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石頭過河的鄉(xiāng)村建設,越到中流,水越湍急,面臨的考驗就越多。每個考驗,對從業(yè)者都是一道選擇題。每道題的選項,站在不同維度,都各有利弊,各有道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越是難以抉擇,越是需要一些傻傻的智慧和常識。
01
舍與得
走在江南的很多古鎮(zhèn),習慣的場景是這樣的:
不過在名氣最大的烏鎮(zhèn)西柵景區(qū),有些街道是這樣的:
這種“冷清”的場景,與其他古鎮(zhèn)鱗次櫛比的商業(yè)繁華景象實難相比,更難以想象會出現在寸土寸金的烏鎮(zhèn)景區(qū)。
很多人會問,是烏鎮(zhèn)招商不力,這些店鋪租不出去嗎?對烏鎮(zhèn)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幾無可能。
那是為什么?其實很簡單——故意的!
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氣質是什么?去多了現在古鎮(zhèn)的游客會說,是水鄉(xiāng)雅韻和商業(yè)繁榮。這么說也沒錯,對一些商業(yè)重鎮(zhèn)確是如此。
但對于普通的鄉(xiāng)下古鎮(zhèn),更多則是一種“恬淡”場景下的慵懶氣質:小橋流水、白墻黛瓦、青石板路、烏篷船穿梭搖曳、行人臉色寧靜安詳……
要商業(yè)利益,還是要傳統水鄉(xiāng)風韻?烏鎮(zhèn)選擇了利潤上的“舍”,也換來了江南水鄉(xiāng)慵懶恬淡場景的“得”。更以此為基礎,率先走入“文化古鎮(zhèn)”的下半場。
從這個很小的切面,我們或許也能理解,為何烏鎮(zhèn)起步較晚,卻能后來居上,成為我國古鎮(zhèn)的一面旗幟。
02
輕與重
袁家村火爆之后,有媒體不完全統計,僅陜西省模仿袁家村模式的就有上百家。但模仿結果者呢?目前來看特別成功的,基本沒有。
為何這種網紅級的模式,很難被復制呢?筆者的看法是:大家都在模仿袁家村的美食街建設模式,但沒有人去真正學習他們的運營模式。
我們拿最簡單的一點來說:袁家村核心的美食商戶是如何來的?
最初,村委會就是在當地搜集傳統美食的“地方名家”,邀請到村里開店。開始沒有顧客怎么辦?商家只管做,村里給發(fā)工資。做出來了相互吃,吃不完的再往城里免費送。
后來名氣大了,游客多了,怎么擴展商戶?他們采用農民入股的小型合作社。每個店鋪,都是一家小型合作社,貧困戶優(yōu)先入股。所有店鋪收入每天晚上統一上繳,定期再由村委會分配。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相信去過袁家村的人都有直觀感受。在袁家村的所有美食店鋪,價格都相對實惠,根本沒有景區(qū)的天價,更沒有宰客和缺斤短兩行為。
但絕大多數模仿的項目,美食街蓋好以后,就是招商。有些資源好吸引力強的項目,還能對商戶進行篩選,后期嚴格管理。一些吸引力弱的項目,到后來為了完成招商任務,基本就是來之不拒。
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不少古鎮(zhèn)里的美食不僅味道距離“正宗”甚遠,價格也是典型的“一次消費價”。
在打造鄉(xiāng)村旅游項目時,為了顧客體驗,選擇自營或者深度介入的“重”模式,還是為了快速輕資產啟動,降低管理難度,選擇以招商為主的“輕”模式,同樣是一道選擇題。
03
標準與個性
在8090后成為消費主力群體的當下,“個性化”被推上神壇。一眾從業(yè)者挖苦心思琢磨如何推出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以便滿足現代消費者“多樣、多變并奇特的要求”。
不過我們又發(fā)現,現在很多游客覺得“體驗很好”的項目,恰恰執(zhí)行的是標準化。
烏鎮(zhèn)西柵的河岸民宿,都是靠窗放兩張桌子,菜單幾乎一模一樣,菜的做法一模一樣,因為廚師全部經過統一培訓,諸如番茄炒蛋里放四個雞蛋也是統一要求。除此之外,民宿床單等布草用品,也是由公司統一配送。
無獨有偶,在袁家村很多標著“**號農家院”里我們也看到,他們的菜單也近乎一樣,價格也幾乎統一。
這種嚴格的“標準化”會不會讓游客產生無趣?
你還真想多了。事實上,在太多景區(qū)因“不規(guī)范”而造成極差體驗的當下,這種“標準化”反而給了游客最大的安全感和舒適體驗。
我們絲毫不懷疑,“個性化”必定是未來一個大趨勢。不過任何個性化一定是建立在基礎條件堅實上的延伸。在衛(wèi)生和安全等基礎條件都不可靠的情況下談“個性化”,更像是浮躁的急功近利行徑。
所以從市場現狀看,“硬件上的個性化、服務的標準化”或許更符合當下的多數從業(yè)者。
04
真與假
在鄉(xiāng)建中,“修舊如舊”是一個很多人推崇的“基本原則”。
修舊如舊,恢復傳統的風貌和文化特點,這個當然很有必要。不過,修舊如舊,是不是就要原汁原味、絲毫不差地恢復傳統的原貌呢?
以民居的修繕為例,從居民角度講,受限于之前的物質條件,很多民居的設計都有時代局限性,比如低矮,窗戶小,門窗隔音差,室內沒有衛(wèi)生間等等,如果我們“修舊如舊”,是否也要為了所謂“原汁原味”,把之前的弊端也保留下來呢?
從旅游角度講,游客到一個地方體驗在地文化,是否就意味著愿意忍受低矮逼仄的空間,以及沒有馬桶,蒼蠅亂飛,殘垣破壁的環(huán)境呢?
從這個角度看,所謂原汁原味和修舊如舊的“真”,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對于文化工作者之外的普通游客以及居民而言,或許部分的做“假”更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更符合時代趨勢。
05
簡與繁
一個自然人文資源優(yōu)越,只剩下百余戶居民的村落,如何打造鄉(xiāng)村旅游呢?
前些年,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政府出資或者招商引資,把居民全部遷出,然后大拆大建,打造一個全新的旅游景點。
居民呢,拿到補償款后,要么自己解決出路,要么來新景區(qū)打工。好一點的,居民可以把自己的房子等產業(yè)算作景區(qū)的一點股份。
不能否認,這種極“簡”的操作模式好處很多。不僅項目能夠大干快上,早出形象,在一些人看來,更重要的是前期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和村民的利益關系,后面就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其次,項目統一經營,不讓農民參與,也能提高整體服務水準和效率。
不過問題是,鄉(xiāng)村建設,或者說鄉(xiāng)村旅游的方向,難道就是把村子打造成“無村民”的旅游景區(qū)?
這種把村民置于鄉(xiāng)建之外,除了剩余價值報酬,很少能享受到鄉(xiāng)村發(fā)展紅利的做法,真的符合我們鄉(xiāng)建的初衷嗎?
其實從市場角度看,在年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休閑化、體驗化、在地化、情感化的今天,那些有原住民生活,有原住民勞動,有原住民服務,有原住民交流的鄉(xiāng)村,無疑更符合用戶深度體驗的需求。
當然,這種讓原住民深度參與的做法,相比一刀切的搬遷,涉及到的思想統一、利益平衡、模式設計、組織管理、推進速度、后期管理等等情況都會更加繁雜,會更加考驗主事者的管理能力,也更考驗主事者的胸懷。
不過正是因為“繁雜”,才會讓鄉(xiāng)村更接近一個宜居的鄉(xiāng)村,一個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一個可持續(xù)的鄉(xiāng)村。
就像森林一樣。相比結構單一的人工林,喬木、灌木、草本等多重植物組成的復雜部落生態(tài),才讓森林這個群落變得穩(wěn)定、可持續(xù)、自生長。
作者:徐一刀
原創(chuàng)來源:參見莊主(id:cjzz360)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