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是拜占廷,為希臘人所建。公元前8至6世紀,希臘人繼腓尼基人之后,積極發(fā)展造船事業(yè),同腓尼基人展開商業(yè)競爭。接著又緊跟腓尼基人之后,開始了海外殖民活動。希臘人在小亞細亞西部沿岸、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并通過愛琴海島嶼、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一直達黑海沿岸,建立了不少殖民城市,拜占廷是希臘人最早的殖民城市之一。
公元前3世紀羅馬共和國統(tǒng)一了意大利,一躍成為地中海的一個強國。公元前30年起,羅馬占領(lǐng)了多瑙河南部、埃及、小亞細亞中部、非洲西部及巴爾干半島北部、東南部廣大地區(qū),拜占廷成為羅馬疆域的一部分。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當上了羅馬帝國皇帝。由于這時羅馬帝國的經(jīng)濟中心已轉(zhuǎn)到東方,為了便于統(tǒng)治,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在東部的拜占廷建立新都,并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從此,羅馬出現(xiàn)了兩個首都并存的局面。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羅馬帝國正式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因為君士坦丁堡是古代希臘移民城市拜占廷的舊址,故又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廷帝國。
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xù)存在,成為當時歐洲文化發(fā)達地區(qū),11世紀末過渡到封建社會。12世紀時,東羅馬帝國開始衰落。13世紀,歐洲“十字軍”東侵,進一步打擊了已經(jīng)衰微的東羅馬帝國。
13世紀末,奧斯曼土耳其成為東羅馬帝國最危險的敵人。1354年,土耳其人乘東羅馬內(nèi)訌之機,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侵入巴爾干半島。1362年,雙方進行了阿德里亞堡之役,接著又在科索沃、尼科堡展開會戰(zhàn),東羅馬連連失敗,巴爾干大部地區(qū)淪陷。1430年,土耳其人又占領(lǐng)了東羅馬帝國一部分地區(qū)。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這樣,在西羅馬帝國滅亡近1000年之后,東羅馬帝國也滅亡了。
從1453年起,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意為伊斯蘭教的城市。不久,奧斯曼土耳其遷都于此。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土耳其已是一個日益衰落的封建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土耳其參加三國同盟一方作戰(zhàn)。1918年10月30日戰(zhàn)敗投降。在協(xié)約國帝國主義宰割戰(zhàn)敗國,土耳其國運存亡絕續(xù)的時候,基馬爾(另譯為凱末爾)黨人奮起斗爭,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素丹政府的勝利。1923年10月宣布為共和國,以安卡拉為首都。1930年土耳其共和國政府正式宣布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編者按:我刊1991年第一期刊登了《拜占廷——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一文。有同學(xué)來信問:從1453年起,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為什么1930年土耳其共和國政府又正式宣布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呢?我們就此問題詢問了文章的作者:山東省昌樂縣第二中學(xué)歷史教師劉福新同志,現(xiàn)將劉老師的復(fù)信發(fā)表如下,供讀者參考。
1453年5月,土耳其軍隊攻入君士坦丁堡。從這年起,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意即伊斯蘭教的城市。不久,土耳其人遷都于此。
君士坦丁堡雖已改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仍有不少人習(xí)慣稱之為君士坦丁堡,這樣,就形成了交錯相稱的情況,但正式名稱應(yīng)該是伊斯坦布爾。
鑒于以上交錯相稱的情形,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后,1923年11月1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通過了改革字母的法案,將土耳其語言、文字進一步“土耳其化”,加強文化之“土耳其民族化”,清除語言、文字中的阿拉伯字和波斯字。在此改革潮流中,土耳其共和國于1930年重申(正式宣布)將君士坦丁堡正式稱為伊斯坦布爾。
注:第二篇《再談君士坦丁堡之更名》發(fā)表于“讀者、編者、作者”欄目。據(jù)《歷史學(xué)習(xí)》責任編輯馮軍來信中稱:“讀者、編者、作者”欄目就是由拙作《
(圖9)
(圖18)凱末爾——土耳其資產(chǎn)階級革命領(lǐng)袖。被尊為“土耳其國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