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如何和大佬牛人快速建立關系,也是一個學問。 1.要建立聯(lián)系,不要想著我能從對方哪里獲得什么,而是多想想“我能為對方提供什么”。 2. 交流對象越厲害,越需要我們用恰當方法認真對待和好好準備。 行業(yè)里越厲害的人時間越寶貴,見到他們如果能進行有效溝通對我們的成長幫助很大,但這也要求我們隨時做好準備,才能隨時問出好問題,讓別人印象深刻。比如你可以事先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閱讀他們的作品等, 3. 提前準備好簡潔有力的自我介紹。你可以準備好一段2、30秒內能夠展現(xiàn)你價值的自我介紹,包括你的職業(yè)背景、技能特長、資源平臺等。既能讓對方快速了解你,又能提高自信心。 4. 提前找到你們的共同點。在了解對方基本信息時,留意對方的職業(yè)背景、教育背景、興趣愛好、或參與過的項目是否和你有共同點,這個共同點能夠幫助你迅速拉近和雙方的距離,快速破冰。 5. 談話中覺察對方的關注點,隨時展示“我能為你提供什么價值”。 舉個具體的例子,之前視頻號直播上聽到一個小伙伴聊近況,她先說了自己轉崗失敗,投稿被拒的遭遇;然后有些靦腆地說到自己最近一個月在一個答題網(wǎng)站上回答職業(yè)問題,不到一個月,積累了3000多個關注。 答題這個話題還沒聊完,她又開始檢討自己:工作這些年,我覺得成長速度還是很慢,你說我是不是因為前些年換工作太頻繁導致的???我直接告訴說:“如果我是你,我會先講“答題”這件事,因為舒祺老師的關注點在“成長”,也期待看到你的成長,所以告訴對方她關注的點會讓她更有興趣聽下去;然后我會說我為什么做這件事,以及我是怎么做到這么快速的增長; 很多人在面對牛人大咖時的心態(tài)是:“哇,終于碰到職場偶像了,對方肯定可以幫助到我,這是有誤區(qū)的,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只有你能夠幫得上的人,才是你真正的人脈。 領英的創(chuàng)始人里德.霍夫曼是硅谷知名的“人脈王”,他還是一名普通職場人時就獲得過硅谷投資大佬的幫助,據(jù)說霍夫曼有一個習慣就是他見到任何一個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就是“我能為你做點什么”?通過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在實踐中反思,讓他在跟行業(yè)牛人的談話中獲得了很多寶貴的職場機會。 6. 談話后一定要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感恩,為你們的關系保溫。 比如在得到牛人的指導和幫助后,不要就此中斷聯(lián)絡,不定期匯報下自己的成長近況,表示下誠懇的感謝;或者主動關注對方的動態(tài),分享能夠對TA有所幫助的資源等行動都能我們持續(xù)維持關系。 舉個例子,在得到知識城邦看到一些人通過付費見到了一個行業(yè)大咖,交流一番后他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告別前他跟對方說:老師,我注意到您平時用嗓多,我原來是學播音主持的,我教您幾招輕松用嗓的方法可以讓您以后沒這么累,這個小小的舉動讓這位老師很受感動?;厝ブ?,他繼續(xù)跟這位大咖老師保持聯(lián)系,定期匯報他的成長動態(tài),也持續(xù)關心和想著如何幫助這位老師,慢慢地他們成了忘年交。 以下6個步驟,是我的實踐經驗。 第一步:了解你想認識的大咖,至少先要做到6成了解他。 舉個例子,最近我看到星球有人分享的女人不錯,我會快速的去查看她的足跡,然后看他的有關信息,比如星球,公眾號。 我快速的去看了他公號里的200多篇文章,查了百度,買了幾本他寫的書,把書名記住,好的文章記住,至少讓自己成為這個大佬的合格粉絲。 第二步:找到這個大佬,最有效的方式是,看這位大佬是否有付費社群。 如果沒有,你要去挖掘他周圍的人是否有付費社群,很有可能他在里面。 接上一步的案例,一下在這個公號里看到了這位大佬的付費社群,不貴才幾百塊,我就立馬加入了。 第三步:角色代入,以資深粉絲身份進入大咖的社群。 如果你目前不能給這位大咖帶來實際價值,那么就以粉絲的身份靠近他,并且讓周圍的人都知道你是資深粉絲,如何做一名資深粉絲,就是第一步,去了解他。 第四步:做一名粉絲該做的事情,并且做好:轉發(fā)他的文章,轉述他的話分享給別人,做一個靜靜的資深粉絲。 多做,但不靠近(因為你自身的價值不夠的話,靠近是一種錯誤的事情) 第五步:以粉絲身份去加他的微信,并且告知,不打擾,只是看。 第六步:持續(xù)觀察和做好一個付費粉絲。 總之,做一個資深粉絲,獲得的價值比你付出的成本要多很多。做不了大咖,做大咖身邊的人,也能獲得很多的價值,僅僅早一點的信息價值,和更深的圈子價值都不可估量。 就像亦仁大佬講的,不卑不亢的做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成功給自己造成焦慮。 —2— 主動就有故事,以前老是聽人講;并且也聽到早就是優(yōu)勢,但我一直認為,先主動,才有后面的早就是優(yōu)勢。 既然我們身邊有機會認識大佬牛人,就大膽的做好準備,勇敢的介紹自己,如果你怕失去這次機會,干脆去請教你熟悉的那些你認為的牛的人,讓他們給點意見和思路,說不定不過會有意外收獲。 其實從去年開始就陸陸續(xù)續(xù)的見證了許多人主動起來之后辭職的速度飛快,讓人感慨這速度起飛了。 我比較欣慰的是小楊,雁卿還有木葉,可柔,這些年輕人在我這里是公認的進步飛快。 圍觀下他們的文章風采。 小楊----如何開始寫作?如何堅持? 雁卿----站到面試官角度拆解面試20人的機會 林木葉--現(xiàn)在的告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可柔---人生苦短,讓我們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以上4位真的太優(yōu)秀了,尤其是木葉小姐姐,面試offer收割機,目前也入職阿里,未來會很快到達P7。 雁卿目前在亞馬遜擔任測試,目前屬于核心人物。未來客氣,當然她也是我家最可愛的女兒。作為老父親必須得夸一夸自家的人。 小楊目前雖然是在校英語學生,但是目前她的格局已經在慢慢打開了,當然我前期督促和催促她,但我一直堅信她會很快成長起來的。這期間也少不了她自身的努力和幸苦。恭喜你小楊,你的成長老父親看到了,也見證了。未來可期,大膽向前。 可柔,作為一個在北京奮斗妹子,現(xiàn)在也在一家很厲害的傳媒公司。文字輸出很厲害,關鍵是生活和工作被她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條,通過她的文字你可以感受到她的細膩和認真。 (完) 后記: 都看到這里了,「點贊」和「在看」支持一下唄。 若「有用」就分享給其他小伙伴看看吧。
如果還有時間,我會再講講我從這件事里的思考和收獲,然后聽聽對方的意見。試想,如果對方正好有一個需要類似技能的機會,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你,職場機遇往往就是這樣找到我們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