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好習慣這件事,似乎從小到大都會被強調(diào)。
上周同事問我,為什么你的背總能挺的很直。
我回應道:日常習慣不低頭。
他又問:關鍵是怎么能保持這樣的習慣啊。
我竟然回答不出來了……
習慣的養(yǎng)成,幾乎難倒過我們每一個人。
3月8日婦女節(jié),蓋雅學院策劃了一期關于女性HR從業(yè)者的轉(zhuǎn)型專題——《向前一步:14位「30+女性HR」的轉(zhuǎn)型故事》。而「跨越舒適區(qū)」幾乎是每篇故事的關鍵詞,讀完所有的故事,我甚至覺得,貪圖舒適甚至有些難以啟齒。
這些年為逼自己跳出舒適區(qū)試圖嘗試了不少自我挑戰(zhàn),卻越挑戰(zhàn)越證明自己很失敗。你看,當我們無法成功建立習慣時,往往問責于自己,但問題本身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我們采取的策略、制定的計劃,并不符合大腦的規(guī)律。
我們想全力沖刺到舒適區(qū)外時,潛意識卻會說,“這么劇烈的變化真讓我不舒服”,然后,當動力和意志力都不足以支撐向外掙扎時,潛意識就會讓我們回到圓圈里。
而那些根本不需要下決心去堅持的習慣,反而被堅持下來了。
例如一天只要求自己看2頁書、每天只做20秒平板支撐……總之都是門檻低沒什么負擔的習慣,高興就多做一些,不高興就做那么多。
《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將這些微小的習慣稱為「微習慣」——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小到不可能失敗。
但現(xiàn)實中,相對于「微習慣」,我們往往總是傾向于制定「宏大習慣」計劃。認為只有宏大才有意義,但事實并非如此。
當我們?yōu)榱晳T養(yǎng)成設計了似乎有效的目標,例如每天堅持跑5公里、每天看完一章節(jié)的書、每天寫作1000字……隨著熱情遞減,這些目標都會轉(zhuǎn)化一種壓力,一種難以開始的壓力。
因為這些目標會給我們帶來主觀性疲勞,如果發(fā)現(xiàn)目標很高,主觀疲勞就會變得更嚴重,因為思維會“預判”接下來的工作,早早地感受到一種壓迫感。
往往在還沒有開始落實“例行行為”時,我們已經(jīng)在和思想做斗爭了。思想斗爭的過程中會消耗不少意志力,隨之而來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感和壓力,而這種焦慮和壓力則會讓堅持了一段的“習慣”瀕臨崩潰。
養(yǎng)成習慣需要多久?「21天」是我們熟知的一個“周期”。
21天理論源自一位整形外科醫(yī)生麥克斯威爾·馬爾茨(Maxwell Maltz)。據(jù)說,馬爾茨醫(yī)生發(fā)現(xiàn)接受截肢手術的患者需要大約21天來適應肢體殘缺的事實,因此,他認為21天是人們適應任何生活變化所需的時間長度。
但實際上,習慣養(yǎng)成周期遠比21天要長。
習慣肢體殘缺和“每天看一章節(jié)書”或“每天做100個俯臥撐”大不相干;前者不需要意志力介入,后者則需要靠我們的意志力來完成。后者的習慣養(yǎng)成,需要時間其實遠遠長于21天。
2009年《歐洲社會心理學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行為變成習慣所需的時間平均為66天,但不同行為所需時間相差很大,從18天到254天不等。而且,從生理學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會耽誤習慣的養(yǎng)成。
這說明習慣變成自動化所需的時間千差萬別,每天喝一杯水可能21天就能養(yǎng)成,但像每天100個仰臥起坐這樣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行為,則要幾百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變成習慣。
低估了習慣養(yǎng)成需要的時間,過早地承認失敗和放棄,往往是我們的習慣養(yǎng)成計劃無法繼續(xù)的一個原因。
經(jīng)典的習慣形成三要素是:cue(信號)—routine(例行動作)—reward(獎賞反饋)。
獎賞確實是助力我們養(yǎng)成習慣的一個動力。但獎賞帶來的動力往往也不是那么可靠,因為隨著動作的重復,我們的熱情也在遞減。但在剛開始時,我們總是會高估了自己熱情和動力的可持續(xù)性。
“熱遞減法則”意味著我們不能時刻保證自己是動力滿滿的,或者獎賞不總是那么有用。如果某一天真的很累,獎賞可能會變得不那么誘人,最終還是要依賴意志力。
我們總傾向設置“宏大”的計劃和高門檻的目標,因為以為只有大的目標才有意義。實際上,相比“宏大”的習慣,微習慣帶來的力量遠遠超過行動本身,且更容易成功。
《微習慣》一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從每天只堅持做1個俯臥撐,到現(xiàn)在一口氣能做16個俯臥撐。而我按照最開始每天只讀2頁書的計劃,500頁的書大概要讀8個月,但事實上到現(xiàn)在,基本上每1-2周就可以讀完一本書。
因為微習慣具有超強的“欺騙性”,我們會掉進它的“陷阱”,不知不覺做得更好。
微習慣本身也在利用意志力來養(yǎng)成習慣,但它不會給我們帶來關于“養(yǎng)成習慣”、“堅持下去”等等苦大仇深的負擔,這恰恰是它不會失敗的原因。
首先,與傳統(tǒng)的習慣養(yǎng)成計劃相比,微習慣能讓我們遠離高目標帶來的恐懼和猶豫,主觀疲勞度更低,更容易開始。
想想出差或是加班后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還要看1個小時的書,是不是想對自己說“算了吧,明天補回來”。但如果換成2頁呢?是不是就完成了?
或是某一天直到要睡覺前一刻才想起要做的“例行動作”,是不是很難再開始,但如果換成1個俯臥撐,就很容易完成了,也能心安理得地睡覺。
其次,與傳統(tǒng)習慣相比,微習慣更容易超額完成。
微習慣在主觀意識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更低,一旦開始,便總能超額完成,要求自己每天只看2頁書,但實際上我們幾乎很少止步于2頁,要求只做一個俯臥撐,但實際上總會多做幾個。難倒我們的總是開始,超額完成帶來的“欺騙性”會帶給我們更多積極情緒。
即使哪天沒有超額完成,也會因為保持了習慣,而帶來更多積極情緒,而不是焦慮和壓力感。即使在非常疲憊的時候,手機上閱讀的2頁書也可以被算作完成了“例行動作”,它成為了不會引發(fā)情緒抵觸的習慣。
而且,微習慣能持續(xù)地增強正念和意志力。
“微習慣”更容易開始,更容易完成且超額完成,但它有意義嗎?每天做一個俯臥撐,真的能讓我們往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嗎?
微習慣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例行習慣”本身,而在于持續(xù)地關注和在意這個微小的習慣,并會有意識地的避免與之相對應的壞習慣,增強對積極行為的正念。
如果微習慣是每天喝一杯水,我們就會對自己總共喝了多少水有所認識。如果你必須每天監(jiān)控一件事,不管這件事多微不足道,意識都會越來越多地關注它,甚至在完成目標之后還想著它。
我們傾向去設置“宏大”的計劃,或高門檻的目標,因為我們主觀上認為或懷疑:微小的行動不會產(chǎn)生作用。但事實并非如此。
從斯蒂芬·蓋斯從每天只堅持做1個俯臥撐,到現(xiàn)在一口氣能做16個俯臥撐,我們能看起來微習慣確實可以讓我們改變。
那么微習慣究竟如何管理呢?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部分。
1. 設定微習慣:把積極習慣變成小得不可思議的一小步
每個微習慣究竟多么微小,衡量標準就是即使在最疲憊的情況下去執(zhí)行也沒有負擔和抵觸情緒,甚至可能會被嘲笑。同時,微習慣也不能過多,對大部分人而言,2到3個微習慣是最合適的量。
2. 執(zhí)行微習慣:最后一刻完成也沒什么大不了
傳統(tǒng)習慣策略建議你在為大型任務做計劃時嚴格規(guī)定時間。但嚴格執(zhí)行任務造成的額外壓力會增加意志力消耗量。微習慣的根源在于自主、自由和靈活度,完全不規(guī)定具體完成時間的24小時時段,其目標是給予能量,不斷成功。
斯蒂芬·蓋斯曾在睡覺前的最后一刻才想起來要完成1個俯臥撐,然后翻身在床上完成了一個,然后滿意地睡覺了。這并非意味著不可以設定具體時間,但它應該與習慣的特性和自己的日程緊密相關,而不是為了要求自己。
3. 養(yǎng)成微習慣:留意習慣養(yǎng)成的信號
微習慣策略效果很好,但如果你在一個行為真正成為習慣之前就停止,也不能算成功?!段⒘晳T》中提供了幾個標志著“習慣養(yǎng)成”的標準。
沒有抵觸情緒:該行為不僅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更難。
身份:認同該行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地說“我??磿被颉拔沂莻€作家”。
不再擔心了:剛開始時,也許會擔心自己漏掉一天或者早早放棄,當行為變成習慣后,你知道你會一直做這件事,除非出現(xiàn)緊急情況。
行動時無須考慮:你不需要猶豫或下定決心做決定就能開始該行為。
常態(tài)化:習慣是非情緒化的,不會因為“在做這件事”而激動不已。
很無聊:好的習慣并不會讓人興奮,它們只是對你有好處而已。
4. 升級微習慣:擺脫高期望值,后退并縮小目標
從潛意識層面看,超額完成目標后,大腦會設定一個新的期待值。時刻提醒自己,每天的目標并沒有改變,這一點極為重要。還是每天50字或1個俯臥撐。完全可以繼續(xù)多寫,但如果只寫了50字,不要感到內(nèi)疚或者失敗。50字就是成功,句號。
你可以逐漸升級自己的目標,但前提是“沒有任何負擔”。一旦開始為要不要完成目標感到猶豫,甚至強烈抵觸時,仔細檢查一下你內(nèi)心有沒有隱藏目標。
評論區(qū)留言自己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的遭遇或心得,我們將從中挑選優(yōu)質(zhì)3條評論,送《微習慣》一書哦。本月26號截止。
好內(nèi)容永不錯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