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博與蒙博、甘博、遼博共同舉辦了一個展期為3個月的“碰撞·融合—長城文化展”,非常精彩,它分三個板塊“城橫西塞起東隅”“邊城內(nèi)外舉霞觴”“琵琶起舞換新聲”。
此展有鷹頂金冠等精品,還有就是晉博將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fēng)、忻州九原崗壁畫隆重搬出,釋放出的誠意,讓觀者感動。
長城是一個大主題遺產(chǎn),與藏彝走廊形成了華戎集團的文明分野。多民族在長城線內(nèi)外的N次碰撞與交融,胡人漢化,漢人胡化,讓血統(tǒng)與文化都有著彼此內(nèi)在外在的影響。每件物品都鏤刻著過往,既有特色因素,又有互化的痕跡。
孤本地圖--許論繪九邊圖【明】(復(fù)制品),遼寧省博物館藏。
明洪武年間長城磚,大同市采集。
武士像【北齊】太原婁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陶馬【北齊】太原婁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鷹頂金冠【戰(zhàn)國】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鄂爾多斯杭錦旗阿魯柴登墓出土。
六耳鐵鍋【元】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出土,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鎏金銅面具【遼】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倉廩式陶骨灰罐【遼】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銅馬俑【東漢】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銅軺車【東漢】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平陽衛(wèi)造鐵炮【明洪武十年】(1377年),山西博物院藏。
胡傅溫酒樽【漢】右玉縣大川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鎏金錯銀銅扣漆尊【東漢】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
龜形銀盒【唐】山西博物院藏
鏨花葵口金盞【金】山西博物院藏
童子葡萄紋鎏金高足杯【北魏】大同南郊出土,大同博物館藏。
青釉胡人舞獅紋扁壺【北齊】太原玉門溝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彩繪騎駝俑【隋】太原斛律徹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陶臥?!咎啤恳沓巧细叽宄鐾?,山西博物院藏。
三彩印花海棠紋盤、三彩印花牡丹紋盤【遼】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三彩印花花卉紋方碟【遼】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白釉三叉提梁壺【遼】大同南郊新泉磚廠出土,大同博物館藏。
石雕菩薩頭像【北齊】昔陽縣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石雕菩薩立像【東魏】榆社縣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備宴圖【元】陽泉東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旅圖壁畫【元】陽泉東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備酒圖壁畫【元】屯留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司馬金龍墓位于大同石家寨村,是北魏瑯琊王司馬金龍與其妻姬辰的合葬墓,1965年農(nóng)田基本建設(shè)打井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了發(fā)掘。出土了陶俑、用具、墓志、漆畫屏風(fēng)等計454件文物。
司馬金龍墓共出土了石雕帳座4個,2個在大同博物館,另2件在山西博物院。漆屏風(fēng)是中國最早的屏風(fēng),也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屏面畫的是帝王將相、烈女孝子等傳統(tǒng)故事。
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位于忻州市蘭村鄉(xiāng)下社村,現(xiàn)存壁畫約有240余平米,主要集中在墓道的東、西、北三面,這次主樓展出的是西壁第三層出行儀仗圖。
而在副樓一層的“古韻新生展”里,展出的是九原崗北壁壁畫。主圖為廡殿頂建筑,面闊三間,雙柱式結(jié)構(gòu),上有巨大的羽狀鴟尾,屋脊間繪有火盆,有祆教的味道,左右兩側(cè)是獸首鳥身神怪。
正中大門有乳釘、銜環(huán)蒲牢,兩側(cè)門扇開啟,繪有4位侍女,正房兩邊側(cè)殿也各繪有一侍女,斗栱能看出有插栱和人字栱。如果研究建筑、宗教、服飾、民族等,九原崗壁畫無疑是一幀好材料。
水泉梁北齊壁畫墓是首次在晉博展出,墓在朔州窯子頭鄉(xiāng)水泉梁村西。主展的是北壁為夫婦宴飲圖,墓主人夫婦端坐敞屋床榻之上,兩側(cè)為伎樂侍從,旁邊依次展開的是鞍馬儀仗圖、牛車出行圖等。人物眾多,場面宏大,一幅忙碌的各司其職的景象。
晉城金代磚雕墓
忻州石刻窖藏【北魏至唐】忻州秀容西街出土
犧尊【西周】大河口1號墓6號壁龕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漆木豆【西周】大河口1號墓3號壁龕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荒帷【西周】絳縣橫水墓地1號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橫水墓地是西周封國-倗國的一處墓葬地,1號墓為國君夫人墓。荒帷位于棺外及槨室四壁,由兩幅紅色絲織品橫拼而成。
壁畫【北宋】沁源縣城南出土
石獅【北齊】朔州水泉梁北齊墓出土
云鳳紋金靴【遼】山西博物院藏
鴛鴦石榴紋金盒【唐】山西博物院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