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視角:健康、疾病。
統(tǒng)計學視角:正常、異常。
心理學視角:理性、非理性。
倫理學視角:道德、非道德。
→
心理學標準
社會學標準
|
對于異常心理和行為的判斷
我們不能僅根據(jù)單維的標準進行。
必須經(jīng)過多維的角度進行,
譬如說
第一個角度叫生物學視角:健康——疾病
心理健康影響到身體健康,
有些人的心理上的疼痛 會自 身體上做出直接的反應。
|
第二個角度叫統(tǒng)計學視角:正常——異常
例如智商,
在診斷學里面,
70分以下屬于 智力異常,
如愛因斯坦智商高達 160,這屬于好的方向的異常。
在統(tǒng)計學里面,
有一個正太分布圖,
我們絕大部分是落在 95% 里面,
那我們覺得是安全的,也會被統(tǒng)計學定義為正常的。
低于或高于 95%的 都屬于異常,但這異常有兩個方向。
|
第三個角度是心理學視角:理性——非理性。
理性:
例如你碰了我一下,我回頭看了你你一眼,
你說了聲對不起,我就沒事了。
→
非理性;
你碰了我一下,我回頭看了你一眼,
然后你就大發(fā)脾氣,然后甚至打起來了,
產(chǎn)生劇烈的沖突,這就是非理性。
→
在心理學的視角里認為,
理性的思想才是正確的。
|
第四個視角 倫理學視角:道德——不道德。
在這個中間,
非常常見的就是 性心理障礙的患者,
例如 他在公眾面前暴露隱私部位,
這就是非道德的。
→
這樣一個標準
可能對他本人沒有傷害,
但是對社會、對其他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
還有一些像 品行障礙,
比如說有些青少年 說謊、盜竊、偷東西、反社會等等
就是非道德的。
從我們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也會被定義為異常。
|
心理學標準
是根據(jù)各種精神癥狀學的標準來構(gòu)建了
我們心理學到底認為什么是異常,什么是正常?
→
譬如說
我們正常的情緒應該是:
我碰到了一件事情,
有點開心 或 有點不開心,
但是我的持續(xù)時間會比較短。
→
我碰到一件事情,
我可能能會這樣想,我可能會嫉妒別人,
這也是正常的。
→
但我嫉妒一下,我不會做出憤怒的 瘋狂的舉動,
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
→
但如果你嫉妒別人,
你又做出非常多明顯損害別人的行為,
那我們認為這個心理學的癥狀標準就超過了。
|
除了 心理學標準之外,
我們還會有一個重要的標準 是 社會學標準。
→
社會學標準 就來談到
你的 社會功能有沒有受損 或 有缺陷:
自理生活的能力;
人際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工作、學習 和 操持家務的能力;
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能力。
→
在社會學標準里
把 功能受損 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
→
還有一個就是 殘余規(guī)則,
沒有被概括和歸類、
卻被公眾廣泛接受的規(guī)則。
比如 照證件照時 應該面朝相機,而不是背對。
但是在很多異常的狀態(tài)下,會選擇 背對照相機。
【我就看看社會怎么看我】。
→
如果你是開玩笑的性質(zhì),
我們認為這不是異常。
但如果你的日常行為都是這樣子的,
那我們認為這恰恰是 心理學異常。
|
異常心理和行為的判斷 四個視角、兩個標準
生物學視角:健康、疾病。
統(tǒng)計學視角:正常、異常。
心理學視角:理性、非理性。
倫理學視角:道德、不道德。
→
心理學標準
社會學標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