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碑亭(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等四人題寫的碑文)、“人文初祖”大殿(祭祀軒轅黃帝的正殿)、軒轅廟碑廊(祭祀古碑和現代功德碑)。
受天氣和空氣所限,曝光是個嚴重問題,拍攝的時候不如意,現在處理圖片更不理想,整整花了三個鐘頭,才處理完這篇博文配圖。
文后附一資料《黃帝陵地理環(huán)境》。
1987年以前,碑亭存放碑石47通,1988年將大部碑石遷至軒轅廟內東側的碑廊。
碑亭是重要石碑陳放亭,亭內現存石碑四通。西側二通,前邊一通是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共祭黃陵時,毛澤東親筆題寫的“祭黃帝陵文”手跡。后面一通是鄧小平為黃帝陵的題詞碑,碑上刻著鄧小平題寫的“炎黃子孫”四個大字。東側二通,前邊一通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所作“黃帝贊”詞一首,后邊一通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于1942年冬為橋陵改稱黃帝陵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
大殿正中木質壁龕內供放著一尊巨大的石刻軒轅黃帝浮雕像。這尊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浮雕像,是以東漢恒帝建和元年(147年)建于山東濟寧嘉祥的武梁祠黃帝石像為藍本,經國家文物局批準,適當融入現代審美理念放大刻制而成。 黃帝浮雕像為全身像,石料采用陜西富平墨玉,高3.6米,寬3.3米,重11噸。浮雕軒轅黃帝沉穩(wěn)站立,步履向東又回首望西,抬臂揚手,冠帶簡樸,著裝無華。神龕四周的圖案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神龕與軒轅黃帝浮雕像都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萬琦二先生于1987年清明節(jié)專程前來祭陵時,捐款8萬人民幣制作的。
附網絡資料:黃帝陵地理環(huán)境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于陜西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huán)流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鼻孱欁嬗硭蹲x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fā)了題為“黃帝陵風水軸線”一文,文章說:“黃帝陵風水軸線就是橋山主脊至黃帝墓冢,并與印臺山山峰之間構成一條連線,黃帝陵區(qū)的各種建筑都是以此為軸線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這條線上”。這條連線是西北至東南走向,也就是說,黃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于后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東(坐西朝東),而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昆侖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tài)——“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