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臨近元旦,我有幸參加了首屆長三角暨安徽第十屆中青年作家研修班。
說起這次研修班,還得感謝縣作協的葉馨主席,是他為我爭取了這樣寶貴的機會。
葉主席是我通往文學道路的第一位引路人,入縣作協,加市作協,都是他一手栽培。
我平日里不怎么與人交往,多是通過一些刊物公眾號來閱讀作家。葉老師把《安徽文學》比作娘家的那篇文章很具溫度,讀來賞心。
在此之前,我對葉老師的了解甚少。正是這篇文章,我知道了他是軍人出身,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表作品200余萬字。1990年曾到北京魯迅文學院參加首屆文學創(chuàng)作研修班,1994年以農村教育為體裁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紅潮》,1995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1999年轉業(yè),軍轉長篇小說《幸福的誘惑》,在江山文學網簽約首發(fā),約45萬字。2013年影視劇本《少年周瑜》獲首屆安徽劇本大賽提名獎,2014年10月,出版廬江歷史人物系列長篇小說《周瑜風云》。一直到今天,他的文章在《安徽文學》等刊物上時有發(fā)表。
我從心底佩服和敬重他,時常向他請教。葉老師從不推脫,總是第一時間答疑解惑。
那次,文友吳中偉老師將此培訓信息轉發(fā)給我,我一看條件正好,便四處打探。先是直接打電話給省文聯,說是由各級作協、文聯推薦。我開始動用朋友圈的關系,大多都是婉拒。葉主席是我最后想到的人,我把事由通過微信發(fā)給了他,很快就有了回復,讓我將簡介發(fā)給他,他來爭取。我將簡介和創(chuàng)作經歷發(fā)出后不久,葉主席又回了信息,我確信他的爭取是百分之百會成功。
葉主席對我抱有很大期望,可惜至今還沒能讓他看到成果。
這次的培訓班確實是人才濟濟,四十多名學員,除我之外都是上過大刊的,現在想來我正是寓言故事中的“南郭先生”。來了之后,我竟有些后悔。
但當我見到了葉主席在微信中提到的著名作家時,我主動上前問好,并自報家門。他那微笑和平和的目光讓我找回了自信。盡管他只說了短短的兩句:“我知道,是民主推薦的。好好寫?!?/p>
能參加這次的培訓,著實收獲很大。認識了許多朋友,收獲了許多真知。
晃眼,培訓回來也近半年。很多同學都在《安徽文學》《作家天地》《當代人》《小說選刊》《天津文學》《散文選刊》等發(fā)文,還有的直接出了大塊頭的書。我每次見到同學上刊,都會轉發(fā)到班級群,一面為他們高興,一面心里也急,但卻沒有上乘表現。
盡管在副刊上發(fā)了一些“豆腐塊”,有時為了趕稿,還不自覺地夾了點“水份”,有失自己的文學初心,歸根結底還是偏離了本真。
今天,我閑下心來,細細審閱自己的文字,將夾有的極少“水份”擠干。
又拜名師求點化。老師很認真地剖析了我的狀態(tài),開出了藥方,讓我“悟”。下午,老師又發(fā)來短稿,點開,是老師本人的創(chuàng)作心得,頓覺眼前一亮。這,一般人是不外傳的。我忽然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一直有如許多的引路人。
晚上,兒子在睡覺。我點開手機,細細瀏覽一位作家班同學的朋友圈。他年長我一歲,文學創(chuàng)作起步不算太早。作家班上,我聽到他說的寫作故事,頗具傳奇色彩。據他所述,他的文字素材多為鄉(xiāng)土故事。
他是一名副刊編輯,我起先并不是他的好友,后來我出于某種目的加了他。但,一直沒有利用這種關系上過他的副刊。
我趁著閑瀏覽起他的朋友圈,本以為設置了時間,沒想到可以盡情瀏覽。我一口氣看到了底端,他上了《章回小說》、《陽光》、《短篇小說》、《廣州文藝》、《天津文學》等等,那么多大刊,真心佩服。
不但如此,他還多次參加中青年作家培訓班,上過魯藝。
作家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母土,果是如此,他的文章都是圍繞故鄉(xiāng)開疆拓土。從“我”奶為爺喊魂出發(fā),寫出了真情以待,寫出了世間大愛。
他在文學路上遇見的貴人,能幫他逐字逐句修改一萬多字的小說,確實是伯樂識千里馬。貴人我也有,但關鍵還要功底強。
讀他發(fā)表的《我的文學夢》,實感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能花大半年時間改一篇小說稿,著實是成功的根本。
如此來看,寫作不能偏離本真,要寫出自己的本心。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王賢友老師的書,從中獲益匪淺。王會長的《從心記Ⅰ》,多是短小的記,人物記,讀書記,隨手記,每一記獨立成篇,看似孤立,其實又渾然一體,是一種思想的自我深華。更多時,是一種悟,與人交往中的悟,行走中的悟,這種悟都指向同一個目標。
起先,我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嗨,今天再次開了眼界。
欲速則不達,果是如此。唯有靜下心來,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才能突破自我。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