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雖然后悔了,但是,如此大事,怎么可能兒戲?哪能是說交就交,說收就收的。所以趙武靈王封賞公子章的目的,其實是在利用大兒子的不滿,挑起兄弟的矛盾,希望借助大兒子和趙惠文王的爭斗,然后自己再以調(diào)解人的身份出現(xiàn)。這時的趙武靈王一定會表示,你看你們兄弟這么年輕,能力就是不行,連兄弟之間都互相不服氣,這樣爭斗,怎么能治理好國家呢?你們也別爭了,這個國君還是我來當好了。趙武靈王是希望借此,來收回國君的權(quán)力。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
趙武靈王的建議,遭到了以公子成、肥義為首的眾大臣的強烈反對,此事只好不了了之。但是公子章越發(fā)不滿,在趙武靈王的默許下,開始準備武裝奪權(quán)。
而趙惠文王也對自己父親的舉措大為不滿,并且意識到公子章可能會謀反,也是抓緊同公子成、肥義、李兌、信期等人商量對策,并開始一步步從趙武靈王手中,將兵權(quán)奪回來。
為了權(quán)力,父親也好,哥哥、弟弟也罷,父子、兄弟之間的所謂親情、倫理、道德,包括做人最起碼的底線,已經(jīng)全然拋棄不顧了。
因為趙惠文王有了防備,公子章無法下手,趙武靈王準備親自出馬了。
這一天,趙武靈王聲稱要去沙丘這個地方游覽,并指名點姓要自己的兩個兒子都陪同前往。到達沙丘后的當天晚上,公子章借用主父的令符邀請趙惠文王去主父宮中商議大事。
肥義感覺這里面一定有問題。于是肥義決定自己先孤身一人前去試探,并且命令信期加強趙惠文王的防衛(wèi)。同時約定好,如果自己能平安歸來,趙惠文王再前往主父宮中;如果自己短時間內(nèi)回不來,就說明出了危險,讓信期一定保護好趙惠文王的安全,并且命令信使做好準備,隨時通知公子成和李兌發(fā)兵勤王。
肥義到達主父宮中后,果然發(fā)現(xiàn)不對,沒有見到主父,反而看到公子章和田不禮,帶著殺氣騰騰的衛(wèi)士,密布在主父宮中。肥義知道自己回不去了,臨死前痛罵公子章造反作亂。早就恨肥義入骨的公子章,命令衛(wèi)士殺死肥義。殺死肥義后,公子章再次派出使者,招趙惠文王前來。
趙惠文王見肥義未回,而主父的使者又到,知道出問題了。信期將使者拿下,逼問實情,使者不得不如實交代。大怒的信期斬殺使者后,一面命人通知公子成和李兌率兵前來勤王,一面率領(lǐng)自己手下衛(wèi)士包圍主父宮,與公子章手下衛(wèi)士展開激戰(zhàn)。
早就做好準備的公子成等人,得到信息,以最快的速度率軍趕來。忠于趙惠文王的軍隊很快控制住局面,公子章和田不禮兵敗逃入主父宮中。公子成、李兌、信期等人率軍將主父宮團團包圍,并派人殺入宮內(nèi)。
此時的趙武靈王還希望借助自己的威信,保住公子章等人的性命。但是已經(jīng)徹底撕破面皮,并且殺紅了眼的公子成等人根本不予理睬,當著趙武靈王的面,將公子章、田不禮及其手下衛(wèi)士人等全部誅殺。當然,沒有人敢向趙武靈王動手,畢竟那是曾經(jīng)的趙國君主,現(xiàn)在的主父。
雖然沒有人敢于對趙武靈王刀劍相向,但是趙武靈王的作為也徹底激怒了趙惠文王和公子成等人。公子成命人將主父宮中所有人全部趕出來,只留趙武靈王一個人,然后關(guān)閉宮門,派人將主父宮團團圍住,徹底將趙武靈王一個人圍困于宮中。
主父宮中根本沒有什么糧食,一些存糧及瓜果蔬菜、點心等食物,沒幾天就被趙武靈王吃完了。饑餓難忍的趙武靈王甚至爬到院子里的樹上,掏鳥蛋、雛鳥生吃。最后,實在無物可吃的趙武靈王被活生生餓死于宮中。
公子成將主父宮團團圍住長達三個月之久,最后,確認趙武靈王已經(jīng)被餓死之后,才向趙惠文王匯報。在此過程中,趙惠文王對此事默然不語,雖然沒有親口下達命令,但是也是一直一聲不問。
直到公子成匯報趙武靈王已經(jīng)被餓死之后,趙惠文王才痛哭一場,以國君的禮節(jié)埋葬了自己的父親。
可憐的趙武靈王,本是一代豪雄,一條神龍,有機會帶領(lǐng)趙國走上統(tǒng)一中國的道路,只因國君之位處理不當,落得個被活活餓死的悲慘結(jié)局,惜哉!痛哉!悲哉!
說起來,趙惠文王也算是個有作為的君主,趙國在他做國君時期,也是不斷發(fā)展壯大,足以與強秦相抗衡。如此看來的話,當年趙武靈王傳位與趙惠文王,而沒有傳位給公子章的決定,也可以說是英明決定。
不過,年幼的趙惠文王畢竟沒有其父的大膽和雄風,所以趙武靈王制定下的奇襲秦國的軍事計劃,就這樣胎死腹中了。有史學家評論,這次的機會,可能是唯一的一次能令秦國滅亡的機會,可惜就這樣悄悄的錯失了。趙國在繼續(xù)強盛幾十年之后,因為長平一戰(zhàn),元氣大傷,從而逐漸走向沒落,直至亡國。
慢慢的,隨著秦國的越來越強大,其他各諸侯國,雖然也曾經(jīng)努力抗爭,甚至組成過六國聯(lián)軍共同攻秦,但最后無不折戟沉沙,被秦國逐一吞并。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普及、教育、創(chuàng)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jīng)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