心:“秋入蠻蕉風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保ā儿o踏枝》)作者有一首《清平樂》:“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痹谝黄熬G水新池”、“新月眉彎”之清新、靜謐的氣氛里,隱藏著一顆不安的、戒懼的心靈。一旦雨后風起,情與景會,便產(chǎn)生出“風入羅衣貼體寒”的凄涼感受。后主李煜在未為亡國之虜前,就玩味過雨隨風住、風約雨停的景色:“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暮春的雨聲已使作者悵然傷懷,風吹雨住后的朦朧淡月,更使他分外敏感而愁情“沒個安排處”了。(《蝶戀花》)風雨齊鳴,使他最感無可奈何:“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長相思》“云一緺”)李煜之秋風唱秋風和的詞章,比起溫、韋之寂靜香暖的春詞,產(chǎn)生了更大的心靈撞擊、神靈搖蕩的藝術(shù)力量。方其淪為異國階下之囚時,作者心中的風雨更有渾然一體之勢:“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鳥夜啼》)風來雨至,已辨不清哪是雨,哪是風,但覺其“颯颯”,但識得“秋聲”。這是情極悲痛、恍惚不能自主之詞人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断嘁姎g》乃是李煜所寫之最震撼詞壇的雨景,充滿著風雨交加的宏大氣勢:“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劈空而至的寒雨和接踵而來的狂風,使天地變色,大地一片慘綠愁紅。當作者將大自然的雨水與人間的淚水融于殘花之上而形成了“胭脂淚”般的天慘人愁之況時,詞章迸發(fā)出強烈的感情火花。南唐三位名家之風雨相和的詞篇在晚唐五代詞中,無論其數(shù)量與風格,都令人刮目相看。這與南唐當時嚴重的社會政治形勢有關(guān),也與詞體自身之演變有密切關(guān)系。溫、韋大多通過微雨寫寂寞調(diào)悵之感,對微且細的詞體起了一定的影響;南唐名家則常借從天而降的雨和橫貫東西南北的風著力表現(xiàn)百感交集、動蕩不安的心靈,對推動詞體的發(fā)展起過關(guān)鍵作用。馮煦于《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憲章正中”,是有道理的。
“雨”之意象是晚唐五代詞人內(nèi)心愁緒的顯現(xiàn)。從溫、韋到南唐諸名家的“雨”,可看出“詞心”逐漸豐富、心靈撞擊之力逐漸增強?!坝辍敝庀蟮难葑兣c詞史之演變之間,實有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對此,我們還可以從宋詞中得到啟示。
——本文刊于《文史知識》1994年第8期“詩文欣賞”欄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