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兒時麥食香
文:施訓洋
五月的田野,播種和收獲同在。行走在田間地頭,金黃的麥子迎風起伏,一浪又一浪地滾動著,泛著金光。緊鄰著麥田的是茁壯成長的嫩綠的秧苗,如今都是撒播、點播,一大片、一大片的農(nóng)田披上了綠裝。黃、綠相間的田野,蛙聲陣陣,布谷鳥不時地從頭頂掠過,耳畔響起那熟悉的聲音。
兒時,到了這個季,便要開鐮割麥子了。那時,不像今天,種麥子多為旱地或是塝田,而且也只是種點兒吃個新鮮,也就沒有連片的,自然是看不到麥浪翻滾的景象了。即便如此,父親還是很重視的。早早地便將鐮刀送去鐵匠鋪子下火,再打些捆麥把子的草繞,而后便是磙場基了。等一切準備妥當,會選個晴天開割。
(1)
我的老家多種雙季稻,印象中種麥子是極其少見的,即便種也是選在旱地,通常是很少的幾壟地。
記憶里,我家的麥地是在對面山上。夾在油菜、豌豆還有蠶豆之間,那時的旱地便是用來種五谷雜糧的。
忙完了三秋,父親便扛著犁、牽上牛去對面山上犁那原先種山芋、芝麻、綠豆、花生的一片地。旱地并不肥沃,甚至于有些貧瘠,夾雜著火石的沙土松散著。也有板結(jié)的能撬斷犁頭的麻崗土,若是遇見,父親總是讓過,等到閑時再用釘耙來挖。
犁完了地,父親又用犁等間距地開出幾條溝來,將地分成了幾壟,這便是麥壟的雛形。緊接著,父親和母親一道用釘耙來平地,再用小耖耖溝,平整而均勻的麥壟便呈現(xiàn)在眼前。
沒過幾天,母親拎著裝有麥種的袋子、扛著鋤頭走在前頭,父親用糞瓢扛著扁擔挑著滿滿的一擔糞跟在后頭,走向?qū)γ嫔缴夏菈K地。
打凼、滴水糞、點種、蓋土糞,父親和母親分工明確,一天的功夫,那地便種上了麥子。秋去冬來,綠綠的麥苗兒從土里探出了小腦袋,為這初冬的田野帶來了無限生機。父親又會趁著晴日,給麥子施肥。
與麥子一道的還有小雞草、鵲子麥、鵝兒腸之類的雜草,于是,父母總在晴日里去麥地鋤地、拔草,一直要忙到麥子抽穗。
(2)
時間很快便到了五月,麥子熟了。父親又開始忙乎起來,打繞子、碾場基,為收割麥子做著充分的準備。
麥子是放鋪子曬在地里的,一般不急于往回挑,待曬得很干時再抱到一起打成捆。我常喜歡在麥地里跑,捉土青蛙和蚱蜢之類來把玩,時不時地會爬在麥秸稈上,父親會制止我,還說這樣會被麥芒刺到。果然,爬的時間長了,身上會癢爬爬的。再看父親的胳膊,竟也被鋒利的麥芒刺出一道道痕來。
麥子挑回來后,便又被放開鋪在場地上,父母用連蓋一來一回地挨趟擊打,麥子被打了下來,連著打幾個來回,確信麥穗里已沒有了顆粒才等下。然后再用叉揚翻過來,又像先前那樣來來回回地擊打。
收割、曬場、脫粒,金黃的麥粒被裝進袋里。
曬干的麥子也就四、五袋,被父親整齊地碼在稻倉旁的木架上。一旁還有早幾天收割上來的油菜籽,同樣的也就幾袋。盡管油菜籽價格不菲,但卻很少賣,母親說賣了就沒得換香油了。
(3)
一個閑日,吃過早飯,父親挑上一副擔子出門了,一頭是油菜籽,一頭是小麥。母親一手提著個油壺,另一只手拿著個酒壺,跟在父親的后頭,一道去往離家六里多地的鎮(zhèn)上。
父親挑回來筒子面、白面粉和香油,還有他最愛的散裝酒。此后,便可以吃到各種美味的麥食了。
當天傍晚時分,母親便和了些面粉揉成團,再用搟面杖搟面皮,父親則用刀將面皮切成一根根細條,我知道這是要做我最愛吃的搟面湯了。
父親坐在鍋底燒鍋,母親到井臺邊將擇回來的莧菜又洗了幾遍,還剝了幾粒蒜瓣。待水燒開,母親將那細細的粉條抖落進鍋里,不停地用筷子分,不讓那些面條粘到一起,父親則加草料用猛火,細面條在翻滾的水中打著漩,也不往一起粘了。母親的筷子也停了,她將洗好的莧菜和切好的蒜籽倒進鍋里,再添加油、鹽、醬等佐料,香噴噴的搟面湯便出鍋了。
我喜歡吃面湯,是母親在揉面時,通常會打幾個雞蛋攪在里面,父親還會倒點香油。那面湯還沒出鍋,香味便已饞倒了我。大粗碗,吃上兩大碗還想吃,吃的肚皮圓著像個大西瓜,父親常常讓我把肚皮給他敲下,說是看看西瓜可熟了。
攤小麥粑粑,也是很好吃的。用瓷盆和些面粉,切些韭菜放入,也打一、兩個雞蛋,攪拌均勻。小火燒鐵鍋,倒點香油,待油燒開時,將稀面倒入鍋里,用鍋鏟子攤平,攤得越薄越好,再在四周均勻地澆點香油。用鍋鏟將粑粑翻過來再炕,如此反復,直到金黃的麥粑粑透出香味,才盛進碗里,接著攤第二鍋。
早飯或是晚飯時常吃,母親總將粥煮得很稀,邊喝稀飯邊吃金黃的小麥粑粑,嘴角沾滿了香油,鼻孔里都是那油香,滋潤極了。
麥面條,則是精貴的,一般只在過節(jié)、家里來客人或是辦正經(jīng)事時才會吃上一回。那筒子面便被放在米缸的蓋子上,像是花瓶一樣擺在那里。即便如此,吃起來也是很快的。
白面饃,是最誘人的,但母親不會做,倒是鄰家姐姐會,她家又是全村最早有電視的。尤其是雙搶時節(jié),鄰家姐姐總會做白面饃,于是,我總喜歡去她家串門,自然是可以吃上那美味的。一邊吃著饃頭,一邊坐在小凳上看著《西游記》,別提有多開心了。
一年中,父母總會上幾次鎮(zhèn)上,挑去麥和油菜籽,換回面粉、面條和香油。
臘月的尾子上,炸圓子時還會順帶炸些麥面食,放了糖的、不放糖的,吃起來都是噴香的。這,竟成了糖盤子里的糖果,成了待客的美味。
兒時的麥食,總是那樣的鮮美。
又到一年麥熟季節(jié),饃香在路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