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什么是頂級的思維?
是上帝視角,縱觀全局的思維。在諸葛亮傳中寫到“而亮獨觀其大略”就是這個意思。
而在我們普通人中,極少數思維認知能達到這種境界。
那我們普通人什么也做不了了嗎?
當然不是,我們也有選擇的權利。在日常生活中有無處不在的選擇,在要不要玩游戲的時候,在刷不刷短劇的時候。每一次選擇都能改變你未來的軌道。
下面分享5個思維模型,它能告訴你遇到問題該怎樣選擇(最后一個最重要),從而破局躍遷到更高的思維層次上,建議點贊收藏。
一、 沉默成本思維
1. 沉沒成本的定義
沉默成本是指已金錢、精力、感情、時間等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成本。
2. 沉默成本的原理
人們總會對自己已經付出的成本過于執(zhí)著,試圖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而明智。實際上,如果我們果斷放下無謂的堅持,瀟灑地轉身,換一個目標,換一條路,可能會遇到更美麗的風景
3. 沉沒成本的適用場景
比如你買了一張電影票,才看到三分之一,你就覺得是個爛片。那么你是直接棄票走人,還是會繼續(xù)看完呢?大部分會把電影看完。但是極少數的選擇卻是棄票走人。當然這取決于你的時間值多少錢。
《放棄的藝術》一書說:一心一意的堅持從來不是唯一的出路,放棄也不是。 希望,我們了解沉沒成本思維后,能做出最理性的決策。 正所謂,人生苦短,愿我們都能把生命浪費在有用的事情上。
4. 沉默成本的使用步驟
先確定是否產生了沉默成本,對現有的決策是否可控,會不會影響未來的決策。再決定是堅持還是放棄。
二、 機會成本思維
1. 機會成本的定義
機會成本是指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成本。
2. 機會成本的原理
包括兩個部分;
(1) 是顯性成本
即時反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2) 是隱性成本
延遲滿足,藏在背后看不見的東西。
3. 機會成本的適用場景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機會成本。你選擇了在空余時間打游戲,而不是學習成長,打游戲就是顯性成本,學習成長就是隱性成本。刷短劇、逛淘寶等,都是機會成本。
比如你現在想買一件商品,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知名品牌的中低階商品,售價是1000。一種是雜牌中的高階商品,售價800。你會如何選擇呢?表面上看顯性成本確實是雜牌的劃算,但是考慮到隱性成本就不一樣了。
4. 機會成本的使用步驟
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欲所得,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p>
三、 決策樹思維
1. 決策樹的定義
基于一件事,每做出一個決策,引發(fā)后面分支一連串問題的樹狀思維。
2. 決策樹的原理
決策樹一般由方塊節(jié)點、方案支、圓形節(jié)點、概率支四個要素組成。
在每條細枝上標明客觀狀態(tài)的內容和其出現概率。概率枝的最末稍標明該方案在該自然 狀態(tài)下所達到的結果(收益值或損失值)。
3. 決策樹的適用場景
比如;你要追一個人時,不知道怎么決定的話,可以畫一張圖;
以上是最簡單的邏輯,當然現實中遠比這個復雜得多
4. 決策樹的使用步驟
(1) 目標;具有決策者期望達到的明確目標。
(2) 方案;存在決策者可以選擇的兩個以上可行方案。
(3) 變量;存在決策者無法控制的兩種以上的自然狀態(tài)。
(4) 概率;決策者能估算出不同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概率。
(5) 損益;全方案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損益值可以計算出來。
四、 局部最優(yōu)與全局最優(yōu)思維
1. 局部最優(yōu)與全局最優(yōu)的定義
當一件事雜亂無章,且有很多種選擇時(包括隱性選擇),做出的最優(yōu)的一種思考工具。
2. 局部最優(yōu)與全局最優(yōu)的原理
它是數學上的兩個概念,一個是 local optimal solution(局部最優(yōu)解),一個是 global optimal solution(全局最優(yōu)解)。
全局最優(yōu)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做出做優(yōu)的決策,但是在生活瑣事中往往做不到全局最優(yōu)。那么我們只能在自己掌握的知識與數據中,尋找局部最優(yōu),以達到無限接近全局最優(yōu)的效果。
3. 局部最優(yōu)與全局最優(yōu)適用場景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之間有一段關于愛情和婚姻的經典 對話: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摘一顆最大的麥穗回來,不許回頭,只可摘一次。 柏拉圖空著手出來了,他的理由是,看見不錯的,卻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一次次僥幸, 走到盡頭時,才發(fā)現還不如前面的,于是放棄。
柏拉圖有一天又問什么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選一棵最好的樹做圣誕樹,也是不許回頭,只許選一次。 這次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回來,他的理由是, 有了上回的教訓,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fā)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 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來了。
局部最優(yōu)解——有所斬獲總比空手而歸強。
4. 局部最優(yōu)與全局最優(yōu)使用步驟
想要做出局部最優(yōu)選擇,需要一定有的知識和認知來支撐。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擁有終身成長的心態(tài)。才能夠在這個易變、不確定強、錯綜復雜的時代,尋找到自己局部最優(yōu)或全局最優(yōu)的選擇和目標。
五、 直覺思維
1. 直覺思維的定義
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就能判斷對與錯,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的一種思維。
2. 直覺思維的原理
(1)直覺的判斷;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實體、現象、詞語符號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迅速 的識別,直接的理解。
(2)直覺的想象
即人們基于目前面臨的事物、符合或情景,借助于想象、猜測,形成 一個大致的判斷。用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去理解和連貫看似毫無聯系的紛雜事物。
(3)直覺的啟發(fā)
思維的主體沉思于某一問題,既沒有得出直覺的判斷。沒能憑借自己的想象力獲得什么有用的結論。然而在某一時刻,在他所思考的問題領域之外,甚至是一個遙遠之外傳來的信息卻起了巨大的啟發(fā)作用。
3. 直覺思維適用場景
(1)曝光效應;把某個人或某件事清晰呈現在你直覺中的一種效應。
(2)啟動效應;在某個場景或行為中不知不覺啟動的現象。
(3)常態(tài)效應;已經經歷過的或經常出現的事,屬于常態(tài)。
(4)因果關系錯覺;如果一件事發(fā)生了,必然是因為某件事,而產生的錯覺。
(5)確認偏誤;總是認同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去尋找合理的論點來支撐自己的想法。
(6)光環(huán)效應;有了對某人或某物的第一映像很好時,后續(xù)大部分負面消息也會無足輕重。
(7)框架效應;本質含義一致,但因為表現的框架不同,從而導致感受就不同。
4. 直覺思維使用步驟
結合以上七種場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思考。
運用刻意練習的方式,熟練掌握各種場景、人、事、物,做出自動化的決定。就像《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提到的,雙系統原理。我們需要把系統二的知識變得熟練起來,從而升級到系統一的自動化過程。達到光靠直覺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以上五個思維模型工具,覺得有用的話記得收藏關注哈!還有什么不懂得可以評論區(qū)見。后續(xù)帶來更多思維類的知識分享。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