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困擾著許多人群,他們主要表現(xiàn)為口苦口干口黏,渴不欲飲,有些人會(huì)出現(xiàn)面赤唇紅、口舌生瘡的現(xiàn)象,甚至上腹脹滿,腹痛、里急后重,這些人群大多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濡數(shù)。那么清熱祛濕最有效的藥有哪些呢,下面介紹幾款清熱祛濕的中成藥。
1、黃疸茵陳顆粒
黃疸茵陳顆粒為清熱利濕、退黃疸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有茵陳、黃芩,茵陳為君藥,有清熱利濕退退黃的功效,黃芩為臣藥,具有清肝利膽祛濕的功效。佐以大黃清濕熱,用來退黃疸。使以甘草和中,調(diào)和諸藥,適用于急慢性黃疸型肝炎,屬肝膽濕熱者。每天2次,每次10G,孕婦忌用。
2、清熱祛濕顆粒
清熱祛濕顆粒是清熱祛濕最有效的藥,尤其對(duì)于暑濕病邪引起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全身乏力等癥狀,它具有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的功效,在服藥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
3、利膽排石片
利膽排石片具有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的功效,臨床上用于膽囊炎、膽石癥屬濕熱蘊(yùn)毒、腑氣不通的患者,一般藥片為0.25克,如果是排石一次6-10片,一天服用2次,如果是消除炎癥,一天服用2次,一次4-6片。肝功能弱的患者慎用,孕婦禁用。
4、二妙丸
二妙丸主要有燥濕清熱的功效,是常用的清熱祛濕的中成藥,里面含的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祛下焦之濕熱。含有的蒼術(shù)具燥濕運(yùn)脾的功效,二種中藥結(jié)合,可以標(biāo)本兼治,清熱化濕,適用于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女性白帶、男性陰囊濕癢、下肢丹毒。
5、葛根芩連片
葛根芩連片屬于清熱劑類中成藥,主要功能為解肌清熱,止瀉止痢。適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等癥狀,服用方法為一天3次,一次3-4克。但是脾胃虛寒腹瀉者忌服。
葛根芩連片里面含有的葛根具有發(fā)表解肌,升發(fā)脾胃清陽的功效,黃芩、黃連具有清腸胃火的功效,甘草具有甘緩和中的功效,葛根芩連片適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等病癥。
6、龍膽瀉肝丸
龍膽瀉肝丸由10味中藥組成,分別為鹽車前子、酒當(dāng)歸、地黃、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炙甘草等組成。主要有肝膽濕熱的功效,適用于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頭暈?zāi)砍唷駸釒碌劝Y狀。由于龍膽瀉肝丸性苦寒,脾胃虛弱者慎用。
7、五味香連丸
五味香連丸由吳茱萸(甘草炙)、白芍、木香、黃連、延胡索(醋炙)等中藥組成。它具有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的功效。治療腸胃濕熱引起的腹痛腹瀉,例如:紅白痢疾、膿血相雜、里急后重等癥狀。
8、茵陳五苓丸
由茵陳、澤瀉、茯苓、豬苓、白術(shù)(炒)、肉桂組成。清濕熱,利小便。用于肝膽濕熱,脾肺郁結(jié)引起的濕熱黃疸,膽腹脹滿,小便不利。茵陳五苓丸與龍膽瀉肝丸相比更適合濕偏重者。注意黃疸屬寒濕陰黃者忌用,孕婦慎用。
9、肝膽雙清口服液
肝膽雙清口服液由8味中藥制成,分別為當(dāng)歸、女貞子、沉香、熊膽粉、牡丹皮、半枝蓮、黨參、麥芽等組成。具有清熱利膽、調(diào)理氣血的功效。適用于肝膽濕熱、氣血不調(diào)引起的脅肋隱痛、口干口苦以及食少乏力的癥狀。
10、三九胃泰顆粒
三九胃泰顆粒具有清熱燥濕、行氣活血的功效,同時(shí)也有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氣健胃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為黃芩、茯苓、地黃、白芍、三叉苦、九里香、兩面針、木香組成。適用于上腹隱痛、飽脹、反酸、惡心、嘔吐等癥狀,對(duì)于胃寒者慎用。
結(jié)語:清熱祛濕的中成藥還有枳實(shí)導(dǎo)滯丸、濕熱痹膠囊、苦參膠囊等,以上10款清熱祛濕最有效的藥,如有不適請(qǐng)及時(shí)就醫(y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