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美的楚國酒具:
嵌錯鳳紋銅酒樽
文\張衛(wèi)平
嵌錯鳳紋銅酒樽(圖片源于湖北省博物館《圖說楚文化》一書
源遠流傳的楚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酒文化則是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楚國擁有“云夢之饒”,早在春秋時期楚人就已超越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采用了“火耕水耨”這種全新的耕作方式,農業(yè)生產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在那時,飲酒成為社會風尚。豐富的糧食,高超的釀酒技藝,形成了楚人對酒的偏嗜。于是,我們從頻繁出土的楚國酒具中感受到楚國濃烈的酒風。
1966年元月,湖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在江陵縣(今荊州區(qū))望山2號楚國貴族墓里,出土了一件不一樣的青銅酒樽。雖然,這件酒樽與墓里眾多的銅鼎、敦、壺一起,放置在槨室的頭箱內,但仍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這件銅酒樽口外侈,斜直壁,平底,底下有3個獸蹄足;腹外有2個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有蓋,蓋面隆起,頂部成圓餅狀,蓋面上有3個鳥形飾。蓋上與器外滿飾嵌錯變形鳳紋,線條勾勤交錯,變化多樣。其中,蓋面上的鳳紋分4組,每組9只鳳鳥;器身外壁的鳳紋分6組,每組4只鳳鳥;整個酒樽,一共有60只鳳鳥。
酒樽蓋的周邊與器身下部嵌錯波折紋、卷云紋、圓圈紋等紋樣,整個紋飾圖案顯得和諧、優(yōu)美。專家認為,這件荊州望山2號楚墓出土的嵌錯鳳紋銅酒樽?,是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xiàn)的楚國酒具中最精美的一件。
綜觀楚墓中出土最多的文物,就是兵器和酒具了。酒具主要分為盛酒器、挹酒器和飲酒器,種類主要有漆酒具盒、耳杯盒和壺、樽、缶、盉、卮、耳杯、筒、勺,等等,其中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彩繪漆器酒具了。比如,盛放酒杯的彩繪雙頭豬形“酒具盒”,造型別致的彩繪圓筒狀盛酒器——蟠蛇卮、鳳形雙連漆杯以及形形色色的彩繪漆耳杯。比如,彩繪雙鳳耳杯、“大官”銘耳杯、變形鳳鳥紋、變形蝶紋、幾何紋、卷云紋、勾連云紋、鳥云紋、柿蒂鳳紋以及鳳紋帶流杯、深腹杯、小平底杯。
就說1975年從江陵雨臺山471號楚墓中出土的那件彩繪蟠蛇卮吧。
一件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盛酒器,居然運用浮雕、和旋、研、挖等手法,共雕琢出20條相互蠕繞糾結的小蛇,造型之奇出人意料。器蓋上浮雕了8條相互蟠纏的小蛇,4條紅蛇的頭朝向蓋頂當中,4條黃蛇的頭朝向蓋沿4周;器身外又浮雕了12條蛇,有對稱的長黃蛇與長紅蛇各2條,還有8條粗短的黃蛇相蟠其間。
卮內髹紅漆,卮表髹黑漆,蛇頭、蛇身和鱗片都用紅色和黃色漆描繪。特別是外浮雕的20條蛇變化多樣,動而不亂,靜而不死,動靜結合,將眾蛇成堆的自然景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戰(zhàn)國時期一件難得的楚國漆器珍品。
彩繪蟠蛇卮 攝影:金陵
一件楚國酒具中最精美的青銅酒樽——嵌錯鳳紋銅酒樽,一件戰(zhàn)國時期楚國漆器珍品酒具——彩繪蟠蛇卮,共同展現(xiàn)了楚國酒文化的綺麗與多彩。這些美不勝收的楚國酒器酒具與文獻記載的楚酒典故和民間傳說,無不反映了楚文化與酒的不解之緣,而綺麗浪漫的《楚辭》更是在文辭中散發(fā)出醇美的酒香。
龍鳳紋銅樽戰(zhàn)國中晚期 攝影:金陵
通高16.5厘米
2005年荊州黃山617號墓出土
荊州博物館藏
樽是宴饗時盛放酒漿的一種容器。這件銅樽由器蓋和器身兩部分扣合而成,蓋頂有銅鈕三個,蓋面略弧,器身口徑略大于底徑,器身兩側各有一鋪首銜環(huán),底部有三足。全器表面滿飾繁縟的菱形紋和變形龍鳳紋,花紋均為鑄制而成,紋槽中均填充有一些固體物質作為裝飾。
【參考文獻】
1.文龍主編,《中國酒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版。
2.陳君慧主編,《中華酒典》,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12年版。
3.楊善群、鄭嘉融,《詩經里的世界》,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4.杜耀西、曹靜樓主編,《國寶檔案》,中國檔案出版社,2006年版。
5.李學勤著,《中國青銅器概論》,外文出版社,1995年版。
6.湖北省文物研究所,《湖北文物奇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湖北省博物館,《圖說楚文化》,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國酒志網,《酒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