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古道今昔(十日談)
1949年以后井岡山的交通建設(shè)
美麗富饒的關(guān)北
北關(guān)古官道
古官道的筑造、養(yǎng)護
茶亭、客棧和“字紙亭”
“扁擔”挑出來的路
“扁擔”必帶的“寶貝”
古官道的滄桑
拿山老街
“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起點和終點”
1949年以后井岡山的交通建設(shè)
袁曉赫
井岡山市,地處江西省西南部,東鄰泰和縣,北接永新縣,南臨遂川縣,西接湖南省茶陵縣、炎陵縣。1950年設(shè)立井岡山特別區(qū),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shè)縣,1984年撤縣設(shè)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
據(jù)史料記載,1950年10月,中共江西省委、吉安地委為加強井岡山老區(qū)的開發(fā)建設(shè),在茨坪設(shè)立井岡山特別區(qū),井岡山特別區(qū)為遂川縣管轄。
1957年10月,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決定下放500名省、市直屬機關(guān)干部到井岡山,成立國營井岡山綜合墾殖場。
當年,山上仍靠五大哨口五條古道進出,關(guān)北則靠幾條古官道與外界接壤。
10 月23日,老紅軍馬廷仕(時任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率領(lǐng)首批省直機關(guān)干部,當天從南昌坐汽車到永新縣城,而后經(jīng)過四天的艱難跋涉,從永新沿著古官道經(jīng)禾嶺、北嶺、義山、老庵、用坑、關(guān)北的太橋、廈坪、石門、石獅口、翻桐木嶺,27日才到達茨坪。
省航運廳副廳長左克倫帶領(lǐng)另一批省市機關(guān)干部,先從南昌坐汽車到遂川,再出縣城西門,步行經(jīng)盆珠、大坑、流坑、下七、黃垇、朱砂沖等到達茨坪,走的也是古官道。
《井岡山志》記載中,永新籍老紅軍馬廷仕率部走的古道,是清朝同治年之前修的,省航運廳副廳長左克倫率部走的古道,是清朝同治年間和光緒二年逐段修建接通的。
墾殖場開荒蓋房子后,緊接著就是修路。1958年3月修建茨坪到泰和縣上田的“汽車路”,那時動員了永新、泰和、井岡山數(shù)萬群眾一起修,晚上都點著火把干,干勁沖天,省委領(lǐng)導(dǎo)親自督陣。
1958年7月1日,井岡山第一條公路——井泰公路在茨坪舉行了通車典禮,省長邵式平主持剪彩。通車那天,沿路的老表紛紛在路旁架起門板,門板上擺滿了開水、雞蛋、米果、山果等,慰問首長和司機們。記得1968年,小通老人哇(說或講)過通車那天的情景:比小通更偏僻的垇頭、小湖甚至車垇的老表都連夜舉著火把,翻山越嶺趕到廈坪,想看看那寬敞的“馬路”,鐵做的“馬匹”,大家都雙手揮舞著、歡呼著,歡迎著從來冇(沒有)見過的一輛輛大小汽車開上井岡山!
接著,1960年10月1日,茨坪至寧岡“砂子路”建成通車,1968年8月茨坪至遂川“砂子路”建成通車。以這三條主干公路為骨架,鄉(xiāng)路、五大哨口旅游路逐年增加和延伸。
1971年,開始了南昌-井岡山全線鋪設(shè)油路。1974年井太公路井岡山段油路鋪設(shè)完畢。泰井高速于2003年10月23日開工建設(shè),于2005年3月31日建成通車。吉衡鐵路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shè),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車?,F(xiàn)在,永新至遂川,途經(jīng)井岡山的高速公路又開始建設(shè)。
在江西,鐵路帶來了許多城市。因工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一個新余市;因礦產(chǎn)富饒,帶來一個德興市;因成為了鐵路樞紐,帶來了一個鷹潭市。如今因青山綠水,鐵路又帶來一個個城市——井岡山市就是其中之一!
夜光杯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美麗富饒的關(guān)北
袁曉赫
隨著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的迅猛發(fā)展,也許無需多久,關(guān)北那些古官道上曾經(jīng)步履匆忙的過客身影,文人俠客傳說,隨處可見的古道文化遺產(chǎn),都會淡出人們的生活??晒诺捞N含的歷史文化是我們應(yīng)當守住的,那就讓我們一起穿越那千年的輝煌,去尋找關(guān)北的交通歷史吧。
根據(jù)關(guān)北長義嶺古漢墓挖掘考證:井岡山地域內(nèi),自東漢開始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自西晉太康元年(280)起,此地域分屬廬陵郡西昌、遂川縣地,隨著朝代的轉(zhuǎn)換和建制的不同,此地域仍分屬永新、遂川和泰和轄地。
現(xiàn)廈坪鎮(zhèn)、拿山鎮(zhèn)一帶最早原屬泰和縣高行鄉(xiāng)的官北堡。北宋元祐七年,官北堡從泰和縣劃歸永新縣,稱“關(guān)溪”,明洪武年間又改稱“關(guān)北”。
1949年前拿山廈坪為永新縣文溪鄉(xiāng)(即永新縣66都)。1949年7月28日,永新解放,拿山廈坪為拿山區(qū)。
1959年,永新縣拿山區(qū)劃歸井岡山管理局。拿山廈坪境域至今再未變動。
“拿山廈坪”與“關(guān)北”,嚴格地說,還是有區(qū)別的,但是人們已經(jīng)習慣把它們叫“關(guān)北”。一些“口頭禪”中,不說拿山,也不說廈坪,而是統(tǒng)稱“關(guān)北”,如:流傳千年的口頭禪:“湘洲的木,錫坪的竹,太湖的銀子,關(guān)北的谷”,就是如此。
被美稱“米糧倉”的緣故,得益于拿山河,關(guān)北四周低山環(huán)列,中間形成坦蕩的盆地,拿山河從中流過,拿山河又叫牛吼江,是泰和碧溪六八河的源頭。
它源于羅浮,經(jīng)石獅口,貫流關(guān)北垅,拿山河是拿山地區(qū)的母親河。它和它的所有支流承擔了關(guān)北垅里的農(nóng)田灌溉,生活用水,人們才得以在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據(jù)當?shù)啬觊L者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拿山河水清晰見底,可見河底下一米多深處漂動的水草,兩岸長著茂密的筆竹叢林,兩岸七八里內(nèi),都是茂密的樹林。居住在關(guān)北垅里的老表,即便在三伏天晚上睡覺,身上也要蓋些厚的。河里是滿河的魚蝦,“用撈箕撈魚,足可撈到一撈箕”。曬小魚干,要用曬谷席曬。五十年代前,從菖蒲村的南城陂放排可以放達泰和縣的碧溪。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剛到廈坪鄉(xiāng)武裝部工作,部長領(lǐng)著我,陸陸續(xù)續(xù)兩個月,爬遍了廈坪地域內(nèi)的山山水水,當時,有一個地方?jīng)]去,那個地方不歸廈坪管轄,那就是長義嶺。
古時長義嶺一帶有十多個寨,現(xiàn)在新城區(qū)的原址古嶺寨只是其中之一。
傳說,有一年,清朝朝廷派兵圍攻古嶺寨達一個來月,想把寨里的“匪徒”困死(其實,寨里的“匪徒”都是拿山種地人),圍了一個多月,寨里快斷糧了,寨主靈機一動,想了個辦法:寨里有口井,井里養(yǎng)了魚,他命士兵從井里撈上一條五六斤重的大鯉魚,拋出寨外,喊道: “你們圍了一個多月了,辛苦了!送條魚犒勞犒勞你們!”圍攻的將領(lǐng)一看,圍了這么久,寨子里還有這么大的鯉魚,想必寨里還儲存了不少食物,再圍也不起作用,于是就撤兵了。
說這段小故事,是因為不僅僅在長義嶺那里發(fā)現(xiàn)了古漢墓,更是有一句流傳幾百年的古民謠今天變成了真的:那就是 “拿山府,洲尾縣,長義嶺上立皇殿”。
夜光杯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北關(guān)古官道
袁嘵赫
古人選址,多半傍水傍道,先傍水路,后傍陸路,從官北的村莊分布來看,也是如此,先遷徒來的那些大村莊都在主干河道旁、主干陸道上,后來者多在支干河道旁、支干道旁,再后來者,只能進深山老林。
臨水營生,有充足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臨道居住,利于商貿(mào)往來,便于與外界互通互聯(lián)。生產(chǎn)發(fā)展了,山里山外,都需要物資交換,交換就得互相走動,走多了,就成道了。村與村、鎮(zhèn)與鎮(zhèn)之間成“小道”,縣與縣之間就成“大道”,漸漸地就又成了“官道”、“驛道”。
經(jīng)過搜索資料,多位鄉(xiāng)友畫的草圖,關(guān)北通往泰和縣城、遂川縣城、永新縣城和茨坪的古官道,基本上呈現(xiàn)一個“十”字形,用文字表達,大致如下:拿山老街向北,經(jīng)老嚴家、溝邊、土家屋(下余)、建頭坳、三峰(泰和管轄)、碧溪、橋頭有一條往泰和縣城的古官道。拿山老街向南,經(jīng)樊家洲、建崁、樓下、花園、廈坪老街、官路上、石門、石獅口,再翻桐木嶺,經(jīng)羅浮有一條至茨坪的古官道。拿山老街向東,有二條。一條是:經(jīng)山陂樓,翻五雷仙,經(jīng)下洞、高郵嶺、垇頭、老屋下、小湖。另一條:經(jīng)山陂樓、過季里坑,經(jīng)南瓜垇、田南自然村背或橫店上,翻獅形垇,小湖,二條經(jīng)小湖后并成一條,再經(jīng)車垇、五斗江、衙前往龍泉(遂川)、贛州、廣東。拿山老街向西,有二條:一條:翻長義嶺,經(jīng)古嶺寨、黃竹垇、煙閣、才豐到永新縣城(閃里)南門;另一條:翻長義嶺,經(jīng)古嶺寨、經(jīng)仙坎、白沙、上坪往永新縣城。
廈坪老街也有一條古官道,向西,經(jīng)古嶺寨后,同樣經(jīng)白沙、上坪往永新縣城。向東,經(jīng)皎湖洲、菖蒲洲、演湖,翻太雞仙,經(jīng)檀樹下,同樣經(jīng)(橫店)油槽上,翻獅形垇、小湖、再經(jīng)車垇、五斗江、衙前,往龍泉、贛州、廣東。細心觀察,在關(guān)北,位于官道旁的村莊,無論在平地,還是地處山區(qū),都是比較繁華的,如關(guān)北南端的石門自然村,那是大村莊,曾經(jīng)是:“石門十八姓,姓姓開俚(口氣語)店,還有一姓冇開店,剃腦打礱,現(xiàn)拷現(xiàn)(不賒賬,做完了就付錢)。”
垇頭,那個屬于泰和縣,與井岡山、遂川三縣交界,人口不滿一百的小村莊,優(yōu)質(zhì)的青石板竟然從村頭鋪到村尾,據(jù)小通老人說,垇頭有近千年歷史的圩日,圩圩曝滿,還有遂川縣的車垇、五斗江、衙前等,雖地處深山,人煙稀少,但位于古道旁,一到圩日,人山人海,交易興旺。古官道上的小通橫店上,是永新至遂川古官道居中的落腳點,因順古道橫著建有一條以客棧酒肆為主的商業(yè)小街而得名,隨著公路興建,官道上來往的商賈、人員逐漸稀少,橫店上也就逐漸敗落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橫店上建造榨油坊后,改稱油槽上。油槽上門前有一路橋(其實就是三塊木板),從大山引流出的水,帶動榨油坊的水車,然后穿路橋而過。傳說路橋是古時永新、遂川、泰和三縣交界處。所以老表哇,踏上了路橋,就等于“一腳踩三縣”。
如今,問橫店上在哪里,小通本村的冇年紀(年輕人)的已答不上了,再過二十年,問油槽上在何處,定會又一代人說杳得(不知道)。歷史可能就是如此,更注重未來。
夜光杯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
古官道的筑造、養(yǎng)護
袁曉赫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踐踏而形成的小徑。“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郵驛與管理制度上,更加完善,驛站按其大小,分為郵、亭、驛、傳四類,大致上五里設(shè)郵,十里設(shè)亭,三十里設(shè)驛或傳,約一天的路程。進入唐朝,唐太宗下詔對道路不準任意破環(huán),并重視驛站管理,傳遞信息迅速,沿路設(shè)置土堆,名為堠,以記里程,清朝末年,已是驛道時代的尾聲。
井岡山地域,地處山區(qū),古時不可能完全按平原標準筑建驛道和設(shè)立驛站,還是因地制宜,做到了道路暢通,相隔一定距離都設(shè)有客棧、茶亭。
當知青時,挑擔走的次數(shù)多的是小通到遂川車垇的古官道,背木走的次數(shù)多的是泰和老屋下到垇頭的古道,這些古官道,全程是石階,石階大小不一,有長有方,有薄有厚,依山勢而筑建,時而平,時而陡,古道工程之艱難,修筑得牢實堅固。因年代久遠,人煙稀少,我看到背陽的青石板上處處是厚厚的青苔,石板縫隙間鉆滿了野草。階石錯落有致,石階都被磨得光亮光亮,可見是古今多少挑夫的腳板磨出來的,每次走在古官道上,總會忍不住感慨古人是如何將這厚重的巨石如此一一排列?;腥换氐焦糯姷匠扇撼扇旱纳矫耥斨胰?,流著大汗在忙碌,有的從遠處一步一步抬來青石板,有的在拌沙漿,有的將鑿好的青石板鋪在已平整好的路面上。
關(guān)北的古官道一般由石塊、石條鋪成,有的道段則由裸露的巖石自然形成。穿過村莊和村莊附近的街面則更講究些,都由石板、卵石鋪成。鋪成的卵石路的還會鋪出各種吉祥的圖紋,極少有泥巴路,在官道上,最忌泥巴路,泥巴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泥漿”,更嚴重的是,行走的多是“扁擔”(挑擔人),倘若滑倒,不慎跌跤閃腰,后果不堪設(shè)想。
官道的筑建養(yǎng)護,官府起主導(dǎo)作用,當?shù)孛癖姺e極響應(yīng),合力籌建。有的地方,官吏主動拿出自己的薪俸,號召民眾出資建道建亭。其次是地方縉紳、富戶,即便是地方官吏倡議建路,其建設(shè)資金和以后的維持經(jīng)費也常常是有賴于社會捐助。據(jù)《井岡山志》記載,井岡山的朱砂沖至茨坪的古官道就是當?shù)馗粦艟栀Y筑建的。他們大多捐出田地作官道的建設(shè)養(yǎng)護的資金,這種田地,俗稱“路田”。
還有就是普通民眾,“修路鋪橋做好事”是官北的傳統(tǒng),在地方精英的帶領(lǐng)下,鄉(xiāng)民們也紛紛慷慨解囊,為地方修路鋪橋貢獻綿薄之力。雖然他們力量有限,但積少成多。由一兩位士紳牽頭,一族群眾共同捐資,是官北官道募資最常見的形式,僧人捐資筑道的傳統(tǒng)一直未曾中斷。為道路、橋梁、茶亭捐資的姓名、資金均以石碑刻文記載,如今,我們在有些茶亭的墻上嵌入的石碑上還可以看到。
關(guān)北古道都由當?shù)氐闹澜充佒?,井岡山屬于南方,雨水多,村莊的小道和官道上多筑石階路,我們當知青時,經(jīng)常見過筑道匠修補村莊里的道面,他們把河沙、石灰再加入適量的精黃土(晾干搗碎過篩的細山土)攪拌成沙漿,加入了精黃土的沙漿黏性非常好。這也是古道經(jīng)百年風雨仍然完好的公開秘密。
夜光杯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茶亭、客棧和“字紙亭”
袁曉赫
關(guān)北茶亭的歷史,據(jù)代代相傳,可以上溯至明清時期,明清時期,茶亭修建進入繁盛期。那時,商業(yè)交流日趨頻繁,各地民眾紛紛出資,筑亭煮茗,普惠行旅之人。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達,促使長距離貿(mào)易運輸越來越頻密,官道也延伸至更多地方,崎嶇艱險的山間小路、熙熙攘攘的交通要道、人頭攢動的山口橋頭,處處可見茶亭。茶亭,成為古道上不可缺少的風景線。
關(guān)北古官道設(shè)立茶亭、客棧的標準,資料尚未找到,只能按關(guān)北的實際情況來觀察, 大致是“十里一亭,十里一鋪”。
比如,客棧設(shè)立:舉拿山老街、廈坪老街、石門、碧溪、小通橫店為例,各自距離最近的多為十里左右。
關(guān)北涼亭設(shè)立:關(guān)北垅里的南岸至碧溪古官道上的馬石垇亭,茶坪的念先亭,山陂樓至五雷仙山腳下的涼亭,石門亭,各自距離最近的,也多為十里左右。
據(jù)說,古時,涼亭都備有茶水、食物、被褥等物,供往來的行人使用,路人用后會自覺留下零錢,再由住在山下的護道人購買添置新的物品,這種古樸遺風,現(xiàn)在就像童話一樣引人遐思。
再觀察小通村的涼亭:小通歷來是永新、遂川、泰和三縣的交界地,有通往關(guān)北的五雷仙上的“望亭”、南瓜垇的涼亭,通往廈坪的 “錫齡亭”,通往泰和的高郵嶺上的“高郵亭”,通往遂川的獅形坳上的涼亭,這五個涼亭各自距離最近的,也多是十里路左右。
古時,涼亭叫茶亭。從小通田南村背走上五六里,便到嶺頭“獅形坳”,那里有個涼亭,公路未通前,古道上人來人往,是很熱鬧的。傳說,以前涼亭邊,搭有木棚子,住著一位老庵人,她施茶修行,日日為過路挑夫、皮籮客、行人燒水煮茶。最多的時候,一天燒十多擔水施舍路人。
此等善人在關(guān)北比比皆是,敦厚純樸的先人把在古道上建亭修路,施茶施點心,看成一種功德和修為。
山野古道,孤懸一亭,行人至此,勞累可得小憩,風雨可得暫避,日夕可得安歇,饑渴可得到餐飲,足以見前人的用心和善良。以今人的眼光看,古道涼亭是當時人們積德行善、追求和諧的一個歷史見證。
先人們施茶行善的遺風一直延續(xù)下來。一直有人出資修繕日漸廢棄衰弱的涼亭,至今還有逢年逢節(jié)打掃涼亭供茶水,鋪修道路鋤路草的習俗,一直存續(xù)至今。
古官道上還建了“字紙亭”。過去,讀書不易,越往上讀越不易。所以那個年代,對文化、文化人除了尊重,更有敬畏。關(guān)北有老人回憶:民國末期,拿山廈坪已有幾所“新學堂”,都是當?shù)剜l(xiāng)賢籌款集資辦的,現(xiàn)在從廈坪官路上進沉塘村路口的商校,原址就是“文化學堂”,“新學堂”拿山街、石門等也有。古官道上多處建的“字紙亭”三尺見高,無頂,便于讀書的學生焚燒寫過字的紙。
夜光杯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扁擔”挑出來的路
袁曉赫
記得當知青第一次擔遠路,老表再三勸,說“路頭燈芯,路尾鐵砣”,少擔一點。我也只擔了30斤,沒到終點就差一點堅持不了。后來,經(jīng)過幾年的挑擔、背木,也深切體會到山里勞作的艱辛,才懂得那些古道上腳底下的石板、石條、石頭為什么靚光發(fā)亮!那得經(jīng)過多少“扁擔”(挑夫)的磨礪!可以說這一條條古道都是一代代老表肩挑重擔挑出來的。
官北到永新要挑一整天,到遂川縣城也要挑一整天,古官道上走得最多的是挑夫,挑夫中單個挑的可能是事主,成群結(jié)隊的則是雇來的。在廈坪工作時,有老表“學時文”:過去,廈坪街上、拿山街上、石門都設(shè)有“鏢局”,永新、遂川也有。當?shù)厥轮?,貨少就自己挑,如出貨多,就?/span>“鏢局”幫忙。請“鏢局”的好處是安全。
在“時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鏢局的扁擔和“阿丟”(撐棍)與眾不同,“鏢局”的扁擔兩頭都用鐵皮包的,像擔茅草的“扛木”(扛木比扁擔長,兩端尖頭,包鐵皮),“阿丟”著地的一端也用鐵皮包著,遐想,萬一遇見歹徒,“鏢局”的伙計們就舞起“扁擔拳”、 “阿丟拳”。
據(jù)說,那些“扁擔拳”、“阿丟拳”都是武館教的。武術(shù),關(guān)北人俗稱“練打”,解放初期,關(guān)北最有名的打師叫猴俚師,他教徒弟們就地取材,除了扁擔、阿丟,客廳里的板凳、灶園里的水鉤甚至鍋蓋,都可教來防身。武館教出的徒弟平日里務(wù)農(nóng),要送貨,就去當“鏢局”的挑夫。
挑夫行業(yè)中流行著“打油詩”:“三日肩膀四日腳,五日六日追不上。”意思:挑了三天的貨擔后,肩膀就不會痛,走了四天的路程后,腳就不會疼,若挑了五六天的貨擔,走起路如一陣風,人家再也趕不上嘍!
挑夫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行頭,外罩一件坎肩,脖子上掛一條毛巾,肩挑一副貨擔,手持一根“阿丟”。休息時“阿丟”用于支撐貨擔,挑貨時可把“阿丟”放到空肩上,撬起重肩上的扁擔,使單肩挑變成雙肩挑,這是把力氣發(fā)揮到極致的一種巧妙方法。“阿丟”還可兼拐杖。
村里有個中年人,年輕時,專做挑夫,他介紹:貨擔分配也大有講究,前輕后重,前短后長,歇擔時,用“阿丟”支撐扁擔,前頭懸空,后擔著地,把頭探過扁擔慢慢地換肩,這種換肩方式叫“落地換”。還介紹,以一百二十步左右為“一換”,集體換肩,動作整齊,方向一致,這樣方便為其他行人讓路……
夜光杯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扁擔”必帶的“寶貝”
袁曉赫
“扁擔”們介紹,走遠路,有幾件寶貝少不了:“頭上的斗笠、腳上的鞋,男子腰巾隨身帶,扁擔阿丟不能少,竹筒罐俚定要帶,加帶一筒老冬酒,賽過天上老神仙。”
戴斗笠主要為防日曬雨淋;路途休息時,又能撲風干汗。
鞋指草鞋,草鞋容易損破,都必須多帶幾雙。當?shù)仫L俗,送草鞋,一般送兩雙,也有四雙,圖個吉利,去一雙,回一雙,意為祝平平安安回家;
腰巾的作用,有順口溜:“羅布毛巾八尺長,冬天滾(熱),夏天涼”、“羅布毛巾藍或白,農(nóng)家男子離不開,裹頭系腰又擦汗,還可墊坐做兜袋。”
“阿丟”是一端有丫的撐棍,浙江山區(qū)人把它叫“兄弟”,“阿丟”是關(guān)北土話,普通話是“啞豬”,意思是“只干活不說話的可愛的小豬”。“啞豬”的作用很大,背木時,木頭橫在山坡,可以用之當撬杠,山路陡峭時可以用之當拐杖,挑擔時靠它把重量分散至雙肩,歇腳時又可用它作支撐。
把撐棍稱為“只干活不說話的可愛的小豬”,充分體現(xiàn)了關(guān)北人風趣樂觀的風格,其實,也是井岡山人吃苦耐勞的最真實最形象的寫照。
挑遠路挑重擔,必須用木扁擔,挑夫的扁擔可全都是木制的,而且,扁擔兩頭的扁擔釘都是鐵做的,這樣,就可完全杜絕長途挑擔時扁擔斷裂或者貨物滑落的事故,確保了人身和貨物的安全。
在村莊里,看各家的扁擔成色,可以分出誰是“老扁擔”,誰是“嫩扁擔”:我房東表表的扁擔挑了幾十年,已經(jīng)發(fā)紫,彎成弓形,那是“老扁擔”;油光發(fā)亮,泛紅的木扁擔,也是挑了四五年以上的“嫩扁擔”,我們連“嫩扁擔”都排不上。根根扁擔,滲透了它們的主人多少汗水啊!
說起竹筒竹罐,山里人習慣用毛竹做容器裝水裝菜飯,酒鬼還要裝酒。我們小通村,地處在山溝,田遠山深,到田里山上干活,需早出夜歸,得攜帶竹筒竹罐,中午“點點心”為此,山外人除戲稱小通人為“山牯佬”外,再加個“竹筒佬”。
所謂竹筒,就是鋸下留有兩節(jié)的毛竹,保留一節(jié),在另一節(jié)上打洞、加塞,再做個提手,即能裝水、裝老冬酒;保留一節(jié),鋸掉一節(jié),另做蓋子的叫竹罐,能裝米飯、米果、米糕、小菜。行遠路,挑夫中午不進店,在途中路邊隨便“點點心”,竹筒竹罐少不了。竹罐還可帶路菜,所謂路菜,關(guān)北人家的路菜全是辣和咸:霉豆腐、辣蘿卜、辣酸菜、辣豆子、剁辣椒等,關(guān)北人冇辣不成菜,有辣好下飯。剁辣椒可單獨下飯,更可作為作有菜的調(diào)料。
路菜是干糧之外的補充,它有好吃、不易壞,方便攜帶的特點,路菜須在上路前準備,能夠下飯是一個要求,容易攜帶不易腐敗是另一個、也是很重要的要求。據(jù)說,林則徐發(fā)配新疆伊犁戍邊,一共走了8個月,其日記中就有路菜的記錄,雖然林則徐曾官至兩廣總督、欽差大臣,記錄下的路菜,也不過是云南大頭菜和炒醬,非腌即咸。
路菜慢慢也演化到日常菜肴中,現(xiàn)在從比較普遍的關(guān)北菜肴中,如干辣椒炒蘿卜干、干辣椒炒干筍、干辣椒炒酸菜等等,可以看到路菜的端倪。路菜無疑為旅途增添了更多的滋味,當然,這種滋味,應(yīng)該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俱有。
夜光杯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古官道的滄桑
袁曉赫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chǎn)隊里每年有一兩次挑石灰賣給四五十里遠的遂川車垇等地,走的就是通往遂川的古官道。踏上古道,炊煙人家漸行漸遠,只見參天的樹木把古道遮蓋著,樹頂上投射來的光線忽明忽暗,古木蒼藤,虬枝盤旋,一路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懸崖峭壁,偶有溪流淙淙。古道幽幽,思緒自然穿越到幾千年前,令人遐想。
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歷過永新,他肯定在古官道行走過。但他是游客,不是“扁擔”。畢竟那個年代,在古道上無須挑扁擔,只需用筆墨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文人是少數(shù),行走古官道上的絕大部分是挑擔負重,為謀生、為求學、為求藝的,其中有官府公差,放廣鴨的、背木背竹的、挑板子的、販鹽的、采藥的、捉石蛙的、求醫(yī)的,還有郎中、小貨郎、仙俚、先生、皮籮客、打柴、挑貨等。短途長途,近程遠程,嫁女娶親的……無需避諱,還有報喪的、送葬的,甚至死亡的。因為當時別無它路,唯有古道。
官北人永遠不會忘記,1945年“走日本”(日本投降,路過關(guān)北回國),小鬼子經(jīng)永新翻巖石嶺,由白沙、上坪到拿山村自然村稍作休整,經(jīng)山陂樓進入季里崁后,分兩路:一路由小通田南過獅型坳、小湖、大旺、新江口、衙前、雩田圩至遂川;另一路,經(jīng)五雷仙、下洞過高油嶺、坳頭、老屋下至大旺或新江口到遂川,而后經(jīng)贛州南下廣州集結(jié),走的也是古官道。
在小通當知青時,多次見到鄰縣小湖老表用躺椅作抬架,抬著病人,奔走在古官道上,翻山越嶺到廈坪搶救;在關(guān)北工作時,幾次聽到孕婦難產(chǎn),因來不及搶救,死在古官道上的消息;聽到最多的是每年夏季捉石拐(石蛙)的死訊,關(guān)北把捉石拐說成 “拼命捉石拐”。石拐肉質(zhì)鮮嫩,而且少有,它一般在山溪的石頭底下,喜和蛇在一起,盡管捉石拐都會帶上蛇藥,但畢竟防不勝防,每年都有幾例來不及趕到醫(yī)院,在古官道上就毒性發(fā)作身亡的事故。
還有砍柴被蛇咬,采藥時不慎掉下懸崖的等等,都因古道難行,未及時得到搶救,死在古道上。
求學也得翻山越嶺走古官道。井岡山1958年前沒有中學,1969年前沒有高中,關(guān)北的學子,還得自己擔米、挑菜擔書籍,沿古官道,翻巖石垇“上七、下八”到“閃里”求學。
民間大俠也肯定在古官道上出現(xiàn)過。 小通鄒桂信老村長(現(xiàn)93歲),曾經(jīng)向我們“學”過一個“時文”:
古時,小通的下通大坪里住著曾、彭、劉姓三戶人家。有一年干旱鬧糧荒,曾家兒子曾棋祿因到太湖財主家搶糧分發(fā)窮人,被告到永新縣衙。押進牢后,買通牢頭,天暗后遁回家中,其母趕緊殺“雞昂俚”(未生蛋的小母雞)加冬酒大火悶煮。他吃飽后,連夜再下太湖搶糧。次日,天還冇光,已神不知鬼不覺返回牢內(nèi)應(yīng)卯。曾棋祿再搶糧之事,太湖財主又告到縣衙??蛇@次縣官怎么也不敢相信:“一夜之間,往返太湖、閃里(指永新縣城)二百多里,除非神仙!”于是,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其實,“閃里”——小通——太湖——“閃里”,遠不止二百里,想必走還是走古道,因為沒有其他道路,關(guān)鍵是吃了“雞昂俚”,渾身是勁,再加上跑得飛快!
夜光杯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拿山老街
袁曉赫
古官道示意圖,顯示出拿山老街是關(guān)北古官道的中樞。老街呈十字形,縱橫約一華里,街寬約3米,石階道,道兩旁是磚木結(jié)構(gòu)二層樓房,臨街挑檐騎樓,底層皆商鋪,約有30家商鋪,還設(shè)有宰牛場殺豬場。1970年前,每天要接待50多根“扁擔”。
據(jù)拿山村張甘予等幾位老人回憶:1949年解放后,拿山區(qū)政府就設(shè)在拿山“嘉會堂”內(nèi),“永新縣第九區(qū)區(qū)政府”就立在拿山嘉會堂前,區(qū)長叫王企,東北人,是部隊留下來的。
史料記載,拿山自然村有700年的歷史,是關(guān)北7個張氏村莊的起源地。傳說明初,開村祖公張?zhí)煜瑁ㄔ┖涂h槎溪人),在拿山河撐竹排拉纖謀生,老天做媒,娶了“見夫能言”的龍氏三娘為妻,定居繁衍在拿山。張?zhí)煜钁{借天然的水域條件和精湛的孵鴨技能,創(chuàng)業(yè)發(fā)家致富,培育三個兒子都成為進士,當時父子四人協(xié)力建成了勸學重教的“培德堂”(私塾)而聞名鄉(xiāng)里;十三世張伯琳建了“嘉會堂”(張氏大宗祠),以供張氏后裔祭拜集會。
拿山自然村人才輩出,明、清年間曾經(jīng)出過10多位進士、舉人和武官。明朝,村里的張濘,在永新做縣官,此人為官期間做了好多善事,比如,從白沙塘到永新的橋和路,特別是巖石“上七、下八”就是他主持修的,還拿出薪俸救濟了很多窮人。為此,明朝成化十七年,皇帝賜了一塊“圣字坊”,用以表彰張濘的功德,此“圣字坊”現(xiàn)立于拿山崇義堂上方。祠堂門前還豎立著10多塊邊長30×50厘米,高2米多的黃色石碑,銘刻著張懋嶷等祖輩的名人事跡。
這個古老的村莊雖然在歲月的滄桑中也歷經(jīng)瘟疫、兵災(zāi)、“走日本”的磨難,但她700年來以“勤耕”、“崇文”、“忠厚”、“道義”傳家的厚樸民風,依然堅定地維系著她的尊嚴。
官道上人來人往,各種行當也就在拿山街、廈坪街、石門、碧溪、小通的橫店等應(yīng)運而生。尤其是拿山街,商賈往來頻繁,貨物充斥街市兩邊,南來北往的官吏、士兵、商賈、過客、平民、挑夫都需要在這里休整、補充器具,于是街上市肆繁華,有鏢局,武館,竹木鋪里斗笠、草鞋、竹筒竹罐應(yīng)有盡有,有藥鋪,兼治??;鏈衣鋪,除了補補縫縫,還賣腰巾、衫衣、布鞋、綁帶。酒肆開得最多,接待晚到的過客,到深夜才打烊,酒肆的酒,可以論壇,也可零打。關(guān)北米酒、米燒,家家皆有,無須摻假;新酒,均浮“綠蟻”,無須檢驗。
關(guān)北人有吃早酒的習慣,走古官道,得過八九點鐘,路草沒有露水才好,為此,過客更有時間吃餐早酒,過客中常有人走南闖北,世面見多了,嘴巴極刁,往往不滿意酒肆掛出的菜牌,清早,他們會“親自”到早市的肉鋪、魚攤挑選魚肉,然后提到酒肆后廚,請大師傅加工。在此略舉幾例:選豬牛背脊肉上介于瘦肉和肥肉之間的薄薄的一片炒青椒;選豬的頸脖和脊背相連處的一排骨肉,兩端有很多嫩骨,俗稱皮梳骨,炆湯;選豬的心血管炒辣椒,選牛熟中骨架、腳筋、蹄子上的骨邊肉炒干辣椒;到魚攤專買泥鰍黃鱔,泥鰍焙干炒辣椒,黃鱔則大火爆炒,快速成“龍卷風”(卷盤黃鱔)。
幾千年過去,那些美味佳肴被沉淀下來了,成了拿山老街與眾不同的拿手菜。
夜光杯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起點和終點”
袁曉赫
沉淀下來的不僅僅有菜肴,更重要的是,沉淀了當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革命精神。
1928年秋天,朱德、毛澤東領(lǐng)導(dǎo)紅四軍第十師(師長朱德,黨代表宛希先)的一部分曾在拿山村駐扎了兩個多月,主要任務(wù)是休整部隊、籌集軍糧,并到附近的茶坪、北岸、廈坪、菖蒲、小通等地宣傳發(fā)動群眾。
紅軍白天在祠堂學習操練,晚上則露營在村東面的柏樹堤下,紅軍選擇在柏樹堤下露營,一是不擾民,二是防偷襲;因為當時根據(jù)地周圍土豪白軍猖獗,而柏樹堤下秋收后四周空曠,視野開闊。由于紅軍紀律嚴明,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擁護愛戴,當時拿山村各家各戶都集糧給紅軍,并幫助照顧紅軍傷病員。村里張本生、張義發(fā)、張?zhí)匕l(fā)等一批后生都參加了紅軍。經(jīng)解放初統(tǒng)計,拿山籍的革命烈士就有26位。
據(jù)拿山自然村張積霖(81歲)、龍福媛(女,94歲)等回憶,小時聽大人說起,1928年秋,在村東面五雷仙山上,紅軍曾與白軍發(fā)生了一場激烈的反阻擊戰(zhàn),至今戰(zhàn)壕、碉堡彈痕猶在。據(jù)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鄉(xiāng)、村實地勘察考證,這是當年紅軍要離開井岡山時的第一仗!
去年金秋十月,井岡山市博物館、鄉(xiāng)、村領(lǐng)導(dǎo)、井岡山部分轉(zhuǎn)業(yè)退伍軍人、村民和孩子們在現(xiàn)場隆重舉行了立牌儀式。告慰英烈,繼傳未來。
老紅軍女戰(zhàn)士曾志在她的回憶錄里深情地寫到:“當年才十八歲,人生第一次醉酒就在拿山村,老表從二樓拿下一壇酒,壇口上封著黃泥巴,底層是竹葉,打開后酒香撩人,老表熱情好客,所以情不自禁喝醉了。當時還有彭德懷、陳毅、肖克、粟裕、何長工等老紅軍,都在拿山村駐扎戰(zhàn)斗過”。
1962年3月,朱德委員長(時年76歲)重上井岡山時,他特別交代“在拿山吃了中飯再上山”。
1965年5月毛主席(時年72歲)重上井岡山時,也念念不忘拿山,向當?shù)馗刹繂柶穑?/span>“拿山在哪個方位?”
可見,當年紅軍與拿山村的老表結(jié)下了多么深厚的革命情誼!
毛主席、朱德委員長等老一輩革命家惦記拿山,是有深刻原因的:拿山是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重要坐標。
1927年10月,毛澤東上井岡山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11月,他在《井岡山的斗爭》中,詳細表述了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具體范圍:
“第一個根據(jù)地是井岡山……四周從拿山起經(jīng)龍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龍(以上寧岡)、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縣)、營盤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黃垇、五斗江、車垇(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計五百五十里。”
拿山是井岡山軍事根據(jù)地的起點也是終點。
而今,拿山村已作為井岡山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示范點,被譽為“井岡第一村”。
仰望著在拿山村原址建起的井岡山火車站和井岡山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油路、水泥路、可通達全國各地的鐵路線,就想起井岡山當年紅軍留下的“紅軍為勞苦大眾謀利益”、“工農(nóng)紅軍為工農(nóng)”標語,腦海里總不斷地涌現(xiàn)出在當年小道上挑糧、打仗的紅軍、爬山涉水上井岡的500名省市干部、參加“馬路”“油路”“鐵路”建設(shè)者的身影。
夜光杯2018年12月26日星期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