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講到蟋蟀,大家都會聯(lián)想到古代的“斗蛐蛐”。但光把它當寵物來斗,實屬屈才。
為什么這么說呢?先給大家講個案例:
門診接診過的一個白血病移植后的患者,來就診時,除了乏力,氣短,食欲差外,還表現(xiàn)為腰以下水腫,由于水腫,行動困難,查看病人后,考慮主要為脾腎虧虛為主,扶正藥基礎(chǔ)上加用了蟋蟀,兩周后,水腫減輕,1月后,全部消退。
蟋蟀,功不可沒!
我們大家知道,水腫分為陽水和陰水兩大類。蟋蟀臨床中主要針對陰水,陰水的治療方法以溫陽益氣、健脾、益腎、補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總以扶正助氣化為治。
虛實并見者,則攻補兼施。我們認為陰水屬虛,所以,治療以扶正為主。如果患者不僅有正虛,還有邪實的問題,就要扶正與祛邪一起使用。
臨床上,大多數(shù)腫瘤患者就是這樣,既有體質(zhì)虛弱的一面,又有癌瘤存在一面,所以,治療應(yīng)兩者兼顧。
蟋蟀,中醫(yī)又名將軍蟲,性微溫,味辛成。本品不僅有較強的利尿消腫作用,對膀胱麻痹之尿閉及慢性腎炎之尿少均有效,而且具有溫腎壯陽之功,對陽痿、遺尿有殊功。因其能對抗因堿性藥和水分輸入引起的液體潴留,所以對尿毒癥亦有助益。
蟋蟀約在清代作為藥用。每年8~9月份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焙干即可,以身于、完整、色黑、腿壯、無泥無蛀者為佳。古今運用蟋蟀的功效,歸納為四:通小便、難產(chǎn)、發(fā)痘疹、治陽痿。蟋蟀不僅有利尿作用,卻又可用于小兒遺尿之證。
我們在臨床上常將蟋蟀與螻蛄合用,治療癌性胸水和腹水有效。兩者合用也可治療其他疾病導(dǎo)致的水腫。章次公先生用蟋蟀、螻蛄(去頭、足、翼)各30只,共研細末,分作30包,每日1包,分3次服;并以黃芪30克煎湯送服治療慢性腎炎的水腫。陽虛甚者,加熟附片、仙靈脾各12克同服。寓攻于補,相輔相成,收效滿意。
還有的學(xué)者將蟋蟀還可用于晚期肝硬化腹水、陽痿等。凡腎陽不振引起之陽事痿而不舉者,用蟋蟀一對,熟地黃、仙靈脾、鎖陽、淡蓯蓉、紫河車、甘草,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6克,1日2次,亦佳。
蟋蟀與螻蛄均屬蟲類利水消腫藥,相比而言,蟋蟀性溫而力緩,宜于氣虛體弱者,螻蛄性寒而力猛,適于體質(zhì)壯實者;如兩者并施,其效益宏。螻蛄不僅能利小便,且能通大便,故脾虛便溏者不易使用。蟋蟀性溫,能興陽事,配合溫腎藥,善治療陽痿。
好了,今天的蟲藥——蟋蟀就講到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