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
點擊上邊標(biāo)題下藍灰色“#荊楚作家”,關(guān)注本刊 ! 點擊右上角三個點轉(zhuǎn)發(fā)朋友圈!
本刊默認平水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新舊韻不能混用,新韻必注明。指定周三為微群投稿日,周日出刊日!
荊楚作家 百家之苑 百姓文學(xué)!
荊楚作家詩教論壇:關(guān)于開展《律詩折腰體》 格律變格練習(xí)作品征稿活動的通知
為進一步形成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精品的氛圍,我們特開展“《律詩折腰體》格律練習(xí)”作品征稿活動?,F(xiàn)將征稿有關(guān)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稿對象:
荊楚作家詩詞社所在微信群全體詩友。
二、征稿體式:五律詩·折腰體(中折腰)
不限主題(自由擬題)。
三、投稿要求:
1. 注重作品思想性。凡立意、語言不健康作品一律不收錄。違法違紀(jì)內(nèi)容的立即刪去并作相應(yīng)處理。
2. 作品必須合律,請核準(zhǔn)格律再投稿。
3. 請選您目前思想性、藝術(shù)性最好的作品投稿。題材不限。
4. 此征稿至2023年4月25日截稿前有效。4月28日出刊。
5. 每人一首。投稿時請注明“荊楚月同題”字樣,否則會影響到收稿人員漏收了。
6. 投稿格式:作者姓名放作品標(biāo)題下,不須注體式。默認平水韻,新韻必注明,新舊韻不能混搭。
7. 參與月同題學(xué)習(xí)之作者三次以上,在荊楚作家微刊出個人詩詞專輯四期以上者,同時關(guān)注《荊楚作家》微信公眾號者,將享受詩社五年社員資格。
荊楚作家詩詞社
2022年3月28日
折腰體格律特征概述
折腰體
變格稱謂折腰體在當(dāng)下寫作時并不流行,但是卻不可不知!
折腰體,是格律詩在平仄上的一種變格的稱謂。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高仲武編選的《中興間氣集》。該書選錄了大歷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內(nèi)一絕》:
“八月長江去浪平, 片帆一道帶風(fēng)輕。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
題下注明“折腰體”。
名詞釋義
關(guān)于折腰體,唐代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宋人的多種詩話中,亦提及過一說,大致定義為“中失粘而意不斷”。這樣定義,漁火認為是言簡而意賅的。
也就是說,所謂,
第一,要“從中”失粘;
第二,雖格律上“從中”失粘,但在詩意上并不截斷。
簡而言之,折腰體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種變化,與整首詩的詩義無關(guān)。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體》云:“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詩(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長律)。絕句只有四句,所謂“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
同理,八句的律詩,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要強調(diào)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須繼續(xù)按粘對的規(guī)律順承下去,該對的仍需對,該粘的仍需粘。(從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與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古人在創(chuàng)作格律詩時,極大部分是嚴(yán)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進行創(chuàng)作的。但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進行了一些平仄變化的嘗試,就是其中之一,這可以說是一種對審美更高意義上的追求。這種少量存在的不和諧,由于不對正格構(gòu)成威脅,故反而形成了一種辯證意義上的缺陷美。折腰體"是近體詩的一種特殊形式。近體詩格律嚴(yán)謹。當(dāng)這些格律影響到內(nèi)容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fā)時,詩人們會采取一些變通的辦法來完成自己的寫作。用折腰體代替常體(即正體),便是變通的辦法之一。可能有人會說了,特別是對于不愿意受格律約束,一些不要格律,排斥格律派會說了:折腰體就是可以不用管格律,那就可以隨意寫了那樣理解就是錯的。
按照王力劃分律詩的標(biāo)準(zhǔn):折腰體詩律詩有五個要素:
一:是字數(shù)合律。五言詩四十個字,七言詩五十六個字;
二:是對仗合律。除了絕句,律詩中兩聯(lián)必須講對仗;
三:是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須依一定的格式;
四:是雖格律上“從中”失粘,但在詩意上并不截斷。簡而言之,折腰體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種變化,與整首詩的詩意無關(guān);
五:要強調(diào)的是,在五言、七言律詩中,一般只許折腰一次。折腰后的平仄,須繼續(xù)按粘對的規(guī)律順承下去,該對的仍需對,該粘的仍需粘。(從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與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這五條很重要,大家要牢記如果五個要素具備,就是純粹的折腰體詩;如果不具備這些要素,就是古風(fēng)式的律詩;亦稱拗律;如果只具備第一個要素,就不算是律詩,只是字數(shù)偶然相同而已。
來源考證
折腰體作為詩體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高仲武編選的《中興間氣集》中。該書選了大歷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內(nèi)一絕》,題下注明“折腰體”。詩如下: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帶風(fēng)輕。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
何謂折腰體,唐人沒有解釋,也許有過解釋,可惜失傳了,宋人的解釋很簡單?;莺椤短鞆N禁臠》卷上云:
“折腰步句法:
《宿中山》:'幽人自愛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松樹,夜半子規(guī)來上啼。’
前詩韋應(yīng)物作,雖中失粘而意不斷也。”
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體》:“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 詩體》釋之曰:“折腰體,謂中失粘而意不斷。”所謂“中失粘”者,指第二句與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斷”者,則指兩句之間聯(lián)系緊密,意脈不斷。形式舉例此體中唐的崔峒此前已有不少類似的作品。
如王維《送沈子福歸江東》:
楊柳渡頭楊柳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又如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前者是仄起式,后者是平起式;其共同特點除二、三句失粘外,還有幾點須注意:
1、第三句第五字均用仄聲;
2、凡遇“仄仄平平仄仄平”句時,第五字均改用平聲(“楊柳渡頭楊柳稀”是孤平拗救,“上有黃鸝深樹鳴”與“野渡無人舟自橫”則三平連用)。此為最典型之折腰體,唐人頗愛用之。如白居易《游仙游山》:
暗將心地出人間,五六年來人怪閑。
自嫌戀著未全盡,猶愛云泉多在山。
此為平起式,第二句“人”字平聲;第三句第五字“未”用仄聲,下句第五字以平聲“多”拗救;格式同與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相同。
又如趙彥昭《奉和圣制人日玩雪應(yīng)制》:
始見青云干律呂,俄逢瑞雪兆陽春。
今日回看上林樹,梅花柳絮一時新。應(yīng)制竟用折腰體,可知已成一時之風(fēng)氣矣!此詩格式略同于王維的《送沈子福歸江東》,第三句第五字亦用仄聲,只首句不押韻耳。崔峒《清江曲內(nèi)一絕》實亦此格,唯第三句不用拗體,首句則遵王維體用韻而已。亦有只折腰而不用拗句者,
如上官儀《春日》:
花輕蝶亂仙人杳,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云閣上春應(yīng)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陳志歲《斗雞》:
五畝田平踏跡新,噍群圍處起禽塵。
常說和生猶未得,挑唆血斗是何人?
以上兩詩中,上官儀詩乃平起式,除首句不入韻外,三四句不用拗體,蓋初唐格律初定,詩人往往循規(guī)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也。陳志歲詩一二兩句與七言格律詩仄起入韻式無異,三四兩句是標(biāo)準(zhǔn)的七言格律詩句式。全詩亦不用拗句,只是中間折腰而已。“中失粘而意不斷”。“折腰體”并非僅限于七絕,近體詩中五絕、五律、七律均可用之。茲各舉例,略作說明。五絕之折腰者,
如:自君之出矣,不復(fù)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自君之出矣》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李白《自遣》前者為平起式,二三句之間折腰,但每句均合律;后者為仄起式,除二三句失粘外,每句均拗,首句連用五仄,次句“盈”字,既救上句“不覺”,又救本句之“落”,句法蒼堅高古。三四句“步”、“人”平仄聲互換,與韋應(yīng)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聲律相同,蓋將七言前二字截去,即是“帶雨晚來急,無人舟自橫”也。五律之折腰者,
如:故鄉(xiāng)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陳子昂《晚次樂鄉(xiāng)縣》
不信最清曠,及來秋已空。
數(shù)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fēng)。
業(yè)在有山處,道歸無事中。
酌盡一杯酒,老夫顏亦紅。
——唐求《題鄭家隱居》前者平起,只是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間失粘,其余各句都合乎律詩要求;后者仄起,每聯(lián)之間均失粘,且每聯(lián)都用與李白“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同類的拗句,格調(diào)極為高古。七律之折腰者,
如: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至今疑。
——杜甫《詠懷古跡》
苦憶荊州醉司馬,謫官尊酒定常開。
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
——杜甫《所思》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三首均仄起,但第一例是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失粘;第三首失粘處在頸聯(lián)與尾聯(lián)之間,“悵望千秋一灑淚”與“朝罷須裁五色詔”,均在第五字用仄聲,而第六字未以平聲相救,與“惟有相思似春色”小有不同,第二例則在四五句與六七句間兩次折腰,中間四句聲律都略同于韋應(yīng)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其中“一柱觀頭眠幾回”用孤平拗救,讀來音調(diào)更為宕折激楚。
春日晨雨(折腰體)
碧原曙光(湖北)
曉迎孤醒客,春深未解涼。
花繁軒檻外,草茂塔林旁。
清池云染色,陋巷風(fēng)吹香。
薄雨戲街市,路人行且忙。
02.
踏青(折腰體)
曲銀俠(長春)
春光開眼界,垂柳蕩絲紗。
杏臉?gòu)尚呗?,桃腮嫵媚遮?/p>
麥嶺飛鴉雀,河塘養(yǎng)蟹蛙。
回眸千樹艷,墨染醉天涯。
03.
清明墓前(折腰體)
徐宜華(湖北)
木蘭山翠嶺,慈母墓塋青。
鳥唱嚦嚦調(diào),人行蜿蜿町。
跪地思恩厚,燃香寄意馨。
陰陽雖兩隔,音貌刻心銘。
04.
學(xué)詩有感 (折腰體)
陳法營(河南)
吟工如鍛劍,鑄萃解千愁。
彎徑存平路,層梯上頂樓。
攬月觀星去,踏云博浪游。
蘭臺精藝寄,何怕鬢霜浮。
05.
梨花(通韻)折腰體
江南詩路
萬樹梨花雪,半江明月彎。
長堤牽柳絮,驛路蕩云煙。
頻頻引雙鳳,早早占春簾。
心比紅花美,歌如金果甜。
06.
雨思(折腰體)
鄒平力(江西)
已訝層林響,更驚叢水花。
煙騰山谷外,鷺憩柳枝丫。
新茶初上市,舊夢又抽芽。
雨急情如我,相思橫際涯。
07.
賞春(折腰體)
蘭花幽香
猶喜春之客,悠開淡散香。
枝繁探墻外,花素沐晨霜。
田間添錦色,野陌正芬芳。
淺字訴心語,安然意境藏。
08.
賀畢升園竣工(折腰體)
胡五星(湖北)
獅山隱士身,遺址畢升真。
素業(yè)存青史,丹心啟后人。
活字千年實,全書萬家春。
名園風(fēng)景好,故里色添新。
09.
月河公園(折腰體)
江肖曉
霓裳粉黛頑,瘦骨水盈間。
油菜綠黃繞,海棠紅嫩環(huán)。
白鷺枝鳴戀,金魚水舞嫻。
春風(fēng)搖曳俏,百態(tài)暗香斕。
010.
三春多異寶
王又全
鄉(xiāng)村多異寶,遍地有奇珍。
薺菜田間笑,蘑菇樹底陳。
素手櫻桃美,香唇雀舌淳。
竹芽烹臘肉,最愛是三春。
011.
學(xué)生駕車與廬州四友赴紹興許總接待
閔濟林(南京)
又吟今世緣,弟子奉佳篇。
先品老黃酒,悉嘗新碧泉。
瓜渚湖邊月,山陰夢里天。
江南情未了,再寫醉紅箋。
注:尾聯(lián)隱含完成荊楚作家和江南詩詞學(xué)社作業(yè)之事。
012.
經(jīng)兒子出生醫(yī)院
胡從發(fā)(荊州)
博兒生養(yǎng)處,滿目見千瘡。
舊址隱殘院,新泥填老塘。
拔地高樓立,參天大樹傷。
拿機留昔影,不是那時光。
預(yù)告
(下期荊楚月同題)
荊楚作家詩教論壇:關(guān)于開展《七律詩偷春體》 格律變格練習(xí)作品征稿活動的通知
為進一步形成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精品的氛圍,我們特開展“《律詩折腰體》格律練習(xí)”作品征稿活動?,F(xiàn)將征稿有關(guān)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稿對象:
荊楚作家詩詞社所在微信群全體詩友。
二、征稿體式:七律詩·律詩偷春體
不限主題(自由擬題)。
三、投稿要求:
1. 注重作品思想性。凡立意、語言不健康作品一律不收錄。違法違紀(jì)內(nèi)容的立即刪去并作相應(yīng)處理。
2. 作品必須合律,請核準(zhǔn)格律再投稿。
3. 請選您目前思想性、藝術(shù)性最好的作品投稿。題材不限。
4. 此征稿至2023年5月25日截稿前有效。5月28日出刊。
5. 每人一首。投稿時請注明“荊楚月同題”字樣,否則會影響到收稿人員漏收了。
6. 投稿格式:作者姓名放作品標(biāo)題下,不須注體式。默認平水韻,新韻必注明,新舊韻不能混搭。
7. 參與月同題學(xué)習(xí)之作者三次以上,在荊楚作家微刊出個人詩詞專輯四期以上者,同時關(guān)注《荊楚作家》微信公眾號者,將享受詩社五年社員資格。
荊楚作家詩詞社
2022年4月28日
五律或者七律有四個基本要求,一韻到底,粘對,平仄合律,對仗。
其中對仗一般要求在中間二聯(lián)。不過,也有幾種不同的對仗情況,由此也出現(xiàn)了偷春體、藏春體、宗楚客體、無對仗體、扇面對等。但他都屬于律詩的變體格式?,F(xiàn)在體律詩中很少運用,但不可不知。
在唐朝的科舉中,大多靠五言排律,對于對仗的要求自然很嚴(yán)格。但是初唐的時候,在過渡期,也有失粘或者不對仗的律詩。這種現(xiàn)象,在嚴(yán)羽的《滄浪詩話》中說到: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fēng)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biāo)?!庇帧八畤鵁o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文中提到孟浩然的這首詩為《舟中曉望》: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fēng)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biāo)。
孟浩然另有《洛中送奚三還揚州》也是通篇不對仗:
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fēng)。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xiāng)中。予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也是通篇不對仗的名作: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這三首詩,押韻、平仄、粘連都沒有問題,只是沒有對仗而已,這種首尾不對仗的律詩又叫無對仗體。
五律或者七律,只需要中間二聯(lián)對仗即可,但是也有不少律詩八句都對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七律《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金庸的先祖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中說:
七律八句皆屬對,創(chuàng)自老杜。前四句寫景,何等魄力。
但是八句皆對的七律并不是首創(chuàng)于杜甫, 早在在初唐,就有詩人開始八句皆對的律詩,《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yīng)制》:
玉樓銀榜枕嚴(yán)城,翠蓋紅旂列禁營。日映層巖圖畫色,風(fēng)搖雜樹管弦聲。
水邊重閣含飛動,云里孤峰類削成。幸睹八龍游閬苑,無勞萬里訪蓬瀛。
這首詩的作者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宗楚客,他另有一個身份更為有名,他有一個孫女嫁給了詩仙李白。
后人把這種八句皆對的律詩稱之為”宗楚客體“。
其實更早一些,在南北朝就有這種全對仗的律詩。例如庾信這首”十句皆對“的《王昭君》:
拭啼辭戚里,回顧望昭陽。鏡失菱花影,釵除卻月梁。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綠衫承馬汗,紅袖拂秋霜。別曲真多恨,哀弦須更張 。
除了第七句”綠衫“與第六句”垂淚“失黏以外,庾信這首就是一首不錯的五言排律。
宋朝蔡正孫《詩林廣記》中提到了一種蜂腰體:
詩有蜂腰體,如賈島《下第》詩是也。蓋頷聯(lián)亦無對偶,然是十字敘一事,而意貫上二句。又頸聯(lián)方對偶分明,謂之蜂腰格。言若已斷而復(fù)續(xù)也。”
賈島的《下第》詩如下: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可以看到,這首詩僅僅頸聯(lián)對仗: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頷聯(lián)不對仗: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之所以叫作蜂腰,表示第二聯(lián)不對仗,中間像蜜蜂的腰那么細,看上去似乎斷了一樣,后面又接上了(頸聯(lián)對仗)。
唐朝鄭谷吊僧詩云:
幾思聞靜話,夜雨對禪床。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孤云終負約,薄宦轉(zhuǎn)堪傷。夢繞長松榻,遙焚一炷香。
這首詩也同樣符合五律的標(biāo)準(zhǔn),除了第二聯(lián)(頷聯(lián))不對仗以外。但是這首詩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是“隔句對”。
《詩林廣記》中解釋說:
破題與頷聯(lián)便作隔句對,若施之于賦,則曰“幾思靜話,對夜雨之禪床;未得重逢,照秋燈于影室”也?!?/blockquote>隔句對,其實指第二句與第四句對仗,即“夜雨--對--禪床”,對“秋燈--照--影堂”。雖然平仄不相對,但是意義相對。這和杜甫《登高》首聯(lián)平韻句對仗類似。
五、偷春體
宋朝魏慶之《詩人玉屑》中提到一種偷春體:律詩之一體。凡起聯(lián)相對,而次聯(lián)不對者,謂之"偷春體"。言如梅花之先春而開。
其法頷聯(lián)雖不拘對偶,疑非聲律;然破題已的對矣。謂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詩云: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娥。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破題已對的意思是,首聯(lián)已經(jīng)對仗: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但是這首頷聯(lián)不對仗: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參閱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體下·偷春體》。
古人很善于比喻,蜂腰、偷春都很形象。
六、藏春體
清朝仇兆鰲在《杜詩詳注》中,提到一種藏春格律詩:
此詩上四散行,下四整對,亦藏春格也。仇兆鰲說的這首詩,是杜甫的《早花》:
西京安穩(wěn)未?不見一人來。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盈盈當(dāng)雪杏,艷艷待春梅。直苦風(fēng)塵暗,誰憂客鬢催。這首詩前四句不對仗(散行),后面四句兩兩對仗,仇兆鰲說這種律詩為“藏春格”。
結(jié)束語
五律或者七律,中間二聯(lián)對仗為正格。以上幾體,除了宗楚客體以外,嚴(yán)格來說,都不是標(biāo)準(zhǔn)的律詩。
不過,既然古人有種種說法,不妨了解有所學(xué)習(xí)一下,對現(xiàn)代體詩詞寫作是大有脾益。
聯(lián)系客服